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餅油條曾售價10萬元

2020-12-23 騰訊網

[摘要]1935年至1948年期間,國民黨為支付巨額的戰爭費用,開始大量發行法幣。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淪陷,機器被日軍繳獲,日本人印了大量假幣進入市場,更加劇了通貨膨脹。

「不好意思,我們不收法幣」

1948年,成袋的法幣被抬下汽車

1935年至1948年期間,國民黨為支付巨額的戰爭費用,開始大量發行法幣,市場上沒有那麼多物資供應,法幣必然供大於求。有錢買不到東西,物價飛漲,法幣開始瘋狂貶值,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法幣的印刷是英美技術,美國機器和紙張,很多在香港印刷。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淪陷,機器被日軍繳獲,日本人印了大量假幣進入市場,更加劇了通貨膨脹。電視劇中的崔中石在南京的茶館聽曲,掏錢點歌時卻被跑堂的當場拒絕:「不好意思,我們不收法幣。」

在1935年法幣發售之初,它與銀元的兌換比例是1法幣兌換1塊銀元。1937年,100元法幣可以買兩頭牛,1945年9月其購買力只剩下了十萬分之七。如果一斤大米有五百粒的話,1948年8月時100法幣只能買到1粒大米了。劇中的曾可達代蔣經國贈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行長方步亭一套紫砂茶具,方步亭一眼就看出是範大生的手藝,並估算說這把壺按眼下的市價,價值五百英鎊,「折合成現在的法幣,一輛十輪卡車也裝不下。」

1948年的北平教育界在物質待遇上也大不如前。學校的教育經費捉襟見肘,一減再減,僅佔政府總預算的3%,其中50%還是「三青團」的活動費。北京大學「負債近百億」,「最迫切待還數目為八十億」。大學教授的生活也樂觀不起來。以清華大學為例,當時薪水最高的教授,1946年12月底可以領取薪金83萬元,夠買23袋麵粉有餘,生活比戰時要好。但因物價陡漲,1947年5月,一個教授的月薪不夠買10袋麵粉。1947年底10萬元法幣大鈔出籠後,物價更像脫韁之馬,教授薪金雖漲到1000餘萬元,卻不夠買5袋麵粉。北平中小學教職員要依靠美國援助的舊衣服才能遮體避寒。

1948年,出納坐在鈔票堆裡點錢

據《大公報》1948年8月16日的統計,以戰前的生活指數為比較,8月上半月的食物價格上漲了390萬倍,住房價格上漲77萬倍,服裝價格上漲652萬倍??當天報紙用花邊新聞的方式圈出一條短訊:「大餅油條,每件10萬元。」

同人們真已山窮水盡

1948年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發行面額為500萬元的金圓券

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國民經濟,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召開中央政治會議,金圓券改革方案正式出臺:從即日起,以金圓券為本位幣,發行總限額為20億元,法幣300元折合金圓券1元,東北流通券30元折合金圓券1元??限期收兌人民所有黃金、白銀、銀幣及外國幣券。全國物價一律凍結在8月19日水平,是為「八一九限價」。

政府還聲稱,有特殊儀器檢測民宅藏在牆裡或者地下的金銀,私藏不兌換者,將處以重罪,一時間眾多市民擠在中央銀行門口搶著兌換金圓券,幣制改革似乎初見成效。但以強制手段凍結物價,造成的結果是有價無市。不久,大商家開始囤積居奇,全國商品流通癱瘓,貨物轉而進入黑市,社會秩序一度混亂。學者費正清後來分析說,當時最反共的城市上層中產階級,手中剩下的少許餘財被束縛在金圓券上,平民百姓對國民黨事業的最後一點支持,也同金圓券一樣化為烏有。

1948年10月1日,國民政府被迫宣布放棄限價政策,準許人民持有金銀外幣,並提高與金圓券的兌換率。限價政策一取消,物價再度猛漲,金圓券急劇貶值。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崔中石夫人領著兩個孩子狼狽地擠在搶購糧食的人群中,並提醒方孟敖,現在用黃金白銀都是犯法的;曾可達私賣兩卡車軍糧,也無法緩解金圓券發售後市面上無糧可買的尷尬。

1948年8月20日,北大秘書處通知全體教工,即日起公教人員薪水一律發放金圓券。隨著物價飛漲,10月25日北大教授發表《停教宣言》:幣制改革以來,物價上漲十倍,我們每月收入不過維持幾天??難於安心工作。11月北大教員助教聯合會致胡適函:同人們真已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自費和半公費的學生,已經「冷冷清清地在飢餓中」。

運走黃金白銀,其實是當時中共與傅作義談成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在大陸可見的大部分史料裡,幣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從人民手中掠奪黃金白銀外匯」。編劇劉和平則說:「他們最初的目的肯定是穩定國統區的經濟。這樣才能換來美國更多援助。你說它(幣制改革)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斂財、是掠奪,這不符合史實??當然了,中央銀行那些搞金融的知道,銀行沒有準備金,壟斷財團又不願拿物資來堅挺市場,講改革是不可能的。但經濟成了那個樣子,他們也只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也是飲鴆止渴。」

1948年11月6日,《觀察》主編儲安平撰文說,嚴格地說來,要以改革幣制來解放中國當前的經濟危機,本來是個幻想。發行法幣的是這個政府,發行金圓券的也是這個政府,這同一個政府,法幣的信用既然不能維持,難道金圓券的信用就能維持了嗎?「七十天的夢是過去了,在這七十天中,賣大餅的因為買不到麵粉而自殺了,小公務員因為買不到米而自盡了??還有不知多少悲慘的故事報紙上沒有傳出來。」

百萬面額金圓券被踩在腳下

1948年10月, 北平(今北京),蔣介石(中)剛結束了與傅作義(右一)就「保衛」北平計劃所進行的會談。左側一位副官為蔣介石披上大衣

一向言行謹慎、很少評論時政的陳寅恪在1949年夏寫了一首長詩——《哀金圓》,諷刺提出幣制改革方案的財政部長王雲五「睦親坊中大腹賈,字畫四角能安排」(王曾發明「四角號碼字典」大發其財)和主導幣制改革的蔣經國「指揮緹騎貴公子,闖戶掘地搜私埋」。他寫道:「金圓數月便廢罷,可恨可嘆還可咍。党家專政二十載,大廈一旦梁棟摧。亂源雖多主因一,民怨所至非兵災。」

1949年2月2日,北平軍管會發布一號命令:宣布廢止偽金圓券,以人民幣為本位幣,並規定作價、記帳一律用人民幣為單位,同時提出允許兌換金圓券為人民幣。彭真在一次講話中說:「國民黨發的金圓券應由國民黨負責,我們不能負責;我們兌換金圓券是向人民群眾負責。」

兌換辦法規定持有金圓券者須在20天內(2月2日至2月22日)按比價(10元金圓券換1元人民幣)向人民銀行兌換人民幣。並且規定,對工人、職員、教員、獨立勞動者、工廠職員、城市貧民、公務人員、警察等,按3元金圓券換1元人民幣的優待比價,每人兌換金圓券500元(後改為510元)。

1949年5月,國統區一石大米的價格已經要4億多金圓券,各式小買賣都需搬運大包鈔票。隨著南京、上海相繼被解放軍攻佔,新政府宣布自6月起停止金圓券流通,以金圓券10萬元兌換人民幣1元的比率,收回後銷毀。

(資料來源:《十位歷史見證人的親歷實錄》《大公報記者記錄1948年解放軍圍困下的北京》《中共黨史資料》《接管北平財經工作的回憶》等)

相關焦點

  • 粢飯、大餅、油條的故事
    大餅是上海人最普通、也愛吃的早點。直到現在,上海人還把大餅、油條、粢飯、豆漿稱之為「四大金剛」。舊時,在上海做大餅賣的主要是山東人與蘇北人。江蘇長江北岸的黃橋鎮,黃橋燒餅原不出名。有的拉洋車,有的賣苦力,會做黃橋燒餅的人,就幹起大餅、油條的生意。從此,黃橋燒餅落戶上海,成了家家戶戶愛吃的食品。當年窮苦人多,大餅是最便宜的食品,兩個銅板買一隻,吃了能耐一天飢。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維持龐大的內戰軍用開支,國民黨大印鈔票,物價飛漲,國立大學學生每天菜金750元,只夠買一套大餅油條。
  • 兒時的記憶|牛市健康大餅油條
    聽長輩們說考試滿分的秘訣,考試前吃一根油條兩個大餅就能考100分,小時候的我還信以為真,有次考試前拿著零用錢去早餐攤買了一根油條兩個大餅想試試
  • 海華文學社(籌)出品丨大餅、油條、童年
    「旦」字來,然後再到三十年前的學堂門口買一個大餅、一根油條,倘若覺得喉嚨幹,可以再去同樣年紀的街上買一碗鹹豆漿,把油條裹在大餅裡,喝上一口豆漿,咬一口大餅,味道特別地好。我的同學裡,有不肯在家裡吃粥,非要向爺娘討了銅鈿去買大餅油條吃的,便會被爺娘「叫花子、叫花子」地罵,我的母親也說:「油條是泡了湯當菜蔬吃的,哪裡有當零食吃的道理!」       王三毛每日只在家裡吃白粥,甚至乾脆餓著肚皮上學堂去,隔壁老人誇他:「個小囡曉得節省,大起來會得做省長個」。
  • 【海上記憶】這是每日一封的上海情書:大餅油條、小籠生煎、還有...
    正經上海人的日常點心,是大眾的、常吃的,價廉物美、貼心貼肺,即大餅油條、小籠生煎、還有陽春麵和爆魚面。它們是上海每日一發的舌尖情書。 上海人把大餅、油條,再加豆漿和餈飯,愛稱為「四大金剛」。同樣這四件,在隔壁的杭州蘇州卻沒戴上「金剛」桂冠。上海人對它的歡喜可見一斑。一項調查表明:直到上世紀末,仍有66%的上海人早餐是泡飯當家。
  • 上海人的大餅油條、老虎腳爪和豆腐漿豁蛋
    那是當時的習慣用法,老師也這麼說:「儂看儂,作文寫得吤蹩腳,我只好畀儂吃只70分了。」當然,交白卷就是「吃了個鴨蛋」。所以,姚周在一個段子裡說到,姐弟倆考試回來向父母匯報分數。姐姐興高採烈地說,我吃了一根油條,兩隻大餅。弟弟垂頭喪氣地說,我吃了兩隻大餅,一根油條。原來油條代表1,大餅代表0。
  • 老盛昌裡吃到清美大餅油條 大富貴有買沈大成糕點?上海共享早餐...
    網絡配圖在老盛昌裡吃到清美的油條、大餅,去巴比饅頭買一盒光明牛奶,在大富貴裡看到沈大成的糕點……今後,來自不同企業的豆漿、油條、包子、饅頭、糕團等早餐工程產品將出現在市民身邊的早餐網點,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 油條,中國早餐界的「扛把子」
    要說油條界的LV,當屬天津油條。郭德綱曾在相聲中說:「天津的油條,得一尺長,不夠一尺,從別的上面掐下一截兒也得給湊夠一尺。炸出來是棗紅色的,又酥又脆。」以前天津的油條中間會鼓起來,所以天津人曾經管油條叫「棒槌餜子」。即便我們都知道,油條只是澱粉和脂肪,從營養學的角度,算不上多麼健康,但就是抵抗不了油條的誘惑。
  • 頭條大戰油條,你還會吃嗎?
    眾所周知,油條,大餅,手抓餅之類都是大家喜愛的早餐,不過,聽到今日油條,今日豆花,今日麵條,今日豆漿,餅多多,快手抓餅這些因為該店鋪裝修風格獨特,logo識別度高和今日頭條略有神似之處,被網友爆料後,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把今日油條母公司鄭州市金水區今日油條早餐店、河南燒烤者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告上法庭。除此之外,這家今日油條公司,還將今日頭條的slogan(口號)「你關心的 才是頭條」直接改成「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
  • 油條大餅,饅頭包子營業不夠?來一份多重三明治,怎樣?
    我們習慣了油條大餅,饅頭包子,也是我們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文化。但有時候,可能這些提供不了營養,只能是填飽肚子,之前張文宏醫生,在疫情期間也提到過,光吃稀飯這些,提供不了太多的營養。
  • 「大餅」與「搨餅」
    上海的大餅不算大,至少比羌餅小得多,它為什麼會被叫做「大餅」呢?大餅、油條、粢飯糰、豆腐漿是以前上海人主要的早餐品種,現在的上海人把它們稱之為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上海的大餅不算大,至少比羌餅小得多,它為什麼會被叫做「大餅」,有點莫名其妙。按以上的分析,「大餅」應該是外來品種或外來語,或者,也許還有其他的名堂。
  • 數學小故事:八戒吃大餅
    前面是一個集市:日用百貨、蔬菜水果、大餅油條……樣樣都有。他們來到一個賣大餅的攤前,八戒一看到焦黃的香噴噴的剛烙得的大餅,就挪不動步了,饞得口水直流,就對老博士說:「徒兒肚子餓得受不了,師父您給徒兒買幾張大餅吃吧!」       老博士說:「那要講個條件,先要算一道題,算對了才給吃。」豬八戒連忙點頭說:「行!只要給我吃就行。」
  • 天津20多年的雲吞店,一天能賣800碗,卻被店裡燻肉大餅搶了風頭
    天津這家20多年的雲吞店,生意一直不錯,人氣很旺,一天能輕鬆賣出去800碗,卻不料被店裡的燻肉大餅搶了風頭,因為燻肉大餅更受客人歡迎,反客為主成了主角,而雲吞則是成了配著燻肉大餅的湯。這家店就是天津的沈家老號雲吞營養餐,這家店的門面很大,是一家多年的老店,有老字號的沉穩,但是又緊跟時代步伐,因此同樣受到年輕人青睞,每到飯點店裡座無虛席,大家都是來吃餛飩的,但更是來吃燻肉大餅的。他家的雲吞是小鍋煮的,店裡有5~6個鍋,不停地煮著雲吞。
  • 上海小夥市中心開24小時豆漿油條店,月租金20萬,大明星紛至沓來
    這幾年,這家小店門口經常豪車林立,周杰倫、潘瑋柏和薛之謙等明星也曾來光顧,來這裡吃豆漿油條。(圖片來源:銳圖)店裡主營的食物就是上海人熟知的「四大金剛」。這裡所說的「四大金剛」指的是上海人日常早餐內容和品種的稱號,主要包括四種食物,分別是大豆漿、油條、粢飯和大餅。店主謝振偉和無數上海人一樣,對「四大金剛」擁有著獨特的感情,早已融入他們的生活。
  • 起售價逼近10萬元,誰給你的勇氣?
    不是面對流言蜚語,而是面對一款起售價達到9.78萬元的兩廂小車,東風本田LIFE來福醬。來福醬在12月15日上市,價格區間是9.78-11.28萬元,總共兩個版本四款車型。要知道來福醬的姊妹車型飛度,官方指導價區間是8.18-10.88萬元。像優惠比較大的別克英朗,網上查到的經銷商參考價也就是7.79萬元起步。也就是說作為小型兩廂車的來福醬,其丐版車型落地的價格,基本上可以買一輛英朗這種緊湊級家用轎車。和飛度相比誰更划算?
  • 哪裡的油條最好吃?網友說……
    單根的油條由於膨脹不起來,所以吃起來口感會有些硬,而兩根在一起炸出來的油條膨脹度高,這樣才好吃。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 陳徵:油條的膨脹是因為油條在和面時往裡面加了一些可食用的膨鬆劑,原理就是油條在加熱的過程中裡邊的膨鬆劑會產生很多小氣泡,來讓整個油條膨脹起來。
  • 「油條哥」劉洪安獲政府扶植 10萬無息貸款已獲批
    6月12日早,保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國英,保定市副市長閆立英一同來到位於高開區銀杏路的「劉家豆腐腦」,對「油條哥」劉洪安的誠信經營給予高度評價,還為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政府相關部門已幫助他協調解決了10萬元無息貸款。這下,「油條哥」可以擴大經營了。
  • 文山州這裡一頭牛售價約10萬元!
    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6億餘元,淨利潤1658萬元。 養殖的肉牛毛色為黑色,孕期10個月,生長期28個月,體重在1噸左右,屠宰淨肉率可達60%以上;通過排酸技術,牛肉按部位分級別出售,一頭牛售價在10萬元左右。牛肉養殖中心還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將牛糞發酵為有機肥料,形成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
  • 天津傳統早點:大餅夾一切,一個超大雞排,只要6元
    有句趣話這樣介紹:大餅可以夾天上飛的,和地上會跑的,河裡會遊的。雖然是玩笑話,不過大餅夾一切,所用的食材非常的足。而且一份統統只要6元人們平常喜歡吃的早點就是大餅夾一切,煎餅果子。而大餅夾一切卻不一樣,它沒有固定的食材,不管你是什麼,只要是吃的,素的,葷的,苦,甜,辣,酸,只要可以吃,統統往大餅裡招呼著。
  • 那年,媽捨不得吃油條,給我吃半根,半根做絲瓜湯,如今再沒這味
    想起小時候,媽媽給我買油條。黃墟老街上的那家油條店,媽媽常常會買一根油條回家,她自己總捨不得吃,一到家,先分一小節給我解饞。六歲的我心滿意足地咬著那節老油條,有點脆又有點拗,也許年幼牙口嫩,足夠欣喜地咬嚼好一會,吃得滿嘴滿臉連著手上都是油。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油條老闆:「傍大牌」只是覺得好玩而已
    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快餐店被字節跳動起訴了,原因是店鋪的商標門牌、菜單設計等與「今日頭條」非常相似。對於被起訴,今日油條老闆的回應也是亮了......那麼,「今日油條」是否侵權?工商信息顯示,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5月13日,註冊資本100萬元;河南燒烤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0月16日,註冊資本100萬元;鄭州市金水區今日油條早餐店為個體工商戶,核准日期為2020年6月16日,經營者為趙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