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2021-01-13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近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8,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城市。

濟南為什麼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而這再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

1.強省會時代標籤:南京、濟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

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在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100強排名榜單中,「山東軍團」的排名分別是:濟南第8位,青島第16位;濰坊第41位,煙臺第42位,臨沂第49位;威海第52位;淄博第66位;德州第80位;濟寧第84位;菏澤第91位;日照第94位,山東16市中11市進入百強。

很多網友疑惑的是,2019年蘇州的GDP比濟南多了近1萬億,濟南對人才的吸引力為什麼會比蘇州強?

2019年國內GDP排名前20的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佛山、泉州、東莞、濟南。

就經濟總量和人才吸引力這兩個榜單對比發現——

2019年GDP排名第11位的南京,在人才吸引力榜單上排名第6;濟南GDP排名第20,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8;西安GDP排名第24,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14;石家莊GDP排名第36,在人才吸引力榜單排名第23。

而2019年GDP排名第5的重慶,在人才吸引力榜單上排名第11;GDP排名第6的蘇州,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9;GDP排名第8的武漢,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12;GDP排名第12的寧波,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22;GDP排名第13的無錫,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19;GDP排名第18的泉州,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60;GDP排名第23的南通,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第36。

濟南的「逆襲」並非個例,與GDP榜單相比,這些在人才吸引力大幅上位的城市,都是省會城市,逆襲力度最強的南京、濟南、西安這三所省會城市,高校資源極為豐富。

而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大幅「下沉」的城市,大多是地級市。尤其是南通、泉州這兩座2020年GDP破萬億的城市,人才吸引力上排名都在30名開外了。

進入人才吸引力TOP20,並且上位的地級市只有一個,就是東莞。GDP排名第19位的東莞,在人才吸引力上位居第15位。

在兩個榜單中位次相差不大,表現比較穩定的幾個城市是佛山、合肥、長沙、青島、鄭州,除合肥外,無一例外都是新一線城市。

省會城市在人才吸引力上的亮眼表現,再一次提醒人們,這是一個強省會時代。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在多地「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強省會」成為頻頻出現的關鍵詞,省會城市責無旁貸地成為地方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龍頭。

2.拐點就在2019年!濟南對跨地區應屆畢業生吸引力放大

即便代表了時代潮流,2019年GDP比濟南多了近1萬億的蘇州,竟然在人才吸引力上比不上濟南,這與人才吸引力評價模型有關。

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中,人才吸引力指數為人才流入佔比、人才淨流入佔比、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海歸人才流入佔比四個指標的加權結果。

其中,人才流入佔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全國流動人才總量,人才淨流入佔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國流動人才總量,分別反映該城市引得來和留得住的能力。其中,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指現居住地不在該城市、但簡歷投向了該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指現居住地為該城市、但簡歷投向了其他城市的人才;全國流動人才總量指現居住地和簡歷投向地不一致的人才。

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流入某城市的應屆生流動人才/應屆生流動人才總量;海歸人才流入佔比=流入某城市的海歸流動人才/海歸流動人才總量,分別反映城市對年輕高學歷人才和海歸高學歷人才的吸引力。

這個模型的一大特徵,是根據智聯招聘提供的跨城求職數據,來解密人才流動趨勢,並且以人才淨流入佔比作為核心指標,那些能留得住人才,並且跨城流入增長量非常大的城市,排名就會提升。

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濟南2019年為第8名,比2018年的第14名上升了6位。蘇州從2016年起,排名為7、8、9、9,較為穩定。濟南的人才吸引力在2019年大幅提升。

2019年1月9日,濟南行政區劃調整。濟南市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出臺了濟南發展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對引進的本科生、碩士、博士分別給予生活補貼、租房和購房補貼。

從應屆生流入前10看,2019年應屆生流入前10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杭州、鄭州、南京、西安、天津。這份《報告》提到,和2018年相比,流入北京、武漢、成都的應屆畢業生佔比分別下降0.5%、0.5%、0.4%,流入濟南、深圳的應屆生佔比分別上升了0.3%、0.2%,這一數據意味著,山東實施強省會戰略,突出表現在濟南對於應屆畢業生吸引力大大加強,來自應屆生的增量,極大地提高了濟南人才吸引力在全國的排名。

而在應屆生流入前10城市中,武漢和蘇州均未入列。武漢官方數據顯示,武漢79所大學一共有130萬在校大學生,這一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從2017年起,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人計劃」。這一人才政策說明,武漢「搶人大戰」的發力點更著力於留住本地豐富的高校應屆生資源,把原有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大這些名校的「存量」留住,對於武漢來說更務實。

一個細節是,武漢從2012年起就給當地大學新生每人發100元公交卡,以「感情留人」,到2015年已送出100萬張。在「存量」上下功夫,也導致武漢在跨地域人才流動「增量」上不顯,排名不靠前。而深圳高校資源不豐富,這導致在人才政策上八面出擊,跨地區流動的增量巨大。

3.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最能引才,濟南的「家底」你看到了嗎

那麼,到底是哪類群體正在跨城流動?

在智聯招聘的求職者中,約四成為流動的跨城求職者;從年齡看,超8成為18-35歲,這一群體,也是房地產的剛需群體;從學歷看,流動人才中52%為本科及以上,明顯高於求職者總體的37%,高學歷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職。

從工作年限看,流動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於求職總體的44%,這說明職場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職。從工資水平看,流動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顯高於求職總體的40%,收入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職。

從行業看,流動人才中51%分布在IT,房地產,製造業,高於求職人才總體的48%。2019求職人才最多的前三行業是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房地產、建築;生產、加工、製造,這三大領域合計佔比48.3%,流動人口最多的前三行業也是上述三個行業,合計佔比51.4%,說明流動人才分布更為集中。

這些分析維度顯示了人才跨地域流動背後的邏輯,那就是,人隨產業走,人才吸引力指數與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從2019求職人才最多的行業來看,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產業聚集的城市,顯然在人才吸引力榜單上最「受寵」。

工信部發布的15個副省級城市2020年1-11月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榜單顯示,深圳7208億、南京5202億、杭州5097億、廣州4464億、成都3416億、濟南2900億、青島2090億。在這個榜單中,南京排名副省級城市第2位,濟南排名第6。

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發展指數報告》中,南京市軟體收入約5100億元,佔全國的7.1%,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濟南市在全國重點城市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環境指數上位居前列,綜合得分排名全國重點城市第四位。

2019年濟南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到3600億元,信息技術服務業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新興產業集群,規模總量、創新平臺,資質資格、優秀產品等10項關鍵指標連續15年據全省首位。

上述數據說明了濟南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的實力。一旦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對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

來自齊魯人才網的數據顯示,「十大產業」自帶流量,2019屆非駐濟高校畢業生流入最多的行業就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也正印證了《報告》中的結論。

4.打破城市群人口淨流出,合併、建群、建設「國中」

恆大研究院在對中國人口大遷徙的新趨勢的分析研究中指出,從人口流動的趨勢看,中國已經進入都市圈城市群時代,人口正持續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聚集,二線城市人才持續集聚,三線城市較為平衡,四線城市持續流出從都市圈來看,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年均淨流入超過60萬,山東半島、中原、哈長、京津冀、海峽西岸5個城市群年均淨流出超10萬。

從都市圈內部來看,核心城市人口淨流入,但都市圈整體淨流出的有濟南、南昌、石家莊、青島等7個都市圈,反映這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人口吸引力不足,周邊城市人口向都市圈外流出。

此外,京滬兩地大力控人,呈現出核心城市人口淨流出,周邊城市淨流入的現象。其中上海都市圈近4年核心城市年均人口淨流出0.6萬,但周邊城市年均淨流入規模達26萬。

在重慶、成都都市圈引領下,西部成渝城市群由2001-2010年的年均淨流出63萬變為2011-2015年年均淨流入19萬,2016年-2019年年均淨流入擴大到27萬。

從山東省人才流動特徵看,80%以上是在省內流動。來自齊魯人才網的數據顯示,流入濟南市的2019屆非駐濟高校畢業生中,山東省內生源佔比達83%,尤其在外省上大學,籍貫在魯西南、魯中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後回濟南找工作,幾乎成了他們的首選。

齊魯人才網的這張分析圖表顯示,除青島外,人才流向濟南最多的前六個城市中,均是濟南都市圈的城市。隨著濟泰一體化戰略強化,從2019年開始,濟泰之間的人才流動超過濟青之間的人才流動。兩地社會人才交換比為2.57,即泰安市向濟南流入2.57名社會人才,會有一名濟南市社會人才流向泰安。

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增強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對比恆大研究院的研究結果,從城市群、都市圈、核心城市三者之間的關係來看,要改變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口淨流出的局面,關鍵在於提高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吸引力。山東省這一戰略規劃,對於打破山東半島城市群人口淨流出現狀意義重大。

人才吸引力的增強,將增加年輕勞動力供給,緩解老齡化壓力,促進創新發展,同時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2016年-2019年人口淨流入排名靠前的城市中,深圳、杭州、長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幅均達到19%以上。2019年,濟南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62.2億元,同比增長8.1%;青島為5126.6億元,同比增長8.1%。

這其中,對於應屆畢業生爭奪是關鍵所在,不光要引來外地的,更要留住本地的。目前,在高校數量上,濟南有52所,在校學生76萬;青島21所,在校學生36.6萬。《報告》顯示,在海歸人才流入佔比上,青島進入全國前10,名列第10位,這顯示了青島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相關焦點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看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近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8,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一眾直轄市和新一線城市。濟南憑什麼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
  • 濟南人才吸引力排第八,靠什麼
    強省會時代標籤南京、濟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 任澤平: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2 榜單概覽:上海持續3年成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2.1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滬深京居前三從人才吸引力指數觀察,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連續三年第一,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位居前十。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義人才吸引力指數為人才流入佔比、人才淨流入佔比、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海歸人才流入佔比的加權結果。
  • 贊蘇州:中國城市GDP50強、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前十
    2019年,我國的城市經濟再上新臺階。蘇州前進的步伐從未止步。這24個城市的GDP之和佔全國經濟比重的38.3%,可見這些經濟大市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據統計,上述50城約佔全國地級市以上城市總數的15%,但2019年50城的GDP之和達到了530723.5億元,佔全國GDP的53.56%。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滬深京居前三
    2 榜單概覽:上海持續3年成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2.1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滬深京居前三從人才吸引力指數觀察,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連續三年第一,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位居前十。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義人才吸引力指數為人才流入佔比、人才淨流入佔比、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海歸人才流入佔比的加權結果。
  • 向著全國一流財經特色名校倍道兼行——聚焦山東財經大學「十三五...
    位列2020中國財經類大學學術排名自然科學第4位和社會科學第7位、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計算機學科首次躋身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榜單、12門課程入選國家一流課程,位列山東省屬本科高校首位和全國財經類大學第3位、應用經濟學進入2020軟科中國好學科排名前10%……這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之下,山東財經大學(以下簡稱山財大)交出的一份發展答卷。
  • 院校介紹 | 山東財經大學2019年最全報考信息都在這裡!
    2019年,學校面向29個省份計劃招收本科生7000人。201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100強》排行榜,學校位列第68名,為山東省屬高校之首,在全國財經類高校中排名第5位。(3)新生入學後是否允許轉專業?答:為著力拓展學生專業二次選擇空間,學校對2019年錄取新生實施新的《全日制本科生轉專業管理辦法》。
  • 山東財經大學2019年專業分數線和招生計劃數值得關注
    山東財經大學是財政部、教育部、山東省共建高校,坐落於享有泉城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規模較大、辦學特色鮮明,以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藝術八大學科門類,在國內外具有較高聲譽和知名度的財經類大學。
  • 濟南推出全國首個「人才有價」評估平臺
    18日上午,2019中國·濟南人力資本產業高端論壇在濟南開幕。 新時報記者郭堯 攝  如果說人才是一顆珍珠,那麼人力資本產業就是串珠成鏈的那根金線。18日,2019中國·濟南人力資本產業高端論壇召開,由濟南人力資本產業研究院推出的全國首個「人才有價」評估平臺正式發布。身份變身價、資源變資本,濟南制定全國首個人力資本產業發展規劃,被國家發改委寫入國家產業目錄,新興業態星雲聯動,千億產業蓄能起勢。
  •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這些城市為何最有吸引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
  • 2020人才抄底指南:全國36城大學畢業生吸引力指數排名
    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而2019年的834萬已號稱「最難就業季」,今年則是在此規模上還增加了40萬人,堪稱「最難PLUS」。2020年的故事,對所有在今年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本不是這麼寫的。雖然全國畢業生規模屢創新高,但經歷2019年「搶人大戰」的他們,2020的未來原本可期。
  • 2019應屆生求職趨勢:各線城市薪資中位數及人才留存率排名
    山川網:近日,網際網路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布的《2019年應屆生求職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應屆生平均招聘薪資為5610元,較2018年同比提高7.5%。報告數據還顯示,2019年畢業生近四成首選去新一線城市發展,而一線城市應屆生吸引力首次跌破30%。
  • 桔子分期榮登2019年第3季度消費金融AppTOP10榜單
    近日,易觀發布了《2019年第3季度消費金融APPTOP10榜單》,桔子分期位列第六。根據易觀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3季度,消費金融行業保持了正向增長的態勢,整個行業3季度的活躍用戶規模達到了2541.4萬人,環比增漲了8 %,同比增長了5.96%。可以看出,行業合規進一步升級,消費金融公司持續構建企業護城河。
  • 山東財經大學位列2019年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人文社科類高校第...
    中國山東網2月25日訊 2020年2月22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布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結果,山東財經大學以獲獎98項、總分65.57的成績在本科組Top300榜單上位列第134位;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一周前,濟南市組織了2020年濟南市重點項目觀摩會,四天觀摩55個重點項目,集中展現濟南在這一年中的建設成績單。12月8日,膠東五市在京舉行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此前青島當地媒體發布一系列預熱文章稱,中國經濟版圖需要膠東半島經濟圈成為南北經濟均衡發展的戰略支點。
  • 2019年高考,山東各分數段考生報考山東財經大學最佳方案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山財」的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評估結果為B+類,成為山東省唯一擁有B以上經管學科的省屬高校,整體學科實力進入全國財經高校前10名。在武書連201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山財」名列財經類高校第9名,位列全國高校第194名。在中國校友會201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山財」名列財經類高校第10名,居全國高校第189名。
  • 全國城市房價漲幅排名福州第一,福州人購房能力怎樣?
    前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59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福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又漲了。同一天,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緯房指數研究小組發布《2018年以來全國城市房價漲跌排名》,其中,福州以72.97%的漲幅位列排行榜首位。福州房價憑什麼這麼貴?
  • 2019下半年黑龍江財經學院博士人才招聘公告
    在中國校友會網2019中國民辦大學排名中我校位列第22名,躋身中國一流民辦大學行列。為適應學校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現面向社會誠聘博士人才。二、招聘對象具有國家承認的博士學歷和學位人員。四、薪資待遇享受我校副教授工資待遇;副教授津貼800元/月;博士學位津貼1000元/月;住房補貼2000元/月,有購房需求的經本人申請可一次性向學校借10萬元,還款可用每月住房補貼支付;科研啟動經費5~8萬元;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酌情解決配偶就業問題,子女可到德強學校就讀;特殊人才待遇面議。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年MBA招生簡章
    ◆深厚人文底蘊和財經政法特色學校由陳毅和鄧小平創辦於1948年,並由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擔任第一任校長。1953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學校薈萃中南地區六省多所高等學校的財經、政法系科。學校形成了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打造以財經、政法為特色,人文底蘊深厚的人文社科類一流大學。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榜
    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100強!這個榜單是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發布的,除個別城市有待商榷外,個人認為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1、前六名應該無異議,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這個順序和我的想的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