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20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

2021-02-14 樊勇地理工作室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如果你是在讀高中學生,置頂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畢業了把老師的工作室公眾號傳給你的師弟師妹們!名師點睛,學法指導,全部是「地理乾貨」。

(溫馨提醒: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可以及時看見老師的推送,可將本公眾號設為星標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哦

前言:

       無論是地理教師的地理教學,還是學生的課下練習鞏固,做必要的練習是必需的。如何練得有效,而不是讓學生搞「題海戰術」,關鍵還是在於老師的教學上。

      要想使地理複習高效、有效,除了老師精心備課(內容、方法等)外,在布置作業做地理練習時,精選習題也很重要。一定是老師提前做,選擇最有效的、符合現在新高考素養的習題,偏題怪題一律「pass」。

      在這裡我想對青年老師和第一次上高三的老師說,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其實很簡單:

積累、不斷的積累;

多做高考題(做近三年或五年的高考題)領悟高考發展的趨勢和變化;

精選典型模擬題,訓練強化學生;(我的「每日一題」都是精選的習題,都是為我教學服務的

習題進行分類和整理,教輔材料一定是有選擇的利用,不能照搬。

     本公眾號推出一個新版塊《地理題庫》。我將2020屆自己用的經典習題、近三年全國卷和地方卷(高清版)上傳,方便大家教學使用。

《每日一題》中,有專門的題型歸納,大家可以點擊查詢。

免費獲取本文檔的方法:

關注本公眾號,將本文轉發到您的朋友圈,,並附上留言——歡迎關注樊勇地理工作室保留4個小時後截圖發送至公眾號後臺務必在留言中留下郵箱,方便第一時間上傳到你的郵箱。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自20世紀90年代,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國家之間籤訂自由貿易協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間部分商品的貿易關稅,促進商品的自由貿易。下圖示意汽車企業在已籤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甲、乙兩國的產業布局調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汽車企業將組裝廠由甲國轉移至乙國的主要目的是(   )

A. 創新技術

B. 拓展市場

C. 擴大規模

D. 降低成本

2. 該產業布局模式宜發生在鄰國之間,主要原因是鄰國之間(   )

A. 消費習慣相近

B. 經濟發展水平相近

C. 運輸費用較低

D. 研發成本差異較小

3. 該產業布局調整導致甲國汽車的(   )

A. 進口量增多

B. 出口量增多

C. 銷售量增多

D. 生產量增多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題詳解】

部分零部件生產涉及核心技術,產品價值高;組裝廠屬於加工組裝環節,利潤低於零部件生產廠家,圖中市場甲國大於乙國,綜合以上信息可知,甲國經濟較發達,乙國經濟不發達。組裝需要大量勞動力,組裝廠由甲國轉移到乙國應該是看重乙國勞動力價格低,同時土地價格低等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D正確。乙國經濟不發達,組裝廠在乙國不可能達到創新技術的目的,A錯誤。拓展市場是次要目的,主要是市場是甲國,B錯誤。據圖分析,生產過程只是布局調整,規模擴大沒有體現,C錯誤。故選D。

【2題詳解】

該企業是汽車企業,零部件體積、重量較大,若遠距離運輸會導致運費大量增加,企業成本會增加,達不到產業轉移的目的,因此此產業布局模式宜發生在鄰國之間,可以降低運輸費用,C正確。消費習慣影響的是汽車成品銷售,對生產環節布局影響不大,A錯誤。據以上分析,甲國經濟較發達,乙國經濟不發達,經濟差距較大,若經濟發展水平接近,企業布局應該是全部環節都在鄰國,B錯誤。甲國經濟較發達,乙國經濟不發達,乙國勞動力價格低,研發成本乙國小,D錯誤。故選C。

【3題詳解】

原來汽車組裝後直接銷售到甲國,汽車可以出口;該產業布局調整後汽車在乙國加工組裝再銷售到甲國,導致甲國從乙國進口量增加,甲國不在出口汽車,甲國變為汽車消費市場,汽車銷售量減少、汽車生產量減少;A正確,BCD錯誤。故選A。


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當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數量。下圖顯示2010年我國西部某市50歲以下各年齡組女性人數。調查表明,該市婦女生育峰值在21—29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 以下時間段中,該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為(   )

A. 2001~2005年

B. 1991~1995年

C. 1981~1985年

D. 1971~1975年

5. 造成該市20~24歲年齡組人數明顯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該組人口出生期間(   )

A. 生育政策放寬

B. 經濟發展提速

C. 育齡婦女較多

D. 生育觀念轉變

6. 推測2010~2030年該市人口發展的變化是(   )

A. 人口出生率逐漸提高

B. 人口增長較為緩慢

C. 2025年迎來生育高峰

D. 人口總量逐漸減少

【答案】4. D    5. C    6. B

【解析】

【4題詳解】

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歲,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歲,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25-29歲,197-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歲,據圖可知,這四個年齡段育齡婦女人數35-39歲最多,說明當時出生率最高,D正確,ABC錯誤。故選D 。

5題詳解】

該市20-24歲年齡組出生時間大致是1986-1990年,由於該市婦女生育峰值在21-29歲,1986-1990年的育齡婦女2010年年齡在41-49歲之間,據圖可知2010年年齡在41-49歲之間人數較多,因此造成20-24歲年齡組出生人數偏多的原因是該組人口出生期間育齡婦女較多,C正確。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穩定,A錯誤。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改革開放後均較快,不會僅僅影響某個短時間段,B錯誤。1986-1990年左右生育觀念不會變化太大、太快,D錯誤。故選C。

6題詳解】

推測2010-2030年該市人口變化,即20年後的變化。該市婦女生育峰值在21-29歲,20年後進入生育年齡的人在2010年是0-4歲、5-9歲,圖中這部分人數量少且較長時間人數少,且10-14歲的人也較少;因此推測2010-2030年該市人口增長較為緩慢,B正確。人口出生率逐漸增加趨勢不明顯且不一定是逐漸增加,A錯誤。2010-2030年該市人口增長較為緩慢,2025年即15年後進入育齡年齡的人2010年是6-14歲,這部分人2010年數量較少,不會再2025年出現生育高峰,C錯誤。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多,生育政策較寬鬆,且圖中信息不足以判斷其人口總量減少且20年期間不一定是逐漸減少,D錯誤。故選B。


下圖示意某地質剖面,其中①指斷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砂礫石層的下界為相對平坦而廣闊的面。該面形成時期,所在區域可能(   )

A. 地殼持續抬升,遭受侵蝕

B. 地殼持續下降,接受沉積

C. 地殼運動穩定,遭受侵蝕

D. 地殼運動穩定,接受沉積

【答案】7. D    8. C

【解析】

【7題詳解】

讀圖可知,斷層①將灰巖④斷開,故灰巖④先形成,斷層①後形成;斷層①形成後,地表面被侵蝕,形成侵蝕面,之後地殼下沉,接受沉積,形成砂礫石層②;最後巖漿噴發,形成玄武巖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D正確,ABC錯誤。故選D。

【8題詳解】

讀圖可知,砂礫石層的下界存在侵蝕面,可知該面形成的時期遭受侵蝕,BD錯誤。侵蝕面相對平坦而廣闊,說明地殼運動相對穩定,A錯誤,C正確,故選C。

【點睛】噴出巖形成的年代晚於其穿透的巖層;沉積巖一般是底層形成的年代早,上層形成的年代晚。


勘察加火山群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北端,氣候冷溼,火山錐各坡的降水差異小,近幾十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火山錐的林線(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線(終年積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幹擾也影響林線和雪線高度。例如,火山噴發徹底破壞原有景觀,若干年內該火山錐的林線與雪線高度往往發生顯著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 一般情況下,與陰坡相比,該地火山錐陽坡的(   )

A. 林線與雪線更高

B. 林線與雪線更低

C. 林線更高、雪線更低

D. 林線更低、雪線更高

10. 林線升高,雪線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區域氣候變化趨勢為(   )

A. 暖溼

B. 暖幹

C. 冷溼

D. 冷幹

11. 火山噴發後若干年內,該火山錐(   )

A. 林線升高,雪線升高

B. 林線升高,雪線降低

C. 林線降低,雪線升高

D. 林線降低,雪線降低

【答案】9. A    10. A    11. B

【解析】

【9題詳解】

與陰坡相比,陽坡太陽輻射較強,氣溫較高,光照熱量更充足,有利於森林的生長,故林線更高;與陰坡相比,陽坡太陽輻射較強,氣溫較高,故雪線更高,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0題詳解】

近幾十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林線升高,說明火山群所在區域,氣候變暖;雪線降低,說明氣候變暖,降水增多,因此,表明火山群所在區域氣候變化趨勢為暖溼,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1題詳解】

火山噴發若干年內,火山錐受外力風化侵蝕,坡度變緩,雪線下降。火山灰為森林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林線升高。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影響雪線的因素:氣溫、降水、坡度、坡向、人類活動等。


二、非選擇題:第12~13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4~15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閒城。該休閒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遊和休閒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閒城的位置。

(1)估算該休閒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國際機場的距離,說明其位置優勢。(4 分)

(2)說明廢置礦場和礦坑湖為建設該休閒城提供的有利條件。(6 分)

(3)該休閒城定位高檔。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背景出發,分析該休閒城主要的客源市場。(8 分)

(4)該休閒城規模大,集休閒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於一體。簡述這樣的模式對吸引消費者的作用。(4 分)

【答案】(1)距吉隆坡市中心約20千米,距國際機場約40千米。離兩地距離較近,臨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時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國外)遊客前往。

(2)廢置礦場土地價格低,拆遷方便、投入低;礦坑湖水面較開闊,可作為休閒城環境景觀營造的核心。

(3)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對休閒需求和休閒層次要求急劇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費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國內其他地區也成為重要的客源市場;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密切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國際(政務、商務等)人員和遊客,且休閒城高檔具有品牌效應,因此,國際高消費人群成為重要的客源群體。

(4)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服務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強。

【解析】

【分析】

通過分析第三產為服務的發展,考查學生對「第三產業發展」的理解,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詳解】(1)從圖中的比例尺可以看出,休閒城至吉隆坡市中心約1釐米,距吉隆坡市中心約20千米,休閒城至國際機場約2釐米,距國際機場約40千米,離兩地距離較近,圖中有高高速公路連接,臨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速度快,用時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國外)遊客前往。(2)該國錫礦資源枯竭,周邊礦場廢置,廢置礦場土地價格低,拆遷方便、投入低;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礦坑湖水面較開闊,可作為休閒城環境景觀營造的核心。(3)消費人群主要來自國內和國外,分別從兩方面進行說明。馬來西亞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對休閒需求和休閒層次要求急劇提升;吉隆坡是首都,為該國的經濟中心,高消費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國內其他地區也成為重要的客源市場;該休閒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遊和休閒中心,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馬來西亞經濟迅速發展密切了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國際政務、商務等人員和遊客,且休閒城高檔具有品牌效應,因此,國際高消費人群成為重要的客源群體。(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消費的要求提高,需要多樣化的消費,集休閒娛樂、體育、會展、購物、酒店、住宅等於一體可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服務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強,能提高消費者的體驗感,促進消費者的進一步消費。

 

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烏素沙地中流動沙地、固定沙地與湖泊、河流、沼澤等景觀並存。上述景觀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響下可發生轉化。1995~2013年,流動沙地趨於固定,湖沼面積減小。一般而言,風沙沉積越多,風沙活動越強。某科研團隊調查1萬年以來毛烏素沙地東南部湖沼沉積和風沙沉積數量的變化,結果如圖1所示。圖2示意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氣溫、降水的變化。

(1)分別簡述圖1所示I、Ⅱ、Ⅲ三個階段湖沼面積和風沙活動的變化特徵,並歸納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的關係。

(2)說明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流動沙地趨於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烏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積減小,試對此做出合理解釋。

(4)近些年來,毛烏素沙地綠化面積逐漸增大,有人認為「毛烏素沙地即將消失」。你是否贊同?表明你的態度並說明理由。

【答案】(1)I階段湖沼面積有所擴大,風沙活動波動中略有減弱;II階段湖沼面積達到最大(極盛),風沙活動先弱後強;Ⅲ階段湖沼面積驟減,風沙活動劇烈波動,增強。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此消彼長。

(2)氣溫無明顯變化趨勢,降水呈波動增加,有利於當地植被生長,流動沙丘(地)趨於固定。

(3)人類活動強度增加,生產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導致蒸發(騰)增加,地表水減少。

(4)贊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趨向溼潤,自然條件改善,流動沙地逐漸固定;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植樹造林及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沙地景觀最終消失。反對理由:沙地是一種自然景觀,1萬年以來,儘管氣候波動變化,這裡沙地與湖沼景觀共存(目前雖然偏溼潤,可能過些年偏乾旱;該沙地東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較少);過度綠化(農業發展和植樹造林),蒸騰量大增,會加重區域的乾旱程度,導致風沙活動加強。

【解析】

【分析】

以毛烏素沙地環境演變為背景,要求學生從自然和人文2個方面對沙地、湖泊景觀轉化的關係進行深入探究,辯證地看待人地關係,既不誤入地理環境決定論,也不陷入人定勝天論,試題採用開放題型引導學生對支撐結論的前提條件進行反思(還可以補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資料),以及對得出結論的過程進行反思(還可以採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驗證),彰顯考查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意圖。

【詳解】(1)一般而言,風沙沉積越多,風沙活動越強,從圖中可以看出,I階段湖沼沉積增多,湖沼面積有所擴大,風沙沉積略有減少,風沙活動波動中略有減弱;II階段湖沼沉積最多,湖沼面積達到最大(極盛),風沙沉積先減少後增加,風沙活動先弱後強;Ⅲ階段湖沼沉積急劇減少,湖沼面積驟減,風沙沉積波動較大但呈增多的趨勢,風沙活動劇烈波動增強,湖沼面積與風沙活動此消彼長。(2)從圖中可以看出,氣溫波動變化,但無明顯變化趨勢,降水呈波動增加,該地水資源不足,降水交加有利於當地植被生長,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動沙丘(地)趨於固定。(3)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該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趨勢,自然條件應有利於湖沼面積增加,但湖沼面積卻減小,應是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造成的,主要是人口增多,人類活動強度增加,生產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導致蒸發(騰)增加,地表水減少,造成湖沼面積減小。(4)該題為開放性試題,可從贊同和反對兩方面進行說明,但需要說明理由;從圖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大於400毫米屬於半溼潤地區,趨向溼潤,自然條件改善,流動沙地逐漸固定;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植樹造林及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覆蓋率上升,沙地景觀最終消失,故毛烏素沙地即將消失。沙地是一種自然景觀,1萬年以來,儘管氣候波動變化,這裡沙地與湖沼景觀共存,目前雖然偏溼潤,可能過些年偏乾旱;材料中可知,該沙地東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較少;農業發展和植樹造林,植被覆蓋率提高,過度綠化,蒸騰量大增,會加重區域的乾旱程度,導致風沙活動加強,故毛烏素沙地不會消失。

 

14.【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

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商販運鹽、茶、山貨的必經之路。近年來,徽杭古道安徽伏嶺鎮至浙江清涼峰鎮段逐漸發展成為徒步旅遊線路。下圖示意該段徽杭古道所在區域的地形。

說明該段徽杭古道成為徒步旅遊線路的優勢條件。

【答案】線路長度適中;沿途自然景觀豐富、多樣,特色鮮明;線路歷史久,文化景觀多,文化底蘊深厚;周邊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徒步旅遊需求旺盛;距主要城市(杭州)等客源地較近,交通便利。

【解析】

【分析】

要求學生評價徽杭古道旅遊資源的開發價值,引發學生對我國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和開發重要性的共鳴。

【詳解】從圖中可以看出,徽杭古道安徽伏嶺鎮至浙江清涼峰鎮段緯度只有1/3個緯度,線路長度適中;從地形看多為山地,起伏大,沿途自然景觀豐富、多樣,特色鮮明;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商販運鹽、茶、山貨的必經之路,線路歷史久,文化景觀多,文化底蘊深厚;浙江等周邊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徒步旅遊需求旺盛;杭州等城市經濟發達,客源廣,距主要城市(杭州)等客源地較近,交通便利。

 

15.【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據估計,建築物的玻璃幕牆每年導致全球數以億計的鳥兒死亡。某度假村建於燕山南麓溝谷之中,周邊樹木蔥蘢,鳥兒啼鳴,環境優美。建築物整體順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積使用玻璃幕牆(剖面如圖所示)。該建築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鳥兒頻頻撞擊玻璃幕牆而死亡,且清晨多發於西側而傍晚多發於東側。

合理解釋鳥兒撞擊玻璃幕牆「清晨多發於西側而傍晚多發於東側」的原因,並提出解決措施。

【答案】原因:清晨太陽從東面照射溝谷西側的山體,明亮的山體和樹木的影像映入朝西(西側)的玻璃幕牆,鳥兒誤認為鏡像裡是真實的山林,由西向東飛向西側玻璃幕牆,撞擊而亡。傍晚反之。解決措施:改變玻璃幕牆鏡面效應,如在東西兩側立面上貼磨砂膜;在鳥兒撞擊路線上設置障礙物;放置驅鳥裝置等。

【解析】

分析】

本題以玻璃幕牆為材料,考查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生態環境。

【詳解】鳥兒撞擊玻璃幕牆主要是由於山體和樹木的影像映入玻璃幕牆造成的,可改變玻璃幕牆鏡面效應,如在東西兩側立面上貼磨砂膜,使山體和樹木的影像不能映入玻璃幕牆;在鳥兒撞擊路線上設置障礙物,防止鳥兒直接撞在玻璃幕牆上;放置驅鳥裝置,防止鳥兒靠近建築物等。

 

免費獲取本文檔的方法:

關注本公眾號,將本文轉發到您的朋友圈,,並附上留言——歡迎關注樊勇地理工作室保留4個小時後截圖發送至公眾號後臺務必在留言中留下郵箱,方便第一時間上傳到你的郵箱。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一 地球、地圖與等值線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二 地球的運動規律1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二 地球的運動規律2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三 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塑造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四 大氣運動與天氣、氣候1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四 大氣運動與天氣、氣候2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五 水循環和洋流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六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地理題庫】2020高考模擬試題彙編:專題七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7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7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7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8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8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8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9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9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9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20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20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

喜歡老師為你提供的學習資源嗎?有什麼學習感想、經驗心得想分享?你想從本平臺中獲得什麼具體內容呢?期待看見你的留言~歡迎大家轉載到自己的朋友圈!

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掃一掃上面二維碼或添加公眾號關注。

喜歡本文,請隨手點讚,歡迎分享朋友圈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0年四川卷(高清解析版)
    (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3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3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4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4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4年全國大綱卷(高清解析版
  • 【地理題庫】2020年山東省新高考特級教師臨考猜題卷3
    )【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5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5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6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6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6年全國卷Ⅲ(高清解析版)
  • 【地理題庫】2020年山東省新高考特級教師臨考猜題卷2
    【地理題庫】2020年山東省新高考特級教師臨考猜題卷1高考題彙編【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4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4年全國卷Ⅱ(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高考題彙編:2015年全國卷Ⅰ(高清解析版)【地理題庫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10:板塊構造理論
    >分類彙編10:板塊構造理論2020全國2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4全國大綱下圖中K島於1983年火山爆發,植被消失殆盡。1987年,該島上已有64種植物生長旺盛。據研究,百年之內該島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復。據此完成 4~6 題.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4:宇宙、太陽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6:地球自轉地理意義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15:熱力環流和風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11:內力作用與地貌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13:風化、風力、海浪作用與地貌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烏拉爾山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解析系列·全國卷II
    地理李和你分享「微地理」之【區域地理】——烏拉爾山——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解析系列全國卷II(2020年全國卷II)如圖4所示,烏拉爾山脈綿延於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歐平原之間。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大部分比東歐平原降水少。
  • 2020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Ⅲ地理試題、答案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Ⅲ)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
  • 2017年全國卷3高考數學真題及答案解析(文科)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開始,目前2017年全國卷3高考數學真題及答案解析(文科)已公布,考生可點擊進入2017年全國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面,進行真題內容及答案解析內容查詢!預祝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績!
  • 【地理課堂 助力高考】2018-2020年高考地理真題分項彙編之農業專題(高清試題+精品解析)
    如需要原版資料請添加環宇之窗地理學習交流QQ群1019695665(文末附二維碼)!三年(2018-2020年)高考真題分項彙編  農業專題〖2020年高考真題〗(2020年江蘇卷)我國糧食產量自2004年以來連續16年增長,有效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圖9為「我國不同區域三個年份糧食產量佔比圖」。
  • 2020上海模考數學專題分類彙編(《天龍八部》2020版)正式開售,2019高考真題比對,超高匹配度!
    上海高三模考專題分類(天龍2019版)我們也可以用最新的《天龍八部》2020版逐題對比2019年的上海高考真題,來看看這個系列的考試實戰效用。★ 2019年高考第1題《天龍八部》系列從2017年起出了第一版(即2017版),後面陸續更新2018版、2019版、高考版,直至現在更新至2020版。正是對這些年的模考題高考題(近四年的上海所有模考題、近10年的所有上海高考春考題全部詳細解析過)進行了細緻的逐題分析分類,才使得這個系列成為最貼合上海高三學生的應試秘籍,成為高三學生備戰模考高考的實戰寶典,口碑爆棚,深受歡迎。
  • 2020年高考文科數學真題函數壓軸題解析(全國Ⅲ卷3卷)
    下面是2020年高考文科數學的數學20題函數題解析(全國Ⅲ卷) 適用地區:雲南、四川、廣西、貴州、西藏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解析
    來源:中學學科網 2020-07-06 19:18:58
  • 【地理課堂 助力高考】2018-2020年高考地理真題分項彙編之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專題(高清試題+精品解析)
    如需要原版資料請添加環宇之窗地理學習交流QQ群1019695665(文末附二維碼)!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專題〖2020年高考真題〗(2020年新課標全國卷Ⅱ)【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地表形態對聚落的影響】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時期的地理環境有關。圖1所示區域有1700多個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與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關。
  • 【首發】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 I 卷真題解析
    具體來看,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Ⅰ卷的命題有以下特點:一、選材上,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高考真題精校版 | 2020年【全國 I 卷】試題+答案高考真題精校版 | 2020年【全國 Ⅱ 卷】試題+答案+音頻為了讓老師們更了解高考,我們特邀請了兩位一線教師,為大家深度解讀2020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以及針對2021年高考有哪些教學備考策略。
  • 【試題精選】四川成都市2020年高三二診文綜地理試題Word版
    屆高三3月質量檢查測試試題文綜地理(解析版)【試題精選】北京市西城區2020高三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試題精選】全國大聯考2020屆高三4月聯考文綜地理部分部分(文綜1)【試題精選】2020年「中原●金科」大聯考高三4月質量檢測文科綜合地理部分【試題精選】2020年3月高三第一次在線大聯考(新課標I卷)文科綜合
  • 2020年高考數學真題與解析最精美彙編
    《2020年高考數學全國文理真題及詳細解析彙編》涵蓋了今年高考數學全國I卷(文理)、全國II卷(文理)、全國III卷(文理)、新高考II卷(海南)、新高考I卷(山東)、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浙江卷、江蘇卷(2021開始也全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