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tific Reports發表張葳葳老師研究成果(圖文)
歐陽永志 攝影 本網訊 理論研究和實驗表明,在高壓條件下,許多經典化學中被「禁止」的化合物開始穩定存在。Gonchrov教授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在今天出版的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
-
巨曉棠教授課題組研究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發表(圖文)
本網訊 2月5日,我校資環學院巨曉棠教授課題組研究成果在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的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上發表。 自2000年以來,我校資環學院巨曉棠教授結合自己在氮素循環和環境影響方面的長期積累,深入開展了集約化石灰性低碳旱作土壤氧化亞氮產生機制的研究。
-
南京大學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
相關成果近期以「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lithium niobate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doi: 10.1038/s41566-018-0240-2)上。
-
臨沂大學高中鋒教授在Nature雜誌子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化分析研究所高中鋒教授關於可視化傳感新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Manipulating the hydrophobicity of DNA as a universal strategy for visual biosensing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
-
多學科類科學期刊影響因子:Scientific Reports與Natur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位列前五
2013年,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2400多篇文章,目前每月收到500多篇投稿。僅今年1月到7月,就發表了2100多篇文章,而且還在不斷快速增長中。Nature Communications連續第二年保持多學科類科學期刊第三位,其影響因子上升到10.742。該刊也提供開放獲取模式供作者選擇,目前每月收到1500篇投稿,比Nature多出50%。
-
又一篇Nature!交大葉芳偉課題組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交大葉芳偉課題組發表最新研究成果!「Localization and delocalization of light in photonic moire lattices」為題的研究成果。因此,莫爾晶格為未來的光束控制、圖像傳輸、信息處理提供了一種更加簡單易行的手段,也為研究低功率下的非線性光學提供了一個易於執行的平臺。此外,光子莫爾晶格的研究也為二維材料和冷原子系統中莫爾晶格的研究提供了極其有益的借鑑。葉芳偉課題組長期研究微納尺度上光和物質相互作用的新物理,探索光控的新途徑。
-
上海交大張潔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張潔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顆粒體系中發現了剪切局域化(shear localization)和長程關聯的極化應力場之間的關係,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2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Connecting shear localization with the
-
西安交大理學院兩博士生論文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在線發表
Tomography」(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0121/srep01089/full/srep01089.html)。在這一研究工作中,童慧敏等人應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優化負染方法和單個顆粒三維電子斷層成像技術,成功實現了對單個抗體顆粒的高解析度結構觀測,進而獲得到了迄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單個抗體的三維空間結構密度圖,這是歷史上首次系統地完成了對人體抗體及其複合物的動態結構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的三維結構研究。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參與的大麥泛基因組構建研究成果在Nature發表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小麥大麥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通過參與大麥泛基因組構建國際協作研究,在破譯大麥泛基因組方面取得了裡程碑意義的研究進展,將為未來開展大麥青稞種質資源鑑定、遺傳研究、種質創新及新品種選育提供有力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北京時間11月26日在《自然(Nature
-
《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葆元醫藥抑制劑研究成果
杭州2019年9月25日 /美通社/ -- 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稱葆元醫藥)宣布從日本第一三共株式會社獨家引進的在研創新抗癌藥AB-106(原代碼:DS-6051b)ROS1 & NTRK 雙靶點抑制劑的臨床前研究數據已於2019年8月9日在線發表於世界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
Scientific Reports | 我是這樣的學術期刊
-
青島農大張忠華教授參與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發表
青島農大張忠華教授參與科研成果在《Nature Genetics》發表 11月2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以研究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了甜瓜馴化和重要農藝性狀形成機制的研究成果。
-
西農沈錫輝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10月23 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沈錫輝教授團隊張磊副教授完成的題為「Sensing
-
Nature 系列發布三本新期刊
Nature Energy 致力於發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從各方面來探索這些問題,這涉及能源生成和儲存、能源配給和管理、不同參與者的需要和需求,以及能源技術和政策對社會的影響等。「Nature Energy 將有助於推動必要的跨學科討論,以解決能源領域所面臨的社會挑戰。」該刊主編 Nicky Dean 博士說。
-
...多層膜納米光柵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同濟大學黃秋實副教授關於X射線多層膜納米光柵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6-05 瀏覽:
-
2019年中國學者在Nature及Science發表研究成果大爆發
2019年即將結束,中國學者總共在Cell ,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180項研究成果,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有105篇,材料學有30篇,物理學有18篇,化學有12篇,地球科學有15篇。自然指數是指包括了作者單位信息和機構關係的資料庫,它追蹤發表在82種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這些期刊均由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獨立小組選出。自然指數提供機構和國家所發表論文的絕對計數和份額,由此可顯示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的情況。
-
14篇Nature系列合集:DNA元件百科全書最新成果出爐
現在,一項名為 DNA 元件百科全書計劃(ENCODE)的系列研究朝著這一目標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研究第三階段發現了 120 多萬個基因調節元件,以及它們何時、何地調節基因的 「開關」。《自然》《自然-方法》和《自然-通訊》發表的 14 篇論文合集描述了這一結果,為基因組組構和功能帶來了新的認知。Nature 雜誌官網 ENCODE 合集目前,這一系列研究的數據已對外開放。
-
致敬韓春雨老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Nature Biotech發表重大原創成果
5月2日,Nature系列頂級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來自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韓春雨副教授題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重大原創性成果。
-
南華大學一研究生在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重要研究成果!
新冠爆發以來,南華大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研究生伍謙(2019級, 導師瞿小旺博士),劉紫嫣(2018級,導師劉文培博士),積極參與新冠的中和抗體及T細胞免疫研究。經過近10個月的克難攻堅,在Nature Microbiology(中科院JCR分區1區,影響因子:15.540)發表題為 「Spike-specific circulating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and cross-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in recovered COVID-19 individuals」 的新冠研究論文。
-
華中科技大學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神經學研究新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神經學研究新成果 來源:生物通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1-19 今日/總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