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楊柳青年畫:年畫娃娃抱的是條什麼魚?

2020-12-17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馬上「臘八」了,家家戶戶該進入置辦年貨的日子了,擱以前,年畫在每家必不可少,貼上年畫預示著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和和美美。說起年畫,就必須提到天津楊柳青,因為楊柳青的年畫名氣太大,製作精美,傳承有序,即便如今貼年畫的人少了,可過年前送人一張楊柳青的年畫,依舊是件喜慶開心的事情,拿得出手。年關將至,新京報記者特意去了趟天津,請楊柳青年畫坊「玉成號畫莊」的第六代繼承人霍慶順,給大家講講這楊柳青年畫裡面的門道。

楊柳青年畫坊「玉成號畫莊」的第六代繼承人霍慶順。新京報記者 李傲 攝

批量趕工「畫門子」

天津楊柳青年畫,是最著名的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明代就有,而鼎盛時期則是清代。在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如意大街橋家疙瘩胡同,記者進入了年畫坊「玉成號畫莊」。畫莊由一套四合院組成,剛進院門,就能看到一幅「年蓮有餘」的年畫貼在了牆上,畫上的娃娃抱著一條大魚,笑顏如花,活靈活現。

進入到彩繪室,一張張畫紙被豎著直接掛在了門框上,一面牆就有7到8個這樣的門框。霍慶順當時正在給這一張張的畫紙上色,他告訴記者這個叫做「畫門子」,類似於畫板,「從以前傳下來,就是這麼一種繪畫方式。以前到了年底,購買的人多,需要趕貨,但屋子裡的地方就那麼大,鋪在桌面也就只能畫幾張。但有次有人把畫放到了門口,貼起來畫的時候發現節省了不少地方,於是這個『畫門子』的方法就流傳了下來。」

畫門子有利於批量操作。新京報記者 李傲 攝

霍慶順稱,這樣畫的好處一個是利於批量操作,省時省地。而這樣橫著的圖也利於「開眼」,「就是方便畫眼睛,這樣畫出來的眼睛線條更加流暢、細膩。」

霍慶順是年畫坊「玉成號畫莊」的第六代繼承人。說起年畫的掌故,他提到行業最鼎盛時,天津楊柳青鎮與附近村莊得有300多家年畫作坊,3000多人從事年畫工作,「整整三條街都在做年畫,當時在我們這兒有句話叫做『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會做木版年畫。」但隨著後來多年的兵荒馬亂,楊柳青年畫進入到了衰敗期,「戰爭打響後,就沒人做了。只有國泰民安、生活富裕的時候,大家才會想起貼個年畫,長期的戰亂環境,造成了年畫行當的衰落。」霍慶順表示,行業凋零了,想恢復就不太容易,「上世紀五十年代,這附近的年畫作坊就只有我們家了,我父親又找來了幾個老手藝人,大家開始重拾這項老手藝。」而早在本世紀初,楊柳青年畫就進入到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年畫裡面故事多

隨後,記者跟隨霍慶順來到了畫坊的展示室,牆上掛有不同內容的年畫,除了「年蓮有餘」等預祝新一年子孫滿堂、家庭富裕的年畫,還有很多古代故事類的年畫,多是傳說演義類的題材,如「冷宮救昭君」、「趙匡胤千裡送娘」等。

霍慶順介紹,楊柳青年畫可以分為五大類,娃娃類、侍女類、民俗類、民間故事類和神話類,每一類裡又有上百種內容,「年畫就是為了老百姓服務的,表達的都是祝福、喜慶、吉祥的意思,不同的人群會購置不同寓意的年畫。過去的農民就喜歡寓意風調雨順的年畫,比如『五穀豐登』,而老人喜歡子孫滿堂,可以使用『年蓮有餘』,胖娃娃就很受大家喜歡。」

而製作民間故事類的年畫,霍慶順希望大家能從年畫中也悟到人生哲理,「不僅僅從書本裡感受文化,也能從年畫中獲得知識。如果說電影是歷史與文化的再現,那年畫就是文化的定格。」

年蓮有餘年畫。新京報記者 李傲 攝

隨後,霍慶順專門給記者介紹了這幅「年蓮有餘」的年畫,這也是楊柳青年畫最有標識意義的題材。他表示這是百年前老藝人設計出來的,深受大家喜愛並一直流傳至今。年畫上畫了一個胖娃娃抱著一條大魚,「取自年年有餘之意,但所用的是『蓮』表示像蓮花一樣連連不斷,而蓮花也有荷花的叫法,年畫上畫了兩朵荷花,這裡又有和和美美的意思。」

霍慶順介紹,娃娃手裡抱著的大魚其實世間沒有,因為它是由三種魚拼接而成,「頭是鯉魚的頭,身子是鯽魚的身子,尾巴是金魚的尾巴。這採用了三種魚最精華的部分,也是一份吉祥之意。」除此之外,畫中的胖娃娃也有奧義,「大家希望兒孫滿堂,但有人喜歡男孩,有人喜歡女孩,你看這個娃娃一邊的頭髮是髮髻寓意著男孩,一邊是梳起的小辮寓意著女孩,小小一幅畫,男孩女孩的祝福都有了。」

畫年畫不能署名

年畫的製作也並不簡單,如果想重新創作一幅新年畫,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霍慶順表示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製作需分為五步,創作、雕版、印刷、彩繪和裝裱。「在我們這裡,年畫是不會有署名的,因為他不屬於一個人,而是大家共同完成的。」

霍慶順稱,「其實一個人也可以五個步驟都做了,但那個年畫的質量,我敢說一定不好,因為每一步製作的過程都需要時間與心思去打磨。」首先在創作上不能異想天開,而一幅畫畫好後,雕版是重頭戲,「在作畫上有個詞叫做『釘頭鼠尾』,刻版的時候要把這些線條雕刻得流暢,這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印刷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並不容易,「每條線顏色印多深,線條的粗細,都需要印刷師來把握,如果一幅年畫裡所有線條都一樣粗細,畫面看起來就不生動了。」

楊柳青民俗年畫。新京報記者 李傲 攝

而五個製作工序裡,霍慶順最看重的是彩繪,「顏色是大家第一直觀看到的東西,一幅年畫符不符合實際與審美,都是要看彩繪這道工序。每個朝代的服飾特點、每個人物的特點,都需要用顏色來體現,這就需要彩繪師去不斷鑽研和學習。」

生在年畫世家的霍慶順,如今掌握得比較好的工序是印刷和彩繪,他現在每日還會到畫坊來進行創作。到了年底,來畫坊的人也多了起來,很多人慕名而來,就是為了買一幅地道的楊柳青年畫。馬上就是新年了,霍慶順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可以通過他的年畫給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帶來吉祥,也希望楊柳青的傳統手藝能夠一直傳承下去,越傳越好。

新京報記者 李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楊柳青木版年畫、河北武強木版年畫齊聚天津美術館
    &nbsp&nbsp&nbsp&nbsp楊柳青木版年畫:&nbsp&nbsp&nbsp&nbsp中國是最早發明版畫的國家,早在隋代即有版畫流傳民間。楊柳青木版年畫始於明末,借著便利的運河交通行銷全國。
  • 300年後,楊柳青年畫又進京
    本報訊 (記者解建國通訊員翟金良劉濤)今天上午從西青區文化局獲悉:中國現代文學館原館長、老舍先生之子舒乙近日專程到本市考察楊柳青年畫復興、發展情況。據舒乙透露,在本月下旬或下月初,楊柳青年畫將重返北京,落戶中國現代文學館。這是楊柳青年畫在闊別北京近300年後,重登首都文化舞臺。
  • 天津年畫「年年有餘」的寓意和內涵
    在中國,年畫是春節年俗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用於新年時張帖裝飾環境,故名年畫。我國有四個地方以盛產年畫所著稱: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以及天津的楊柳青鎮。這樣的年畫,被大家稱作「年年有餘」。要知道,這幅「年年有餘」就是天津楊柳青的代表之作,是我國年畫之中的精品之作。天津楊柳青的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和四川綿竹的年畫齊名,是我國四大年畫產地之一。「年年有餘」這幅年畫寓意深刻,簡單地說,就是取「魚」和「餘」的同音,寄寓了「年年都有剩餘,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 在摒棄多子多福觀念的今天,楊柳青年畫之娃娃畫該如何傳承?
    畫面中五個娃娃姿勢各不相同,配景是蓮蓬,左邊四個娃娃相對緊促,右邊是單獨一個娃娃,這個娃娃為了讓構圖重心不偏不倚,他手上的蓮蓬較多,使整個畫面處於平衡的位置。年畫中的娃娃多為動,配景則是靜,動靜結合,畫面豐滿且生動,又不失整潔。動靜和主賓結合,整體構圖特別注意虛實、疏密、簡繁關係的處理。
  • 他將Q版「年畫娃娃」搬上文創舞臺,讓非遺 「潮」起來!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如何給古老非遺賦予新的文化元素,實現當代發展並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天津市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張榮章老師和他的學生做出了初步探索。首創於明末,鼎盛於清朝的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的"楊柳青年畫",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百年前,人們貼的楊柳青年畫長這樣!
    △楊柳青年畫展《春風得意》  細細看去,這次展出的年畫大多都是娃娃,有穿著肚兜抱魚的胖娃娃,有騎在魚身上的娃娃,還有彈琴的娃娃 …… 天津王樹村民間美術研究中心主任姜彥文對記者介紹說,這次展覽的主題為 " 楊柳青年畫中的娃娃與少年 ",這些年畫體現了百年前的人們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
  • 慶「魚」年:「缸魚」年畫匠人的年味記憶與期待
    王學勤在畫「缸魚」(1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宋瑞攝新華社天津1月13日電(記者宋瑞、白佳麗)過去,臨近年關時就是王學勤最忙的時候。他每天都要趕製一批「缸魚」,捎到集市上賣。這是他幾十年來養家餬口的營生。「缸魚」,是天津楊柳青年畫的一種,而且是其中被稱為「活化石」的那種。過去,家裡少有自來水,儲水用缸。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買一張「缸魚」年畫,貼在水缸旁的牆上。
  • 年畫尋訪④丨守住年味兒,楊柳青就這樣一代代傳承
    眾所周知,年畫製作大都以印為主,而天津楊柳青年畫則彩繪為主。正如楊柳青年畫「玉成號」第七代傳人韓平對澎湃新聞所言,「楊柳青年畫在全國都有名,它有名在哪?就是它在木版套印的基礎上,比別其他年畫多了一道手工上色。」
  • 那些年家家戶戶都要張貼的年畫,你還記得麼?
    ▲天津楊柳青《連生貴子》年畫30.7cm×49.7cm清代這個娃娃有沒有很眼熟?小時候是不是經常在自家大門或是牆上看到?沒錯,這就是那些年家家戶戶都要張貼的年畫。如今,年畫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然而,它卻如同陳年的酒,散發著濃鬱的時代氣息,承載著人們對過去的記憶。▲天津楊柳青《八扯圖》年畫59cm×98cm清光緒 說到年畫,當數楊柳青的年畫最負盛名。
  • 天津楊柳青畫社走進昆明路小學
    日前天津楊柳青畫社在昆明路小學舉辦天津楊柳青畫社走進昆明路小學主題活動活動還特別邀請了昆明教育集團的成員校活動中,天津楊柳青畫社非遺傳承宣教員趙蕊老師為同學們從認識年畫,天津故事,新年趣事三方面介紹了楊柳青木版年畫,隨後,校領導為勾描、木刻、水印、彩繪的年畫傳承人頒發聘書,聘請他們成為昆明路小學的校外輔導員。
  • 中國民間美術之木版年畫「清央美術」
    (二)天津楊柳青年畫楊柳青原名古柳口,是在天津正西三十裡的一個市鎮,地處大清河的下遊,風景宜人,交通便利全鎮居民經營年畫生意者約佔五分之二以上,由明末崇禎年間開業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如齊建隆、戴連增、美利記等字號早年所印的年畫,在內地即已成為珍品,在海外更難得一見。天津年畫以楊柳青為中心,據傳始於明代萬曆年間,盛於清代。楊柳青年畫產量大,製作精細。手法以版印和傳統的工筆重彩相結合,加粉描金。(圖1-2-8三星圖)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年畫之一,不僅歷史悠久約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而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深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 老外的中國年|尋找年畫裡的秘密
    年畫對中國人來說,就像聖誕球之於法國人,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貼年畫的習俗從哪裡來?年畫都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帶著這些疑問,「近觀中國」法籍記者朱利安出發去距北京160多公裡的楊柳青鎮一探究竟。2006年,天津楊柳青年畫被批准為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Yangliuqing est un bourg qui a une histoire millénaire.
  • 文藝近距離| 一個畫店的1921——天津義成永年畫藝術與文獻展
    文藝近距離| 一個畫店的1921——天津義成永年畫藝術與文獻展 2019-12-2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咱濱州惠民清河鎮木版年畫有「天津血統」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目前,「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精品展正在濱州市博物館舉辦,裡頭有很多天津民藝王牌,比如楊柳青木版年畫。但您知道嗎,咱們濱州惠民清河鎮木版年畫,就有「天津血統」呢?!清河鎮年畫。清·愛竹齋·葫蘆萬代年畫。清·齊健隆·富貴有餘年畫。但在發展中,它形成了與楊柳青年畫的不同特點。傳統的清河鎮木版年畫只印不畫,全部用木版套印,色彩絢麗,粗獷大方。
  • 恭賀新年快樂:「富貴萬年」說年畫
    中國美術館藏天津楊柳青清代年畫《連生貴子》民間年畫是與人民生活聯繫密切的傳統美術門類,為廣大勞動群眾所喜聞樂見,楊柳青年畫是其中之佼佼者。楊柳青隸屬天津,當地印製年畫始自明代中晚期,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形成「家家都會點染、戶戶全善丹青」的盛況。
  • 80幅中國木版年畫精彩亮相蘇州美術館
    中國江蘇網訊 4月9日,「文心印記—中國木版年畫特展」在蘇州美術館精彩亮相。本次展覽由蘇州桃花塢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上海小校場年畫聯袂舉辦,共展出近80幅精美木版年畫。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20日。
  • 一起來四川的年畫村 體驗木板年畫製作的奧秘吧
    四川綿竹的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年畫並稱為「中國年畫四大家」,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綿竹年畫是世世代代民間畫師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體現巴蜀人民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風尚。
  • 惠民:「長壽小鎮」多美景美食 木版年畫是靚麗名片
    沿黃歷史:清河鎮年畫有著300多年歷史,該鎮曾「家家畫店、戶戶印刷」,經過手藝人王聖亮的堅守、創新,清河鎮木版年畫煥發新生 清初,藝人王畫三輕挑著擔子,口唱著歌謠,從天津薊縣來到了繁華熱鬧的清河鎮。隨著版畫技藝的散播,清河鎮逐漸「家家畫店、戶戶印刷」。
  • 「天津博物館館藏楊柳青年畫展」舉辦
    昨日,「中國民間的瑰寶──天津博物館館藏楊柳青年畫展」在天博五樓展廳開展。  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木版水印年畫,出自楊柳青鎮及周邊村莊,創始於明代末年,清代中晚期達到鼎盛。其特色是將木版套印與彩繪相結合,畫風受文人畫的影響,或明豔濃烈、或清雅雋永,描畫細緻。楊柳青年畫不拘泥於某一特定內容,從傳說故事、歷史演義到生活場景,娛樂場面,世事變遷皆可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