高中語文對學生的文學素養、答題、思維、邏輯、語言組織、文章鑑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和初中差別很大。小北老師先帶各位童鞋一起來看看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什麼差別。
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很大的不同,除了知識廣度、深度、難度有所提升之外,更多的是對學生思維品質改變的要求。
初中要求學生逐漸從具體形象思維往邏輯思維轉化,高中要求學生從邏輯思維和思辨思維轉化。
1.現代文上的區別
選入高中語文教材及考試中的現代文作品在廣度、深度、長度上與初中有很大區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
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需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進行加強。
初中重在興趣培養、辨析文體,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並分析梳理情感主旨上,題型考點相對穩定,可總結出一定的模板套路作答。
而高中閱讀,文章主題加深,增強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及細節體悟的考察。
這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品析能力,還需要用個人的生活體驗和經驗積累來剖析作者的寫作意圖。
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文章關鍵信息的提取及分析能力,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文章主旨,並時刻關注社會動態,多角度、勤思考。
總體來講,初中的文章側重於簡單的個人性情,品德習慣之類;高中文章角度更廣,側重於對他人,社會,古今等方面的大視角去轉變。
2.文言文的區別
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文體多樣,長篇人物傳記、散文、議論文等皆可考察。
此外,高中文言文在文本長度上的改變更是難住了一大批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考人物傳記涉及人物的一生,包括好幾件事,而中考僅涉及到人物的一個片段。
中考文言文尚能當作故事去品讀其寓意和趣味,那高考的文章則需要從人物人生起伏中去思考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意義,因此要嚴肅許多。
最後,在考察難度上,初中文言文主要以課本為主,考察課內文言字詞、句式。
高考文言文考察的內容包括斷句、古代文化常識、文章概括以及翻譯,雖然只有三種題型,但是卻囊括了文言文的所有知識點,綜合性更強。這就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高中對於文言文的考察,一方面針對基本文言功底的考察,如常見文言字詞、文言句式的運用;另一方面則是對學生積累能力的考察,尤其對於一些文學常識、歷史事件的積累。(歷史不好的同學可就要多多注意嘍)
3.作文的區別
作文方面,學生要及時完成從高級記敘文到議論文寫作的蛻變。高中對作文的要求,不僅僅是豐富的情感和精彩的敘事,而是對學生思辨思維的考察。
中考生的作文多半是寫人記事、描述童年或校園生活的記敘文。高中生寫作文要從這類作文轉型,主要以議論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論點,並且要列舉出相應的論據進行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論點。
在論據的選擇上,也不能簡單的引用名人語錄或者敘述描寫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就可以,而是要從古今中外等各個方面舉例論證。
如何選定論點,如何按照一定的邏輯來排列論點以及如何將自己的論據講述清楚且貼合論點,都是對中考結束步入高中學生能力的考察點。
另外,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每少於50個字就要扣2分,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
高中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勵志故事,而是真正能夠體現個人思考水平的字字珠璣的議論文。
議論文寫作,就要能夠準確立意,明確結構設置的標準和方法,掌握提升文採的技巧。
一個合格的高中生,必須學會觀察生活,學會積累,學會思辨,更重要的是學會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文學作品和社會現象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揚棄。
從上面的分析大家可看出,高中語文學習相比於初中,課程數量增加、教材難度變大、老師教學方式出現明顯不同。
而學生們要面對的是,學習方式從機械性記憶向理解性記憶過渡的一個轉變,從分析問題的單一性和片面性向全面性、發散性發展,是新高一學生的當務之急。
所以,在高中階段要抓好學習,首先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感受學習樂趣,把握學科規律,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要注重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認真做好預習與複習,高效地聽課與做作業,以校內學習為主,根據各自的情況配以適當的課外輔導,儘快適應高中學習的規律是關鍵。
最後,小北老師送給大家3點學好語文的秘訣!
1.多讀,就是反覆讀
據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後讀22遍之多,並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後,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當就是記憶之本。
2.強記,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進行記憶
有些課程基本概念不記不行,如語文中的音形義、外語中的單詞等。理解了的要背誦,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記憶,並在使用中重新鞏固記憶。
古詩文,背誦後更易理解,理解後還會記得更牢固——當然這需要毅力和恆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腦信息存儲得越多,而且會養成樂於記憶的好習慣。當然,強記和死記並非同一概念。
3.勤寫, 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註、整理摘抄都屬於這個範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動了各種器官,並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