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群住在象山民宿「沙塘靜灣」的上海客人圍在麥稈畫非遺傳承人徐敏傑周圍,看著他將一根根麥稈變成靈動的鳥兒後,紛紛向他豎起了大拇指,隨即跟他學了起來。
象山是一個非遺大縣,全縣有16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5月,該縣建成1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6月12日,投資近千萬元、總面積1600平方米的象山非遺館落成,成為全市第二個擁有非遺館的區縣(市)。
但是,象山非遺傳承和其他地方一樣,也面臨傳承人年紀偏大、後繼乏人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一門手藝養不了一家人」。
「推動非遺走向生活、綻放時代光芒,一直是象山非遺工作者探索的方向。」象山文廣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鄭華華說。
新冠疫情發生後,象山的民宿受到很大的衝擊。復工復產後,象山民宿一直在摸索轉型升級的道路。
象山民宿經濟促進會有關負責人說:「如果說民宿的山水田園風光讓遊者忘倦,那麼只有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才能讓寓者忘歸。而提升民宿的文化品位,非遺是最合適的選項之一。」
為此,象山民宿盼望非遺能與民宿融合發展。
申請非遺入駐的民宿要求是金牌民宿,有專門的負責人,且對有一定的文化修養。非遺項目要求可看、可體驗,適合民宿展示。
最終,共有30多家民宿申請非遺入駐,象山文廣旅遊體育局篩選了20多項適合在民宿展示的非遺項目。
5月19日,象山文廣旅遊體育局牽頭舉辦了民宿負責人和非遺傳承人「相親會」,出現了一個非遺項目被多家民宿爭搶的情況。
經過匯總,共有13家民宿和非遺傳承人對接成功。比如,「朝山暮海」建在海邊,主打魚文化,與非遺魚拓順利牽手;「玖悅初見」位於沙塘灣,主推船文化,便引進了非遺船模製作技藝;「石浦飲海三灣」的負責人十分喜歡釀酒,便與非遺白藥制曲工藝傳承人「一見鍾情」;「溪上山隱」整體裝修是新中式風格,便引進了盤扣製作技藝。
順利牽手後,雙方迅速行動。
「朝山暮海」負責人謝芳熱情邀請魚拓市級非遺傳承人盧聖貴前去考察。幾天後,「朝山暮海」每個房間掛上了盧聖貴的裝裱一新的魚拓畫。「朝山暮海」還在大堂開闢了一塊地方陳列魚拓畫及衍生品。
根據要求,引進非遺的民宿要有一個公共空間能上非遺體驗課,有一個窗口展示並銷售非遺產品及衍生品。
不久後,盧聖貴到「朝山暮海」上了第一堂非遺體驗課。盧聖貴用了不到40分鐘,讓遊客體驗了一堂魚拓的全過程。遊客們欣喜不已,稱這樣的體驗前所未有。
據了解,結對後,非遺民宿一年要開展非遺活動12次以上。
為了支持非遺民宿的發展,象山縣文廣旅遊體育局還將政府購買服務的『非遺半島行』課堂直接送到民宿。另據了解,如果遊客有需要,民宿另外出一些講課費,隨時可以邀請非遺傳承人前去上課。
民宿展覽陳列的非遺作品都明碼標價,由民宿代為銷售,民宿和傳承人如何分配收益?
據悉,這主要由他們雙方各自協商確定,政府部門不予幹預。記者了解到,不同的民宿和非遺傳承人有不同的協議。
在非遺入駐民宿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雙方聯手已經舉辦了四五堂非遺課。魚拓畫、麥稈畫 、船模等陳列在民宿公共空間的作品也有多件被遊客買走。
專家們認為,非遺走進民宿,賦予民宿以特色和靈魂,將會成為民宿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而非遺則藉助民宿,擁有相對固定的而且有一定流量的展示平臺,既有社會效益,也有經濟效益。
但非遺民宿到底能走多遠,還需要打通一些痛點和堵點。
比如,很多非遺傳承人擁有精湛的技藝,卻可能不擅長教學,所以需要制定專門針對遊客的教學課程,上課形式要更輕鬆,展示的手段要更活潑。民宿負責人不能急功近利,要給非遺傳承人一些時間適應新的展示平臺。
「非遺民宿要行穩致遠,除了政府引導,更要發揮市場主導作用。象山將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實現民宿和非遺的雙贏。」鄭華華說。
編輯:沈之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