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孩子的作業不是一般的多,加之作業難度也不低,常常會有需要「大開腦洞」的題目,孩子「痛苦」,家長也不輕鬆。
有些孩子寫作業時很會偷懶,寫出的答案讓老師不得不打勾。面對這樣的答案,老師雖然明面上不說,但是心裡會有很多想法。
01小學生造句投機取巧,老師無奈打勾:寫作業偷懶不是好事
元元是三年級5班出了名的機靈鬼,他常常把這股機靈勁用在作業上,他還「獨創」了一種簡單的造句答法,不僅能順利過父母檢查這一關,還能讓老師沒有理由打叉。
比如這幾道造句題,別的孩子要用十幾分鐘才能寫好,而元元分分鐘就能搞定。
這道造句題裡要求用成語造句子,在元元看來十分簡單,第一個「殊死搏鬥」這個詞,加個主語「他」就完事了,反正題目也沒有要求字數;
同樣的,「痛快淋漓」就加個「我」好了,家長檢查時根本發現不了漏洞。
老師也做了好一番思想鬥爭才給元元打了個勾:就這幾個字,給錯吧,好像又沒有理由,給對吧,就這幾個字好像也說不過去,只能無奈打個「√」了。
不過,老師很不認可這樣「偷懶」行為,認為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寫作業偷懶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生活中也有不少孩子寫作業像元元這樣「懶惰應付」,說這些孩子頭腦聰明也沒毛病,但這樣的「懶」法卻始終是不尊重學習,將來吃虧的還是孩子自己!
02孩子寫作業總是應付了事,這三個嚴重後果家長要知道
1.直接導致學習成績差
孩子投機取巧完成作業應付家長和老師,說明了學習態度存在問題,寫作業不認真,只想著快速寫完或不經大腦思考隨意填滿作業本,這樣根本達不到作業練習的效果,平時學的內容也沒能及時消化,這樣一來到了考試那不就完蛋了嗎?
像元元這樣「偷工減料」的造句,在正規考試中可能老師會扣分或直接不給分,省了時間的同時也「省了」分數。
2.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沒有一個老師會喜歡在學習中會偷懶的孩子,只要孩子有一次這樣投機取巧地寫作業,就可能給老師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在老師看來「孺子不可教也」,既然對待作業不認真,那也就別怪老師不認真教啦!孩子在老師心中大打折扣,將來還怎麼指望老師指點一二呢?
3.不利於好習慣的行成
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長期受益,同樣的,壞習慣也會長期影響孩子成長。孩子寫作業應付了事,考試投機取巧無疑是個「惡習」,不僅不利於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這種投機取巧的想法還很有可能會帶到生活中,常常自作聰明,事事想佔便宜,這樣的孩子到哪兒都不被歡迎。
03孩子寫作業時暴露的「惡習」,家長要及時幫助糾正!
1.孩子寫作業愛「偷工減料」
孩子寫作業喜歡「偷工減料」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老師抄在黑板的題目孩子故意漏抄,二是孩子故意少報作業量,比如老師布置了5項作業,故意跟家長說只有3項。
若家長發現自家孩子存在投機取巧的偷懶行為,就要馬上採取措施,可以和老師溝通,請老師出面「批評」孩子,今後可以和同班孩子的家長打配合,每天在家長群裡問一句作業,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
2.寫作業小動作多,拖拉嚴重
寫作業時拖拖拉拉,玩筆玩橡皮等小動作不停,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低年級孩子身上,當然也不排除沒有養成好的寫作業習慣的高年級孩子。
若孩子有這種情況,大多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家長可以採取「分段作業」法,寫作業30分鐘就休息一次,然後再繼續寫,同時不要忘了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寫作業環境哦!
3.對作業毫無興趣,寫作業非常吃力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只想著玩,把作業拋之腦後,一說起寫作業就萬分抗拒,真正寫作業時更是「抓耳撓腮」無從下手。
孩子存在這個問題,根本原因就是知識吸收不好,上課不聽課或聽不懂導致寫作業吃力,解決的辦法就是好好補基礎了。學習就是這樣,前面基礎不補,後面就得吃苦!
有時候孩子在作業和考試上耍小聰明並不是件好事,家長們可要擦亮眼睛,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及時糾正!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孩子造句偷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