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90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提起輔導作業,相信很多家長都頗有「感觸」,甚至還有媽媽表示:「不寫作業,我是慈母,一寫作業,河東獅吼!」
輔導孩子寫作業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簡直比自己加班還難,也讓很多家長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人間疾苦」。
網絡上的一段視頻最近火了起來,就是關於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的。這位寶媽由於情緒非常的激動,因此在深夜直接「咆哮式」輔導作業。
黑龍江的一個小區裡,在晚上10:30左右,有很多人都已經睡了,結果這個時候小區突然傳來了一位寶媽的咆哮聲。仔細聽才發現,原來這位寶媽是在輔導自己的孩子寫作業,只聽到這位寶媽非常無奈的喊道:「這是小a,你寫個大A幹啥!」「那你倒是給我算呀!」
原本安靜的小區,因為這位寶媽的咆哮聲而變得熱鬧起來。不久,就連爸爸也是加入到了訓斥孩子的行列當中,聽得出來,兩人教孩子寫作業也是心力憔悴。
對於寶媽的這種做法,鄰居們也都表示雖然理解,但也很崩潰:「這位寶媽自己一個人教孩子,孩子會不會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全小區的人都聽會了。大半夜正是睡覺的時間,請問這位寶媽能不能悠著點?獅吼功的力度有點太大了!」
不過有的爸媽可能會覺得自己教孩子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只是聲音大了點兒,但是並不代表這種咆哮式的教育方式就真的可行。咆哮式輔導,其實對於孩子的學習並沒有多大的益處,那麼它將可能會導致哪些影響呢?
一、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己又不是真的想要打孩子,主要還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寫題寫的一直不對,孩子都已經不聽話到這個地步了,自己的情緒難免會激動,控制不住,這很正常呀。
但是,在孩子不聽話或者寫題寫不對的時候,家長要知道,咆哮式教育會讓孩子的思維更加被禁錮,而且孩子反而會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讓家長越看越著急,越來越想咆哮。
因此咆哮式的教育對於讓孩子聽話是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的,時間久了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的咆哮產生免疫,越來越不聽話,還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導致孩子害怕完成作業
父母總是咆哮式的輔導作業,那麼孩子就會害怕回家寫作業。有的孩子每天回到家裡之後,就只想火速的寫完作業,不想再讓爸媽輔導自己了。
甚至於還有部分孩子,會在學校就先把作業給做好,回家就不做作業了。但家長可不要以為這樣就是對孩子有好處的,有些孩子為了能夠讓自己寫出正確的答案,很可能會在學校直接選擇照著輔導書抄,也有部分孩子會胡亂的填寫完,就謊稱自己的作業都已經寫完了。
如果說孩子非常害怕當著父母的面完成作業的話,這很可能會導致孩子不願意讓父母插手自己的學習,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如果孩子只想快點寫完作業並沒有完全學會知識點,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不會得到提升,這樣的結果也不是父母想要的。
那麼家長平時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應該到底要怎麼樣輔導才是對孩子有幫助的呢?
一、先明白輔導的含義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是監督孩子寫作業,給孩子代寫作業,那麼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如果說家長一直都在一旁輔導,每道題都給孩子講並且情緒還很難控制好的話,那這很有可能就會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也沒辦法讓孩子養成獨立寫作業,主動思考的習慣,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應該是主體,當孩子遇到不懂的題目的時候,家長給孩子講解即可,而不是家長要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寫作業要給他創造一個獨立的環境,讓他自己寫,不會的題先思考,這樣孩子才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會越來越輕鬆。
二、懂得觀察和分析
想要更好的輔導孩子寫作業,是離不開觀察和分析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並不是為其代寫,也不是一直盯著,而是應該要時不時的去關注一下孩子寫作業的狀態。
家長觀察一下孩子寫到哪兒開始有些沒思路了,到底有哪些短板出了問題,接著等到孩子完全做完作業了,家長可以給孩子疏導一下知識點。讓孩子自己去想今天所學的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分析自己哪裡不足,需要練習哪類的題,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孩子進步。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養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家長也不用天天陪著孩子做作業了。
寫作業讓不少學生感到煩惱,更是讓很多家長表示頭疼和無奈,家長與其獅吼般的訓孩子,不如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性的分析問題,讓孩子擁有做題的思路,在一種和諧的寫作業的氣氛當中,可以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興趣,這樣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
家長們,你平時會輔導孩子寫作業嗎?你對於「咆哮式」輔導作業有何感觸?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編輯:媽媽緣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