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開公司的葉宗華(化名)碰上了一件鬱悶事,他的表弟朱康(化名)和別人合夥做生意產生了經濟糾紛,卻向他這個做表哥的要帳來了,而且要帳數額還不小。葉宗華覺得莫名其妙,可表弟卻要的理直氣壯,甚至他還放出了狠話。葉宗華既感到無辜,又感到無可奈何,他找來了跟表弟合夥的第三方陳兵(化名),想要把帳理理清楚,了結這樁糾結了三年的糊塗事。表弟的要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兄弟倆的感情是否能修復?
葉宗華一直被表弟12萬的帳困擾著,他覺得很冤,對於表弟的這個工程,自己是又沒投資,又沒分利潤,怎麼說表弟的帳也落不到自己頭上。可表弟朱康卻說,他來討帳是有道理的。過去,他一直是在表哥手底下做工程,就連工程款也一直是表哥替他經手。
2016年年底,陳兵來找葉宗華做工程,和以往葉宗華領著表弟幹活不一樣,這一次,葉宗華把整個工程都交給了表弟朱康,還把他的資質借給了表弟,按照葉宗華的說法,他就是個介紹人,純粹是幫表弟一把。
因為他們從事的是通信行業,朱康這一次去施工,其實就是去進行網絡線路的搭建和鋪設。三個月後,網絡線路基本完成,可以進入項目運營階段,而合作愉快的朱康和陳兵決定一起合夥經營和維護。一年後兩人散夥了,可這時表弟朱康卻說,表哥葉宗華經手了前面三個月施工階段的工程款,這錢得馬上付清。
葉宗華一頭霧水,按照慣例,三個月的工程款的確要經他的手,可是他已經用另外一種方式付給了表弟。葉宗華說,當時表弟和陳兵要合夥,算了一下工程花費將近32萬,一人要出一半,他提議將12萬工程款抵掉入夥費,表弟再出4萬給陳兵。當時表弟也同意了葉宗華的提議,可現場卻說不清楚,不承認。
陳兵直指朱康在撒謊,他說抵入夥費時三方都在場,因為都是朋友親戚,就只是口頭協議,沒有寫合同。而且在合作期間,朱康並沒要過工程款,到2018年散夥,自己退給朱康13萬元散夥費後,朱康才拿出抵押款來說事。
朱康不同意陳兵的說法,他說當初16萬元的合夥費根本沒動用工程款,是自己一筆一筆湊起來的。但陳兵說朱康只出了五萬八千塊,現在他還保留著轉帳記錄,如果朱康說16萬是自己另外出的,那請朱康出示銀行轉帳記錄。而葉宗華也說,當時表弟的經濟狀況確實給不出16萬。
表哥這一句話,徹底惹怒了朱康,他覺得表哥看不起他,幫著外人欺負他。朱康討不到12萬元的工程款,便把氣撒在了葉宗華的頭上。一個月打好幾個電話向葉宗華催款,還在朋友圈點名道姓的罵他,將年邁老母親送到了葉宗華的家裡,威脅葉宗華給錢:「年底不把錢解決,都不要過年了,你不讓我好過,我就不讓你好過,等著瞧吧」。
無奈之下,葉宗華只好把他們雙方,拉到一起重新算帳,可這帳越算問題越大。工程款加材料費總共加起來已經超過前期算的32萬,總共38萬。葉宗華說材料費都是電商平臺買的,都有證據。但朱康更是不承認了,這樣一算,自己還要出錢。朱康認為陳兵和表哥把自己當傻瓜,自己這麼大個人了,怎麼會被騙?要是算出來四五十萬,自己還不要賣房給陳兵。
陳兵說,他們合夥做的是通訊網絡,剛剛建好沒多久就碰到了當地拆遷,現在已經拆了三分之二了。這樣一來,他們合夥的項目就算是虧了本的,這個時候他更不可能支付朱康這存疑的12萬元工程款。
觀察員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三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責任。糊塗帳就得糊塗算,既然三個人算不清帳,那這12萬三個人都得承擔。通過調解員的勸說,朱康同意將12萬降到7萬塊。
葉宗華表示,本來陳兵另外還欠他三萬六的材料費,如果陳兵願意拿出一部分錢來退給表弟,那麼他不僅免去陳兵欠他的材料費,另外還願意拿出兩萬元和陳兵一起來了結這筆糾結了三年之久的糊塗帳。
陳兵表示,因為當時入夥時,自己計算失誤存在漏項,所以他願意承擔一定的責任,拿出兩萬和葉宗華一起補給朱康,這樣一來他們補給朱康的金額就有四萬了。但是朱康不同意,這和自己主張的7萬塊還有些差距。
葉宗華再提議,和陳兵兩人再拿出一萬來補償朱康,了結三人的經濟糾紛。朱康妥協了,接受了表哥的提議。
節目最後,兄弟倆冰釋前嫌,葉宗華希望表弟能放下心結,不要影響兄弟之間的感情。調解員提醒大家,親朋好友做生意時一定要按照正常程序籤訂合同,不能消費大家的信任和親情,還是要尊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