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面試,有這套面試全指南就夠了

2020-12-14 騰訊網

今年的年終獎符合預期嗎?打算跳槽嗎?

一年裡,也許沒有哪個時間段,像春節後一樣聚焦於「跳槽」「求職」「招聘」。或許也沒有哪幾年,像今年一樣如此熱門。

「瘦身」「優化」「末位淘汰」「架構調整」……這些詞,想必在這兩三個月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不過這對小微企業而言,未必是壞消息:一方面是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可以選擇的人才也更充裕了。

前陣子,和一群開公司的朋友聊天,大家都在摩拳擦掌:趁今年,一大批人才被釋放出來,節後趕緊招聘一波。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在過去這些年裡,無論是自己招聘的經驗,還是和朋友、合伙人交流的經驗,總有一種感受:

有不少人,可能過度注重「能力」,覺得能力大於一切,從而忽視了其他一些因素,導致在求職面試中的表現,不如預期。

很多人會把這種現象歸咎於企業不識人才—— 但說實話,只要是涉及人的事情,就永遠無法剔除主觀性,亦即心理因素的影響。這是由人的大腦決定的,無論誰都難以倖免。

氣質,性格,表現—— 這些因素在招聘中,所佔的比重,可能遠超我們的認知。

既然如此,何不盡力把這些因素也做到最好呢?

最近,讀了不少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過往招聘時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希望能幫助各位朋友,在新年求職、面試時,能獲得更理想的職位。

也希望能幫助各種創業者、管理者,在面試候選人的時候,更加心裡有數(可以直接拉到最末尾)。

面試前,不妨做好這些準備

1)衣著

得益於網際網路和年輕一代的崛起,現在去面試,已經很少需要穿著正裝。但衣著仍然是影響面試官對你觀感的第一要素。

根據某機構於 2013年的一項調查:面試者的著裝顏色,會影響面試官對其性格的第一印象。

而根據錨定效應,這份第一印象,很可能會對整個面試過程造成相當大的偏差 ——舉個例子:如果面試官一開始對你印象不佳,那麼他會調高對你的期待,也會更不容易被你打動。

這是某機構對 2099 名面試官的調研結果:

藍色:團隊精神

黑色:領導力

灰色:邏輯分析

白色:有條理的

棕色:可靠、可依賴

紅色:力量

綠色/黃色/橙色/紫色:創意

這其中,藍色和黑色受到最多面試官的喜愛,分別是23%和15%。相反,橙色獲得了最多的反感(25%)。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橙色著裝多少會顯得有些年輕和輕浮,因此會傳達一種「不那麼靠譜」的感覺。

簡而言之,不妨按照你所面試的職位、以及自己想呈現出來的形象,選擇恰當的著裝,這會讓你的面試有一個更友好的開始。

當然,像最基本的:保持整潔、乾淨,合身偏一點點修身,符合公司文化,不要過於隨意……這些就不一一贅述了。

2)相對評價

你可能會覺得,合格的面試官會客觀地評價你的表現 —— 不過根據一系列研究來看,很可能不是這麼一回事。

許多心理學研究揭示了:面試官對候選人的評價,是受到諸多相對因素影響的。包括:

A:其他候選人

根據一項發表於 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研究:對於同一天面試的候選人,面試官的評價會趨於平均化。

什麼意思呢?我們會下意識地避免「扎堆」。舉個例子:你今天面試,跟你一起面試的人能力是90,你是80。有個幸運兒明天面試,跟她一起面試的人能力是60,她是70。那結果很可能是,你的評價會排在她的後面。

即使你實際上比她更優秀,但這種相對性,會極大地影響面試官的判斷。

我和朋友聊了這個現象,發現確實如此:很多時候,我們會傾向於避免全部從同一天的候選人裡面挑選,而是儘可能分攤到不同天數裡面。

這可能是因為,如果從同一天裡選,會給人一種「後面的工作都白做了」的感覺。

儘管你不容易了解其他候選人的表現,但如果有機會,儘量讓自己跟比較弱的人一起面試。

B:天氣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跟晴天相比,雨天的候選人整體得分會更低一點。

這很可能是因為,雨天多少會給人一種壓抑、不快的感覺,這會讓人把它跟候選人聯繫在一起,進而降低對候選人的評價。

C:時間

幾點鐘面試最佳?美國某機構給出的建議,是周二上午10點半。這通常是面試官狀態最好的時間,也是精神最集中、負面感受最少的時間。

如果沒有辦法自由決定,也要儘量避開這幾個時間點:

午飯、晚飯前後;

下班前夕;

周五。

原因很簡單:在以上這些時間段,面試官的隱性認知負荷通常很重—— 他們有大量的瑣事和未決定的問題需要思考。所以,儘量避開這些時間段,給自己更好的表現機會。

3)心理暗示

如果你即將參加一場重要面試,但多少有點緊張、缺乏信心,有兩個小技巧可以幫到你。

A:寫下你曾經的領導經歷

一項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研究表明:書寫自己曾經的領導經歷,可以提升候選人潛在的信心和力量感。

什麼意思呢?你在過往的工作中,一定有過一些掌握主導權的「高光時刻」—— 比如:主導一次活動,帶領一個項目團隊,主持一次調研,籌劃一場會議……

試著回憶它們,並把它們寫下來:背景是什麼,你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團隊和領導如何評價你……

這可以給自己強大的心理暗示,讓自己充滿自信。

B:冥想

多項研究表明:短時間的冥想,可以有效抑制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迴路,緩解壓力和焦慮。

但別讓自己睡著喲。

4)對公司和職位信息作基本了解

這是基礎中的基礎了。

如果說整個面試過程,有哪些一擊致命的錯誤,那必然就是:面試官發現對面的候選人,對面試的職位一無所知。

說嚴重一點,這是在浪費面試官的時間。

進一步,如果你能在準備階段,收集足夠的信息,準備一些有一定難度和門檻的問題,用來提問面試官,效果會更加拔群。

一方面,面試官會覺得「你認真做過功課了」;另一方面,這也可以刺激面試官表達,推動整場面試的氛圍。

再不濟,也可以把它當作一種學習的機會,讓自己更了解這個行業。

幾年前,我剛從廣告轉網際網路的時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大概摸清了這個行業所關注、重視的一些東西。

不要錯過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面試過程中,這樣溝通更有效

1)STAR 原則

這可能是最經典的面試技巧了。

試著用這樣的方式,去組織自己的回答:

Situation(場景):我遇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Task(任務):我面臨的任務是什麼?

Action(行動):我採取了什麼行動?

Result(結果):我得到了什麼結果?

一個簡單的例子:

有一次我們突然接到了一個緊急的案子,客戶要求一周內出結果(背景)

我們立刻成立了一支項目團隊,我在其中負責整體方案(任務)

這一周裡,我們天天都在加班、開會討論,我每天先出一個框架,再根據大家的反饋去完善它(行動)

最終,客戶很滿意,案子順利執行,還跟我們籤了下一個單子(結果)

當然,實際表達的時候,更多地專注於「我」做了什麼、貢獻了什麼。

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結構化模式,可以保證信息傳遞的有效性。

2)靈魂三問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一切面試官的提問,本質上,都是這三個問題:

你能做這份工作嗎?

你熱愛這份工作嗎?

我能忍受與你共事嗎?

這三點分別考查的,就是候選人的能力、熱情和匹配度。無論面試官問什麼問題,本質上,他都是想了解這三個問題,沒有例外。

所以,面對任何一個問題,你需要回答的只有三點:

我擅長這份工作,我熱愛這份工作,我跟咱們團隊非常搭。

其他的,都是無效的溝通。

具體而言,面對任何一個問題時,不妨思考一下:它跟哪一點可以掛鈎?然後,再把問題拉到你擅長的領域,告訴面試官:為什麼你應該選擇我。

這是一個需要練習的過程,你可以在家裡,針對一些面試官可能會問的問題,事先做好準備。

哪怕是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也不要完全放飛自我。甚至,面試官沒問,你也可以主動、適當引導一下,把話題拉到你準備好的節奏。

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成果而非職責

很多缺乏經驗的人,常犯的錯誤是:強調自己「負責」什麼,而不提自己「實現」了什麼。

這是沒有意義的。

面試官想知道的,是你這個人,不是你的職位。如果換一個人,這套說辭也能成立,那你跟別人的區別又在哪裡呢?

所以,不要注重於「負責什麼」,而是儘量呈現數據,用數據告訴對方:你的成果多麼出色,多麼值得對方接受。

當然,除非你是大公司總監以上的中層,那麼,你的職責和履曆本身,就已經代表了你的能力(也有例外……)。除此之外,請儘量聚焦於成果。

4)準備模塊

什麼是模塊?簡單來說,就是事先準備好一系列的表述,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靈活拆解、運用進去。

比如:

我對自己的定位;

我擅長的技能;

用一個詞介紹自己;

我做過印象最深的工作;

我對自己未來的規劃;

……

諸如此類。

這也是即興演講中一個非常好用的技巧。用演講技巧來說,就是事先儲備好各種段子,根據現場狀況靈活組合。

試試這套方法。這可以有效地節省你的認知成本,讓你將更多的注意力、認知資源省出來,用到分析、思考上面,同時,也可以避免各種停頓、天馬行空、支支吾吾的情況發生。

5)不懂時反問

很多候選人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最容易有兩種反應:

第一,是陷入沉思,要求對方「給我一點時間思考」,然後斷斷續續講出自己的理解;

第二,是心態失衡,一邊講一邊思考,導致內容不知所云、離題萬裡。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是以攻為守。

具體而言,不妨大膽地告訴對方「這一塊我沒有接觸過」,然後針對對方的提問,作一些圍追攔截的詢問,從面試官處獲取信息。

這樣的好處有三點:

表現你敏捷的思維和學習能力 ——即使你真的完全不懂,哪怕只是吸收面試官的回答、提煉重點信息,並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也能給對方留下很好的印象。

給自己餘地思考,獲取必要信息,又避免了「沉默」的尷尬。

創造機會讓面試官講話、表達 —— 人總是有表達欲的。記得在他講完之後給予正面的反饋,比如感謝、肯定和讚揚。

這需要一定的抗壓能力和應急思維,平時不妨有意識地鍛鍊這一點。

6)注重未來而非過去

面試一個新的職位,強調你過去相關的經驗,和強調你對這個職位的潛力和適配性,哪一種效果更好?

根據哈佛和斯坦福的一項研究:人們很可能更喜歡後者。

他們做了一個實驗:面對一個職位,候選人A有2年相關經驗,並在領導力測試成績中取得高分;候選人B沒有經驗,但在領導力潛力測試中取得高分。

結果證明:大多數面試官更青睞於後者。

心理學家 Heidi Halvorson 解釋道:我們的大腦更關注不確定的信息,因為我們想解開它。如果這些信息是積極的、正面的,就會給我們更好的感受。

當然,這裡不是讓你宣稱「我喜歡這個職位,我一定能做好」,而是通過一些方式,強調自己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匹配程度,並給出一些依據,讓對方對你擁有更好的預期。

畢竟,大多數人進來之後,都是需要重新適應和培訓的。你之前做過的經驗,未必一定是助力,很有可能會成為障礙。

7)結構化陳述

回答問題時,不要過於隨意、意識流,儘量採用兩種結構化的闡述方式:

A:總分總

按照「主題 - 分點陳述 - 重複主題」的形式,會給人很有條理的感覺。比如:

我在這個項目中主要做了三點事情:1……2……3……以上就是我對這個項目的貢獻。

不要小看最後的「重複主題」—— 它可以有效地收束話題,幫助對方節省記憶和切換的成本。

當然,未必一定要把主題重複一次,你可以換個方式去表述,比如,用遞進的方式,陳述你行動之後的結果。

B:PREP

這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溝通模型。亦即:

Point(要點):我要講的內容是什麼?

Reason(理由):我的理由是什麼?

Example(例子):有什麼例子來支撐我的理由?

Point(要點):最後再重複一次要點。如果可以,對上述內容做一個總結。

如果你仔細一點,會發現,我很多文章,其實都是按照這個模式去寫的。

這是一個值得在生活中反覆練習的模型。

8)不要粉飾

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不要自作聰明,用一些看似缺點的優點去包裝它,像「我最大的缺點是過於追求完美」—— 根據哈佛的一項研究,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這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個不夠誠實的人。

適當展現自己的一些小缺點,會讓你的形象顯得更有血有肉。比起一個不犯錯的人,我們會更喜歡一個優秀、傑出,但偶爾犯錯,也會有些小缺點的人。

原因很簡單,後者會向我們展現一種開放、不設防的姿態,從而也更容易被我們信任。

也要注意這些小細節

根據一系列研究,面試過程中,最重要的幾項特質是什麼呢?

真誠,友好,自信。

很少有人會拒絕一個這樣的人。同樣,反之,如果你體現出不真誠、封閉、畏手畏腳,就會很難在面試官心中留下印象。

這裡有幾項小技巧,可以幫到你:

1)注意手勢

攤開的雙手表示信任,十指接觸成尖頂形暗示自信。這兩種都是你可以大膽展示的姿態。

儘量避免下壓式的手勢,這會帶來一種力量感,很可能會使面試官不快。

2)別笑太多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根據 Ruben,Hall & Schmid Mast 在 2015 年的研究成果:微笑是一種人際交往的良好方式,但是在面試中,表露出更少微笑的候選人,會被認為更勝任工作 —— 尤其是對於技術程度要求更高的職位。

另外,根據同一份研究,不是說完全不要微笑,而是把微笑放在面試前和面試結束後,這樣的效果最好。

3)表現「我們是同一類人」

想一想,你要好的朋友,是跟你性格、氣質相似的類型更多,還是不相似的更多?

絕大多數人的答案一定是前者。

這在心理學上,就稱為「相似/吸引效應」(Similarity/Attraction Theory)。顧名思義,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喜歡跟自己更相似的人。

這裡的相似,包括興趣、關注的事物、生活方式、性格、言談舉止,甚至包括一些小習慣—— 所以,如果你覺得面試官跟你是同一類人,不妨著重展現這一點。

比如:

表現出相似的姿態;

談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並展示你的積累;

展示你的性格,以及比較明確的好惡;

……

記住:大多數時候,人們想要的,往往未必是最出色、最優秀的人,而是能夠良好相處的人。

最後,也給面試官們幾個小建議

1)量化、按點打分,看上去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它可以有效幫助你規避主觀性和相對因素帶來的影響。

如果你的HR沒有做職位勝任力模型(也不要太依賴他們),不妨自己做一份。

2)依據麥克利蘭的動機理論,人有三種最根本的類型:權力型,成就型和親和型。

權力型適合帶團隊,成就型適合攻關,親和型適合協調,考慮好你需要什麼樣的人。

3)最有效的面試問題就是情境測試:亦即向對方拋出一個工作中會遇到的場景,讓他闡述他會採取的行為。

實際上,除了情境測試之外,其他問題都只是為此作輔助。

4)這兩個問題能幫你試探出對方的上下限:

你經歷過最印象深刻/最成功的事情是什麼?

你遭受過最挫敗的事情是什麼?

5)抗壓問題也是必不可少的。

用情境測試的方式,拋出一些超出對方知識和經驗儲備的問題,可以有效地展現對方在壓力之下的狀態(如何破解?看2-5)。

6)你一定會傾向於錄用跟自己相似的人。

所以,如果情況允許,儘量不要單獨面試,請挑選另一位跟你類型不同的同事一起面。這樣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結果。

以上內容,看似都是非常基礎的東西,但要把它們都做好,也並不簡單。

希望能幫助你,在這個招聘的旺季,得到更好的機會。

也別忘了:一切工作,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自己可以「不用打工」。

共勉。: )

相關焦點

  • 新年面試,這套全指南就夠了
    打算跳槽嗎?一年裡,也許沒有哪個時間段,像春節後一樣聚焦於「跳槽」「求職」「招聘」。或許也沒有哪幾年,像今年一樣如此熱門。「瘦身」「優化」「末位淘汰」「架構調整」……這些詞,想必在這兩三個月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 《Android 面試指南》
    問我一些面試的問題,可能考慮到年底了,不少同學開始準備明年的跳槽了,還有不少同學在參加校招,所以最近問我關於面試的問題比較多。說實話,我面試過不少人,也跟不少行業內有過交流,面試這個事真的是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要求與流程,我自己一沒時間,二沒能力給大家總結每個公司的面試經驗。
  • 員工跳槽面試美團,兩次面試通過卻被offer審核放鴿子,結果蒙了
    畢竟個人能力如果很出色的話,不僅在工作上處理問題的能力更強,而且還能夠讓公司有了質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也願意花時間去培養有潛力的人才了。當然想要進入大企業也沒有那麼簡單。特別是在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所以對個人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最近的職場論壇上,就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員工跳槽面試美團,兩次面試通過卻被offer審核放鴿子,結果蒙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2018設計師面試指南
    這裡給你提供一份全面的設計師面試指南,如果你在面試中遇到了各種問題,我想你可能需要它,一起來看看吧~俗話說:春季不面試,夏季徒傷悲,要想面的好,得先有技巧如果一個企業連崗位要求都不能詳細寫全,只能說明:這玩意兒是hr自己寫的;公司並不著急招聘只是掛個羊頭賣狗肉;ued團隊的負責人不專業;詐騙。在面試中也儘量問清楚該崗位的工作職責和要求,以免造成雙方落差過大。
  • 《跳槽面試》之知己知彼篇
    作為職場人,求職跳槽不可避免,那麼面試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了。
  • 如何在面試中解釋,跳槽頻繁的原因?
    在80後,90後的父母眼裡,是很難接受跳槽,甚至頻繁跳槽這件事的,他們認為一輩子幹一件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隨著時代在變,現在的年輕人為了職業發展,為了更高的收入,或者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等原因選擇跳槽,已經司空見慣。隨意點的1-2年跳槽一次,有規劃點的3-5年換一個工作環境,都很正常。
  • 乾頤堂安德網絡工程師求職面試指南試讀版
    乾頤堂安德網絡工程師求職面試指南
  • 跳槽太頻繁 Skype面試如何應對?
    跳槽太頻繁 Skype面試如何應對?   繁忙緊張的又讓人流連忘返的春節時光就要過去,大家對新的一年有什麼打算呢?俗話說,「金三銀四」,三月份、四月份正是人才流動的季節,經過了一年的「煎熬」和等待,很多職場人士都想借著羊年的喜氣,換換環境,加加薪。
  • 面試官:「你為什麼要跳槽」,聰明人會這樣答,別當「老實人」
    可以說,很多人找工作失敗都是出現在面試這裡,只有達到了面試官的認可,才有可能成功拿下這份工作。所以,在對於面試上,也不能小瞧它,有很多也是需要學習的。否則你就可能在面試的時候,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又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去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搞得現場的氣氛十分的尷尬。那麼,當面試官提問:「你為什麼要跳槽」時,你會怎麼回答?
  • 為啥會有「全英文面試」這種痛苦的事?
    調查發現了一些會給面試造成壓力的客觀因素結果顯示「全英文面試」依然是讓求職者最為頭疼的面試方法「一對多,多對多的團面」也讓人感覺頗為棘手  38.7%的求職者想說:「英語英語英語,用時方恨少」    David一直以為自己的英文夠好了不僅在大學時候就通過英文六級考試還利用業餘時間在新東方
  • 史上最全男士面試著裝指南
    嗨咯,everybody晚上好,今日份穿搭小P又來啦有了上期仙女的面試穿搭,怎麼能不安排精神小夥的面試戰服選擇指南呢?別慌,本期將帶來史上最全面試西裝選擇指南快準備好小本本小p這就從單品選擇到套裝整體要點向你細細道來~穿著西裝時,全身上下應當保持在三種色彩以內——我們的上衣、襯衫、領帶、腰帶、鞋襪等一般不應該超過三種顏色,這樣比較好搭配,且不容易顯得凌亂(2)「三一原則」
  • 面試問你為什麼跳槽,這麼回答就對了
    不過,在跳槽找工作的時候,面試官總愛問,"你為什麼跳槽?離職的原因是什麼?"你知道怎麼回答才是安全的嗎?"HR為什麼喜歡問離職?"HR都希望招到業績好,性格好,情商高,忠誠度高,成本低的候選人,當然了這是理想中的理想型。HR最害怕給公司招到因為能力、人品問題被淘汰,或是忠誠度低、頻繁跳槽的員工。
  • 2018寧夏公務員面試指南:公務員面試情商了解一下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18寧夏公務員面試指南:公務員面試情商了解一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18寧夏公務員面試指南:公務員面試情商了解一下   寧夏公務員面試考試說白了就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面試交流
  • 程式設計師跳槽時,如何高效地準備面試?
    作者簡介:才震宏,100offer 資深職業顧問,擁有 5 年網際網路技術獵頭和職業顧問經驗,負責跟進候選人求職面試的全過程,擅長從候選人角度分析職位特點,提供職業規劃分析,已為上百位候選人進行過面試輔導。本文來自作者才震宏在 GitChat 上分享 「程式設計師跳槽時,如何高效地準備面試?」
  • 求職面試時,如何回答關於薪水和跳槽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如何回答關於薪水和跳槽問題在面試的過程中,很多面試官都會問一些非常刁鑽的問題。其中,關於薪水和跳槽的問題,既是非常實際,同時對於面試者來說,也是非常難以回答的。比如,對於工資問題,每個求職者都想得到一個合理的工資待遇,而又擔心如果自己把工資要求提得過高,會讓自己失去工作機會,如果報得過少,自己又不甘心,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往往處於這種尷尬和矛盾之中。
  • 面試談工資的心得體會,想跳槽的朋友必看!
    即將是畢業和跳槽旺季,面試最頭疼的階段是和招聘公司談工資,又不得不面對,談高了,招聘公司給不了期望值,錄取不了,談低了,你會擔心吃虧。筆者根據多年的心得體會,分享如下:什麼時候談工資合適?面試期間,面試官沒找你談工資,預示被選中的概率不高。面試官若提到你說出工資期望,可能預示你基本符合期望。當面試官要和你談工資,預示你的條件滿足99%了;當面試結束後很久,面試官找你談工資,估計可能是對方和另外的候選人沒談攏,你是合適備選人員。什麼時候談工資合適,主動權是掌握在招聘公司那邊。
  • 《技術人求職指南》(五)如何高效面試
    我推薦過很多應聘者,面試完之後我會得到很多反饋,比如」面試官問的問題比較多,有些問題回答上來了有些沒有,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通過」,「技術面試的時候,有些技術點問的很細緻,自己沒有回答上來」,「HR很在乎我頻繁跳槽,所以終面沒有通過」。這些反饋都是面試中遇到的問題,所以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技術人員如何正確地進行面試,從而提高面試通過率。
  • 跳槽面試問薪資,這麼答你就虧大了
    馬雲有一句話講得好,員工跳槽一共就兩點理由,要麼是錢太少了,要麼是受委屈了。而「錢太少」,是大部分職場人離職的理由。而在面試中,談薪資是避免不了的話題。那麼跳槽時,要如何跟HR談薪水,提高自己的面試成功率呢?在面試前,你一定要做好功課,你需要了解:◇ 行業和職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知道最基本的行業工資梯度和職業平均工資。
  • 產品面試攻略,看這一篇就夠了!(下)
    接上一篇面試問題大匯總,上一篇主要分析了面試過程中常見的8個面試問題和回答套路,詳細內容大家可以去看《產品面試攻略,看著一篇就夠了!(上)》下面我們繼續分析其他面試中常見的問題。09 如何判斷需求優先級這個問題的其他問法是:如果你手頭有很多工作,你怎麼判斷先做哪件後做哪件?
  • 跳槽後,大多數面試官都會問「你為什麼離職」,答案原來如此
    在跳槽後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常常會問到一個終極問題「你為什麼離職?」但是顯然,面試官實際上並不關心你離職的原因,那麼他真正的弦外之音是什麼呢?這類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與回答呢?能力,是一個職場人士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面試官重點想要考察的內容。海伍德曾說過:「對於一個能力強勁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為。」你的真才實學和工作能力在簡歷上或許確實有跡可循,但仍受多種因素幹擾無法直觀表現。而如果加上你對自己所具備能力的認識,面試官就能得出更為完善全面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