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到給孩子輔導作業,各位家長都愁容滿面,在家長圈流行這樣一句話。「不做作業,父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甚至還有的家長吐槽,自從給孩子輔導作業,發現自己得了一種狂躁症,並且是越來越嚴重的那種。一本本的作業成為了很多家長心中無法逾越的鴻溝,不僅難住了孩子,同時也難倒了家長。
朋友曉麗昨天住院了,一開始發朋友圈時,大家看到她的胳膊裹滿了紗布的圖片,還以為出車禍了,結果到醫院才知道受傷的原因。原來是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受的傷。身邊的朋友還打趣的說,「給你兒子輔導作業,又不是上戰場,怎麼還給弄傷了。」曉麗嘆了嘆氣,「輔導作業?你快別說了,我這沒被氣死都已經是萬幸了。」緊接著,曉麗便給我們講她的受傷經過。
事發原因主要是因為一道計算題,前幾天明明都已經給孩子講過了,然而等到再次出現的時候,孩子依然不會,曉麗耐著性子又給孩子講了兩遍,可他還是沒完全明白,這下可把曉麗的暴脾氣惹怒了,雙手使勁兒一拍桌子,用力過猛一個寸勁兒就把胳膊弄傷了。
聽完曉麗這場意外事故,我不由的感嘆,「給孩子輔導作業,還真是難題啊。」不過在之後的一些交談中,聊起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方式,她的方式方法確實存在一些誤區,並且這些誤區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自主性越來越差。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都會感到很無助,尤其是孩子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時,家長雖然很著急但也是束手無策,其實家長經常會出現幾個誤區,越是這樣做,孩子的自覺性就會越差。
1. 對孩子吼叫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過這種情況,當孩子遇到難題,給他講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會時,家長就會耐不住性子,瞬間火山爆發,對孩子怒吼。
當吼完之後,孩子就會處於呆滯的狀態,家長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做,形成不撥不動的狀態。其實家長的這種反應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在被吼一頓之後,孩子的思考速度就會放慢,從而寫作業的速度也會變慢。
2. 對孩子的錯題及時指出
有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是全程陪伴的,一看到孩子做的題是錯誤的就會立即指出來讓孩子改正。其實家長這樣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孩子的作業對錯與否,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而不是家長在一旁果斷的指出。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主性,對父母越來越依賴。
3. 總是嘮叨孩子
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發現孩子寫作業速度慢的情況就會忍不住在耳邊一直嘮叨寫快點,寫快點。那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你在嘮叨完,孩子以後寫作業的速度真的變快了麼?答案是肯定不會。父母越是嘮叨,孩子就會嫌煩,自然就會變得拖拉,速度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甚至還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因此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要有耐心,有技巧的去陪伴,而不是死死的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給孩子一些自由的寫作業時間,讓他們自由發揮,自由控制。家長要明白一點,輔導作業不是真正的目的,主要是要幫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是關鍵。
今日話題討論:您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是否也觸碰了這幾個誤區?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