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學在課後問了這道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體現了什麼樣的德育方法?
正確答案是榜樣示範法。
現在,給大家做個辨析。
首先要說明的是:遇到這樣的爭議題,各家輔導機構出版的教材就不能參考了——因為他們不會被作為出題、改卷的依據。那應該以什麼樣的教材為準呢?大學院校的主流專業教材為準。
這些權威教材之前有過推薦!當然,這些只是給出了一部分,有些題目還需要進一步找其他的教材作為輔助。
我們回到題目本身,這道題在好多地方的真題中都出現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樣示範法B.說服教育法C.品德評價法D.情感陶冶法
教育學領域影響最大的一本教材是王道俊的《教育學》,其中對德育方法論述較多,但並沒有提到「桃李不言」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
但我們仔細看下其書中所指出的榜樣法的要求,會排除答案A。一起看下原文:
書中強調榜樣法運用時的三點要求:(1)選好學習的榜樣;(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仰慕之情;(3)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這樣的要求實際需要榜樣是「顯性」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偉人、英雄、模範、傑出人物」,讓學生感知他們,激起「仰慕之情」。
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並沒有提供一個顯性的榜樣人物出來,只是用一個模糊的、甚至平時感知不到的身邊的事物來去影響人——這樣的影響有潛移默化的意味。
潛移默化——這不正是陶冶法的關鍵嗎?
桃李所代表的「良好的生活情境」,無須「言語」,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他人,感化、薰陶。
有同學會問:漢雲老師,你這樣解釋王道俊的文章,對嗎?
嗯,再給你們看下另一「硬證據」: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塗豔國教授的《教育學導論》,書中有直接講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我們也來看原文:
桃李一語在塗書中直接作為了陶冶法的例子來引用。
綜上,此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樣示範法
B.說服教育法
C.品德評價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應為D,情感陶冶法。
漢雲教育整理提供,感謝努力備考的小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