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崛朗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除了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長之外,也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希望孩子能學有所成,於是會關注孩子的學業問題,進行作業輔導,當面對簡單的題目,孩子表現出無從下手的樣子,且教不明白,這會讓很多父母情緒失控。
李女士(化名)有一個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即將小升初,李女士希望兒子可以進入口碑良好的學校,而學習成績是學校錄取與衡量孩子的標準,因此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李女士經常會輔導孩子的功課。
由於李女士工作繁忙,因此每天下班之後,忙完家務,才有時間輔導孩子的功課,這天當李女士忙活完所有的事情後,已經接近半夜十一點了,她照例去輔導孩子的作業。
當看到孩子的作業,錯誤百出,連一些簡單的題目以及講過好幾遍的題目都做錯的時候,李女士很生氣,開始斥責孩子,咆哮聲響徹小區,整個小區都充斥著李女士的聲音,每次持續十多分鐘,且最近每晚如此。
有一位住對樓的鄰居,拍下視頻上傳網絡,引起網友的關注與評論:「這咆哮聲好大呀,寶媽一人訓娃,全小區一起接受教育。」還有網友表示:「感同身受啊,輔導孩子寫作業,感覺分分鐘接近崩潰的邊緣。」
孩子寫作業時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只有寫好作業,面對考試的時候,才能更加得心應手,且寫作業還影響家庭和睦與親子關係,父母只有充分了解孩子寫作業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地解決。
1. 對學習不感興趣
在學校裡、家庭裡,老師父母張口閉口都是學習,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在孩子眼裡,學習變成一種負擔而不是基於興趣所學,由此孩子會對學習產生本能的抗拒,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2. 缺乏自信心
當孩子看到題目,還未加思索,內心就有一個聲音出現,告訴孩子「不會」,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因此遇題而退。
3. 不夠專注
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如果外界有人在聊天、玩手機、看電視劇,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而蠢蠢欲動,靜不下心來寫作業,也想參與到那些吃喝玩樂之中,這是孩子寫作業不夠專注的表現。
1. 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為了讓孩子可以靜心、專注地學習,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且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走動,玩手機,大聲喧鬧,保持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孩子專心致志學習。
2. 控制情緒
都說不輔導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遇到怎麼講都講不通的題目,難免會情緒失控,但是情緒傷人傷己,不僅讓父母心情大受影響,還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因此父母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而不是有壓迫感。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學有所成,前程似錦,因此都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學習,對孩子最好的學習教育,是讓孩子產生內驅力,自發主動地學習,而不是逼迫、斥責,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今日話題:你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上,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嗎?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崛朗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