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國II卷理綜試卷物理試題整體難度穩中有降,在考查要求方面穩中求新、重視基礎,在命題思路方面,更加重視探究性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的理念,引導學生重視對綜合素質的培養。
今年的試題還破天荒地出現了20分的教輔資料原題,如果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做到做過的題都能會,錯過的題不再錯,那這道壓軸題就完全是送分了。
一、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今年的試題一如既往的重視對核心物理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考查。以「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嚴格遵守考試大綱和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回歸教材,重視基礎。比如第19題,以高壓輸變電為載體,分析高壓輸電過程中能量損耗問題,為交流電基本知識的實際應用。再如33題第(1)問,以具體的生活工具為背景,考查考生對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命題形式靈活多變,增強探究性和開放性
加強了對靈活性和開放性,創新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對高中物理基礎知識點的掌握熟練程度和綜合應用能力,一方面考查了考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比如第22題,以實驗結果和理論公式分別計算得出小球加速度,根據兩個結果的差異引導學生分析誤差,其結果具有開放性,考查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再比如33題第(2)問,以潛水鐘這樣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概念為載體,具有與時俱進的鮮明特點,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綜合應用能力。
三、強調物理思維方法和數學計算能力
試卷考查了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比如選擇題第20題,很好地考查學生對對稱思想的應用以及定性分析的能力。
四、以實際情境為依託,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高考物理命題向來都很注重理論聯繫實際,經常會以日常生活中的場景作為背景,考查考生對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選擇題第16題,以摩託車越野賽為試題情境,考查了學生構建模型的能力,以及運用平拋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比如選擇題第18題,以海水中 的聚變反應為背景,與傳統的煤燃燒進行對比,在考查學生基本計算能力的同時,也響應了新能源開發的號召,激發學生對科技創新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