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我們常吃的一種堅果,營養豐富,被稱為「長生果」,餐桌上經常有它的身影,嘮嗑時也少不了它。但我們偶爾會遇到這種情況:
家裡花生發芽了!
咦!很多超市和餐館都有賣花生芽了!
花生芽能吃嗎?花生這麼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發芽後會不會有這種毒素出現呢?能放心吃嗎?
其實花生和黃豆、綠豆一樣,都是豆科植物的種子。你想黃豆芽綠豆芽都是餐桌的常客,營養又好吃,那花生芽也是一樣的。
豆科植物比較善良可親,它們發芽的時候不會產生毒素。所以,花生正常發芽其實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而且對人體更有益!
白藜蘆醇是一種生物性很強的天然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效,有一定的抗炎、抑菌、延緩衰老、抗腫瘤、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事實上,發芽的花生中所含的白藜蘆醇含量是很高的,可比花生高100倍,比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含量高出幾十甚至上百倍,其保健功效也更好。
花生的蛋白質含量在24-36%之間,在堅果中佔據頭把交椅。但是它的脂肪含量比較高,所以花生經常被榨油。
測定顯示,發芽後的花生,其蛋白質、游離胺基酸的含量更高,更有利於人體吸收,但脂肪卻會降低,口感更好,還不易發胖。
據測定,生長5天後的花生芽中粗蛋白含量約增加了8.40%,粗脂肪卻降低了28%左右,所以害怕肥胖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
和糧食、豆子一樣,乾花生幾乎不含有維生素C,但發芽後的含量卻會顯著增加,這一點跟黃豆、綠豆發芽時很相似。
研究發現,在發芽後,其維生素C含量不斷增加,並在第5天達到高峰,隨後逐漸下降。而且,其維生素C的含量可超過黃豆芽和綠豆芽!
花生芽雖好,但不是什麼花生芽都能吃的。
你要鑑別花生發芽和花生發黴。如果花生是自然受潮發芽,或花生表面有黃色黴點,或氣味很怪等等,最好都扔掉。
一般來說,經過正規操作嚴格發芽的花生芽,健康又有營養。
01 選取顆粒飽滿、無破損、無凹凸畸形的花生,清洗乾淨後在80℃左右的熱水中浸泡5分鐘。這是為了給種子短時間的熱刺激,有促進發芽的作用。
02 將花生,用清水浸泡6-8小時,使其充分吸水膨脹。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妨礙消化吸收的因素如蛋白酶抑制劑、植酸等已經開始下降。
03 取出泡過的花生,控去多餘水分,均勻的鋪在有乾淨紗布的大平盤上,將花生置於完全避光的環境中。另外花生最適合發芽的溫度為25~30℃。
04 紗布要保持溼潤,最好過5-6小時,用噴壺均勻噴水,芽體全部淋溼,但不能讓水淹住花生。
05 大概3天之後,就會看到花生生出小芽,這時候就可以吃了。
花生只要一發芽就能吃,千萬不要把芽發的太久,否則食用起來口感會差很多。
吃時不能只吃花生或花生芽,而是連芽帶花生一起吃下去!
花生發芽後,其外面的表皮更容易去掉。是否帶著這層紅衣食用,主要看個人需要和身體狀況。
花生紅衣是一種藥材,有補血、凝血、促進血小板新生的作用,這對於貧血的人和傷口癒合有好處。但對於血液粘稠度高的人來說,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尤其是老年高血脂患者應儘量少吃或不吃。
花生的確很容易被黃麴黴汙染,其產生的毒素——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之一。更讓人無奈的是,這種毒素非常耐熱,在一般的烹調加工溫度下很少被破壞。
幸運的是,花生浸泡並不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因為黴菌不喜歡淹水的環境條件,它喜歡溼潤環境,而且需要足夠的氧氣才能茂盛生長。
如果選擇健康的花生作為發芽原料,整個發芽過程順利,則不用擔心產生黃麴黴毒素的問題。
但如果你的花生是自己自然受潮發芽,還是扔掉吧!
要想遠離有害物質,需要確認花生沒有黴變、酸敗現象,如果發現有輕微的黴味或者不新鮮的氣味,就要堅決扔掉!
文章內容、圖片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