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自覺性

2021-01-15 鄧楠談養育

昨天和一位朋友吃飯,她訴說著孩子一點兒都不自覺,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完成什麼任務。

特別是每天晚上、尤其是周末,輔導孩子作業簡直要了她的老命!

她好奇地問我:「你是怎麼輔導作業的?」

我回答說:「不輔導啊~我心情好的時候,他寫作業我可能在一旁看書或者工作陪他一下,如果我很累狀態不好,那我可能是他寫著作業我在旁邊開黑怒吼『上上上!滅了他』~」

朋友震驚地看著我:「還能這樣?!」

我說:「是啊,作業是他的事情,指正是老師的事情,為什麼我要畫蛇添足去越界做不屬於自己的事情?非要說的話,那我的責任也僅限於確保他完成作業,起到家長監督的作用而已。」

朋友有點困惑:「不檢查對不對?不教他他不會的?」

我說:「我檢查了,都改全對了他交給老師,那老師怎麼知道他的水平?全班都這樣,那老師怎麼知道教學的重心放哪裡?他不會,我會和他一起去思考、啟發他去解決,如果還是不行,那麼我會讓他第二天去問老師,你怎麼知道你教的就和老師一樣?不一樣孩子聽你的還是聽老師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啊~」

慢慢開始,朋友有點啟發了:「看來是我管太多了。我每天還要幫他收拾書包,弄得他現在的書包從來不會自己收。」

我說:「是啊,當你做太多孩子就會不做,越不做你越覺得你要做的更多,結果就是惡性循環。更慘的是,你一邊做還要一邊抱怨,自己怎麼越做越多,你的抱怨又會讓孩子認定自己就是一個懶惰的人,從而他就真的再也不做了。」

朋友想了想:「那我未必什麼都不管?就等他耍?那每天晚上他不知道要玩到多久!」

我笑了,說:「任何一個父母,都不可能真的不管孩子。這是我們的天性,也是真實的我們。我也會在晚上提醒孩子『七點了,要寫作業咯~』,但我不會把他作業擺出來讓他過來寫;我會在他不會做題來問我的時候,啟發他『我們一起來讀讀題呢,看看怎麼回事』,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怎麼解答案是什麼;我當然看見他書包裡面東西都是亂的的時候,也會告訴他需要清理書包了,但不會動手幫他做… …」

朋友豁然開朗,說回家自己也要調整一下。

所以,在我看來,孩子的自覺性、自律性,其實來源於父母有沒有給予引導和空間,以下三點非常重要:

1. 你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先成為這樣的人,言傳不如身教;

2. 可以啟發、引導而不是包辦,無論孩子做錯做差那都是你在用成人標準衡量,只要做就會提升;

3. 及時肯定孩子所作所為,讓他知道只要付出你都會看見,增加他的自信心。

比起做一個100分父母什麼都幹完了來說,70分的父母更能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

鄧楠 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沉迷手機電視,家長這樣做既有效又能培養孩子專注力與自覺性
    可我漸漸發現,這樣死守嚴防,孩子對看電視的興趣不僅沒有減退,反而越發濃厚。那麼,該如何做,才能保護好孩子們的視力呢?我不斷反思:沒收電子產品、關上電視並不等於就能澆滅孩子玩手機看電視的熱情,他們的欲望反而會在壓抑之中被更加強化。
  • 心理學:「懶」孩子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培養自覺性
    有時候家長會陷入一種困境,孩子成績越差,就越不愛學習,無論你威逼利誘、招數用盡,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就是對學習提不起半點興趣。我們理智上都會明白,哪裡跌倒就該在哪裡爬起來。如果數學成績不高,孩子就該在數學上多下功夫,多做題,多記公式,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 勤快的媽媽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的自覺性
    肯定很多家長會覺得,我的孩子缺乏自覺性,但是怎樣才能培養他們的自覺性呢?這是讓大多數家長很苦惱的問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女兒的情況,以及我事後的反思和做出的改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情況描述】我的女兒可可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是一個比較靦腆的小女孩,也是一個非常粗心的小女孩。讀課文的時候正讀著就會跳行,寫作業的時候會漏題,會把簡單的題目做錯。
  • 提升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增加學習趣味性,讓孩子愛上學習不是難事
    有的父母看到自家孩子總是不願意學習,或是一學習就走神喊累,就覺得一肚子氣,但是批評教育孩子的效果卻又不理想,反而還打消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讓父母覺得很難辦。到底如何才能夠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呢?這似乎是大部分家長都會面臨的一道難題。
  • 培養孩子的自覺性真的很難?三招搞定
    孩子的問題每天都層出不窮,且各有不同。對於這些問題,父母永遠找不到一個標準答案去回應孩子,曾經我也是這樣的父母,總是對兒子的各種問題無能為力。這也正是我參加興智教育的目的——尋求一個答案,一個解決孩子問題的答案,而我家兒子小季最讓我頭疼的問題就是自覺性差,無論哪個方面都是如此。
  • 孩子學習自覺性低?父母試試「鳥籠效應」
    王女士家的孩子,真是讓她操碎了心。每每到了學習寫作業的時候,王女士總是搞得崩潰難熬。為啥?孩子的自覺性太低了!板凳上好像長了釘子,孩子就是坐不住,扭來扭去,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你以為他是在埋頭思考,誰知,他起頭來問了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 孩子自覺性總是很差,家長別急,用兩個維度幫你提高
    一,孩子學習力差的表象不少家長會在自己朋友親戚同事前抱怨到,我家孩子太難管:「學習自覺性差,你家孩子如何?另一個家長重複說:「現在娃都一樣,不好管,也不知道如何提高孩子自覺性」。甚至懷疑孩子能不能改過來?孩子自覺性已經成為家長最為棘手問題。
  • 「爸媽必修課」 自覺性教育,讓孩子知道自我存在
    這個夢是可以實現的,我所從事的質優教育中有一項叫作「自覺性教育」,與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物化性教育」,不僅形式迥異,而且給學生帶來的心理、情緒上的感受也大不一樣。你的孩子承認自己的「存在」嗎?當孩子七八個月大時,對「存在」就有感知了,他會認為「在我眼前的東西是存在的,看不見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 「爸媽必修課」訓練孩子自覺性從「照鏡子」開始
    「自覺性」能讓人趨吉避兇 一個人要想被別人信賴,「自覺性」的養成很重要我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我的自覺性比以前要好得多,我會經常檢討自己,戒掉那些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禍的語言、行為和習慣,從而趨吉避兇。 我們這一代人接受教育,當別人有了好東西的時候,家長會告訴孩子不要嫉妒別人,因為那是別人的家庭條件所致。
  • 開學第一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想必在家這半年,因為孩子懶散的學習狀態,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了不少。這一點,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那麼,當孩子踏入學校新環境之後,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變得至關重要。心理學觀點認為,學習是學生與生俱來的能力。當孩子剛會爬的時候,他就試圖去了解整個世界,這種能力是天生的。
  • 「暖心陪伴、向陽而生」疫後心理幫扶計劃——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
    為了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有效處理孩子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2020年8月9日早上10點,新洲團區委聯合武漢市12355心理服務平臺,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發展研究與指導中心副主任、專職心理諮詢師——雷光輝老師,在軍安青少年空間,為新洲區的家長和青少年開展了主題為「『家長課堂』之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心理講座。
  • 父母課堂: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父母可以從這4個方面去訓練
    《發展心理學》一書中寫道:「良好的意志力應該具有四個特徵:意志的自覺性、意志的果斷性、意志的堅持性、意志的自製性。」那麼,父母就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培養意志的自覺性就是,孩子對於目標有深刻的認識
  • 如何培養小學生社會交往能力
    學習知識只是小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都不是主要部分,學會如何和他人交往,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這個能力,能和別人愉快的相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長大以後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我簡單介紹下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社會交往。
  • 英語閱讀能力的從小培養,方法和級別要合適,這樣孩子才樂意學
    英語學習能做到位,不是單獨光看到自己孩子有沒有完成,更重要的是你在家裡的有沒有認真地去做家庭作業。而對於英語閱讀有沒有持續,或者說有沒有達到一定的閱讀體量?因為對於英語閱讀所謂的「磨耳朵」只有家裡面和學校裡一起共同的作用下,才會達到一個好的效果。
  • 想培養傑出的孩子?高情商父母都會做好3點,早看早受益
    想培養傑出的孩子?高情商父母都會做好3點,早看早受益相信每個家長都想要孩子可以變得很優秀,但是優秀的孩子都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養成的,需要父母用心的培養。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傑出的孩子,一定要捨得在這三點上面下功夫,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俗的理解,可以引用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師的一句話來解釋,即:「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如何從生活小事中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一、重要性——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及早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重要意義。鏡頭二:孩子經常從學校打電話回來,一會兒語文書沒拿,一會兒數學書忘帶,一會兒作業本落在家裡了……鏡頭三: "媽,把我明天要穿的衣服給我拿出來,這套衣服趕緊給我洗了,後天上體育課要穿的。"這是已經上學的孩子晚上臨睡前對母親所說的。這些孩子常常讓人操心,做事虎頭蛇尾的,自覺性還沒有很好形成、自制力比較差、堅持性不夠等。
  • 明確自己生活目標,樹立遠大志向,提高成長與發展的自覺性
    研究認為,意志是與人的自覺性密切聯繫的。人有了自覺性,意志力才能在頭腦裡和行為中起作用,才能將精力集中在既定目標上,獨立地支配自己的行動,進而產生效果。我們說,自覺性是一種優良的意志性品質,它明顯區別於毫無批判地接受別人的暗示的受示性,也顯然不同於盲目地抗拒別人的一切意見或建議的獨斷性。人,有了一定的自覺性預示著一個人將要成才;具有高度的自覺性是成功人士的重要的心理素質標誌之一。對於學生而言,認識到學習的價值,從而產生學習的社會責任感是學習自覺性高度發展的標誌。
  • 開學半個月,孩子學習不積極要人催?父母學會誇獎,娃自覺性更高
    有的時候,張女士著急上火,免不了責罵孩子:&34;本以為通過責罵的方式,讓孩子有緊張感和壓迫感,可以激發他的鬥志,提高自覺性。但效果卻不如張女士一開始設想的那樣,兒子是越說越&34;,最後乾脆表示:&34;。面對孩子&34;的態度,張女士很是苦惱和困惑。
  • 如何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羅森塔爾效應」助力孩子實現自我價值
    當孩子具有很強的責任感時,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對會更強,做事情的自覺性也會更高。 責任心,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他們沒有花時間教孩子學習如何對家庭和班級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