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母豬專題的第4篇。因為一個行業會議的原因,小編們都在參加會議,耽誤了微信內容的發送,在此向關注豬事會社的童鞋們致歉!
母豬分娩時,生殖器官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機體的抵抗力明顯下降。因此,母豬產後要進行妥善的護理,讓其儘早恢復健康,投入正常的生產。
一般情況下,母豬產仔結束後,要注意檢查母豬胎盤是否完全排出,當胎盤排出困難時,可給母豬注射一定量的催產素,有助於胎盤的排出豬病防治。
出生仔豬在6小時內,必須吃上初乳,8小時內母豬未產完,要進行催產處理。
母豬產前產後護理母豬產後3天,作好產後保健工作,對母豬子宮復舊進行觀察,發現有異常現象,要進行及時的清官消炎,如有炎症,要及時進行消炎治療。
母豬分娩後身體極度疲乏,往往感到很渴,沒有食慾,也不願活動,這時不要急於飼餵平時的飼料,只餵給稀的熱麩皮鹽水即可。
產後的頭幾天,仔豬小而吃奶量少,如果母豬產奶多,就會有剩餘的奶留在乳管中引起乳房炎,因此應根據這個特點人為地調節母豬的日飼餵量,使母豬的產奶量隨著仔豬需要的增加而增加。母豬產後的日飼餵量應該由少而多地逐日增加,一般在產後4~5天達到其哺乳和自身維持所需的量,母豬自身維持需要的飼餵量參照其妊娠前期的飼餵量,然後,以哺乳一頭仔豬增加日糧0.2~0.3千克計算其哺乳需要。除飼餵全價配合飼料外,母豬在哺乳期間最好補餵一些優質的青綠多汁飼料如苜蓿、胡蘿蔔等。
母豬產後護理簡單幾點注意:
一、記錄關
根據母豬的年齡、胎次、膘情、病歷記錄、防疫時間,掌握好母豬的體況變化,觀察母豬的發情表現,適時配種。在母豬妊娠期間,採取不同的飼餵措施,保證母豬的正常膘情,根據母豬配種記錄等決定進入產房的時間,做好母豬飼養工作。
二、產後飼餵關
母豬產後3天內飼餵麩皮紅糖水,飼餵勿過量,根據奶水、仔豬多少進行催乳,第5天後每天逐漸增加飼餵總量,並進行調查,20天後按母豬體重的3%加仔豬體重的1%-1.5%,穩定飼餵總量
三、斷奶關
25-30天母豬準備斷奶,逐漸減少母豬採食量,開始先減少飼餵次數,再減少飼餵數量,控制飲水,減少哺乳次數,加大仔豬採食量,在仔豬採食量能達到每天150-200克時,可進行斷奶,斷奶前期對母豬要仔細觀察,預防母豬因斷奶而發生乳房炎,或越欄而引起的自殘等現象
母豬產後護理幾個方面:
1、飼養方面
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體液損失多,母豬表現出疲勞和口渴,因此,要準備足夠的、溫熱的1%鹽水,供母豬飲用。
母豬分娩後8小時內不宜餵料,保證供應溫水,第2天早上再給流食,因為產後的母豬消化機能很弱,應逐步恢復飼餵量。如果母豬消化能力恢復得好,仔豬又多;2天後可以恢復到分娩前的飼餵量。如果母豬少乳或沒乳,必須做好仔豬飼養工作馬上採取措施挽救仔豬,可先調製些催乳的粥飼料類,如小米粥、用小魚和小蝦煮的湯、豆漿、牛奶等,1天餵飼3次,泌乳量上來後再逐漸減少直至停喂。如果仍不見效,可用藥催乳。
催乳劑:王不留行40克、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荊三稜30克、赤芍藥20克、炒麥芽50克、杜紅花30克,8味藥混後加水煮汁,每天1劑,分2次投給,連服2-3天。
特別注意:妊娠後期禁餵食廚房殘渣剩飯
2、管理方面
母豬分娩結束後,要及時清除汙染物,牆面、地面、欄杆擦乾淨後,噴灑2%來蘇兒進行消毒,給母豬創造一個衛生、安靜、空氣新鮮的環境。細心觀察分娩後的母豬和仔豬的動態。
母豬產後其子宮和產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和繁殖,給機體帶來危害。對常發病如子宮炎、產後熱、乳房炎、仔豬下痢等病症應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全窩仔豬被傳染。例如發現有一頭母豬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有剩料等現象,要及時查明原因,如果是因子宮發炎所致,連續注射青黴素2天後可痊癒,一般不會影響仔豬哺乳。如發現有仔豬下痢,應立刻清除傳染源,並及時治療。母豬分娩3天後,可放進運動場自由活動,使其接觸陽光,恢復體力,促進消化,對提高泌乳量十分有益。但是活動時間不能太長,防止受涼和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