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十七)如何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

2020-09-26 甜橙老媽

我覺得這個很有必要分享給每一位家長,幫助孩子撥開烏雲見太陽

生活告訴我們,要使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感到快樂。

孩子的抑鬱情結肯定是不會令其快樂的,不僅如此,孩子的情緒還會給家庭籠罩上一層陰影。

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撥開烏雲見太陽」呢?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有些父母常常因為忙於工作,只把家當作休息和睡覺的地方,還有的父母經常在家中說一些消極的話, 比如對社會的不滿,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心理的發育,孩子在少年時代常常感覺不到快樂,從而會出現消極抑鬱情緒。

另外,父母之間感情冷淡甚至出現爭吵等不良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負面影響。還有 些父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過重,也容易導致孩子抑鬱情緒的出現。

對於孩子來說,家就是他的全部,所以一個溫馨的家可以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儘管工作很重要, 但孩子的教育也同樣是個大問題。因此,平時你最好將那些沒意義的應酬推掉,多抽點時間陪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看喜劇、小品、動畫片等,或聽激動人心的音樂,讓笑聲驅散抑鬱的情緒,讓激動人心的樂曲帶來生機。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以及溫馨的家庭氛圍都會使孩子的情緒變得快樂起來。

與此同時,父母還要給孩子樹立榜樣。父母的任何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同時也是孩子的模傷對象。因此, 作為父母,對人生,生活、挫折等要有正確的觀念、承受力及應對良策,即使面臨極大的困難,也應傳遞給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如果 -遇到困難,便唉聲嘆氣,或者痛苦不堪,那麼這種情緒就會傳染給孩子,讓孩子也感到壓抑,從而影響孩子的情緒。

(2)讓孩子合理宣洩煩惱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一種消極的情緒中, 肯定會影響其健長。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你要幫助他淡化壓力,讓他學會樂觀,告訴他人生不可能萬事如意,不必把一時的困難看成永久的障礙,許多困難都可以克服,煩惱也都會煙消雲散。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樂,並不是因為一帆風順,而是他們的適應力強,擁有好心態,能很快振作起來,以此來鼓勵孩子走出困境。

當孩子被不良情緒纏繞時,你還要主動教給他一些宣洩情緒的合理「小竅門」,比如,允許他大哭一場,或做一件自己 喜歡的事情,還可以同好友一吐衷腸,等等。總之, 告訴孩子,不要將煩惱鎖在心中,而應經常高唱「快樂屬於我」。

此外,記日記也是孩子傾訴內心煩惱的方式。父母一 定要尊重孩子,不要去偷看,留一個空間給孩子,讓他盡情地宣洩,這對排解抑鬱是很有幫助的。

(3)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鬱、焦慮的情緒,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無法理解孩子的思想,這就容易導致孩子的抑鬱情緒。如果父母本身是一個快樂開朗的人,那麼他就能夠用更寬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所以,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你也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因為你本身固有的某種個性弱點也會帶到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個性局限,以便能夠順暢地和孩子溝通。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相關焦點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五)你為什麼輔導孩子作業控制不住情緒
    今天甜橙老媽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觀點。【為什麼會對孩子發脾氣】孩子有題不會做或者做題不認真,寫字不好看等等。都會使我們會控制不住地向孩子發脾氣。其實發脾氣這件事和家長潛意識有關。孩子的認知水平就是那樣,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引導,而且是心平氣和的去引導。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孩子就能拿高分
    想讓孩子提高成績,並不難:充分用好每一天,學習效果看得見。你知道孩子每天有哪幾個學習高效時間段嗎?甜橙老媽告訴你。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腦神經處於活躍狀態,此刻適合安排背誦類的學習任務,如古詩詞,單詞,聽寫生字等。
  • 家庭教育怎樣走出焦慮?
    家庭教育怎樣走出焦慮?參與互動   家庭教育怎樣走出焦慮  今天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四)為什麼孩子總聽不進去你說的話
    不是你說話的內容不對而是你說話的情緒不對,要想讓孩子聽進去你說的話就也是需要有技巧的。涉及到我們家庭教育方面,就是與孩子溝通時,我們的眼神表情肢體語言佔了55%溝通效果。語氣語調佔了38%的溝通效果。而我們的說話的內容對於孩子來說接受了7%。大自然中,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後聽到雷聲,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先看到然後再聽到。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一)12種家庭教育方法,為育兒道路保駕護航
    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下面12種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分享給各位父母,看看哪些讓你受用吧。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
  • 走出抑鬱,遠離腫瘤(1)
    現代醫學認為腫瘤是一種心身疾病、不良情緒、生活事件、個性特徵等心理社會因素在腫瘤疾患發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腫瘤患者屬於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高發人群。情緒的變化經常引起一些臨床無法解釋的軀體化症狀,這些症狀複雜多樣,可以累及多個系統,而反覆主訴的軀體化症狀又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從而導致患者反覆就醫和社會功能障礙。
  • 預防抑鬱年輕化,家庭教育很重要
    為了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相關教授建議,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鍛鍊他與同齡人交往的能力,引導孩子走出家門,認識社會。還要訓練孩子的自律能力,讓他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而不是一切替他安排好。
  • 寶寶心情不好,感覺很失望,家長該如何引導寶寶走出負面情緒?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0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因此當孩子經歷失望和一些其他負面情緒時,家長也不要覺得完全是壞事,可以引導孩子認知和面對自己的情緒,並通過一些方式來幫助孩子用積極的態度來應對失望情緒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十三)比打罵更傷害孩子的是不尊重
    孩子的感受更需要我們的呵護,因為那藏著孩子的未來。請記住,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怎樣才是平等的對待孩子呢?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不同的情緒來源於不同的感受,同樣一件事情,家長的態度會給孩子最直接的感受,而感受的好壞就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所以當孩子表現出自己的壞情緒時,不要忽視,當做沒看見,也不要一味的打壓孩子,壓制的情緒孩子得不到合適的處理,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七)一碗麵條,告訴孩子3個道理,值
    有的孩子,總是要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特別愛佔小便宜。其實這樣的孩子以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排擠,長大的之後也將成為一個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可是我們做父母的,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出現。一旦發現孩子有問題,務必引起重視,正確引導孩子走出誤區。聰明的媽媽不會直接告訴孩子大道理,而是讓他去經歷,而後懂得。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九)你確定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嗎?
    太多的媽媽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全部,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沒錯,這就是母愛,為了孩子可以放棄一切,只要孩子過得好,自己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成就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母親。孩子感受不到。好多父母說:「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 抑鬱的根源探究(589)
    1,抑鬱的根源昨天跟一個朋友一起出去郊遊。我在提到說,我曾經有十幾年的抑鬱和失眠。他覺得很好奇,因為我的一些經歷和他有共同的地方。都曾經擔負著家庭的重擔,是聽話的乖孩子,到了學校之後感覺競爭壓力山大。表面上面似乎是風光,其實內心是封閉和抑鬱。然後他問我是怎麼走出鬱郁的這個困境的。我說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逐步的走出了抑鬱的困境。
  • 孩子抑鬱,情緒上來有自殘行為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763」
    孩子抑鬱,情緒上來有自殘行為怎麼辦【千個家庭教育案例763】徐女士的孩子嘉嘉,今年9歲半,讀四年級,近段時間以來,他突然常發脾氣,不做作業,不去媽媽給他報的輔導班上課,也不想去學校上課。 嘉嘉不僅說謊,還和家人大吵。
  • 向陽花家庭教育微課堂開講啦 | 第2課 如何幫助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向陽花家庭教育微課堂開講啦 | 第2課 如何幫助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2020-02-1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走出抑鬱焦慮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越來越多的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困擾,這其中以抑鬱、焦慮等情緒最多,當我們長期深陷其中會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造成諸多不良影響。輕則影響工作效率、家庭幸福。重則整個人從精神上垮掉,幾乎變成一個廢人。那麼如何才能從抑鬱焦慮中走出來呢?
  • 孩子總是鬧情緒一不如意就生氣,如何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正確引導?
    我們人是情緒的產物,不論是遇到事情還是遭受挫折,又或是孤獨、寂寞、開心、興奮,都會通過我們的情緒表達出來。這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一種宣洩途徑。它能鼓舞我們的士氣、釋放我們的壓力、還能緩解我們的抑鬱。不過任何事情都有著它的兩面性,既然有好處就一定會有弊端。正如物極必反一樣。我們說一個能獲得成功的人,那麼他一定是一個,可以有效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 如何讓孩子遠離抑鬱?別讓小事成為引發消極情緒的炸彈
    近日,美國心理學領域權威雜誌《emotion》(情感)上發表一項新研究:那些不善於辨別自己負面情緒的年輕人,更容易在日後經歷壓力時出現抑鬱症狀。而且,青少年時期抑鬱的人更有可能在一生中反覆抑鬱。因此,在向「精準醫學」邁進的今天,如何精準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必修課,也是讓孩子遠離「抑鬱」的法寶。這裡,崔永華總結歸納出「六招」,希望家長們能真正做到接納孩子的一切,陪伴他體驗生命中的每一種情緒,再教會他給每一個情緒畫上標籤。
  • 抑鬱低齡化、青少年患病率增高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鬱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不可迴避的話題。抑鬱症低齡化已成趨勢佑佑(化名)被確診為抑鬱症的那一刻,她既開心又難過。開心是因為終於可以收到家人的關注,難過是因為發病時好痛苦。佑佑初一時,媽媽生了妹妹,從此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妹妹身上,特別是媽媽。
  • 孩子如果有抑鬱的情緒,家長該如何快速發現,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隨著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上班族或者在校學生中很多人都會有抑鬱心態產生。不同於抑鬱症患者,每個人在重壓之下都會有抑鬱的情緒出現,家長如果沒能及時發現,便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後果。青春期發育的孩子心裡都比較脆弱,不能夠承受他們年紀所不相仿的壓力。
  • 易悲易怒甚至走極端 寶媽如何走出產後抑鬱
    黃水芬醫生正在對孕產婦進行心理評估系統操作    (市婦幼保健院供圖)  ■本報記者葉禎   近日,一則關於南寧英華大橋拋嬰入江事件(詳見本報7月9日11版報導)的警方通報讓人十分揪心  黃水芬介紹,孕產期抑鬱是指抑鬱情緒出現在孕期或產後4周內,伴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狀。伴隨著胎兒的娩出,產婦體內荷爾蒙會隨著改變,加上其他社會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媽媽們容易出現悲傷、哭泣和易怒等情緒。或是持久的情緒低落,無精打採,容易傷感、流淚,覺得「鬱鬱寡歡」「悽涼」「沉悶」,嚴重抑鬱障礙的母親可能有傷害自己或嬰兒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