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總是要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特別愛佔小便宜。其實這樣的孩子以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排擠,長大的之後也將成為一個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可是我們做父母的,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出現。
一旦發現孩子有問題,務必引起重視,正確引導孩子走出誤區。
聰明的媽媽不會直接告訴孩子大道理,而是讓他去經歷,而後懂得。
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
一天晚上,媽媽做了兩碗麵條,一碗上面放著荷包蛋,另一碗上面什麼也沒放。
媽媽問兒子:「孩子,你選 哪一碗?」
兒子立刻說道:「我要有荷包蛋的那一碗。」
媽媽:「要不要把有荷包蛋的那碗讓給媽媽?」
兒子拒絕道:「不行。」
可是正當兒子津津有味的吃著有荷包蛋那碗面的時候,媽媽的碗裡卻有兩個荷包蛋,原來這兩個荷包蛋藏在面的下面。
想佔便宜的人往往會吃虧
第二天媽媽又做了兩碗麵條,和昨天一樣,一個碗裡面放著荷包蛋,另一個碗裡面看上去沒有荷包蛋。
兒子接受了昨天的教訓,選了那碗看上去沒有荷包蛋的面碗,心想,麵條下面肯定藏著兩個荷包蛋,他用筷子找了半天,結果一個雞蛋也沒有,抬頭一看,媽媽正津津有味的吃著有荷包蛋的那碗面。
媽媽:「心裡老想著佔便宜的人,可能會吃虧。」
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虧待他
第三天,媽媽又做了兩碗麵條,仍然是一個碗裡放著荷包蛋,另一個碗裡沒有放荷包蛋。
這一次兒子學乖了對媽媽說:「媽媽,您是長輩,你你先挑吧,我吃剩下的那一碗。」
媽媽端起來了有雞蛋的那一碗,兒子則端起了另外一碗,吃著吃著,兒子發現麵條下面藏著兩個荷包蛋。
面對兒子的疑惑,媽媽說:「不想佔便宜的人,生活時不會讓他吃虧的。」
一碗麵,三頓飯,孩子不同的選擇,得出不同的結局,教養就在其中。
聰明的媽媽不會嘮嘮叨叨的給孩子講道理,明明你說的是對的,可是就是因為平時太嘮叨,孩子形成免疫甚至反感你講道理。所以教育孩子苦口婆心的說一大堆道理,未必可以看到效果,對於孩子的教育,以身作則才是不二法寶,比如你是個大氣的父母,孩子就不會是愛佔小便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