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來講故事是我們的專業技能

2020-12-14 新快網

用音樂講故事之《聲入人心》

■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

「我用聲音追著光」,湖南衛視首檔原創勵志聲樂競演節目《聲入人心》在今年11月初首播,播出以來收穫了超高口碑。

美聲、音樂劇、歌劇等聲樂藝術在大眾的印象中一直是小眾的高冷的,但在《聲入人心》的舞臺上,年輕時尚的演唱方式和一群充滿朝氣活力的演唱者的呈現,顛覆了大眾對高雅音樂的固有印象,這群年輕的聲樂演唱者正用聲樂藝術講述著屬於他們的故事。

聲樂藝術「高雅不高冷」

《聲入人心》目前已經播出了7期,幾乎每一期都有驚喜。有「音樂劇王子」之稱的鄭雲龍、渲染力驚人的阿雲嘎、擁有天賜美聲的周深以及實力強勁的王晰等人都收穫了超高人氣,他們各自以鮮活的個性,在舞臺上展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熱愛。

日前,鄭雲龍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加入《聲入人心》的原因就是想推廣音樂劇。跟其他唱美聲的歌手相比,鄭雲龍在節目中的表演少了很多華麗的炫技,他稱自己並沒有把節目當作比賽,也不在意輸贏,「只要能讓我唱音樂劇,我就很開心了」。為了讓更多觀眾接受音樂劇,他在節目選歌方面也會考慮觀眾的接受度,「不會選藝術性、戲劇性太強的歌,而是會找一些通俗一點、旋律好記的,拉近跟觀眾的距離」。

最新一期節目中,既有來自經典歌劇《圖蘭朵》中觀眾耳熟能詳的《今夜無人入睡》,也有加入音樂劇表演形式的鄧麗君的《償還》,以及加入圓舞曲元素的三重唱版本的蘇聯經典民歌《山楂樹》等,每一個表演都讓現場觀眾深深震撼。

《聲入人心》目前播出的節目已經結束了第一輪公演,節目聯合製片人邢麗琴透露,節目之後的賽制會再升級:「第8期後,節目將進入職業推介演唱的全新階段,將會接受到更專業、更直接的市場反饋,也會在歌劇、音樂劇等聲樂藝術的推廣上有所助力。而在第12期我們還將會有一個巨大的驚喜等著大家。」

阿雲嘎

希望屬於音樂劇的市場慢慢到來

新快報:你對目前國內音樂劇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阿雲嘎:國內的音樂劇也在慢慢工業化,以前可能都是項目制的,好多不懂音樂劇的人投資一堆錢,覺得將一些作曲家、導演,將歌舞結合起來,排練三個月演一場就是音樂劇。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國外的音樂劇是各種音樂文化融合一起慢慢演變而來的,現在國內的音樂劇市場也漸漸理性了,從小劇做起,一點一點培養音樂劇的觀眾,也引進一些國外的好的原版音樂劇或者推出中文版,讓觀眾知道什麼是好的音樂劇。我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音樂劇一定會慢慢成熟,變得更好。

新快報:你們這一代音樂劇演員會為這個行業做些什麼努力?

阿雲嘎:就是努力做好劇吧,雖然微不足道。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什麼這麼多年都在堅持,也是一種信仰吧,希望屬於音樂劇的市場慢慢到來,而我們也會成為國內音樂劇早期的一幫墊腳石,或許以後還能寫進音樂劇史,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任重而道遠。

鄭雲龍

跟流行歌手相比,我們演的成分多些

新快報:《聲入人心》的舞臺有美聲、流行也有音樂劇等,你認為音樂劇唱法有什麼優勢?

鄭雲龍:音樂劇就是用聲音來講故事,這是我們的專業技能。跟流行歌手不太一樣,音樂劇演員在演唱的時候要唱要演,而且演的成分很多,佔比重很大,我們上學時戲劇表演學得很多。至於技巧,在音樂劇的表達裡其實就是細節,細節的處理、情感的表達這些是看功夫的,每一句臺詞怎麼處理、規定情節裡怎麼設計人物和故事表達,都要靠演員自己揣摩。

周深

我適合歌唱生命 而不適合歌唱生活

新快報:用音樂來講故事,你認為音樂劇好一點,還是流行歌曲一樣可以?

周深:我覺得看個人喜好,音樂劇更適合塑造人物,流行音樂更適合說一個淡淡的故事,比如身邊發生的故事。我自己來講,我的聲音比較適合唱一些縹緲一點的歌,比如莎拉·布萊曼的歌,感情太濃烈的就不太適合我。所以高曉松老師說我,「適合歌唱生命而不適合歌唱生活」。

同場加映

和青年創作人合作新專輯《音樂大本型》

譚詠麟:好的音樂不會被時代「淘汰」

陪伴樂迷半個世紀的粵語流行曲同樣充滿了時代的記憶,是幾代歌迷心中的「光輝歲月」。出道近50年的譚詠麟一直在用音樂講述自己和時代的故事。今年年初,他發起《廣東歌50周年企劃》,召集年輕創作人共同為粵語流行音樂發聲,傳承廣東歌文化。經過大半年的邀歌和評選,從上千首作品中精挑細選了10首作品,收錄於他的全新專輯《音樂大本型》中。

17日,譚詠麟和該專輯填詞統籌簡嘉明等人一同現身廣州《音樂大本型·新碟分享會》,跟樂迷分享新專輯的創作。

在接受新快報記者專訪時,校長坦言,隨著時代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聽歌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好的音樂依然會有人聽,不會被時代「淘汰」。而他也很希望能幫助更多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圓夢,讓好的作品被更多人聽到。

談及對現在廣東歌壇的看法,譚詠麟表示,隨著時代發展,現在人們生活的步伐已經不一樣,很多人把工作帶回家,休閒的時間可以玩電玩、上網,專心聽歌的時間已經很少了。雖然時代的改變是必然的,但目前也沒有一個娛樂方式是可以壟斷市場的,「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好音樂,還是會有聽眾的,作為音樂人,我們先做好音樂,其他的就看際遇了」。譚詠麟也表示自己經常和年輕人交談,看看現在流行的是什麼,「現在情歌會少一點,關於社會的題材會多一點,很多熱點話題也會在歌曲裡邊反映」。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中國故事,我們一道來講
    走出去,既是對世界強烈渴望了解中國的回應,也是主動發出中國聲音的自信表現。今起,本版陸續推出報導,講述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故事。  這套由中美兩國學者合編的中國古典文學教材,正突破中國國學與西方漢學各自的學術傳統,超越各自的地域與文化界限,走出一條深入交往、合流共進的新路徑,一道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將更多更好的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
  • 能用爸媽講聲音的故事機上線?阿爾法蛋新品智能故事機有玄機
    它不只是一個普通的講故事的智能機器,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利用科大訊飛核心的Voice Conversion技術,可以實現用父母的聲音講故事!過程操作簡單方便,全程只需要五分鐘左右,父母僅僅需要錄製10段話,就可以定製專屬於自己的聲音,以後睡前所有故事統統都變成父母的聲音來講了!
  • 垃圾分類特工隊,用故事來講新時尚
    「小娃娃們每天晚上在睡覺前,都有一個喜歡聽爸爸、媽媽床前講故事的習慣!」那就用好聽的故事來講垃圾分類吧。垃圾分類特工隊,準備行動!小娃娃們是祖國的未來花朵,推出垃圾分類主題原創故事,一方面豐富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給娃娃們講故事的內容;另一方面以鮮活生動地故事情節,讓垃圾分類小常識根植於娃娃們的內心深處,培育並增強他們從小就學會垃圾分類的意識。
  • 「口罩下的留學生」紀錄片招募: 來講我們自己的故事
    像我們每一個為了夢想和熱愛、遠赴異國他鄉、用陌生語言在陌生的環境開闢出自己新生活、在高壓的學業外應對各方面挑戰、只有十幾二十幾歲的、留學浪潮裡再普通不過的人。但我們這些人的故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國外的人不理解:2020年初,疫情在中國爆發後,海外的華人留學生即刻成了眾矢之的。
  • 能聽見別人內心的聲音,是你也可以擁有的技能
    重複的提醒,並不能作為我們幫助別人次數過多發火的依據起初觀眾都以為這是律師的工作失誤,卻不料起身立正的男主,義正言辭的告訴所有人,在他的計算時間50秒內,每個人包括法官在內,如果自己說的話別人聽不到,就會用更大的聲音講出來,如果自己說的話別人還是聽不到,他就會用更大的聲音講出來,不是他的計算50
  • 六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用恐龍貝克APP聽爸媽聲音講故事
    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爸爸媽媽講的故事,那是孩子最享受的溫情時刻。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媽媽的聲音可以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幫助孩子建立語言自信。然而大部分家長每天都忙於工作,下班回家累得倒床就能睡著,卻還要硬著頭皮給孩子講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故事,有沒有什麼硬核科技能夠解放家長、用爸爸媽媽的聲音給孩子講故事呢?
  • 蠟筆小新幕後的故事 她們用聲音編織出我們的童年
    作為我們大多數人小時候接觸到的版本,臺配版蠟筆小新帶給了我們太多的回憶,尤其是小新極具辨識度的聲音,既可愛又搞怪,相信即使到了現在,也讓大家難以忘懷。那麼,關於小新的幕後配音,又有著多少值得了解的故事呢。
  • 我來自中國——「用世界的聲音,講中國的故事」
    曾經,我們聆聽「世界的聲音」;現在,我們要用「世界的聲音」來講「中國的故事」。2018年,我通過遴選考試,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前往美國交流訪問。那麼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在這半年的交換生活中我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想,帶大家一起走出國門,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今天課程的主題是「我來自中國——用世界的聲音,講中國的故事」。在我開始下面的講述之前,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小問題。
  • 用你最喜歡的一句歌詞來講一個故事吧
    用你最喜歡的一句歌詞來講一個故事吧颳風這天/我試過握著你手/但偏偏/雨漸漸/大到我看你不見———周杰倫《晴天》1.關于晴天的故事我們的周年紀念日也不是正式在一起的日子,而是那次晴天我們初見的日子。我欲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與其誤會一場/也要不負勇往———Jam《七月上》2.334張火車票的故事紅紅藍藍的火車票,已經攢了滿滿一盒,我們已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了。
  • 我是小小故事家,經典故事我來講
    你有多久沒給孩子講故事呢?你有多久沒給孩子寫信呢?為了讓更多的家長放下手機傾聽、關注孩子,培養孩子「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能說、有話會說」,國王的禮物繪本館特別舉辦了「小小故事家」活動。 大家的積極性都特別高,家長們積極參與,做孩子忠實的觀眾和輔導老師,經過反覆練習,國寶們用稚嫩的聲音講述著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再加上他們的動作、表情,他們的表演入情入境,味道十足。繪聲繪色的表演把故事情節表現得淋漓盡致,更彰顯了閱讀的深度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螞蟻小朋友,真的給國王的禮物繪本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用畫畫來講故事的小女孩—耳朵人學員小黑黑
    有的孩子長於畫線、有的長於用色、有的長於材料、有的長於表達等等,下面要說的這位小女孩,她的特別之處在於擅長用畫畫來講故事,這個故事可能來源於現實生活、也可能來源想像世界,但你都能從她的畫面中看到她在說什麼。作品名稱:《有100個孩子要看爸爸跳舞!》
  • 唐虎 用聲音溫暖世界
    近日,剛剛結束慶祝中國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藍天有約》配音的唐虎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帶領讀者與他一起走進配音師的「聲音世界」。他說:「作為聲音工作者,我們並不需要大家過多的關注,只要大家曾經不經意間被我們的聲音打動過,那就足夠了。」
  • 用父母聲音講故事,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讓陪伴更暖心
    我常常幻想要是我能分身就好了,一個我在工作,另一個我在家裡陪孩子看書、聊天,說來也巧,之前逛商場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叫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z1的智能早教產品,專門針對0-6歲兒童,因為它長得實在太萌啦,我完全被它的長相吸引,不知不覺就想過去看看這是個什麼新鮮玩意兒,當我知道它可以用父母的聲音給孩子講故事時,又開心又意外,決定買回去試試看。
  • 他用聲音講故事
    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故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夠用音樂把故事講給大家聽。這就是音樂人,用音樂講故事,用音樂表達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一切感受。  而在這群人當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掌握著音樂的命脈——聲音!
  • 湖溪中心幼兒園郭宅園區——我是故事王,你來聽我來講
    湖溪中心幼兒園郭宅園區——我是故事王,你來聽我來講源稿: |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30日 09:29:00 | 作者:胡旭丹、王詩婷 | 編輯:董之震  「哇,果果你今天是小狐狸嗎?
  • 如何用自己的聲音去賺錢,讓我們了解一下
    很多人喜歡在這些平臺發布一些自己配的影視片段,有的很專業,有的就比較業餘。但是如果比較貼合該片段就會很受歡迎。 不僅可以給影視片段配音,還可以給網絡小說配音。也可以說是「有聲小說」,很多閱讀平臺都有有聲小說的功能,但大部分是機器人的聲音。所以,如果是進行人工配音,充滿感情的閱讀小說情節,應該會受到更多人的喜歡。
  • 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為幼兒教育添活力
    近日,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決賽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全疆各地的45名幼兒教師參加了6個項目的比賽,大家以賽促學,更新思想觀念,交流專業技能。今日,我們為您呈現大賽中精彩部分和幾位幼兒教師的故事,讓我們一同關注幼兒教育。首屆自治區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決賽於12月5日圓滿結束,這是全區各族幼兒教師首次進行專業技能大比武。
  • 泰迪熊&聲音圖書館 | 我們內心的聲音童話
    好在此刻我內心平靜,甚至可以聽到空氣流動的聲音(我並非炫耀自己的聽力)。我想藉此推文與聲音的朋友們分享一個來自現實世界中的童話故事—— 一隻名叫泰迪的小熊。聲音圖書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也曾經為了討好讀者而故意寫蹭熱點推文;害怕被取關而不敢寫我們內心認為真正有意義的文字;在淘寶找人轉發我們的推文求閱讀量;為了所謂的粉絲忠誠度而與讀者們進行違心的互動等等。如果說我這離家遠去20多年間的遺憾是什麼,大概就是這份為討好別人而假裝真誠的虛情假意。
  • 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用爸爸媽媽的聲音講故事
    每晚睡前,孩子都喜歡纏著爸爸媽媽給自己講一個故事。讓溫暖美妙的故事伴著孩子進入甜蜜的夢鄉,是每位家長都希望的。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不僅可以將上千個兒童故事娓娓道來,還可以模仿爸爸媽媽的聲音,讓故事更加溫暖。用故事啟蒙孩子的智慧,無形中鍛鍊語言表達能力,鍛鍊想像力,激發大腦潛能。
  • 家庭早教神器: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用爸媽聲音給孩子講故事
    為了抓住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很多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早教班、語言學習班……其實你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媽媽的聲音可以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幫助建立孩子的語言自信。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一個科學早教的好幫手——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