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給孩子輔導作業而成為新聞的還真不少數,有嶽雲鵬輔導自己女兒作業後,手寫招聘老師,那張生無可戀的表情;有33歲媽媽輔導自己孩子做家庭作業後腦梗住院;更有期待未來親家輔導自己女兒做作業的段子火遍全網。對於很多很多的家庭,也有輔導孩子作業時左教不會右教也不會,教了多遍後依然不會時,你生無可戀、氣急敗壞、破口大罵時那種無法抑制的情緒。
輔導孩子做作業,情緒不對
為什麼輔導孩子做作業會讓那麼多的家長產生恐懼心理,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才能使自己興平氣和而又有很好的效果。
第一、清楚孩子智力發展水平和階段,降低對孩子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期望
平時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為什麼會出現氣急敗壞,破口大罵的情況,我覺得很多情況下,產生這種情緒的根源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小孩。很多時候,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一廂情願的把自己小孩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主觀的拔高到與自己相同的高度,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會的小孩也會,所以,在教了小孩多遍之後,就開始產生煩躁情緒,情緒就開始激動起來。
確立合適的目標
你的孩子現在還處在小學學段,你看到過的很多事物他都沒有見過,你經歷過的很多事情他也沒有經歷過,他來到這個世界還不是很多年,他的認知能力還沒有發展到你所擁有的高的,很多對於你來說很容易的事情,對於他來說是一個怎麼也想不通解不開的難題。
所以,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我們必須尊重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尊重孩子現有的學習基礎,讓自己的輔導方法和技巧能夠適應孩子現有的智力發展水平,切合孩子的學習基礎。我相信在你清楚得認識到孩子智力發展水平,學習基礎之後等情況後,我相信你在輔導孩子是會更加有耐心,對於輔導時孩子出現的一些不理解、不知道也會投以更多的理解。這樣你的性情就不會那麼的焦躁和生無可戀了。
第二、家長要提升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水平,掌握合適的方法和技巧
在家庭教育這一塊,現階段我們國家的家庭教育水平整體上都不是很高,很多的情況下是,很多家長只能輔導小學階段的孩子,多了初中和高中之後基本上是玩不動了,所以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國家整體的家庭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家庭教育能力上,在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上還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水平。
掌握正確的方法
我們可以多多關注小孩,多多和學校老師交流,了解小孩在學校的情況,摸清小孩的學習情況。 我們可以多多的去看看心理學相關的書籍,知道多少歲的小孩他的能力水平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多多去看看教育類的書籍,多多與其他家長交流豐富自己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我們還學要認真的去查看小孩的學習任務,事前做好準備,做到有的放矢。做好這些我相信你在輔導小孩做作業時,你會更加的從容淡定,更加的心平氣和。
第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習的進步,能力水平的發展,並不是你家長單方努力就能夠取得很好成績的。孩子本身必須發揮主觀積極性,因為他才是學習的主體。讓這個學習主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你的家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夠減少家長在輔導小孩是心情煩躁情緒的發生。因為,很多情況下家長為什麼暴跳如雷,並不是教了幾遍之後依然不懂,而是你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小孩的心不在焉,這裡動一動哪裡動一動,缺乏足夠的專注力。所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你在輔導孩子時更加的心平氣和。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四、樹立教育是要花費長時間的觀念
小孩的身心發展有起規律性和階段性,某一方面的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的學習也有順序性,在學習上孩子某一方面的內力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一朝一夕一點一滴慢慢積累,慢慢成長形成的過程。在輔導孩子做作業過程中,發現孩子某一類問題總也無法及時解決時,家長也不必要著急,家長首先要弄清清楚這個問題解決不了的原因,然後在想辦法解決。樹立教育是需要長時間傾注精力的事情。
教育是要耗費時間和精力
第五,當輔導孩子做作業時,明顯自己的心情越來越煩躁時,我們可以選擇暫停輔導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一段的距離,自己在怎麼調適總有心理決堤情緒泛濫的時候。在實際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在自己明顯心情煩躁而要決堤前,我們可以選擇暫時性的離開,讓孩子自己先做作業,我們找個地方先調試自己的情緒,理清自己的思路,也許當你再次進入房間時你的孩子已經自己解決問題了,或許,進去之後你只講了一遍你的小孩就理解了。這樣是很正常的情況,因為很多時候,你講再多遍不如讓自己的自己慢慢想一遍。一個問題解決不了,他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一時解決不了不問題他也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即使再優秀的學生他也不可能每次考試一百分。放慢自己的腳步,放鬆自己心情,讓理智回歸大腦。問題總會在某一時候解決。
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看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學習再多的經驗和方法也要實踐。所以 ,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過程中,要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總結自己的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讓自己有技術,沒約束,從而愛上輔導自己的小孩。
最後,以下面兩句話共勉:教育有法,但無定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