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自己快熬不住了,問我怎麼辦?
今天甜橙老媽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會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有題不會做或者做題不認真,寫字不好看等等。都會使我們會控制不住地向孩子發脾氣。其實發脾氣這件事和家長潛意識有關。
1、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
總覺得孩子會做題,會學習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背離了這個現象,出現不會做題或者馬虎等問題,家長會立刻用自己的認知去衡量自己的孩子。這時就會出現事與願違的現象,接著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
2、用放大鏡看孩子不足
一個知識點不會,擔心孩子一個模塊沒掌握好。
一個模塊不會,擔心孩子這個學科沒學好。
一個學科不完美,擔心孩子讀不了好學校。
一個學校沒選好,擔心孩子沒有好未來。
結論就是用一個點來放大到看孩子整個人生,這樣一來,做家長的焦慮就起來了,跟著脾氣也就來了。
3、控制孩子的優越感
覺得自己可以控制住孩子,一吼一叫孩子立馬老實,而且對孩子發火覺得沒什麼損失,就把發脾氣變得更理所當然。
【怎麼避免對孩子發脾氣】
1、做好自我情緒管理
孩子的認知水平就是那樣,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去引導,而且是心平氣和的去引導。為什麼孩子一不會做題,你的火氣蹭的一下就來了,其實是你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孩子本身並無多大關聯。
2、請和孩子好好說話
隨便對孩子發脾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更影響了孩子的思維表達,不僅不能得償所願,相反會得不償失。沒有一個孩子是爸媽隨便發脾氣成才的。
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請說事情,孩子做作業時的表現你為什麼不滿意?自己是什麼樣的心情?希望孩子如何做?這些請真實的一五一十地告訴孩子。
其次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管教和建議。
3、學會讓孩子先表達
很多家長從來不聽孩子解釋,只要做錯事情,劈頭蓋臉先罵一頓,釋放完自己的情緒後,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沉默,而且離你越來越遠。
先讓孩子表達,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和感受。當孩子把自己的內心表達出來後,才真正能裝進去你對他的建議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