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5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6%,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4%,與上月持平。
可能有人會好奇,什麼是採購經理人指數?來,科普一下。
採購經理人指數即PMI,是一個綜合指數,由五個擴散指數即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加權而成。通常,該指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即當指數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
由此可以看出,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保持在臨界點以上,我國經濟運行恢復勢頭良好。尤其是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意味著非製造業還處在加速恢復期。
那此次數據又顯示了我國經濟的哪些特點?
原料端漲幅較快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的調研顯示,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企業中,81.2%的企業已達正常生產水平的八成以上。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比上月上升3.9個百分點,達到57.9%。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當天解讀認為,企業信心在持續改善。
哪些行業的生產在持續改善,哪些依然沒有恢復?在上述機構調研的21個製造業行業中,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石油加工、專用設備、汽車等14個製造業生產指數高於臨界點;而紡織服裝服飾、木材加工等7個製造業低於臨界點。
哪些行業的訂單在增加?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2個行業新訂單指數高於上月,其中造紙印刷、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鋼鐵等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升至臨界點以上,顯示國內相關市場需求有所改善。
從價格上看,原料端的漲幅要高於出廠價格的漲幅,我們可以看到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1.6%和48.7%,比上月回升9.1和6.5個百分點,均為近4個月以來高點。從行業情況看,鋼鐵、有色等上遊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回升明顯,高於55.0%。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分析認為,如果看工業企業利潤的數據,產成品庫存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可見產成品庫存還是有積壓,未來還是有去化壓力的。
進出口處於低位
由於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外市場需求持續萎縮,5月份,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35.3%和45.3%,雖比上月回升1.8個和1.4個百分點,但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事實上,過去的12個月當中,進出口指數就一直處於不景氣狀態。其中,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只有1個月,即2019年12月觸及榮枯線,其餘月份均在榮枯線之下,進口指數則在12個月中始終處於榮枯線之下。
路透社在分析中提到,美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較上年同期萎縮6.8%,為歷史上有季度數據記錄以來首次出現萎縮。分析師認為,美國經濟要想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還需要時間。
伴隨中國的許多貿易夥伴都因疫情深陷經濟封鎖狀態,消費者在擔憂失業和第二波疫情的情況下保持謹慎,全球需求低迷,許多製造商正艱難應對海外訂單減少或取消的局面。
建築業回升幅度大
「5月建築業PMI回升至60.8%,這是過去三個季度以來的最高點。」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PMI指數顯示,疫情對建築業衝擊明顯大於製造業,但當前以新舊基建投資及舊改為重心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果明顯,使建築業形勢顯著改善。
從市場需求看,建築業的新訂單指數比上月上升4.8個百分點,達58.0%,建築企業新籤訂的工程合同量繼續回升。從勞動力需求和市場預期看,建築業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8.8%和67.5%,比上月上升1.7和2.1個百分點。
此外,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在調查的21個服務行業中,有15個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於50.0%。其中,零售業、餐飲業、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網際網路軟體信息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55.0%以上,文化體育娛樂業、資本市場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45.0%以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認為,非製造業10項主要分類指標中,9項指標高於上期,表明復甦進程進一步加快。業務活動預期和在手訂單指數增長幅度高於上期增速,表明服務業恢復增長總體處於加速區間。在服務業不同門類中,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達60.8%,表明回暖勢頭加快;業務活動預期達67.5%,表明未來發展空間較大。文化體育娛樂業商務活動指數低於榮枯線,主要由於該行業復甦仍受制於疫情防控措施影響。
公眾號:聚行家,產業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