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BOSS直聘(ID:bosszhipin)
作者:@周周 排版:@昊昊
指導:@qiu & 成吉思春
內容伴隨奇怪知識,騷氣輕奢口味,可能會引起部分讀者胃部輕度不適。但不失為一篇嚴肅內涵貼,開眼界,個別人也可開胃。
——成吉思春
「你肯定騎過馬、騎過車,可你騎過豬麼?我有一張騎豬的照片曾經在同學之間廣為流傳,他們都覺得特別好玩。可他們不知道的是,豬平時是不讓騎的,母豬只有在每個月發情的時候才讓騎,這時候你騎上去它會很開心,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動。在母豬眼裡,你就是一頭公豬,我們管這個行為叫靜立反射(接受公豬爬跨)。當母豬有這種表現的時候,我們就要拉它去配種了。」
2017年,山東大學碩士畢業的袁寒參加校招進入一家養豬企業,開始了自己的豬倌生涯。
985碩士豬倌的日常
早上六點,伴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袁寒開始了自己豬倌工作的一天。袁寒負責的豬圈有一百米長、三十米寬,6排共計600頭豬。985碩士畢業、城市長大的袁寒,要和這600頭豬以及它們的味道陪伴一天。
早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餵豬。和普遍認知中的餵豬不同,這項工作既不複雜也不費力,袁寒只需要操縱一下軸承,早已設定好料量的豬飼料就會進入料槽,餵豬工作就算完成了。
餵好豬之後是打掃衛生,主要是清理豬的糞便,這個也並不複雜,大部分豬糞會通過漏糞板進入地溝,剩下的和過道簡易清掃即可。
打掃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豬腹瀉、發燒、肢蹄病等,袁寒就要變身獸醫,給病豬打上一針。打針時雖然豬在定位欄當中,還是要小心注意,不然被拱、被咬一口就麻煩了。
忙完這些,袁寒會和其他工友一起休息,聊聊NBA、聊聊對象,在一群初高中畢業的同事中,袁寒絲毫沒有不合群。
兩個月後,袁寒離開飼養員的崗位,升級為技術員。技術員並不是做研究的,而是主要負責母豬查情配種、產後消炎、仔豬護理等技術工作。
這時就出現了文章開頭寫的爬跨環節。發現母豬發情後,袁寒要去公豬站拿稀釋完成的精液,通過深部輸精管輸進母豬體內,完成人工配種。
28天、35天後,給母豬做B超檢查確認懷孕,114天後,小豬仔就誕生了。
從小豬誕生第5天開始,袁寒就要開始教小豬吃飼料,直到第25天徹底斷奶。這期間是袁寒最開心的時候,剛出生的小豬只有1.4公斤,拿在手裡很好玩,袁寒會把他們擺成各種姿勢拍照。
期間還有一件很殘忍的工作,給公豬做閹割。很多人看過農村劁豬的視頻,幾個成年人把豬綁好按住,一人操刀,公豬歇斯底裡的嚎叫能傳出幾公裡遠。但袁寒的工作比較簡單,他們在豬仔3-5天的時候就會給它們閹割。
把萌萌的公豬仔拿起來把玩一番,在它還不知道人間險惡的時候一隻手抓住,一隻手拿刀,手起刀落,小豬仔就變豬公公了。雖然還是會慘叫,但相比農村劁豬場景就和諧多了。
給傷口塗上藥膏,幾天就癒合了。一個小時,袁寒能閹幾十隻小豬,輕輕鬆鬆把它們變成萌萌小太監。
小豬割下的蛋蛋,很多人喜歡炒著吃,經常有人託人來袁寒的豬場索要蛋蛋。據袁寒說,蛋蛋炒了真的挺好吃的。
想當豬倌?並不容易
袁寒所在的正邦集團今年月薪上萬招聘2.5萬名大學生養豬的消息被很多媒體關注,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在袁寒入職的2017年,管培生招聘規模還沒有這麼大,只有20個名額,但要求非常的高:985高校碩士,名字叫作「未來領袖管培生計劃」。
本就是南昌人的袁寒,正好看到了老家這家企業的招聘,高學歷門檻、畢業一年也可參加校招這兩個條件似乎是為他量身定做。
入職的過程並不簡單,從第一份行測筆試,到後面的三輪面試,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最終面試是集團老闆親自進行。一番淘汰下來,只有包括袁寒在內的20人成功入職。
面試時,負責人講的很明確,前6個月所有人無論男女都要在豬場做飼養員,條件非常艱苦,很封閉,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在袁寒看來,家鄉的大企業、高薪資、快速晉升機會,這些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去豬場養半年的豬並不會是什麼麻煩。
第一次進入豬場的時候,袁寒拍下了600頭豬一次性出現在眼前的照片,那張照片一直保存到現在。
但工作並不是那麼輕鬆的,城市長大的袁寒「只吃過豬肉,從沒見過豬跑」,豬場的一切對他都是陌生的。
雖然餵豬、清理衛生的工作並不累,但幾百頭豬生活在一個空間裡,即便有著很好的通風條件,臭味也是無法避免的。
除了味道,伺候這些豬也並不輕鬆,一頭豬有500多斤重,也不像看起來那麼人畜無害,脾氣上來了也會咬人、拱人。袁寒見過幾次操作不當導致豬傷人的事情,很危險,被咬傷的工人要去醫院打針。
豬場大多都在偏遠地區,每天上下班只能生活在一個封閉空間裡,這也是很多人要克服的一個難題。
」我們入職的時候已經碩士畢業二十四五歲了,都比較成熟,對這些困難都能比較職業地應對。即便這樣,也有一些人選擇了離開,至於後來進入的一些二十不到的小孩,忍受不了離開的就更多了。」在袁寒看來,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豬,對養豬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感受之後難以接受選擇離開也是很正常的。
從豬倌到場長之路
度過了每天餵豬、打掃衛生、配豬、閹豬的半年後,由於表現優異,袁寒的職業生涯經歷了火箭般的竄升。
入職半年,升為車間主任,主管產房,手底下有二十多個人,整個豬場的母豬生產、護理、幼崽生產都要負責;入職一年,升任分場長,管理整個分場的生產;再半年多之後,調入總部人資部門輪崗;又過了半年,再次升任場長;如今,調入集團輪崗。袁寒說,如果表現好,之後可能會成為分公司總經理,管理很多個豬場。
今年招聘大學生養豬的消息引發大量關注的同時,也有著不小的爭議,很多人認為高學歷養豬是對人才的浪費。
袁寒對此不以為然,「大部分崗位都不會一直在一線做飼養員,畢竟飼養員、技術員工作門檻並不高,高薪招來的大學生一直做飼養員確實是浪費。但公司所有崗位都應該有一線的體驗,一個養豬的企業,如果你連豬怎麼養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做好工作?」
在小袁所在的公司,沒有長期一線經歷的人,最後只能進入職能部門,沒有晉升核心崗位的機會。「生產管理崗位的領導如果沒有一線經歷,底下的工人根本不會服你,認為你就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外行。」
袁寒說,雖然養豬這件事聽起來並不高大上,但他很看好這個產業,因為目前國內養豬還十分原始,規模化程度不高,還是一個朝陽產業,前景很廣闊。
對於想要從事這個行業的年輕人,袁寒希望他們先做好吃苦的準備,考慮清楚之後再加入。之後就是多用心、多學習,堅持下來的人前途是一片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