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輔導作業深夜「獅子吼」,11萬人點讚,網友評論意見卻不一

2020-09-30 萱爸育兒經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

隨著漫長假期的結束,各家「四腳吞金獸」紛紛「入籠歸圈」,不知有多少家長「喜極而泣」「仰天長嘯」,紛紛表示,終於解放了,可以享受幾天好日子了。

但是高興沒幾天,不少家長開始感嘆自己高興的太早了,神獸歸籠是不假,可是晚上「出籠」的時候,會帶回來一樣名叫「作業」的「神器」。

哀嘆之餘,各自回家準備「速效救心丸」。關於輔導孩子寫作業,所有的家長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難啊,孩子難,家長更難,太難了!

有被孩子氣崩潰的,有被孩子氣哭的,甚至有被孩子氣出高血壓的,家長們在叫苦之餘,也紛紛表達了對老師們的敬佩與好奇。

實在是不知道這些老師是怎麼在「神獸」的攻勢之下,還能堅持這麼長時間的。

媽媽輔導作業深夜「獅子吼」,十一萬餘人點讚,評論意見呈兩極

前一段時間,網絡上熱傳一則視頻,可以看作是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一個日常「縮影」。

黑龍江大慶,深夜中的某個小區。前一秒還是極其靜謐的夜空,忽然有如「獅子吼」一般的咆哮開始迴蕩。

這是某位母親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的訓斥,聲音填滿了整個小區,持續時間將近十五分鐘。

據鄰居反映,這種情況已經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裡,雖然確實很吵,但鄰居表示自己也有孩子,所以能夠理解。視頻中母親訓斥孩子的內容清晰而又「暴躁」:

「這是小a,你寫個大A幹啥?」

「學毛了你呀?」

「幹啥啥不會!」

媽媽訓完爸爸替,簡直是「男女混合高音演唱會」啊!為了孩子的作業,這對夫妻倆的心態明顯要崩了。

截止目前為止,該微博已有十一萬餘點讚次數,轉發一千四百餘次,評論五千五百餘條,廣大家長這是何等的感同身受啊!

而廣大網友對這段視頻的意見,也是兩極分化嚴重,以下特選雙方幾條點讚量頗高之評論:

1. 理解方

這位網友的評論,點讚量是最高的,目前高達萬11533。

「等樓裡各位看不上這個母親的各位當了父母或者輔導人作業了,請回來這裡分享下不上火的教育輔導方式,不妨開個班,大家給錢上。」

光看這點讚量,就知道這位是戳到廣大家長的心窩子裡了,太能引起共鳴了!

再看這位,雖然說點讚量與榜首差距懸殊,但也是穩坐評論區「第二把交椅」,目前點讚量為4401。

「十點半不太好了,教育方法尚可,過了十點一般就不要大聲喧鬧了。」

這位家長只是批評視頻中的母親影響到大家休息了,但是對其方式還是認可的,看來這位家長也是深知輔導作業時父母的痛苦,平時怕是沒少「遭罪」。

2. 反對方

這位家長也是無法接受擾民這一事實,儘管他理解視頻中媽媽的做法,點讚數量高達1590。

「是的,情況可以理解,但是能不能不要擾民啊?教育自己家孩子不要打擾別人啊,鄰居又有什麼必要天天聽你這樣大呼小叫呢?」

這位網友則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目前點讚數量也很高,有962人次。

「這事兒很好玩兒麼?孩子得多害怕。」

確實,別說是孩子,就是成人被這麼一頓吼,估計一時半會兒也得懵圈。

總而言之,廣大家長對視頻中母親的心情是一百個理解。

至於方式,不少家長在評論時,表示自己也曾在無奈之下用過類似這種比較激烈的方式,但是內心深處,依舊是不認可的。

現如今,家長們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普遍都在「暴走」狀態,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暴走」的原因

1. 過高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早已紮根在歷代中國家長的心中,在今天這個時代,這種心理更是已經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現狀家長也不能忽視。對孩子的期望,一定要實事求是的從孩子自身情況出發。

不要總是一味的給孩子定一些,在現階段孩子根本完不成的目標。所謂「九層之臺,起於毫末」,總要給孩子一個成長的過程。

所以給孩子定目標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太高,要讓孩子只要經過努力就一定能實現的那種,這樣的話,既能給孩子信心,也能讓家長看見孩子的成長速度。

2. 堅持「陪」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為了顯示自己對孩子作業的重視,順帶督促孩子,總是堅持「陪」著孩子寫作業,甚至是一晚都沒有落下。

有些孩子可能反應比較慢或者比較粗心,寫作業時一些錯誤一時沒有發現,而旁邊的急性子家長,就已經開始呵斥起來。

這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到孩子思維的思考。這種情況下,家長越是聲色俱厲,孩子越是沒法思考問題,甚至可能直接大腦「死機」。

另外,還有這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對此產生了依賴心理,父母在旁邊的時候,自然作業質量上佳,父母一旦有事不在,作業質量也就隨之堪憂。

因此,家長大可以「放手」,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再讓孩子自檢一番,最後家長再來驗收。

這樣一來,家長輕鬆了許多,孩子也可以不受「幹擾」的完成作業,可謂是「雙贏」。

3. 家長之間「互相攀比」

不少家長經常喜歡拿自家孩子與朋友家的孩子作比較,尤其是考試和作業這一類。但是,這世上總有比自家子女還要優秀的孩子,並且不少。

這麼一番比較,一些家長的潛意識中就感覺自家孩子讓自己很「沒面子」,於是常常忍不住圖個「嘴痛快」,經常打擊孩子,在毫無覺察中踐踏了孩子的尊嚴。

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讓孩子喪失了學習的信心,表現在作業方面,那就是讓孩子和家長雙方都感到「絕望」。

那麼,單純的從孩子做作業的角度來看,如何讓孩子更快捷高效的完成作業呢

家長該如何正確的輔導孩子作業

1. 讓孩子認真審題

許多孩子遇到題目時,並沒有認真審題,或者審題不仔細。這種情況下,遇到問題,就想當然的歸結為自己不會做,然後就去問家長。

家長發現孩子的問題很簡單,明顯是因為不上心,自然就會感到生氣,在給孩子講解時,也就沒什麼好臉色。

這時候,孩子心裡就會產生恐懼,影響正常思考,這就成了惡性循環。所以想要解開這個循環,家長就要給孩子時間,讓孩子仔細審題,慢慢思索,不可過於心急。

2. 讓孩子向家長複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這種方法,一方面家長可以發現孩子在思考時犯了什麼錯誤,以便於直接糾正;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加深對錯誤的印象,可以有效減少以後再犯的次數。

3. 為孩子講解關鍵點

將孩子作業的關鍵錯誤指出來,告訴孩子錯在了哪裡,並且幫助孩子理清解題思路,讓孩子獨立思考步驟,得出答案。

孩子的學業之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輔導孩子的時間,終歸是有限的,以後的求學道上終究還是孩子獨行。

因此,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培養孩子獨立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遠比家長純粹的只是輔導孩子寫作業要更加重要。

萱爸有話說
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日常在家,是怎麼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區一起分享哦~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作業,全小區都會了,孩子還不會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作業,全小區都會了這不,網上就有一個媽媽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走紅了。根據網友分享,當天深夜,小區的人突然聽到一陣訓斥聲。而住在對樓的網友,看到自己家對面的一位媽媽,正用"狂吼式"的方法,輔導孩子寫作業。
  • 為什麼輔導作業只想吼,教育專家:家長輔導作業掉進了這個怪圈
    同樣是輔導英語,同樣是跟讀就會,讓自己讀就不會。前面讀就會,後面讀就忘了。不管怎麼教就是不會。甚至輔導老師高秋梓像極了輔導作業的我自己,因為孩子不會,我讓女兒讀了四個小時,但是依然不會。高秋梓崩潰的躲在角落裡哭泣,而我崩潰的成為了咆哮式媽媽。
  •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孩子!東莞博家陳武民:多少家庭發生過這一幕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孩子,家庭教育中這麼做,比你吼一萬遍都管用!家有小學生的你,是不是也經常會輔導寫作業?輔導小學生寫作業的時候,你的嗓音有沒有很高?近日一個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孩子作業,一人訓娃,全小區接受教育!
  • 媽媽深夜咆哮輔導作業,聲音響遍小區!網友:一人挨罵全鄰居受罰
    也許除了「輔導孩子寫作業」之外,沒有什麼能輕易打破父母的耐心。四點半放學,但是孩子們出了校門,踏進補習班的教室。好不容易熬到補習班下課,還有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等著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作業效率會更高。但是有些孩子上課不專心,寫作業總是看不懂,導致家長看了就生氣。
  • 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扔下樓險釀大禍,網友:求鄰居心理陰影面積
    調皮網友留言:有時間一起和孩子練練字。此事一處,還引得官方消防帳號留言:教育孩子要有耐心,把握好火候,尤其控制好火氣。還有網友評論說,可以理解,但還請這位爸爸冷靜。「鄰居:人在家中坐,火從天上來。」臨近期末,家長擔心孩子成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就算再激動也要和孩子友好、和平的溝通,你越是兇,孩子越害怕越慌,這一幕不禁讓筆者想起兒時被作業和家長支配的恐懼。近年來,家長輔導作業情緒失控的事件屢見不鮮,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媽媽:「我真的太累了……」輔導作業發生衝突,上海媽媽深夜跳河
    文 | 艾米兒很多網友調侃: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中間只隔著一本作業!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實際上道出了很多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時的辛酸經歷!01、深夜跳河媽媽得救時,不停地說:「我真的是太累了……」近日,上海的劉女士晚上在家裡給兒子輔導作業時,因為和兒子意見不合,兩人發生衝突,於是,多日來積攢的情緒讓她不堪忍受,劉女士實在生氣,越想越覺得整天這樣活著沒意思,雖然當時已經很晚,劉女士也顧不了那麼多,在深夜時分,一氣之下選擇了跳河!
  • 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網友:一人訓娃全小區一起受教育
    說起輔導作業這件事,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一定有不少話要說。平日裡沒有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一家子其樂融融。可當孩子對著課本撓頭,家長不得跟著輔導作業時,家裡的氣氛就會變得很微妙,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燃戰火。網絡上有一段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的視頻火了,只見視頻中已經是深夜,周圍的環境看起來很安靜,其他住戶的燈也都已經熄滅,可唯獨輔導孩子這家還是燈火通明。
  • 最後輔導孩子作業還是靠「吼」
    它形象地形容出了父母輔導孩子的作業就好像渡劫一樣。一輔導孩子的作業就情緒失控、血壓上升的一種當代「疾病」。據說目前80%的父母患有恐輔症。>自從懷孕,我就立志要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媽媽,要用「愛」和「溫柔」的方式培養自己的孩子。
  • 中秋節假期作業,小學生寫到深夜11點,家長:輔導作業怎麼這麼難
    儘管已經學習了很多輔導作業的教育方法,80後這屆家長還是苦不堪言。中秋假期來臨,想讓孩子痛快把作業寫完,開開心心地過節,結果第一天寫作業就寫到深夜11點,家長崩潰了,給我發信息說:我真是不想當小學生的家長。為什麼現在家長輔導個作業有這麼難呢?我作為老師也是家長,也曾因為作業的問題苦惱過,經過不斷地教育反思,我找出了一些原因。
  •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8成媽媽輔導作業靠吼,會引導比吼更有效
    《親愛的小課桌》中調查統計:全國有8成小學生媽媽,每天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表現的十分暴躁。前段時間,一個熱播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的一段調查,戳中了我的痛點,之前一直認為「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網上的段子。
  • 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網友:一人訓娃全小區一起受教育
    說起輔導作業這件事,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一定有不少話要說。平日裡沒有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一家子其樂融融。可當孩子對著課本撓頭,家長不得跟著輔導作業時,家裡的氣氛就會變得很微妙,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燃戰火。網絡上有一段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的視頻火了,只見視頻中已經是深夜,周圍的環境看起來很安靜,其他住戶的燈也都已經熄滅,可唯獨輔導孩子這家還是燈火通明。
  • 媽媽被兒子作業氣哭,網友:輔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寫作業,更崩潰
    此視頻發出後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短短兩天時間就贏得了112萬人點讚,很多網友留言表示自家孩子寫作業也是這樣,磨磨蹭蹭崩、拖拖拉拉,自己比這位媽媽還崩潰!,而是回到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在這之前也有不少因為輔導作業而上熱搜的父母們。吳先生怕輔導作業時忍不住打兒子,自創了輔導作業新姿勢:「捆綁式」。
  • 輔導作業總忍不住生氣!看完這篇,讓你輔導作業不用再靠「吼」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黑龍江大慶的一位媽媽因為輔導孩子作業上了熱搜。晚上十點多鐘,還聽到媽媽輔導孩子作業的聲音。媽媽以「咆哮式」的怒喊貫徹整個小區,這個過程持續了15分鐘。被網友戲稱:一人訓娃,全區受教育。這些年,關於「輔導孩子作業被氣瘋」的新聞屢見報導。甚至還有家長被氣進醫院,氣的要跳河自殺的。以至於出現了這樣一個新詞:「恐輔症」。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全靠吼,家長學會這3種方法,輕鬆搞定寶寶作業
    6月15日晚上10點半,黑龍江大慶的一位媽媽開始吼式輔導孩子作業,整個小區都能聽到她的魔音。「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幹啥啥不會」。鄰居更是坦言,這位媽媽自入夏以來經常這樣輔導作業,雖然很吵但能夠理解。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全靠吼,家長學會這3種方法,輕鬆搞定寶寶作業
    6月15日晚上10點半,黑龍江大慶的一位媽媽開始吼式輔導孩子作業,整個小區都能聽到她的魔音。「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幹啥啥不會」。鄰居更是坦言,這位媽媽自入夏以來經常這樣輔導作業,雖然很吵但能夠理解。
  • 上海一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 網友:還是要悠著點兒
    近年來,家長輔導作業的消息屢見不鮮,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響徹小區,網友:一人訓娃全小區受教育。 6月15日,黑龍江大慶,深夜10點半,居民樓內傳出媽媽大聲輔導孩子學習的聲音,夾雜著訓斥聲,整個小區被一個人的聲音灌滿,持續近15分鐘。鄰居說,從入夏開始這位媽媽就經常這樣輔導孩子,雖然很吵但也能理解
  • 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引熱議,用隔音門窗給崩潰降音
    上周,一段「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響徹小區」視頻上熱搜,引發熱議。 視頻時間是深夜10點半,居民樓裡媽媽大聲輔導孩子學習,夾雜著訓斥聲,整個小區被一個人的聲音灌滿,持續近15分鐘。 網友說「一人訓娃,全小區受教育。」
  • 媽媽半夜11點「獅吼功」輔導作業,鄰居崩潰:全小區都會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頗有「感觸」,甚至還有媽媽表示:「不寫作業,我是慈母,一寫作業,河東獅吼!」這位寶媽由於情緒非常的激動,因此在深夜直接「咆哮式」輔導作業。父母總是咆哮式的輔導作業,那麼孩子就會害怕回家寫作業。
  •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孩子作業:教育孩子,不能讓孩子先討厭自己
    視頻中,媽媽吼孩子的聲音很大,幾乎整個小區都能聽見。、「你算啊」、「幹啥都不會」……這位網友還介紹說,從從入夏開始,這位媽媽就經常這樣在家教育孩子。看完這個視頻,有網友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我聽了一遍,不得不說,這個聲音的代入感很強,或許家有小學生的家長或許都會感同身受。我以前看我哥給我侄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大概也是如此情景。
  • 日本教育專家: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候,媽媽如何做到不急不吼?
    01、當小孩進入小學以後,輔導作業成了媽媽們每天的必修課。>面對這些情況,老母親念叨著「親生的「」親生的「,還是忍不住大吼大叫起來「作業做完了嗎?「」寫個作業,咋那麼多事兒呢?「」怎麼那麼笨,這樣都出錯?「吼完之後,又內疚,第二天輔導作業繼續上演……這樣惡性循環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近日,一位西安9歲的女孩,因為寫不完作文而跳樓自殺。女孩在遺書留下兩句話:為什麼我做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