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作業時越是吼孩子,他的成績越好不了,從3種角度來說服你

2020-12-24 爆炸母嬰課堂

網上有很多關於輔導孩子作業的視頻,前一秒母子二人其樂融融,下一秒就氣得媽媽大發雷霆。現在的家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但即便高學歷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也控制不住情緒,處於崩潰邊緣。

一位資深小學老師曾做過一次經驗分享:我教小學已經快二十年了,這期間接觸了不少孩子及背後的家庭。但毋庸置疑的是,班級裡成績最拔尖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孩子寫作業時越是吼他,學習成績越是好不了,看看以下3方面能說服你嗎?

輔導孩子時「暴吼」,會讓孩子產生學習惰性

孩子寫作業時被吼多了,慢慢就聽不進父母的話了。因為麻木,他們被責罵時目光呆滯大腦一片空白,家長卻因此認為他的態度冷漠,於是更加憤怒,吼起來更大聲,更兇狠。

如此形成惡性循環,還會很害怕產生自主意識。因為在他潛意識中無論做什麼都可能是錯的,所以還不如等家長吼完罵完直接告訴自己答案,這樣還能更輕鬆一些,學習惰性由此產生。

長期暴吼,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哈佛教授泰徹團隊耗時9年,對經常遭受父母語言暴力的成年人大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他們的韋尼克區和前額葉之間的連接減少(連接越少,語言理解能力就越差);左側顳上回灰質體積增加14%(區域越大,說明語言、智商越低);海馬體和胼胝體體積出現縮減(影響左右腦的開發程度)。

寫作業時受到暴吼,你的孩子會「變笨」

媽媽在輔導作業時經常「暴吼」,會直接導致孩子寫作業時走神。吼罵會讓孩子產生極度緊張和恐懼感,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們的大腦思維就會下意識地出現停滯現象。

長此以往,不但將間接導致孩子害怕、牴觸甚至厭惡學習。而且在學校時,還可能因為課堂上老師沒有達到媽媽暴吼的音量強度,導致常常走神。上課聽講效率低,作業完成度低,然後又遭受一頓來自媽媽的暴吼……

家庭教育中,暴吼甚至打罵的行為除了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之外,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當孩子不肯和你說出真實想法時,可能就是父母最大的失敗之處。

各位父母,你會幫孩子輔導作業嗎?會常常因為作業問題吼孩子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日本教育專家: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候,媽媽如何做到不急不吼?
    「」寫個作業,咋那麼多事兒呢?「」怎麼那麼笨,這樣都出錯?「吼完之後,又內疚,第二天輔導作業繼續上演……這樣惡性循環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近日,一位西安9歲的女孩,因為寫不完作文而跳樓自殺。女孩在遺書留下兩句話:為什麼我做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
  • 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3個誤區,越是這樣,孩子的自覺性就會越差
    原來是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受的傷。身邊的朋友還打趣的說,「給你兒子輔導作業,又不是上戰場,怎麼還給弄傷了。」曉麗嘆了嘆氣,「輔導作業?你快別說了,我這沒被氣死都已經是萬幸了。」緊接著,曉麗便給我們講她的受傷經過。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全靠吼,家長學會這3種方法,輕鬆搞定寶寶作業
    6月15日晚上10點半,黑龍江大慶的一位媽媽開始吼式輔導孩子作業,整個小區都能聽到她的魔音。「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幹啥啥不會」。鄰居更是坦言,這位媽媽自入夏以來經常這樣輔導作業,雖然很吵但能夠理解。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全靠吼,家長學會這3種方法,輕鬆搞定寶寶作業
    6月15日晚上10點半,黑龍江大慶的一位媽媽開始吼式輔導孩子作業,整個小區都能聽到她的魔音。「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幹啥啥不會」。鄰居更是坦言,這位媽媽自入夏以來經常這樣輔導作業,雖然很吵但能夠理解。
  • 輔導作業總忍不住生氣!看完這篇,讓你輔導作業不用再靠「吼」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關於輔導作業的一些內容:01輔導或是不輔導在到底要不要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情上,家長的意見是分化的: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不可能去輔導孩子的作業,作業是孩子和老師的事情。每天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自己都輔導了,還要老師幹嘛?
  • 寶媽被孩子作業氣到大吼,寶爸直言放著我來!寶媽:你以為你行?
    妻子每天輔導孩子做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的時候,都會被孩子氣得大吼,而身為「理工學霸」的寶爸逐漸就看不過去了,決定換自己來輔導孩子,還向妻子放下一定比你強的「豪言壯語」。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孩子爸爸開始每天陪孩子做作業,用心的給孩子講解試題,可是等到考試出成績的時候,女兒卻給爸爸來了個「驚喜」:在爸爸親自輔導下,孩子的數學只考到了剛剛及格。
  • 最大的劫數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不然,是劫數還是幸福在於父母
    孩子的作業一直都是各位父母心中的痛啊,每次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有種要被氣死的感覺。一直以為,只有我們普通人才會有這樣痛苦的體驗,不過,在看完《你好,媽媽》這檔節目以後才發現,原來,明星父母同樣逃脫不了這樣的折磨。在節目裡,陶虹談起了自己陪女兒寫作業時的經歷:&34;,相信陶虹的這番話肯定會引起大多數媽媽們的共鳴。
  • 媽媽輔導作業深夜「獅子吼」,11萬人點讚,網友評論意見卻不一
    「獅子吼」,十一萬餘人點讚,評論意見呈兩極前一段時間,網絡上熱傳一則視頻,可以看作是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一個日常「縮影」。前一秒還是極其靜謐的夜空,忽然有如「獅子吼」一般的咆哮開始迴蕩。這是某位母親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的訓斥,聲音填滿了整個小區,持續時間將近十五分鐘。
  •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心力交瘁,如何提升輔導效率,提高孩子成績?
    輔導孩子寫作業對部分父母來說,就像是一座無法跨越的鴻溝一般,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看著孩子死鑽牛角尖,思維轉不過彎來的樣子,父母簡直想要把孩子的小腦瓜子撬開看一看,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漿糊!看著指著自己的丈夫,小美媽媽氣笑了:「你行你上!我看看你怎麼教的!」於是兩人換位,爸爸來教女兒做作業,媽媽去廚房裡繼續做菜。可是沒教一會兒,小美媽媽就聽到了小美爸爸憤怒的咆哮聲:「我都說了幾次了?這個不能這麼算!」
  • 不吼不叫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情緒ABC理論
    比如,你以為他應該會做的題,他卻不會;你以為應該很容易理解的題目間的因果關係,他卻理解不了;你以為完全不應該出錯的題,他卻犯了錯;你以為他應該安心認真地完成所有作業,他卻東張西望、丟三落四;你以為他應該集中精力去寫作業,他卻注意力渙散……當這眾多的「你以為」完全不受你控制地變成了「他卻」,眼瞅著自認為可以掌控的孩子變得如
  • 最後輔導孩子作業還是靠「吼」
    它形象地形容出了父母輔導孩子的作業就好像渡劫一樣。一輔導孩子的作業就情緒失控、血壓上升的一種當代「疾病」。據說目前80%的父母患有恐輔症。甚至當在網絡上刷到一些關於虎爸虎媽的文章,或者是一些關於輔導孩子做作業而犯病,或是生氣失手殺了自己的孩子的文章時,我總會嗤之以鼻,這些父母怎麼如此沒有耐心?然而現實打臉總是來得太快,兒子到了學齡期,當面對兒子在做作業時的一些壞習慣,慈母一面不奏效時,我便會變得狂躁。
  • 這樣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提升得快
    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言行: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效率低下、馬虎大意、做著不審核題目做後又不檢查……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孩子學習問題也是一樣的!面對孩子輔導問題,家長該如何出手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成績快速提升呢?
  • 孩子寫作業,千萬不要吼,越吼越不會做
    3.我最生氣的還不是她不寫作業,而是我跟她說話,她都不理我,問她原因,她說她不想說話4.在學習上,總是漫不經心的樣子,沒心沒肺的,昨天才做了的題,今天再做就想不起來了。事情是這個樣子的:昨天晚上,孩子在改一個計算題,她媽媽來了,在一旁守著她。沒一會兒,我就聽到了一句句呵斥聲傳來。「你怎麼在寫啊?
  • 輔導孩子做作業,「哄」和「吼」,到底哪種方法更好?
    沒有,是真的沒有,那個時候大多數孩子貌似比現在的孩子更省心,父母不用輔導作業,在學習上也不用雞飛狗跳。更甚的是,有的家長為了輔導孩子作業,哄孩子的方法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寶貝,你要是作對這道題,我會怎麼樣怎麼樣。」
  • 輔導孩子作業,你還能堅持多久不爆炸?
    這幾天,朋友圈被這樣一句話刷屏了: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繫你了,一是她當媽了,二是她孩子到學齡了,如果她孩子到學齡了且又上學了,你就當她死了吧。讀書孩子的媽,是平時靜若處子給孩子輔導作業就動如瘋兔的女人,是一年死9個月,剩下3個月在各種補課中詐屍亂跳的奇葩生物,這時候,千萬要原諒她的各種失蹤,也許她就是我現在的這種狀態:吼的娃兩眼淚汪汪,自己還七竅生煙。
  • 為什麼輔導作業時會雞飛狗跳
    現在流行一句話,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我覺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經歷過這種事情。不只是我們普通家庭這樣,我兒子的班主任老師就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輔導作業,他說:我教得了別人的孩子卻輔導不了自己的孩子,看我家孩子做作業就生氣。為什麼輔導作業雞飛狗跳成了普遍現象,難道都是因為家長脾氣暴躁嗎?朋友的一個問題把我問住了,他說你沒發現只有小學生的家長輔導作業時才又吼又叫嗎?是哦,好像所有的關於輔導作業的主角都是小孩子,幾乎沒有初中生和高中生。這是為什麼呢?
  • 初中學歷,輔導不了孩子的作業咋辦?為孩子作業發愁的不止你一個
    文/糗媽昨天晚上十點多,又聽到樓上李姐吼孩子的聲音,隔著密閉的窗戶都能聽到她的憤怒。李姐家孩子五年級,馬上就要上六年級,接下來就是小升初的重要階段。自從李姐家孩子上了小學,我就明顯感覺李姐吼孩子的頻率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晚上九點多十點多的時候。按理說對於小學生來說,十點多正是要入睡的時間,此時入睡才能保證一天有充足的睡眠。
  • 為什麼輔導作業只想吼,教育專家:家長輔導作業掉進了這個怪圈
    孩子上學第三周,你的輔導作業之路還順利嗎?作為一名輔導作業的新手,我最近迷上了《親愛的小課桌》,因為看這個節目太有共鳴感了,不但可以親眼看見自己輔導作業的大型翻車現場,還能看見孩子寫作業的各種問題,最重要的是節目會讓我們看到不同的教育方法產生的不同效果。作為家長,我們很多父母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育兒觀念是一聽就懂,一做就忘。
  • 陪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寫作業難,是因為你教的角度方式不對
    兩人才進書房沒一會兒,就在裡面吼起來了。說起來honey學習表現已經很優秀了,作為班長的她常常考全班第一,但是因為她寫作業的速度太慢,也常常會把妹妹妹夫急壞了。妹妹告訴我,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加上honey又寫的慢,每天她都要寫到晚上11點多,導致母女倆都長期睡眠不足。想一想,現在的家長和孩子,都不容易啊。
  • 二年級孩子,輔導暑假作業時情緒崩潰,甚至說出輕生的話,怎麼辦
    ,輔導作業時情緒崩潰,每次大哭時都會說出想輕生的話,該怎麼辦?」媽媽列舉了她在輔導孩子暑假作業時,遭遇的一些問題。第一:孩子做作業效率低,不但拖拖拉拉,而且粗心大意,經常出錯。第二:孩子自尊心強,甚至偏激,指出她的錯誤時,她很抗拒,大吼,用橡皮把作業紙都擦破,嘴裡說知道,但仍然反覆出錯。第三:容易情緒崩潰,摔筆、摔書、摔本子、哭鬧,甚至說出想輕生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