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如果你是在讀高中學生,置頂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畢業了把老師的工作室公眾號傳給你的師弟師妹們!名師點睛,學法指導,全部是「地理乾貨」。
(溫馨提醒: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可以及時看見老師的推送,可將本公眾號設為星標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哦)
自然地理系列(2010-2020)
分類彙編15:熱力環流和風
考點:熱力環流
2011全國大綱
9.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候,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圖4示意北半球中緯某區域的地形和8小時氣溫狀況割面, 離空自西向東的氣流速均20千米/時。據此完成9~11題
9.此時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相比較( )
A.甲地比乙地穩定
B.乙地對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穩定
D.丙地最穩定
9、D
【解析】一般情況下,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下-上)溫差越大,對流運動越強,溫差差越小,氣流越穩定。由圖可知甲垂直方向等溫線最密集,肯定不穩定;乙地地面與高空溫差不是最大,對流不是最旺盛;乙、丙比較當然是丙地等溫線最平穩。
10.正午前後( )
A.甲地氣溫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C.丙地颳起東北風
D.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南風
10、B
【解析】正午前後應該指當地12點前後,圖示甲地西側高考的冷空氣移至乙地附近,垂直溫差大,而且空氣中水汽豐富(湖泊、材料中「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均提示乙地水汽豐富),容易導致乙地產生強對流天氣。
11.該區域可能位於( )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華北平原
D.東南丘陵
11、D
【解析】圖中地勢起伏和緩、海拔多在250~500米之間,應為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在低緯,小部分在中緯(北到長江、南至珠江、西到雪峰山、東臨大海)解題關鍵是海拔。
2010全國1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別設若干站點,監測城市氣溫的時空分布。監測時間為8日(多雲)9時到9日(晴)18時。監測結果如圖2所示。據此完成6~8題。
圖2
6.圖示的最大溫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讀圖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較高。
【解題思路】由題圖,圖示地區中的兩條相鄰的等溫線的溫度差為2°C;通過仔細觀察圖示區域,9日6點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溫度最低5-7℃,9日15點左右市中心附近溫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溫差取值為14-18℃,C選項16℃正確。
7.監測時段被監測區域氣溫( )
A.最高值多雲天高于晴天
B.白天變化晴天比多雲天強烈
C.從正午到午夜逐漸降低
D.白天變化比夜間變化平緩
【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難度中等。
【解題思路】由題圖,白天時,因是晴天,氣溫高;而夜晚時,大氣逆輻射作用弱,保溫作用差,溫度低,故白天晴天時,晝夜溫差大。而白天是多雲天氣的,因雲層對太陽輻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溫度低,而夜晚多雲時,大氣逆輻射作用強,溫度相應較高,晝夜溫差小,故選項B正確。
8.下列時間中熱島效應最強的是( )
A.8日15時左右
B.8日22時左右
C.9日15時左右
D.9日18時左右
【答案】B
【解題思路】由圖可知,城郊之間的等溫線的彎曲率體現了城郊之間的溫差.若為熱島效應最強,則城市與郊區的溫差最大,城郊之間的氣壓差最大. 若為熱島效應最強,則城市與郊區的溫差最大,城郊之間的氣壓差最大.由圖可知,在8日22時左右等溫線到彎曲率最大,故城郊之間的溫差最大,城市熱島效應最強.故選B.
2019海南
山谷風是山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則形成山風。祁連氣象站位於祁連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風環流較為強盛。下圖示意2006年8月24日該氣象站記錄的山谷風風向、風速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9. 祁連氣象站所在地谷風的風向是( )
A. 偏南風
B. 偏東風
C. 偏北風
D. 偏西風
20. 祁連氣象站所處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徵是( )
A. 南北走向,西高東低
B. 東西走向,北高南低
C. 南北走向,東高西低
D. 東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19. C 20.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山谷風。
【19題詳解】
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可知谷風主要出現在白天空氣增溫之後,圖中顯示, 11點以後,風向以偏北風為主,故正確答案為A,BCD錯誤。
【20題詳解】
「白天」,「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則形成山風」,意味著晚上,空氣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風。圖中顯示晚上以南風為主,白天以北風為主,說明氣象站附近南面為高坡,北面為低谷,得出山谷呈東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點,故正確答案為D,ABC錯誤。
2019浙江
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
下圖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示意圖(圖中虛線為等溫線、實線為等壓線)。完成下列各題。
13. 若該地位於我國西北沙漠地區,則其成因和空氣垂直運動正確的是( )
A. 動力 輻合上升
B. 熱力 輻合上升
C. 動力 下沉輔散
D. 熱力 下沉輻散
14. 易形成這種大物理狀況的是( )
A. 夏季白天的內陸 湖面
B. 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 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區
D. 冬季暖流流經的海面
【答案】13. B 14. 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熱力環流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熱力環流原理的掌握情況,總體難度不大。
【13題詳解】
讀圖可知,該地等溫線向上凸出,說明該地氣溫較周邊地區高,氣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在近地面等壓線向下凹,說明該處氣壓較周邊地區低,是由於受低壓系統控制,氣流輻合上升所致,是熱力原因造成的,故選B。
【14題詳解】
夏天內陸地區的湖泊氣溫較周邊地區低,氣流下沉,形成高壓,A錯。冬季巖石降溫快,氣流沿山坡下沉,B錯。郊區與城市之間,由於城市熱島效應,郊區為高壓,下沉氣流,C錯。冬季暖流流經地區,氣流上升,D對。故選D。
2015四川
下圖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7~8題。
7.該城市可能位於()
A.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
B.40°N附近大陸西岸
C.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
D.40°N附近大陸東岸
8.市中心與郊區的氣溫差異導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較郊區大
B.降雪的可能性較郊區大
C.大氣汙染物不易擴散至郊區
D.不易受郊區燃燒秸稈煙霧的影響
解析:
7.該城市冬季氣溫在0 ℃以下,說明冬季寒冷,不可能位於緯度較低的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西兩岸,故排除A、C兩項;40°N附近大陸西岸,冬季溫和,氣溫在0 ℃以上,故B錯誤;40°N附近大陸東岸,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在0 ℃以下,故選D。
8.受熱島效應影響,市中心氣溫高於郊區,氣流上升,水汽易冷卻凝結形成降水,而郊區氣溫較低,氣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故選A;由於此時市區的氣溫較高,所以降雪的可能性不大,故B錯誤;市區與郊區冷熱不均形成城郊熱力環流,市區上升氣流將汙染物帶至郊區,而由郊區流向市區的氣流可將燃燒秸稈產生的煙霧帶至市區,故C、D兩項都錯誤。
答案:7.D8.A
2014山東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冬季某日8時至次日8時的降雪量和積雪深度分布圖,該時段該區域風向主要為偏東風,雲量分布差異不明顯。完成5-7題。
5.造成該區域東西部積雪深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雪量
B.溫度
C.光照
D.地形
6.圖中M地積雪深度低於周圍地區,該地可能是 ( )
A.農田
B.林地
C.城區
D.鄉村
【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組關鍵抓住以下幾點:
(1)區域空間定位,明確該區域東西部積雪深度的差異;
(2)關注時間,知道影響積雪深度的主要因素;
(3)緊扣題中的關鍵信息:偏東風、雲量分布差異不明顯。
【解析】5選B,6選C。
第5題,逐項具體分析如下:
選項
具體分析
結論
A項
由圖中降雪量數據可知,該區域東西部降雪量相差不大,排除降雪量
錯誤
B項
由題幹及圖可知,該時段該區域盛行風向為來自海洋的偏東風,越往西受海洋影響越小,氣溫越低,積雪越不易融化、深度越厚
正確
C項
由題幹可知,該區域該時段雲量分布差異不明顯,排除光照
錯誤
D項
由圖中經緯度、輪廓可知,該區域位於長三角地區,地形平坦,排除地形
錯誤
第6題,M地積雪深度低於周圍地區,說明M地氣溫比周圍地區高,體現了非地帶性分異,城區一般會形成城市熱島,氣溫比周圍地區高,積雪易融化、深度較小;而農田、林地、鄉村植被覆蓋率較高,不易形成氣溫高值區域。
【誤區警示】解答此題易出現的失誤:
(1)忽視題中信息,分析影響積雪深度的因素;
(2)忽視地理環境非地帶性分異,孤立地思考影響M地積雪深度低於周圍地區的原因。
2013浙江
拉薩河流域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資源,拉薩位於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下圖為拉薩7月降水量日平均變化圖。完成7、8題。
7.有關拉薩7月降水日變化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夜晚地面降溫迅速,近地面水汽凝結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溫層,水汽易凝結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
D.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降水的成因分析。從圖中可知,拉薩降水白天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夜間(夜雨,晚上八點到第二天早上八點之間的雨)。拉薩位於高原的河流谷地,白天氣溫升高快,晚上降溫快,氣溫的日較差大。夜晚地面降溫迅速,但並不是導致近地面水汽易凝結成雨的原因。水汽凝結成雨要有氣流上升冷凝的過程。拉薩位於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山頂和谷底間的熱力環流十分明顯。根據熱力環流的知識分析,白天山頂氣流上升快,而此時谷底盛行的是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晴空萬裡。晚上,大量的山頂下沉的冷空氣,下沉到谷底,然後導致了谷底中的氣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結成雨。故本題答案為C。
考點:等壓線和風
2013全國1
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14日6時的氣壓形勢,L為低壓,圖中天氣系統以200千米/天的速度東移。讀圖,完成9~11題。
9.圖中甲地14日6~9時的風向為 ()
A.偏東風
B.偏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
10.氣象部門發布了暴雨預報,甲地暴雨開始的時間約為 ()
A.14日14時
B.14日19時
C.15日4時
D.15日11時
11.該地區及圖示氣壓形勢出現的月份可能為 ( )
A.華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黃土高原,10、11月份
D.東南丘陵,4、5月份
9.B 10.B 11.D
第9題,14日6~9時時,低壓中心未到甲地,根據甲地兩側等壓線的關係可判斷甲地風向為偏南風(垂直於等壓線並在指向低壓的基礎上右偏)。第10題,在低壓中心附近可能出現暴雨。甲地距低壓中心以東約100 km,低壓中心向東接近甲地約需要12個小時,故B項正確。第11題,此題可逐項分析如下:
選項
具體分析
結論
A項
華北平原3、4月份為春季,此季節我國北方大部應被高壓控制,與圖中越往北氣壓越低相悖
錯誤
B項
四川盆地1、2月份為冬季,應被高壓控制,圖示區域氣壓較低,幾乎達到熱帶風暴形成的氣壓值(熱帶風暴990~999hPa、一般颱風950~989hPa、強颱風930~949hPa)
錯誤
C項
黃土高原10、11月份為秋季,此季節我國北方地區會形成高壓中心,與圖中越往北氣壓越低相悖
錯誤
D項
東南丘陵4、5月份,隨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北移,推動雨帶在我國華南地區登陸,副熱帶高氣壓帶的高壓脊伸入我國南部地區,故圖中南側氣壓高於北側
正確
2020天津
讀圖5,回答12~13題。
12.華北平原此時的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
A.風和日麗
B.狂風暴雨
C.陰雨連綿
D.大雪紛飛
13.下列城市中,此時風向偏南的是( )
A.烏魯木齊
B.貴陽
C.上海
D.福州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題詳解】
讀圖可知,華北平原所在地區等壓線較為稀疏,同時位於高壓脊附近,天氣晴朗,最可能為風和日麗的天氣狀況,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3題詳解】
在圖中城市所在地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高壓指向低壓且垂直於等壓線),之後向右偏轉一定角度(30°~45°)即為當地近地面風向,由此可知,選項四城市中,此時為偏南風的是福州市,D正確;烏魯木齊、上海、貴陽均盛行偏北風(注意貴陽位於1010hPa等壓線上,該閉合等壓線兩側等壓線數值分別為1015hPa、1010hPa,所以該閉合等壓線內氣壓值應小於1010hPa,由此可判斷貴陽市附近高低氣壓的分布),ABC錯誤,故選D。
2020山東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點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將五星紅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頂,實現了四十五年後我國測繪隊員的再次登頂。從位於5200m的大本營向上,隊員們要經過甲、乙、丙、丁四個營地(圖3),其中一個營地由於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據此完成7~8題。
7.圖中「魔鬼營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7. A
【解析】
【7題詳解】
依據信息: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其中一個營地由於空氣流通不暢,易引起高原反應,被稱為「魔鬼營地」。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個營地中,丙、丁位於山脊,乙位於鞍部,這三個營地所處的地形部位都有利於空氣流動,只有甲位於山谷,地形封閉,空氣流通不暢,容易引起高原反應,故A對,BCD錯。故選A。
2020浙江
在中緯度地區五千至一萬米高空盛行著波狀的西風氣流。我國華北某氣象測站放飛探空氣球進行大氣觀測,並記錄氣球從地面上升到萬米高空時與氣象測站之間水平漂移距離,下圖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離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24. 測站在冬季冷鋒過境後進行一次放飛氣球觀測,記錄氣球從地面上升到萬米高空過程中的漂移軌跡。下圖最接近此次氣球放飛過程的地面投影軌跡是( )
A
B
C
D
25. 符合該測站萬米高空冬、夏季氣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氣壓場的是( )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我國華北地區冬季冷鋒一般是西北季風南下造成。冬季冷鋒過境後,風向以西北風為主,氣球應該飄向東南方向,A正確,CD錯誤。B圖先向西北後向東南,應該是冷鋒過境前至過境後的變化,B錯誤。故選A。
25、萬米高空氣流運動方向和等壓線平行,AC兩圖風向和等壓線斜交,因此AC錯誤。圖中等壓線數值a>b>c>d>e,北半球高空風向向右偏後與等壓線平行,風向的右側為高壓、左側為低壓,因此B正確,D錯誤。故選B。
【點睛】在緯向上氣球漂移均以向東漂移為主,7 月氣球漂移均表現出隨高度增加先東漂後西漂,表現出低層西風,高層東風。冬季月份氣球漂移距離隨高度增加明顯,為較強的平均西風所控制。在經向上,700hPa 以下對流層低層表現出季風特徵,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層低層則表現出和對流層低層相反的特徵,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離也存在明顯的季節變化,7、8 月份整層最大平均漂移距離在 30km以內,而冬季在70hPa 以上,漂移距離達到100km 左右。
2019北京
7.下圖為某日08時亞洲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圖示區域( )
A. ①地的風向為東南
B. ②地有大霧出現
C. ③地未來有強降水
D. ④地寒暖流交匯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天氣系統的判讀,涉及到風向的判斷、等壓線的判讀、颱風的影響、霧形成的條件等。解答時特別注意②地大霧形成的條件和③地強降水的形成的差別。
【詳解】根據①地周圍的等壓線的分布,①地的風向為偏北風,A不對;大霧的產生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溫和靜風天氣,②地此時受到大風天氣影響,不會有大霧出現,B不對;③地在未來幾日要受到颱風影響,颱風會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天氣,因此未來有強降水,C對;④地為日本暖流流經的地區,D不對。故選C。
2019天津
讀圖1和圖2,回答下列小題。
圖1 全國某日降水量分布圖
3. 在形成圖1所示降水分布狀況的當天,最有可能出現的氣壓場分布形勢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圖2中所示的氣壓場分布形勢,最可能出現在我國冬季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C 4. B
【解析】
【3題詳解】
從圖中可以了解,當天我國東北地區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有較強的降水分布。高壓區不能形成鋒面,多乾燥天氣;只有在低壓區,或者低壓的低壓槽部位才能形成鋒面,形成陰雨區。相對應的區域中心應該是低壓分布,結合選項只有丙符合題意。甲處長江中下遊附近此時是受高壓控制,晴天無降水,A錯;乙處長江中遊處於高壓脊控制,也無降水,B錯;丁此時的高壓中心在海洋上,雖然東北地區有低壓氣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長江中下遊處於高壓脊控制,無降水,D錯。故本題選擇C。
【4題詳解】
北半球受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1月亞歐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符合上述氣壓場只有乙符合。故本題選擇B。
2017海南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紐西蘭首都惠靈頓依山坡而建,三面環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風城」之稱。圖7示意惠靈頓的位置。
圖7
分析惠靈頓常年多風的原因。
21.地處西風帶,常年盛行偏西風(4分),兩島之間為海峽,風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迎風(3分)。
【解析】結合分析可知,惠靈頓地處西風帶,常年受西風控制,盛行西風,加上三面環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於風的深入.
2014天津
讀圖2,回答3~4題。
3.在圖2中所示的時段內,風向由東南變為東北的城市是 ( )
A.臺北
B.上海
C.首爾
D.北京
【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關鍵抓住以下幾點:
(1)高低氣壓的變化;
(2)等壓線形狀的變化。
【解析】選D。首先畫出左圖中四地的風向:北京是東南風,首爾是西南風,上海是東南風,臺北是東北風;然後畫出右圖中四地的風向:北京是東北風,首爾是偏南風,上海是偏南風,臺北是東北風,只有北京的風向是由東南變為東北。
【誤區警示】解答此題,易出現的失誤:
(1)不能準確判斷氣壓的高低及其變化;
(2)不了解風向的畫法。
(3)不能正確運用地轉偏向力偏轉的規律。
4.在圖2中所反映的季節裡,造成我國華北地區旱災的原因是 ( )
A.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
B.水源短缺,農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較少,土壤乾燥
D.植被稀少,涵養的水源少
【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關鍵抓住以下幾點:
(1)華北春季旱災的主要原因;
(2)水源短缺與降水量較少的區別。
【解析】選B。根據圖中的信息判斷為華北地區的春季,這時華北地區還沒有進入雨季,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水源缺少;這時冬小麥將進入灌漿期,需要大量水進行灌溉,造成旱災。
【誤區警示】解答此題,易出現的失誤:
(1)沒有注意到是華北地區,從而無法判斷該地主要農作物的類型;
(2)沒有注意圖中的日期,不能準確判斷季節。
2011福建
圖3示意某區域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虛線為晨昏線。讀圖完成10~12題。
10.此時,①地的盛行風向為(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答案】C
【解析】根據圖中海陸輪廓形狀可知該區域為北極地區,讀圖可知①地西側氣壓高於東側,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知①地的盛行風向為西北風。
本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視頻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
大家都在關注(超連結,可以查看早期全部內容)
歷年高考地理綜合題設問方式匯總(2006-2020)
2010-2020年全國卷、地方卷高清試題集匯總(解析版)
2010-2020年全國卷、地方卷《高考旅遊地理》高清試題集匯總
2012-2020年全國卷、地方卷《高考環境保護》高清試題集匯總
高考題分類彙編1:經緯網和地圖
高考題分類彙編2:等高線地形圖
高考題分類彙編3:地形剖面圖
高考題分類彙編4:宇宙、太陽
高考題分類彙編5:地球自轉、公轉特點
高考題分類彙編6:地球自轉地理意義
高考題分類彙編7:地球公轉地理意義
高考題分類彙編8:太陽視運動
高考題分類彙編9:地球的圈層結構、巖石圈物質循環
高考題分類彙編10:板塊構造理論
高考題分類彙編11:內力作用與地貌
高考題分類彙編12:流水作用與地貌
高考題分類彙編13:風化、風力、海浪作用與地貌
高考題分類彙編14:大氣受熱過程
喜歡老師為你提供的學習資源嗎?有什麼學習感想、經驗心得想分享?你想從本平臺中獲得什麼具體內容呢?期待看見你的留言~歡迎大家轉載到自己的朋友圈!
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掃一掃上面二維碼或添加公眾號關注。
喜歡本文,請隨手點讚,歡迎分享朋友圈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