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水中運動是上個世紀在歐美各國開展起來的。嬰兒在出生後的48小時後就可以在水中自由地進行活動,培養他們對水的感覺和興趣,進而進行一些水中遊戲在提高與水的親和力,從而促進寶寶的身心健康發育。
1.嬰幼兒時期不適合陸地體育鍛鍊
人在陸地上進行體育運動鍛鍊時,身體受地心引力的影響,人體仍處於部分緊張狀態,會對身體各關節產生一定的壓迫,其衝擊力會造成肌肉、骨骼、韌帶等軟組織的損傷,尤其對嬰幼兒造成的傷害更大。
而小伢兒水中體適能運動可以完全避免這種傷害,在水中活動時,由於身體漂浮於水面,減少了重力而處於放鬆狀態,並由於水的浮力和壓力的影響,對肢體衝擊力小,更適合嬰幼兒。
2.水中運動可以改善嬰幼兒心血管系統
水中運動對改善嬰幼兒心血管系統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經常進行水中運動的嬰幼兒,身體可以不斷克服壓力的負荷,心房和心室的肌纖維組織加強,心容量也隨之加大,心臟的跳動次數會相對減少,出現「節省化」現象,使整個血液循環系統得到改善。
3.水中運動能增強嬰幼兒呼吸系統功能
水中運動過程中,人體的胸腔和腹部均受到水的壓力,給吸氣帶來困難,但對呼氣有很大的幫助,一旦掌握好呼吸,就能在水中停留很長時間。而適當時間的水中運動可以增強嬰幼兒整個呼吸系統的機能,同時提高肺活量。
4.水中運動能提高嬰幼兒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水中運動過程中,由於水環境的特殊性,以及浮力、壓力等協同作用,調節身體機能的整個神經系統都參與鍛鍊活動,比如皮膚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以及當我們入水的瞬間會感到全身發冷,但很快就會由冷變暖,適應水的環境,這都是由於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所致。
經常參加水中運動鍛鍊的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尤其對水溫、氣溫的適應非常明顯,甚至對惡劣的外界環境也會很快適應,這也是為什麼常年參加水中運動的兒童不易患感冒和哮喘,主要是神經中樞系統的調節作用發揮了效果。
而且,在小伢兒長期堅持水中體適能運動的孩子,在經過一段課程之後,可以從他們身上明顯發現有變化了:身體機能更好了。並且在每一個階段,都能看到這樣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