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延後一個月的高考接近尾聲,畢業的腳步也逐漸響了起來。
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而2019年的834萬已號稱「最難就業季」,今年則是在此規模上還增加了40萬人,堪稱「最難PLUS」。
2020年的故事,對所有在今年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本不是這麼寫的。雖然全國畢業生規模屢創新高,但經歷2019年「搶人大戰」的他們,2020的未來原本可期。
只是,一場新冠疫情讓畢業生的故事曲折了很多。而對於這些搶人的城市,或許迎來一次「人才抄底」的巨大機會。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了助力高考選手和畢業生們做好流動指引,幫助各大城市更好的抄底人才,中國聯通大數據智慧足跡依託「人口+」大數據,發現:這些地方對畢業生更有吸引力。
01
全國:13省市高校畢業生淨流入
廣東省吸引力最高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行為集成AI中臺,結合智慧足跡時空搜索算法模型,以2019年12月為節點,對2019年全國31省市重點高校的畢業生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出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據共822萬(部分小規模院校未納入計算)。
其中,河南和山東省2019年畢業生數量最多,均超過60萬人,其餘數量靠前的省份為廣東、江蘇和四川,畢業生數量均超過了40萬人;山東和河南作為人才高地,選擇外地就業的有1.41和3.8萬人。畢業生淨流出最高的前五個省份則為江西、黑龍江、湖南、吉林、安徽五省,均在五萬人以上。加上排名第七的遼寧,東北三省在2019年共計淨流出畢業生超過16萬人。
▲ 2019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數量
▲ 2019年大學畢業生淨流出省份
在淨流入方面,則是廣東省對全國畢業生的吸引力最高。2019年畢業後留在本地和外地流入的畢業生共計76萬,也是全國畢業生淨流入最多省市,超過21萬人畢業後來到這裡。其次是北京、浙江、上海、新疆,淨流入規模均在5萬人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除新疆外,貴州、西藏、青海三省的也是淨流入,規模均在1萬人以上。
▲ 2019年大學畢業生淨流入省份
全國31省市自治區中,畢業生淨流入的共計有13個。對於18個處於淨流出狀態的省市來說,當下在考慮「抄底」外省畢業生的同時,可能更多需要想方設法依靠各項政策和增加就業機會,留住本地畢業生。
畢業生走出校門之後,或留在當地,或進入新的城市,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而這些城市,則是他們更感興趣的點。
02
地市:七成地市畢業生淨流入
大城市仍是就業首選
2019年,隨著各城市落戶政策的更新變動,搶人大戰拉開大幕,南京、西安、天津、杭州、深圳等重點城市相繼出臺政策吸引人才。各地的成果如何,我們也從畢業生流向的角度,以小見大,看看各地市的搶人成績單。
我們對全國327個地市進行統計分析,有222個城市處於畢業生淨流入的狀態。淨流入排名最高的是深圳,因本地畢業生較少僅有3萬人,加之流入畢業生較多,淨流入規模達到13萬人;而相鄰的廣州,本地畢業生規模有37萬人,淨流出超過5萬人。
▲ 2019年全國畢業生分布圖
緊隨深圳之後,高校畢業生淨流入規模較大的城市,還有北京、上海、蘇州、東莞、杭州,淨流入規模均在3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作為精英人群,他們的流向也從側面反映我國城鎮化的進程仍在快速推進。
▲ 2019年畢業生城市淨流入排行
此外,智慧足跡通過洞察各城市畢業生留在本地和流向外地的比例及其就業行業屬性,構建城市大學生吸引指數。我們對全國36個重點城市按照吸引力指數和畢業生留存率進行劃分,結果發現,北京依舊是畢業生們核心關注地,吸引力指數最高;山城重慶不愧是近年的網紅之城,畢業生的本地留存率最高。
▲ 2019大學畢業生綜合吸引力分布矩陣
人對人的吸引有區別,城對人一樣如此。
所以,對於具體省市而言,想知道自己的城市對哪些地區的畢業生吸引力最高,怎麼制定政策和提供匹配的崗位更易贏得他們的青睞,請聯繫我們,中國聯通大數據智慧足跡將在2020的「人才抄底」大戰中提供全部之力!
文章版權歸智慧足跡公司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