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3個誤區,越是這樣,孩子的自覺性就會越差

2020-10-03 彥爸娟媽育兒

每每提到給孩子輔導作業,各位家長都愁容滿面,在家長圈流行這樣一句話。「不做作業,父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甚至還有的家長吐槽,自從給孩子輔導作業,發現自己得了一種狂躁症,並且是越來越嚴重的那種。一本本的作業成為了很多家長心中無法逾越的鴻溝,不僅難住了孩子,同時也難倒了家長。

朋友曉麗昨天住院了,一開始發朋友圈時,大家看到她的胳膊裹滿了紗布的圖片,還以為出車禍了,結果到醫院才知道受傷的原因。原來是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受的傷。身邊的朋友還打趣的說,「給你兒子輔導作業,又不是上戰場,怎麼還給弄傷了。」曉麗嘆了嘆氣,「輔導作業?你快別說了,我這沒被氣死都已經是萬幸了。」緊接著,曉麗便給我們講她的受傷經過。

事發原因主要是因為一道計算題,前幾天明明都已經給孩子講過了,然而等到再次出現的時候,孩子依然不會,曉麗耐著性子又給孩子講了兩遍,可他還是沒完全明白,這下可把曉麗的暴脾氣惹怒了,雙手使勁兒一拍桌子,用力過猛一個寸勁兒就把胳膊弄傷了。

聽完曉麗這場意外事故,我不由的感嘆,「給孩子輔導作業,還真是難題啊。」不過在之後的一些交談中,聊起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方式,她的方式方法確實存在一些誤區,並且這些誤區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自主性越來越差。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都會感到很無助,尤其是孩子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時,家長雖然很著急但也是束手無策,其實家長經常會出現幾個誤區,越是這樣做,孩子的自覺性就會越差。

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通常會出現以下三種誤區:

1. 對孩子吼叫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過這種情況,當孩子遇到難題,給他講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會時,家長就會耐不住性子,瞬間火山爆發,對孩子怒吼。

當吼完之後,孩子就會處於呆滯的狀態,家長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形成不撥不動的狀態。其實家長的這種反應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在被吼一頓之後,孩子的思考速度就會放慢,從而寫作業的速度也會變慢。

2. 對孩子的錯題及時指出

有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是全程陪伴的,一看到孩子做的題是錯誤的就會立即指出來讓孩子改正。其實家長這樣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孩子的作業對錯與否,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而不是家長在一旁果斷的指出。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主性,對父母越來越依賴。

3. 總是嘮叨孩子

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發現孩子寫作業速度慢的情況就會忍不住在耳邊一直嘮叨寫快點,寫快點。那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你在嘮叨完,孩子以後寫作業的速度真的變快了麼?答案是肯定不會。父母越是嘮叨,孩子就會嫌煩,自然就會變得拖拉,速度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甚至還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因此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要有耐心,有技巧的去陪伴,而不是死死的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給孩子一些自由的寫作業時間,讓他們自由發揮,自由控制。家長要明白一點,輔導作業不是真正的目的,主要是要幫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是關鍵。

今日話題討論:您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是否也觸碰了這幾個誤區?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打斷、死磕、詛咒,是陪孩子寫作業的3大誤區,當心孩子越陪越笨
    寫作業是孩子每天都必須完成的事情,但是真正願意主動寫作業的孩子並不多,因為和玩相比,寫作業真的枯燥乏味很多。於是父母的作用這時候就凸顯出來了,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父母不得不坐在孩子身邊陪寫作業。看起來這似乎是一件挺輕鬆的差事,然而事實卻大相逕庭,甚至有人會說父母是拿生命陪孩子學習。
  • 輔導作業時越是吼孩子,他的成績越好不了,從3種角度來說服你
    網上有很多關於輔導孩子作業的視頻,前一秒母子二人其樂融融,下一秒就氣得媽媽大發雷霆。現在的家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但即便高學歷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也控制不住情緒,處於崩潰邊緣。一位資深小學老師曾做過一次經驗分享:我教小學已經快二十年了,這期間接觸了不少孩子及背後的家庭。但毋庸置疑的是,班級裡成績最拔尖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寫作業時越是吼他,學習成績越是好不了,看看以下3方面能說服你嗎?
  • 輔導孩子心有餘力不足,教孩子寫作業,你是否踏入以下這些誤區?
    導語現在的孩子課後作業壓力大,且題型複雜多樣,讓很多"數學渣"的父母們望而卻步,家長常常只能看著孩子面對一道難題卻無能為力。文文媽媽是個知名大學畢業的學霸,每天都盡心盡力地給文文輔導功課。可是就在四年級這年孩子的成績突然發生了很大的波動,還發現有很多知識就算媽媽講了再多遍也沒法吸收,文文的媽媽就算是個"全才",也只能在一旁干著急。輔導孩子心有餘力不足,教孩子寫作業,你是否踏入以下這些誤區?
  • 陪孩子寫作業老是「雞飛狗跳」?這樣輔導孩子,比吼叫管用
    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發微博哭訴過陪娃寫作業的不易,影視演員姚晨也控訴孩子的作業可真不簡單,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父母有「恐輔症」,什麼是「恐輔症」?有些家長陪孩子玩時其樂融融,一寫作業一秒變後媽,雞飛狗跳的事沒少在家中上演,很多家長一急了只會大吼大叫,殊不知這一吼孩子更沒心思寫了,恐懼害怕心理讓孩子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萬萬不要用錯了方法,造成南轅北轍的現象。
  • 這樣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提升得快
    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言行: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效率低下、馬虎大意、做著不審核題目做後又不檢查……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孩子學習問題也是一樣的!面對孩子輔導問題,家長該如何出手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成績快速提升呢?
  • 如何培養孩子自覺性
    昨天和一位朋友吃飯,她訴說著孩子一點兒都不自覺,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完成什麼任務。特別是每天晚上、尤其是周末,輔導孩子作業簡直要了她的老命!她好奇地問我:「你是怎麼輔導作業的?」我回答說:「不輔導啊~我心情好的時候,他寫作業我可能在一旁看書或者工作陪他一下,如果我很累狀態不好,那我可能是他寫著作業我在旁邊開黑怒吼『上上上!滅了他』~」朋友震驚地看著我:「還能這樣?!」我說:「是啊,作業是他的事情,指正是老師的事情,為什麼我要畫蛇添足去越界做不屬於自己的事情?非要說的話,那我的責任也僅限於確保他完成作業,起到家長監督的作用而已。」
  • 最大的劫數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不然,是劫數還是幸福在於父母
    孩子的作業一直都是各位父母心中的痛啊,每次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有種要被氣死的感覺。一直以為,只有我們普通人才會有這樣痛苦的體驗,不過,在看完《你好,媽媽》這檔節目以後才發現,原來,明星父母同樣逃脫不了這樣的折磨。在節目裡,陶虹談起了自己陪女兒寫作業時的經歷:&34;,相信陶虹的這番話肯定會引起大多數媽媽們的共鳴。
  • 父母輔導作業,7歲女孩離家出走: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會?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輔導作業真的太難了,三分鐘過去了,孩子還在擦名字,磨蹭半天,喝水、上廁所、肚子疼各種敷衍,父母一看更是著急上火。父母苦不堪言,孩子也很難,結果往往就會適得其反。
  • 孩子的作業要從小輔導,父母也太不容易了
    七七還記得小時候為了完成作業絞盡腦汁的場景,有時候還因作業不會做被難哭。每當這個時候,七七就會去尋求爸爸幫助,爸爸也會給我一個愛的撫摸。而如今,小孩的學業壓力更甚從前。近日,河北保定一位媽媽因輔導兒子寫作業被急哭的視頻就引發了熱議。
  • 輔導作業難哭孩子氣哭媽媽!你也這樣嗎?
    小時候我們上學自己去,放學自己回,作業自己做,犯錯自己扛。如今終於熬成家長了,孩子上學我們送,放學我們接,作業我們來輔導,犯錯請家長……怎麼一切都變了呢?近日,一段寶媽陪孩子寫作業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原來,當天寶媽陪上幼兒園的孩子寫作業,孩子寫字時不會空格,就被媽媽吵哭了,寶媽看到孩子哭了自己又氣又心疼,也跟著哭了起來。
  • 父母需要做家庭教師輔導孩子作業嗎?
    文|小沐芽育兒,歡迎關注與分享有很多家長都輔導過孩子寫作業,比如在晚上做作業的時候,坐在孩子的身旁,看著孩子做完為止。他們會認為孩子缺乏自覺性,非得有人逼著他,他才寫作業。來源攝圖網事實上這個是家長在學習,而孩子每天晚上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在證明沒有人能夠逼我學習。只要爸爸媽媽還在逼孩子學習、逼孩子表現好,繼續輔導他做作業,孩子的表現就會繼續差勁。
  • 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掌握這3點讓父母不再懼怕輔導作業
    當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借用此成語再恰當不過,正所謂: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您,是否感覺此情此景似曾相識?這種「熱鬧」的場景不只是在一個家庭頻頻上演,而是一種普遍的家庭現象。當家長高呼「人間不值得,陪讀的爸媽傷不起,陪孩子寫作業的爸媽更是一把辛酸淚」,對於每一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父母來說,都像是在經歷一場浩劫。
  • 開學半個月,孩子學習不積極要人催?父母學會誇獎,娃自覺性更高
    都說開學是父母的&34;,熊孩子終於要&34;,自己也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了。但孩子開學,父母也不一定就會變得很輕鬆。相反,有可能會變得更辛苦。尤其是在輔導作業這件事情上,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被自己的孩子&34;。
  • 靠家長催促才能寫作業,要讓孩子自覺寫作業,父母試試這樣做
    在中國,父母對於孩子在學校作業上的自覺性很差的情況感到十分的頭疼,但又無可奈何。在公園裡,聽到這樣一個母親在訴苦:我家孩子特別的調皮,一點想要學習的心細都沒有。有一次我想著用軟的方法來讓孩子可以自覺寫作業,就想著先給孩子一點時間玩耍,然後再叫他寫作業,沒想到孩子只知道一味的玩下去,完全不會想著停下來去寫一下作業。
  • 輔導孩子作業需要對「對症下藥」
    有父母就戲謔「母慈子孝和雞飛狗跳只差一個作業的距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每次輔導作業,大部分父母會忍不住發脾氣、打罵孩子?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父母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作業,只注重作業完成時間以及結果,就容易會出現「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情況,當孩子的表現達不到心理預期,就會隨時觸發父母的情緒機關!
  • 疫情之下,陪伴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們,你是否進了這些誤區
    很多家有兒女的朋友都發現,陪伴孩子寫作業,愈發成為了一種高危職業。職場上叱吒風雲的各路精英,在陪伴孩子寫作業面前,無不紛紛被斬落馬下。輔導孩子寫作業,竟然給「遠交近攻」這樣的成語賦予了新的涵義,更催生了「恐輔症」,還有什麼「輔導作業十大後遺症」,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 為什麼輔導作業只想吼,教育專家:家長輔導作業掉進了這個怪圈
    誤區一,總把孩子的共性缺點當成個性第二期《親愛的小課桌》中,孩子們寫作業時身上的缺點都開始一一暴露出來了。看過這一期之後,家長就會明白,孩子寫作業時有很多共性。第一個共性,粗心。1.8+1等於幾,三年級的王恩澤說等於1.9,不對再想,等於2.9,不對再想,直到第三次才算出正確答案,2.8。
  • 家長應該如何科學的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家長從小溺愛孩子.凡事全由家長包辦代替了,從穿衣、洗臉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到孩子入學後家長還是這樣做,這就無形中捆綁了孩子的手腳,造成孩子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事來卻笨手笨腳。孩子上小學了,家長就當起了陪讀.使孩子在做作業時有了依賴性,把學習看作是爸爸媽媽「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沒有自覺性的學習,當然作業就不會做得快。
  • 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看看她是如何做到遠程輔導孩子寫作業
    結果,越想越覺得委屈,眼淚更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不停往下掉。去年,我和大多數媽媽一樣,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龍春華親子實踐高質量社群,又報名了龍老師的21天親子陪畫課與七天父母成長課,上完課後,我才明白其實之前的種種問題都不是孩子問題,而我才是問題的根源。
  • 輔導孩子作業,家長這一做法,是很多孩子做作業拖延的元兇
    孩子的學習,向來是家長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李女士最近工作比較清閒,於是每天都提早下班,目的就是想輔導孩子一起寫作業。但李女士發現,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問題,回到家裡先要吃好零食然後寫作業,寫了一會兒又拿起玩具玩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