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國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樣了?只有兩國都城至今輝煌依舊

2020-12-18 騰訊網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長久以來的爭霸戰爭,,在公元前453年,中原脫穎而出了「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最為強大的諸侯國,這也被後世稱之為「戰國七雄」。這段時間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齊國完成統一,才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距離現在也已經2200年的時間,他們的都城,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首先是戰國時期的比較弱的燕國,它勢力範圍大約在如今河北北部,遼林和吉林的一部分,都城為薊,隨著時間的推進,在公元前221年,薊城被秦軍攻破,這座古城也消失在人們的眼中,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才在北京房山區發現了薊城的遺址,並且發掘出150多座陶井。

接著來說說楚國,楚國的地盤包括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的一部分,在歷史上,楚文王將都城定在郢城,也就是如今湖北省荊州位置,而郢城比起如今的荊楚的兩座重鎮,長沙和武漢,更加的富饒,然而在公元前278年,大將白起攻破楚國,並且火燒楚國都城郢,數百年的楚國王都毀於一旦,郢從此不復當年輝煌,秦漢曾在此地設置南郡,而在王莽篡漢之後,這裡也逐漸荒廢。

東方大國齊國,則定都於臨淄,秦滅齊之後,隨即在這裡歸屬於齊郡管轄,漢朝期間,漢武帝曾經封兒子劉閎為齊王,再次定都於臨淄,發展到現在,臨淄屬於山東省淄博市的臨淄區,佔據全市總面積的11.2%。

魏國都城安邑,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就在此地建都,而三家分晉之後,魏王隨即也以這裡作為都城,秦漢時期,先後在這裡設置安邑縣,而到了唐朝將其改為虞邑,如今,安邑為山西省運城市的下屬縣。

戰國中勢力最小的韓國,最早都城定於翟,也就是河南禹州市,在韓國吞併鄭國之後,隨即遷到了鄭國都城新鄭,秦曾在此地設置新鄭、苑陵二縣,而漢朝時期此地歸屬於滎陽,隋唐期間再次恢復了新政的地名,如今為河北河南省鄭州市下屬的縣級市。、

以上幾個諸侯國的國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沉淪,只有兩個國家的都城至今輝煌依舊,首先便是趙國的邯鄲,作為戰國後期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國,邯鄲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都聽說過「邯鄲學步」的成語,邯鄲和洛陽、臨淄、南陽、成都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五大都會,除去趙國之外,曹魏、冉魏、北齊、前燕等數個政權都曾在邯鄲建都。

而截止到如今,邯鄲也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常住人口達到了千萬,而它悠久的文化底蘊,也是這座城市的加分項,在歷史上,邯鄲的名字鮮有變動,這也是極為難得的事情。

統一天下的秦國都城於鹹陽,位於八百裡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他也是如今陝西省第三大城市,僅次西安和寶雞,作為秦漢文化的著名發祥地,這裡保存了4951處文化景點,埋葬著漢高祖、漢景帝、漢武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多位著名皇帝的陵寢,而鹹陽也就成為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相關焦點

  • 古代戰國七雄的首都,如今都怎樣了?只有兩國都城規模不減當年
    秦朝以前的周王室,到了後期實際上已經無力管轄各個諸侯國,因此春秋時期湧現出了五個強大的國家,後來晉國又分裂成了趙魏韓三家,因此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國也就被稱作了戰國七雄。這段歷史到如今,已經有了2300多年,過去各個國家都有過燦爛的文化,,那麼他們建立的都城,如今都怎麼樣了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盤點當年戰國七雄的首都,有一個國家的都城還是如今的首都
    在中華的戰國時期,七個國家相互爭奪天下,你方唱罷我方登臺,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鏖戰中,各個國家都有值得說道的地方,不然也不可能在這麼激烈的競爭中堅持幾百年之久,而當時七個國家定都的地方在經過各自皇帝的裝點之後肯定也是相當壯觀的,不過現在幾千年過去了,當時這七個國家的首都現如今都是什麼樣子了呢
  • 戰國七雄的都城現在怎麼樣了?燕國的都城是北京,韓國的都城混得最慘
    戰國的時間跨度大約有兩百多年,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仍然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戰國七雄分別為齊國、楚國、秦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
  • 戰國七雄的首都今何在
    戰國七雄是傳統的強大的楚、齊三國和趙、魏、韓三國,產生於「三晉」時期。秦的「區域強國」和地處中國一隅的燕國也加入了進來。根據《會師》的規定,楚、金屬於「超級大國」,齊、秦屬於「區域大國」,其餘都是小國。戰國之初,楚國的都城在郢。公元前278年遷至陳,公元前241年遷至壽春。
  • 戰國七雄都城今天怎麼樣了?有的已消失,有的成一線城市
    然而,隨著諸侯國之間不斷兼併、吞沒,逐漸形成了7個實力最為雄厚的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他們被稱為「戰國七雄」。 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的都城,分別位於哪裡,今天怎麼樣了? 秦國都城: 秦國是一個老牌的諸侯國,在春秋時期就非常活躍。
  • 此城為「成語之都」,戰國時的都城,古代一線城市,曾經無比輝煌
    沒錯,這座城市就是邯鄲,從成語中我們可以知道,邯鄲是古代別的地方學習的對象,所以連邯鄲人走路方式也受到追捧,這也說明了邯鄲在古代經濟繁榮的一個體現。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係的成語典故達1584條之多,是不折不扣的成語之都和歷史名城。
  • 戰國七雄國都變遷,楚國7個都城,楚國為什麼喜歡遷都?
    戰國時代,七雄的首都都是當時的繁華中心,楚國前後竟然有7個都城,楚國為什麼喜歡遷都呢?齊國最初的都城在營丘,六世齊國國君時,為避東方萊夷侵擾遷都薄姑(今博興縣境內)。公元前859年,七世獻公返都營丘,更名營丘為臨淄。齊國自立國到亡國,臨淄(山東淄博市)一直是都城。燕國西周初年,周王宗室召公被封在燕國。
  • 戰國七雄都城是哪,是現在什麼地方,有一國居然前後有過八個都城
    春秋和戰國都屬於東周時期,東周與西周一脈相傳,都屬於周武王姬發建立的周朝,周朝的體制是周天子統治之下的諸侯分封制,周天子將諸侯分封到各地建立「國」,諸侯再分封採邑給卿大夫建立「家」,無論是諸侯的國,還是卿大夫的家,都有一個政治中心,這個政治中心就是都城,也稱為建都或者封邑。
  • 戰國七雄的都城設在什麼地方,位於現在的什麼地方?
    於是諸侯國開始自力更生,尋求自身的發展,在禮崩樂壞之下展開奪霸之戰,而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讓東周也分了兩部分,即前面的春秋時期和後來的戰國時期,戰國時期的主旋律就是變法圖強後的兼併戰爭,戰國七雄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而在這漫長的時間內,諸侯國們大部分都經過了數次遷都,真正探究起來比較複雜,這裡只簡單說一下戰國七雄的都城。
  • 春秋曾經稱霸的越國,到了戰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
    越國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但是這個曾經讓中原各國恐懼不已的強大國家,在進入戰國時期之後沒能被後世列為戰國七雄之一。說實話,在當時無論是從人口、國土面積,越國都是響噹噹的大國,他佔據了今天長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國度。
  • 戰國七雄的都城在哪裡?7張圖帶你看懂七國的遷都歷史
    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時代開啟。經過多年的打拼,秦、楚、齊、燕、韓、趙、魏成為戰國七雄。那它們的都城建在哪裡?我特意繪製7張地圖,其中秦、楚、齊、燕四國囊括周朝八百載的遷都歷史。秦國秦國國都的遷徙史,就是大秦帝國的奮鬥史。
  • 曾經都是中國的首都,現在連省會都不算,有的只是縣級市
    在戰國七雄爭霸的歷史中,當時總計有8個首都。除了各國的國都之外,還有就是周天子所在的首都。戰國仍屬於東周歷史的一部分,直到東周的滅亡。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周天子所在的洛陽、韓國首都新鄭、魏國的首都大梁都在河南省境內。
  • 戰國七雄均曾歷經多次遷都,你知道他們的都城是現在的哪裡嗎?
    戰國時期,列國伐交頻頻,作為當時最為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之中,有不少國家的都城都進行過遷徙,那麼當時七大諸侯國的都城位於現在的哪裡呢?我們逐一來回顧一番。燕國:五座都城燕國是戰國七雄中唯一一個周朝宗室諸侯國,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燕國地處東北苦寒之地,國力始終難以大漲,因而屬於戰國七雄中較弱的一個。其曾先後營建五座都城。1、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東北。
  • 戰國狄族中山國都城在哪?河北靈壽故城村?
    「中山國的都城應該是在靈壽故城村。」戰國時期,來自太行山區的北方民族在河北中南部建立了國家,他們不但一度和戰國七雄比肩,還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千百年來關於這個國家僅有隻言片語的記載,它就是被後人稱為「神秘王國」的中山國。
  • 如何記住戰國七雄各自的滅國時間和順序?只要掌握它就可以了
    公元前230年,在秦始皇的詔令下秦國戰車浩浩蕩蕩的向著韓國出發,這次徵戰不同於以往的向對方索要土地和珍寶,秦始皇的目的很簡單讓韓國消失在這片土地上,讓韓國變成秦帝國的一個郡,當然這一切都不是韓王安所能知曉的了,直到他被俘虜,韓國首都變成潁川郡的那一刻,韓王安、世人才明白紛紛擾擾幾百年的戰國時代要變天了。
  • 戰國時期,秦、楚等七雄,他們的都城在哪裡?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秦、楚、燕、韓、趙、魏、齊等七雄,除楚國獨霸南方外,其餘六國皆雄居北方,因此其都城,除楚國在南方外,其餘秦楚燕等六國皆在北方。第七都就是櫟陽(今陝西臨潼縣武家屯東北),秦獻公二年(前383年),為重奪河西之地,獻公、孝工皆以此為都,前後共34年。第八都就是鹹陽(今陝西鹹陽市東北),前350年,秦孝公為與六國爭奪天下,同時防禦六國的侵略,遂遷都於此,隨後經戰國、秦朝兩個時代,共144年。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山東簡稱為魯,但古代齊魯兩國大致就在如今的山東,為何不簡稱齊
    追溯起齊魯大地,我們最早可以沿襲到先秦時期,當時的齊魯兩國兩大國家都分布在如今山東省的大致範圍內,戰國末年的時候,但隨著秦國統一天下步伐的推進。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進程也在逐步加快,而處於山東地區的齊魯兩國,他們兩國的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是華夏後裔,怎麼又不同於戰國七雄?
    如果說起戰國時期的歷史,恐怕多數有些歷史常識的朋友都會脫口而出「戰國七雄」這個詞。確實「戰國七雄」是對戰國時期中原形勢的一個非常簡略的概括,可以說普通人快速了解一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諸侯國混戰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