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題:繼往開來 邁向復興——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敏、王希、王炳坤

這是風雲激蕩的40年——中國人民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智慧,寫下光輝精彩的篇章,創造出改變中國和影響世界的偉績。

這是奠定未來的40年——輝煌和奇蹟既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奪目的一頁,更為未來開啟了新的章節。

新起點,新出發。

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巨輪以更加無畏的勇氣和決心,揚帆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

新方位、新跨越——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

世界矚目,萬商雲集。

11月5日,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五大洲3600多家企業參展,境內外採購商超過40萬人……

這是40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向世界展示的風姿。

40年來,從小崗「包產到戶」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從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到改革試點全面開花,從加入世貿組織到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一路艱難一路探索,改革進程勢不可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

——經濟實現歷史性跨越。

40年來,實現年均約9.5%的GDP增長和年均8.5%的人均GDP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製造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

1978年的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僅為3.1%。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達到27.8%。

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始終如砥柱中流。

——社會活力競相迸發。

中國高鐵跑向世界,微信、支付寶風靡全球,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

一次次思想解放,一輪輪創新變革。

從中國第一個個體工商戶章華妹到數以萬計的民營企業家,從千萬農民進城打工到共享城鎮化發展機會……40年來,億萬人民煥發改革熱情、投身改革實踐,激發無窮的創造力。

——人民生活煥然一新。

40年間,僅從脫貧攻堅這個窗口,就足以感受到民生的巨變。

10月17日,我國宣布第四批85個貧困縣實現脫貧……40 年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 7.4 億,貧困發生率從 1978 年 的 97.5%減少到 2017 年的 3.1%,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 70%。

從溫飽不足到邁向全面小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發展中,無數夢想拔節生長,美好希望競相綻放。

在北京土生土長、61歲的張愛民,幹過木匠,當過泥瓦匠,在王府井練過攤,開過西餐廳,後來又自己開公司……

今年11月,「寶刀未老」的他再次創業,在東單北大街開了一家「咔哥」智能廚房——這家餐廳沒有廚師,而是用機器人炒菜,引來很多顧客嘗鮮。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實現不了我的這些夢想。」張愛民說。

新形勢、新使命——站在新起點,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40年波瀾壯闊,有太多理由為成就讚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朝著「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奮進,改革從未像今天這樣被賦予更多期待。

觀國情——

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如何提高效率、擴大生產,更好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公平和效率怎樣兼顧?先富和共富關係如何處理?……

當下的中國,仍然面臨長長的問題清單,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疊加,民生焦慮需要緩解……

察世情——

和平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加,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引發人們對發展預期的諸多擔憂……

面向未來,堅持通過改革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要更加清晰理性認識改革的新方位、新特點。

——從「殺出血路」到「闖關奪隘」,改革的難度一點都不亞於40年前。

10月9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針對當前國企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這次會議提出「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

新一輪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

土地制度、戶籍制度、住房改革……「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前所未有,唯有以更大決心、更強勇氣衝破束縛、換羽新生。

——從局部探索到全方位推進,改革的廣度極大拓展。

10月中旬,《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發布。至此,從北至南,從沿海到內陸,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12個自貿區組成改革「新雁陣」,引領中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40年來,從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到遍布全國各地的一批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再到上海自貿區……改革的種子從這裡複製、孕育,撒向全國,碩果纍纍。

從局部到全局,從經濟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改革更需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協同配合。

——從「解決溫飽」到「滿足新期待」,改革更需注重民生溫度。

發展「蛋糕」做大了,但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進入最為關鍵的階段,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有更多的期待……

站在新起點,正視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順應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新機遇、新出發——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向著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奮勇前進

12月8日2時2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之旅。

「嫦娥」逐夢航天,「神舟」遨遊太空,「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多次發射……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包括航天工業在內中國各行各業跨越式發展的集中縮影,更是勇於追求夢想、不斷創造新高度的新起點。

登高望遠,繼往開來,前進的步伐永不止步:

——將改革進行到底,迎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中國。

走進山西潞安集團,年產180萬噸煤制油項目實現滿負荷運行,這裡的煤炭正由「按噸賣」變為「論克賣」。

在山西,一場能源變革深度推進:依靠環保倒逼機制,探索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穩步推進產能減量置換……2016年至2017年,山西累計關閉煤礦52座、退出過剩產能4590萬噸,煤炭去產能規模全國第一。今年,山西再關36座煤礦。

——將改革進行到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48枚公章靜靜地躺在貼上封條的玻璃櫃內——在遼寧省鞍山市,239項行政許可和與其相關聯的其他權力去年從21個部門劃離,改由市行政審批局一枚公章管審批,老百姓「最多跑一次」事項目前達93.5%。

今年上半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確定的25個「新部門」全部完成掛牌,省級機構改革隨即全面鋪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不斷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蹄疾步穩……面向未來,以改革構建更加符合國情的治理方式,將為中國長治久安夯實根基。

——將改革進行到底,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穿梭在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48平方公裡土地上,北方生物醫藥、中車鈦合金零部件、中瑞福寧機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項目正加緊建設。

不久前,德國寶馬集團宣布投資30億歐元在這裡建設新工廠,帶動全球高端零部件企業紛紛落戶。

「這不僅帶來提升高端製造業的機會,更促使我們用最先進的理念進行全球資源配置。我們要主動改革、擴大開放,向世界學習,融入全球發展浪潮中。」中德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忠孝說。

放眼全國,從南至北,從東向西,「一帶一路」從千年文明中走來,將中國和世界緊緊聯繫在一起,共謀發展、共贏未來。

11月19日,隨著兩顆組網衛星順利升空,我國成功完成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在星空中布下我們的未來。

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從差點被「開除球籍」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昨天的奮鬥就是為了今天、為了未來。

此時,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越發振聾發聵:

「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開新局於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於偉大的自我革命,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繼續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歷史新篇章!」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改革開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傳承發展了革新開放的文化傳統,使中華民族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復興的目標。
  • 紀念改革開放40年:創造歷史的偉大變革
    「1978」「2018」,這兩個普通的數字,對於現代化之路上的中國,象徵著重要的時間節點,串連起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40年。風起雲天,潮湧東方。以1978年為起點,古老的中華民族開啟了走向復興的壯闊徵程,年輕的人民共和國邁向大踏步追趕時代的現代化道路。世界東方的這片熱土,在奮進中發展,在變革中新生。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北外舉行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曾繁華)12月22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隆重舉行。外語教育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同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外語教育的蓬勃發展歷程,總結成就與經驗,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外語教育的奮進藍圖。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歷程回顧
    重溫40年改革開放昂首闊步新徵程  曹庭瑞在致辭中談到,改革開放的浩蕩浪潮,讓中國融入廣闊世界,讓世界發現新的中國。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改革洪流中,中國紡織工業主動融入全球化潮流,把握住了機遇,也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發展。今天,站在全新的歷史關口,面對新的、複雜的內外形勢,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更甚於40年前,需要我們繼續付出加倍的努力。
  • 在馬蜂窩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旅遊業的變遷
    前言:1978年,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旅遊業作為啟動改革的突破口,開始肩負起從外交事業向經濟產業的轉變。然而,彼時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旅遊」還只是一個生僻詞。2018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世界第一大國際旅遊消費國,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僅在上半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已達28.26億人次,說走就走的旅遊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改革開放40年,中國旅遊業以黑馬速度實現起跑、趕超和跨越,中國人的步伐走遍大江南北,走向全球各地,中國文化也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得以傳揚,這些巨變,凝聚在了一篇篇的遊記裡。
  • 人民日報重磅文章紀念改革開放40年:創造歷史的偉大變革
    「1978」「2018」,這兩個普通的數字,對於現代化之路上的中國,象徵著重要的時間節點,串連起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40年。風起雲天,潮湧東方。以1978年為起點,古老的中華民族開啟了走向復興的壯闊徵程,年輕的人民共和國邁向大踏步追趕時代的現代化道路。世界東方的這片熱土,在奮進中發展,在變革中新生。
  • 從「打開國門」到「全方位開放」,這些關鍵詞見證改革開放40年巨變
    風雲激蕩見證滄桑巨變,春華秋實喜看碩果盈枝。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時間節點上,回望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從理論的接續創新到實踐的不斷向前,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戰略到深刻改變生活的小細節,從物質上逐漸富足到精神上愈發自信……中華民族在復興徵程上刻印下一個又一個「關鍵詞」。
  • 改革開放40年徵文1000字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心得體會
    想起了在1979年得那場大辯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或許吧,就是這句話,改變了中國的進程。篇五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鵬城深圳的勃興,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
  • 從深圳發展看中國改革開放40年
    開欄的話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砥礪奮進,40年眾志成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億萬人民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輝煌的成就和生動的實踐,印證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因此,應該秉承改革開放的精神,不忘初心,不負眾望,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從40年的改革開放中汲取精神營養和奮鬥能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徵程中書寫改革開放的新篇章。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七  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一個答案,給世界一個奇蹟。
  •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內容概括 主要講了什麼
    這次載入史冊的重要會議,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徵程,進行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經過40年砥礪奮進,覺醒的中國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新徵程。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勇於創造新的歷史。
  •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1500-2000字心得 改革開放40年作文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也取得了累累的碩果。下面是一些不錯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與作文範本,僅供參考。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4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40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0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巨變、令世界為之驚嘆的40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
  • 「留住40年,這些光影令人心潮澎湃!——陝西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
    正在這裡舉辦的「波瀾壯闊 三秦華章——陝西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吸引了一撥又一撥參觀者。人們摩肩接踵,慢慢挪動腳步,仔細聆聽講解,為陝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振奮不已,對三秦大地的嶄新面貌讚不絕口。「第六單元有我們的照片,快去看!」正在參觀展覽的省僑聯權益保障部部長薄廣莉激動地喊道。照片上,一位身穿橘紅色馬甲的青年志願者在給幾位頭髮花白的老人進行講解。
  • 人民日報任仲平文章:創造歷史的偉大變革——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不無感慨地總結,中國發展道路與西方有著根本差異,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新「現代化模式」的崛起。在世界的坐標系中看,中國改革開放這個「20世紀最重要事件之一」,不僅助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深度融入世界,更向世界證明,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40年波瀾壯闊的變革,繪出一個民族向上生長的脈絡,讓中國在幾十年時間裡走過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現代化歷程。
  • 習近平在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講話感悟及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高度讚揚了中國人民為改革開放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鄭重宣示了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明確提出了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目標要求。
  • 體驗中國「高考」作文(我看改革開放40年)
    體驗中國「高考」作文(我看改革開放40年) 2018-12-22「高考」作文(我看改革開放40年)12時左右,我們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外國留學生,懷著緊張而新奇的心情邁進了一個特殊的「考場」。這是由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雲」客戶端精心策劃的一檔欄目,安排外國留學生來一場即興「高考」作文,以了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高考。  作文題目是《給2035年的一封信》。2035年?這不是去年我在新聞中聽到的時間嗎?
  • 中國三星召集青少年「探知未來」 共寫改革開放40年創新篇章
    發揚創新精神 三星攜手青少年致敬改革開放40年將創新DNA注入青少活動 中國三星致敬改革開放40年12月18日,在舉國上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在京正式啟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穿越「歷史三峽」:改革開放潮湧遼闊未來
    站在改革開放40年這個特殊年輪迴望,壯闊東方潮在深刻改變中國、驚豔世界之外,更帶給人無限沉思與前行力量。如何審視這場跨越世紀的偉大變革?「中國號」改革開放的「巨輪」從何處駛來、正駛在何處、又將往何處駛去?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才能弄清楚其中蘊藏的邏輯與密鑰。
  • (2月13日)申論範文:唱響改革開放時代讚歌 展現民族復興使命擔當
    改革開放,這場發端於40年前的偉大變革,開啟了中國歷史一個嶄新階段。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人民用勤勞的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中華大地發生了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40年風雷激蕩,40年砥礪前行,40年的改革開放鑄就了今天的富強中國。改革開放,與人民的辛勤奮鬥同向共行。
  • 不惑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講話劃重點
    鄧小平同志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裡程碑建立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