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眾ID.4還是特斯拉Model-Y?可能會與新能源的矛盾之爭嗎?

2020-12-14 老黃牛說事

要說明年純電動SUV市場最受車叔關注的車型,肯定就是南北大眾的ID.4和特斯拉的ModelY了。這兩款車型既是傳統車企和新興造車力量的碰撞,又是新能源市場上的一場矛盾之戰。

2018年,大眾汽車在全球銷量排名中名列前茅, ID.4是其電動化戰略中厚積薄發的「盾牌」;而特斯拉則是造車新勢力的天花板,並頻繁在科技領域創造奇蹟,而 Model Y正是特斯拉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的「長矛」。矛與盾的較量,誰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大眾MEB的野望

憑藉 MQB平臺的破局,成為大眾燃油車時代的大贏家。同時,大眾汽車也在新能源時代電動化轉型中祭出了 MEB架構。MEB架構是大眾以70億美元打造的純電動平臺。但是實際上,在MEB平臺應用到量產之前,大眾純電動或新能源產品都是基於MQB平臺打造的。儘管以燃油車平臺為基礎打造的新能源產品將受到續航、空間等方面的影響,但對於體量巨大的大眾而言,電動化轉型的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而最穩妥的方法就是等待MEB純電平臺「出貨」。

系列車型,正是 MEB平臺所生產的第一批產品。第一次來中國市場,就是 ID.4號。在進入中國市場後,仍然採用了最有保障的雙車策略,分別是一汽-大眾的ID.4CROZZ和上汽大眾的光荷4X(以下簡稱ID.4)。售價250,000元的新車ID.4綜合續航裡程550km,這樣的數據在同級別中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事實上,這正是 MEB平臺優勢的體現,在 MEB平臺下,軟包電芯和稜柱型電芯都可用,而且由於電芯模塊的堆疊封裝密度得到充分利用,大眾汽車可以達到電池能量密度的最高等級,達到更高的續航裡程。經過優化的電池組,還提供了車內空間優勢。更加緊湊的電池組被完整地嵌入車的底部,具有「四角式」設計的特點,帶來更大的駕駛艙空間和更高的坐姿。

但是大眾仍然在追求平衡,也許單從橫向對比上來說, ID.4並沒有特別亮眼的地方。但是通過 MEB平臺的加持, ID.4繼續保持著大眾在燃油車領域的優勢:性能適中,空間實用,價格親民。有別於汽車製造新勢力的激進,穩紮穩打的大眾賦予 ID.4核心,就像一個堅固的護盾,可以抵禦任何角度的競爭。

馬德爾Y是特斯拉的第二春,而馬德爾 Y就是寓言故事中那支鋒利的矛。從嚴格意義上說,特斯拉更像是一家技術公司,有火星計劃,有火箭發射,甚至有葡萄酒製造,似乎沒有任何東西是思想開放的特斯拉無法做到的。特斯拉的激進性可以從設計上看出來,不同於大眾ID.4的中規中矩,ModelY的設計感覺更加前衛,而Model3酷似的設計風格則讓消費者的喜愛程度大打折扣,而簡約的內飾更讓人對ModelY的表現「愛不釋手」。

但是激進的設計,收穫的是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如果進一步優化尺寸, Model 3將使 Model Y獲得更出色的空間性能。而且在性能,續航能力,自動駕駛等方面都能得到較好的延續。此外,ModelY在國內市場銷售的車型,將由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價格上有可能無限接近Model3。因此,ModelY同樣是特斯拉對其期望很高的車型,而ModelY此前公開表示,其全球需求是Model3的兩倍。

矛和盾,缺一不可

對於ID.4來說,大眾的目標人群其實就是從燃油車中增加或更換純電動車的人群。說到底,大眾在整車製造行業的成熟體系已經深入人心,人們更願意相信大眾所生產的電動車是穩定可靠的。

儘管與 Model Y相比,它的絕對性能、最大續航時間和智能性都要差,但是 ID.4均衡的產品屬性可以覆蓋更多的人群。此外,大眾圍繞 MEB平臺打造的數位化產品在智能科技方面也不會落後太多,畢竟L2系列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足夠日常使用了。而且ModelY的特色更加鮮明,你可以在特斯拉這裡買到業界最好的性能,獨具特色的科技感覺,而且特斯拉品牌帶來的新潮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但是與此同時,特斯拉在製造工藝上的劣勢以及頻繁調價帶來的不穩定性因素,也是消費者選擇ModelY時需要注意的。

大眾之盾和特斯拉之矛在新能源市場上缺一不可。隨著人們對車輛需求的多樣化,各種定位、定向的車型都能滿足更多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的人會因此選擇購買純電動車型。而且在市場的競爭中,傳統車企與新興的造車勢力之間能相互吸取各自的劣勢、不足,在良性的競爭下,消費者永遠受益。

車叔總結

ID.4與大眾之前推出的新能源產品相比, MEB模塊化平臺的優勢已初見端倪。出色的續航,出色的空間表現,讓 ID.4成為了一款均衡實用的新能源車,這也讓不少想要選擇合資大廠的消費者有了新的選擇。而且 ModelY延續了特斯拉以前的風格,獨特而有力,可能並不適合中年人群,但是對年輕人群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相關焦點

  • 廣汽埃安AION V還是特斯拉Model Y?新能源的矛盾之爭
    純電動SUV市場上,要說筆者最關注的車型,那一定是新能源中的豪車品牌特斯拉Model Y和技術硬的國產新勢力廣汽埃安AION V,兩者之間的碰撞,也是新能源市場的一場矛盾之爭。AION V僅面世半年已連續4個月銷量超2000輛,持續領跑A+級智能SUV市場,無疑是國產品牌在新能源領域上厚積薄發的「盾」。Model Y則背靠特斯拉這個曾經的「天花板」品牌,距離正式上市還有些時日,就已備受關注,正是特斯拉勢頭正盛之時的「矛」。這場矛與盾之爭,誰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 五菱MiniEV和大眾ID.3夾擊Model Y
    10月份,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保持在創紀錄的4.9%水平,1-10月的累計市場份額提高到3.5%,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 從車型分布看,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佔比分別為68%和32%。 當Model Y再次獲得月度第三的排名時,這款特斯拉的新生SUV也不得不努力保持在勇猛上攻的大眾ID.3前面,二者的差距只有18輛,11月勢必有一番較量。
  •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國產新能源汽車誰與爭鋒?_騰訊新聞
    近日,國內汽車圈熱點持續被國產特斯拉Model Y所點燃。元旦當天,特斯拉中國官網上線了國產版Model Y,與此前在官網預售的進口Model Y售價相比最高下調16萬元!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的消息,持續引發網友的熱議。
  • Model Y,特斯拉的王炸
    首當其衝就是新造車勢力了,關鍵詞:SUV、30-40萬,這不就是蔚來的主力市場嗎?大概率鎖定新能源車的年度銷冠,無限逼近「3、4、C」這樣的BBA主流車型銷量,但目前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整體規模擺在這裡,Model 3的市場佔比已經夠高了,50萬的年銷量不僅自己要努力,還需燃油車發展不給力、國家強推新能源等大環境的推動,餘下的路還很遠啊……所以,特斯拉往後在中國走低價路線是必然的,必須把價格直接打成白菜價,給消費者留下超高性價比的第一印象,讓那些將新能源車視為燃油車替代品
  • 特斯拉Model Y進入工信部推薦、免稅目錄 核心競爭力仍是產品力
    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三十七批)另外顯示,特斯拉Model Y動力蓄電池組總質量455kg,動力蓄電池組總能量77kg。Model 3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明星車型。id 4X、大眾id 4crozz、寶馬iX3等。
  • 特斯拉Model Y能降價,背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特斯拉第一次在華銷售是2014年,根據其財報顯示,2014年特斯拉中國地區收入為5.18億美元。但是這個成績並不亮眼,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普通。然而與之相對的,馬斯克注意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需求量在瘋狂增長。截止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需求量達到了2760615輛。這對於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都是一塊無比鮮美的大蛋糕。
  • 全球新能源10月榜單:大眾ID.3全面崛起,Model 3退出歐洲市場TOP20
    根據EVsales數據,全球新能源乘用車10月銷量達34.1萬輛,環比微跌1.2%,同比上漲128.4%,維持在了高位水平。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3.1%的份額,達14.7萬輛,歐洲市場同樣貢獻了42.3%的份額。
  • 大眾ID.4 GTX曝光,明年亮相,Model Y倍感壓力
    還記得曾經在車展上大放異彩的大眾ID系列嗎?當時一經亮相,就吸引了無數粉絲,而近日海外媒體再次曝光了全新大眾ID.4 GTX的路試諜照,這臺車可以說是大眾ID.4的升級版本,新車預計明年第一季度正式發布,將率先在歐洲市場上市銷售。
  • Model Y/ID.4等新車將上市,明年你會買電動車嗎
    我們整理了各大廠商的預告信息,發現在2021年將有包括大眾的ID.4、ID.3系列、小鵬P7、蔚來EP7在內的近20款新能源全新車入市,這些車型大多定價在15-30萬區間。如果2021年,你打算入手一臺電動車,就來留意下它們。
  • 特斯拉Model Y已在上海量產,將於明年1月上市
    而根據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國產特斯拉Model 3 在前11個月銷量已突破11萬輛,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第一,對我國其他新能源車企比亞迪、小鵬、蔚來等造成較大衝擊。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 國產後為享有我國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有兩次大幅度降價。
  • 是縮小版的Model X還是放大版的Model 3 解密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幾年了,但真正被中國消費者所熟知並開始聚集人氣是從2019年開始的,無論是埃倫馬茲克大成功的中國之旅,還是上海的超市工廠的建設,或者是讓粉絲賞心悅目的Model,3交貨開始,甚至是李想那句引發媒體圈共鳴的「特斯拉都打到家門口」的大聲疾呼,無不說明這家創立於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在中國的具巨大影響力
  • Model Y/ID.4等新車將上市,明年你會買電動車嗎_易車網
    我們整理了各大廠商的預告信息,發現在2021年將有包括大眾的ID.4、ID.3系列、小鵬P7、蔚來EP7在內的近20款新能源全新車入市,這些車型大多定價在15-30萬區間。如果2021年,你打算入手一臺電動車,就來留意下它們。
  • 上汽大眾光荷4X和特斯拉Model 3 智能化時代的殊途同歸|特斯拉|...
    在純電動車實現市場化投放的這個點上,特斯拉確實走在了整個市場的前列。與此同時,隨著2018年我國對於汽車合資股比政策放開的落地,作為新能源品牌的特斯拉也率先在上海實現了國產,成為首個在國內實現獨立建廠的整車企業。
  • 一汽-大眾與特斯拉獨家供應商的美麗"邂逅"
    這時的新能源汽車還是新的事物,我們也覺得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比小孩子玩兒的大一點兒的電動玩具車』,怎麼會有人買,而且又特別貴」,鄭敏回顧說。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浙江榮泰就給特斯拉做相應的產品研發,包括生產製造的配套。「我們也沒想到,從2015年開始,特斯拉會發展得那麼快,我們為它的model S/X、model 3及其它產品都是獨家配套」,鄭敏說。
  • 提高產量,特斯拉上海工廠面積擴大一倍!Model Y終於要來了!
    據國內相關的2019年上險信息顯示,當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只佔中國整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3.7%。但是Model 3的國產版交付後,2020年3月特斯拉的市場份額佔到了30%。事實上3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上險量達到11926臺,而排名第二的寶駿E100的上險量僅為2351臺,差距有5倍之多。
  • 特斯拉的續航有多牛?從Model Y就能看出來
    文章翻譯自美國《Consumer Report(消費者報告)》官網,原文地址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hybrids-evs/tesla-ups-ante-on-model-y-range-underscoring-ev-lead/。
  • 動作頻頻的特斯拉 讓誰最緊張?新勢力、大眾還是ABB?
    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價36.99萬元,相較此前進口版的53.5萬元,降幅高達16.51萬元。 2020年初,馬斯克的身家差不多270億美元,富豪榜排名也就前50名,但是馬斯克在一年的時間裡最簡單的套路便成功登頂富豪榜榜首,就和最近的國酒茅臺一樣。茅臺一定就比五糧液好喝嗎?不一定,而且無論是茅臺還是五糧液喝多了也會忘乎所以。
  • Model Y/ID.4等全新車將上市 2021年你會買臺電動車嗎?
    我們整理了各大廠商的預告信息,發現在2021年將有包括大眾的ID.4、ID.3系列、小鵬P7、蔚來EP7在內的近20款新能源全新車入市,這些車型大多定價在15-30萬區間。 如果2021年,你打算入手一臺電動車,就來留意下它們。
  • Model Y/ID.4多款新車將上市 明年你會買電動車嗎?_易車網
    我們整理了各大廠商的預告信息,發現在2021年將有包括大眾的ID.4、ID.3系列、小鵬P7、蔚來EP7在內的近20款新能源全新車入市,這些車型大多定價在15-30萬區間。如果2021年,你打算入手一臺電動車,就來留意下它們。
  • 大眾ID.3來勢洶洶 解讀2020年10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與9月份保持一致,達到4.9%,這意味著,全球每20輛新車中就有一輛新能源車型。緊隨其後的則是特斯拉ModelY,其10月份銷量為10602輛,雖然這款車在國內還未正式銷售,但國人對它的期待一直只增不減,在全球市場範圍內,特斯拉ModelY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如果不是五菱宏光MiniEV的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