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白卷英雄」結局曝光: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2020-12-25 騰訊網

今年高考終於落下帷幕。

這屆考生大概是恢復高考以來最難的一屆,遇地震,內澇,大暴雨,坐澡盆,吊車,船,遊著泳去考試。

還看到一位父親背著女兒在洪水中遊泳,拼了命也要按時把女兒送到考點。

竭盡全力也要奔赴這場考試,因為它太重要了,足以成為千萬考生命運的分水嶺。

人的一生,看起來很漫長,但實際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那幾個關鍵點,高考就是其中一個。

有人堅信高考改變命運,也有人對高考充斥了不滿。

他們石破天荒的在考場上交了白卷,以此對抗高考。

10年過去了,那些白卷英雄,是否活成了他們期望的模樣?

高考是如何改變了命運?

01

交白卷的反應試教育者

2006年,河南省南陽市的蔣多多,成為了高考新聞人物。

當年,她把對高考的不滿,寫在了各科試卷主觀題的空白處,並將自己的筆名「心碎飛魔「寫在密封線外。

所有試卷用雙色筆答題,希望各科成績都0分,引起教育部門的關注。

最終她的文綜0分,高考總成績114分,高考違規後,她成為了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

這場人生的賭局,結果並沒有按她預想的方向發展,她對高考制度的點評沒有引起任何部門的重視,反而,媒體更加關注的是,這個出身不怎麼好的女孩,為何要以破釜沉舟的態度放棄高考。

蔣多多的父親是保險業務員,母親是農村婦女,她從小學習還不錯,考上了當地重點高中,父母一直對她抱有期待,希望她能考個好大學。

到了高二,她迷上了寫小說,寫了40多部小說,累積100萬字。

不過她從來不看什麼名著,認為會限制她的思路,影響她的個性,而且很多小說只是寫了個開頭,都是無疾而終。

不過有一部獲得了一家雜誌社的認可,發表了一小段,這給了她極大的鼓勵。從此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寫小說上。

老師批評她,她很不滿,對高考的不滿情緒積累越來越多,讓她有了在高考上「拼」一把的念頭。

在考場上書寫批判語句時她心裡很輕鬆,考完後,壓力立馬就來了。

父親問起她的成績,她說:考上是不可能了,我自有打算。

母親看了報紙才知道她故意考0分。她的叛逆,讓她成為村裡的名人。父母想起她,只有止不住的失落。

對父母的愧疚心理,讓她不敢回家,她的打算,就是揣著攢了很久的200塊錢出去打工,但因為學歷不高,沒有技能,四處碰壁,錢花光了也沒找到工作。

生活的殘酷很快擺在她面前。

後來她在自述裡說:「那一段特別無助,壓力特別大,老覺得對不起父母。好幾次連死的念頭都有了。」

蔣多多用自己的人生賭了一把,可惜人生並沒有垂憐於她。

過後她沒有選擇復讀,也沒有繼續寫小說。

和她同屆的同學有些當年考上了大學,實現了階級跨越,而她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有人說她讀了技校,也有人說她結婚後一直生活在農村,成為一名農婦。

她沒有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反而被生活改變了命運,沒有學歷和背景,失去競爭力的蔣多多,也只能在底層中的某個角落接受生活的捶打,過著辛苦的日子,她早已失去了選擇的資格。

讓她沒想到的是,在未來的幾年裡,還會有人成為她的「繼承者」

一個叫徐孟南的男生,重蹈了她的覆轍。

02

年少輕狂的「白卷英雄「後悔了

2008年,19歲的安徽考生徐孟南深受韓寒《通稿2003》的影響,強烈反對應試教育。

當年高考,他在答題紙上寫滿了自己的「教育宣言」,以交白卷的方式,轟動全國。

結果顯而易見,他沒有考上大學,也沒人認同他的教育理念。反而因為衝動交白卷,人生走了很多彎路。

他後來輾轉在全國各地的工廠:組裝廣告箱、製造井蓋、包裝衛浴產品、生產說明書…都是髒活累活。

期間他也想換份好工作,但高中學歷的他只能接觸到底層工作。沒有資本和學識,他也沒能幹成一番大事業。

因為高考的任性,他的人生軌跡不太平坦:結婚生子、感情不順、離異、工作一事無成,在庸碌瑣碎的日子裡,生活只剩一地雞毛。

回憶當年的決定,他坦言:「後悔了,太不值」。

後來他還上過微博熱搜,因為他想重新高考,並力勸學生們千萬不要放棄高考。

2017年,已為人父的徐孟南重新參加高考,考上了一所大專院校。歷經十年坎坷,他又回到原點。

他說:「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考零分。」

可惜他的呼籲來得太晚,叛逆少年不止他一個。

和徐孟南同一屆的吉劍同樣交了白卷,後來他一直在各地打工:在餐館做過雜工、在建築工地搬過磚,睡過公園長凳,撿過垃圾換錢。

回想起剛開始的打工生活,他懊悔痛哭,認為自己毫無尊嚴:「像狗一樣活著。」

07年交白卷的陳聖章,做過藥品推銷、保險公司業務員、公益活動策劃、夜總會營銷員等工作,還經歷幾次創業失敗,現在成了開貨車運土方的司機,每天在路上奔波。

最極端的還屬10年交白卷的張皎,他每張試卷只寫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不生則死」16個字。

一舉成名後,年少輕狂的他說:凡不是來找我投資的,一律免談!10年內賺下1000萬的目標,成為中國的首富!

他說自己是向比爾蓋茨學習。最後,他也為自己的狂妄無知付出了代價:為了賺錢,他製作偽卡消費套現,最終進了監獄。

這些白卷「英雄」們,用十幾年寶貴的人生和慘痛的教訓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突出能力的人,衝動盲目的反抗是一個多麼幼稚愚蠢的行為。

他們的行為,也給後面的考生提供了反思:認為高考無用是教育中最錯誤的認知。

就連當年反對應試教育的韓寒,如今也開始反思高考的合理性:

「現行的高考教育制度無法照顧到方方面面,但是卻有著基本的公平。應試教育儘管有不足之處,但因材施教的時代遲早會到來。」

03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曾經那些不屑高考而交白卷的人,如今已經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

他們覺得高考不公,以統一的學科來選拔人才,制度僵硬,不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他們都錯了。

在教育資源不平均的情況下,高考才是最合理,最公平的考試,對寒門子弟反而更有利。

如果看看歷史,你就知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層階級壟斷了知識,底層百姓根本無法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直到科舉制的出現,才讓寒門子弟們有機會通過科舉改變命運。

如果看歷史,你就知道,科舉為什麼是八股取士,因為只有讓四書五經作為考試內容,才能大大降低寒門士子的考學門檻。

大家都做同一套卷子,才能在教育資源不均等的情況下,儘量保證公平,決定成績的最大因素,就是努力。

對於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高考已經是最低成本的晉升賽道。如果沒有公平的高考,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所能得到的機會和付出的成本將是雲泥之別。

如果讓普通家庭和富有家庭的孩子,在中高考時拼特長、拼專項技能,那還不如應試教育來得公平。

讀書、高考改變命運,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如果不是努力高考,白巖松大概率還是生活在內蒙古偏遠縣城的一個普通人。通過高考,他進入了中央電視臺,才有了後來光輝燦爛的人生。

字節跳動的員工郭宇,28歲,獲得數十萬股股票期權,估值上億,提前退休。或許他開掛的人生不可複製,但絕對和他努力學習創造的優秀履歷脫不開關係。

畢業於深圳中學,考上暨南大學,進入支付寶實習,這些經歷都是他後來成功的敲門磚。

北大的陸步軒去賣了豬肉,後來自創品牌,身家上億。他就算是賣豬肉,也比沒學歷的人賣得好。

還有去年那個博士畢業年薪兩百萬的左鵬飛,讓全網羨慕。能讓他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的方法,就是讀書啊。

早有數據證明,收入和教育水平直接相關。學歷越高的人,收入越高。

在社會上擔任重要職位,取得重大成就,叫得上名號的,90%都是高學歷人才。

通過讀書,高考改變命運的例子太多了。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天差地別。

更何況,不拼命讀書,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越有錢有勢的人,在教育方面對孩子越嚴格,賭王之子何猷君就是學霸。

無知的人,才會相信讀書無用論和所謂的快樂教育。

英國快樂教育的本質,是處於領導階層的精英們讓社會階層穩定的手段。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在「快樂教育」的謊言中,就如同溫水裡煮著的青蛙,悄無聲息的被沉澱到底。

在英國,公立學校自由散漫,私立精英學校管理嚴格、學業壓力巨大,兩者在教學質量上天壤之別,後來在英國社會上擔任要職的人,80%都來自私立精英學校。

就像韓寒後來在微博裡說的:

「對於中國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英美的教育體系,而應該慶幸在中國。因為相比社會階層已經非常分明的發達國家,跨越階層要困難得多。而在中國,只要夠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我也歷經高考的洗滌。

至今,我仍在一條踏踏實實學習的路上,像大多數人那樣過著平凡也珍貴的人生。

正是這種來自基層、紮根普通的閱歷,讓我格外關注蔣多多、徐孟南和張皎等0分考生的命運,也對很多窮人家的孩子發出這樣的呼聲:

對付高考的最好辦法,就是戰勝它。

由於地域、政策和出身的差距,中國高考的確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依然是窮人家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農村,走出貧困,走出愚昧,走到開闊之地的最佳途徑。

年幼的蔣多多、徐孟南和張皎對抗的,或許並不是高考,而是因成績下降而無處安放的自己。

當他們年長,明白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看清這人生就是不斷努力的真相,他們終將明白:

反抗的最高級,不是一味叛逆,而是徵服。

不要用雞蛋碰石頭,要用力長成一隻雞。

不管你承不承認,這個世界的最大話語權,永遠屬於成功的人。拿雞蛋碰石頭的舉動,看似悲愴可嘉,但最後疼痛破碎的,惟有自己。

當旁觀者一鬨而散,我們終還要獨自面對漫長的人生。蔣多多、徐孟南和張皎,火了一陣子後,苦的是自己的一輩子。

當你還是雞蛋時,不要和石頭死磕,而是要用力長成一隻雞,然後帶領你的子孫們,一點點向好,一寸寸推動石頭。

窮人家孩子不怕犯錯,但怕以身試錯。

窮人家孩子,出身底層,歷經艱辛,自卑敏感,難免憤懣不平。但窮人家的孩子,因為窮過,因為不被善待,因為每一步都走得艱難,每一天都來之不易,更要在人生關鍵時候,保持清醒,漸生智慧。

蔣多多、徐孟南和張皎,故意違規高考後,在人言可畏和親人疏離中,走上了更艱難、更兇險的那條路。他們忘記了:

可供窮人家孩子選擇的路,本來就不多。千萬不要再人為地把自己的路走偏,走窄,走死。

失敗的人生,不是考不上大學,而是放棄自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考不過是人生競技的開始。從這場有著特殊意義的考試起,你將成年,將面臨不一樣的評判體系。

不管你是上學讀研,還是輟學工作,將要面對的,都是不斷的挑戰和競爭,不斷的障礙和困境。

這才是生命的真相。

高考的意義,並非一個分數,一張文憑,而是穿過考場和煎熬,歷經那年的黑暗和錘鍊後,你以更加強大的內心去迎接餘生那一場場不可預測的考試。

所以,高考是一場煉獄。

不管命運指向何方,歷經高考的你,都將在穿越這場體力和智力的群體考驗後,遇見不一樣的自己,進而在眼淚歡笑中明白:

原來,沒什麼大不了。

原來,我可以挺過去。

這,才是我們迎戰高考的終極意義。

學習的好壞,良好的教育資源,可能無法預測一個人的發展上限,但它一定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發展下限。

高考也許不是人生獲得成就的唯一途徑,但它卻是眾多選擇中,吃苦最少的一條,是普通人實現階級跨越的唯一途徑。

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擁有一紙文憑,未必能讓你登上人生巔峰,不過,它確實可以讓你更接近嚮往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高考「白卷英雄」結局曝光: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人的一生,看起來很漫長,但實際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那幾個關鍵點,高考就是其中一個。有人堅信高考改變命運,也有人對高考充斥了不滿。他們石破天荒的在考場上交了白卷,以此對抗高考。10年過去了,那些白卷英雄,是否活成了他們期望的模樣?高考是如何改變了命運?
  • 白巖松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經歷過了,又何必在乎
    白巖松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是在輿論質疑六安毛坦廠中學教育方式時提出沒有高考,貧寒子弟,甚至普通家庭子弟有幾個能拼過富二代的,當然黃光裕,牟其中等極少數人例外。,你就能拼得過富二代嗎?高考苦嗎?其實高考的苦不算苦,沒有高考的苦,才是真正的苦。
  •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白巖松表達對高考的看法,一針見血
    在很多考生的心中,高考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一條捷徑,很多人通過高考進入了一所非常優秀的大學,經過四年的培養之後,能夠成為一名非常成功的人士。因此人們往往將成功與高考聯繫在一起。白巖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由此可見,高考是許多學生改變命運的一個機會。
  •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句話有道理嗎?
    國內外很多教育界人士,對國內的高考制度十分詬病,認為這是舊時科舉制度的再現,高考往往是一考定終生,而且通過這樣的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成為「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針對這樣的觀點,國內名嘴白巖松講了一句:「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 21年高考還有268天,假若沒有高考,你的孩子拼得過富二代嗎
    我真不敢想像如果今年中國取消了高考人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假若沒有高考,你的孩子拼得過富二代嗎?路雖然不是只有高考這一條路,但沒有參加高考的人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難謀求發展了。考出選擇一個好大學,學一份好專業,找一份好工作。這是每一位家長為孩子的考慮。富二代們擁有更多的資源,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有著更多更好的選擇。
  • 白巖松: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因為疫情推遲,牽動億萬人心的高考,最終還是來了。開考第一天,各種有關話題爬上熱搜榜,、、、......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舉國為高考學子護航。高考,或許並不是通往幸福人生階梯的唯一途徑,但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卻成為改變命運的契機。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上有關於高考的爭議和討論,從未停歇過,高考究竟意味著什麼?
  • 白巖松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聽聽李老師怎麼說?
    作為一名有著15年教學經歷的老教師,我基本贊同白巖松老師的觀點,沒有高考我們真的拼不過「富二代」,但是,我還認為,即使有了高考也未必拼得過他們。所以,白巖松老師的這句話至少是一個必要條件,但不一定是個充分條件。一、高考意味著什麼?機會,最公平的競爭機會。
  • 白巖松:沒有高考,你能拼得過富二代嗎?
    除此以外,寒門子弟要想獲得上升的「渠道」,你就得「拼關係」、「拼人脈」。而這兩樣,普通人是怎麼也拼不贏富二代的。有一次白巖松在節目上談到社會上關於「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時說:讀書是你拼贏富二代的唯一機會,年輕人應該把握住機會。 一、應試教育和「高考」的弊病 中國的應試教育,在這兩年不斷遭到詬病,原因是通過統一的考試來培養人才的方式,最後培卻是養出了許多「高分低能」,沒有實操能力的人。
  • 白巖松: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科舉制起於隋朝,因分科取士而得名,雖說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科舉制把讀書、應考和仕途聯繫了起來,唐代沿用隋朝的科舉制,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光是開始科目都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唐代取士,不僅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考生們需要投獻自己的文章,白居易當年就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除了文舉,唐代還產生了武舉,不過唐代光是秀才科就非常難,導致錄取的人都十分少。
  • 白巖松:沒有高考,你能拼得過富二代嗎?
    對此白巖松有不一樣的看法,白巖松曾經說過:「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白巖松為什麼會這麼說?對於學子們來說,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跳板,高考的成績將會決定你在什麼樣的大學讀書,而你在什麼大學中畢業,將會影響到你日後的工作和收入。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某高校的碩士畢業生,因為本科不是211高校,遭到了某外企的拒絕,現實就是這樣,很真實。
  • 現實拷問: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現實拷問: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1】→我不讀書可以嗎?↘↘↘↘可以!!但是,白巖松說過:現在的社會現狀是,混在最底層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讀過書的;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財富還是智慧?經驗還是人脈?這些你都有嗎?
  • 40多年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如今過得如何?
    高考作為無數學子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向來被很多家庭視為重中之重,人們也都希望能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然而在巨大的壓力下,每年高考考場都會狀況頻出,不過對於交白卷的情況,卻是很少出現的。但在40多年前,就曾出現過一位在高考中交白卷的「白卷英雄」,他叫做張鐵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 白巖松關於高考的10句扎心大實話: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他們還把夢想放在高考上,這是一件好事,別去破壞它。我祝福這些普通的家庭,我希望高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3、現在也有很多人說,高考不再能改變命運了。很多人說現在階層板結了,其實此前更板結。所以高考才真正結束了那種板結。讓不管是什麼身份,你如果分數靠譜,就總能往外走。4、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 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高考「白卷英雄」們如今過得怎樣?
    可是總有一些人不信這個「邪」,自命非凡,以「白卷」對抗高考,控訴在他們眼中「腐朽、沒落、禁錮人性」的教育制度,以期趟出一條「陽關大道」。那麼他們成功了嗎?「白卷」,但「白卷」不白,在主觀題空格裡洋洋灑灑寫了長達8000字的文章,控訴教育制度,結果文綜試卷被判為0分,高考總分114分。
  • 梁江濤:「高考拼富二代」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作者:梁江濤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前天,永康市第二中學行政樓大廳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這麼一句話。從2009年開始,高考衝刺100天的時候,永康二中的這塊大屏幕就會寫出高考勵志標語,今年的激勵比往年來得早一些。
  •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全鄉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女孩
    這個積極開朗的女孩叫徐倩,是蓮都區太平鄉太平村的人,今年高考她考了694分,被清華大學農村專項招生計劃錄取。這不禁讓我想起白巖松老師說的那句「沒有高考,你拼的過富二代嗎!」
  • 2020年,白巖松的靈魂拷問依舊扎心: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上有關於高考的爭議和討論,從未停歇過,高考究竟意味著什麼?央視紀錄片《高考》或許能給人們一個意味悠長的回答。對不少老師、父母、學子們來說,高考是拼了十多年的一個未完成的夢。考場前夕,再怎麼寵溺高考的學子們,都不為過。
  • 10年前的"白卷英雄"張皎,高考0分卻揚言做比爾蓋茨,後來怎樣了
    ——愛迪生高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作為全國性的升學考試,每年的高考都牽掛著億萬人的心。在這個社會,儘管高考不是人生發展的唯一道路,但是已經成為一條非常重要的道路,每位考生都拼盡全力只求多考一分,可以說高考已經成為一個人人生的轉折點。
  • 沒有高考,你憑什麼拼過富二代?嘲笑毛坦廠的人,大概從沒窮過
    白巖松談毛坦廠: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隨著毛坦廠的越來越被人熟知,質疑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刷題機器」、「高分低能」、「即使考上大學也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人說,毛坦廠中學,是高考病態下的產物。不知道說出這種言論的人有沒有經歷過高考,或許他們一出生就等著繼承家產吧。
  • 12年前高考「白卷英雄」,打工十年幡然醒悟,如今在專科讀大三
    12年前,那個高考故意考0分的「白卷英雄」,現在怎麼樣了?2008年,安徽有個叫徐孟南的學生,對現行教育體制不滿意。於是,在高考場上故意交白卷。隨後,他順利落榜,接著聯繫媒體曝光自己這個「0分考生」的教育教育理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