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生意第2174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馬蓮紅
體育大生意記者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東京奧運會延期,NBA、歐洲杯、美國職棒等大型運動賽事也全面停賽,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品牌也紛紛關店停業。據外媒報導,由於第一季庫存大增,阿迪達斯向供應商取消了第二、三季的部分訂單,
外需的萎縮導致整個代工供應鏈受傷頗深:訂單減少,工廠停擺、員工閒置.....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代工廠們不得不採取行動度過眼下的寒冬。
提起裕元人們並不陌生,它曾被譽為「製造業的富士康」,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都是它的客戶,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0%,是全球最大主要國際品牌運動鞋及便服鞋製造商。過去一個財年裕元集團綜合累計經營收益淨額達101.06億美元,同比增長4.2%。
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裕元集團的業務和股價斷崖式下滑。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個月,裕元錄得營業收入19.69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0.6%,來自製鞋活動(包括運動鞋、休閒鞋/戶外鞋及運動涼鞋)的總營業收入減少8.9%至11.694億美元。
公告顯示,營業收入下滑主要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所致。2020年年初,該集團因大陸代工廠停擺,供應鏈中斷,導致訂單減少,而近期雖然恢復生產,但由於歐美疫情依舊在持續,訂單需求整體緊縮。
裕元的母公司臺灣寶成集團也在最近被爆料出訂單銳減。據臺媒報導,寶成集團的幾大主要品牌客戶第二季度訂單已銳減四到五成,而且國際大廠第三季度的預估訂單「仍不明朗」。按照慣例,國際品牌客戶通常會提前一季度將預估訂單交給代工工廠,今年這樣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
寶成集團截至去年年底總員工數有35.1萬人,生產基地涵蓋中國大陸、越南、印尼、孟加拉、柬埔寨及緬甸等地,早已形成一條龍產業鏈服務,這也讓寶成集團成為同行業間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
寶成集團執行長蔡佩君
寶成集團不得不決定高層減薪、無薪休假和關閉湖北工廠。寶成已宣布自6月起至年底實施無薪假,副總經理級以上高階主管自5月至12月減薪10%至30%,同時也依規劃休無薪假。這將是寶成集團創立51年以來首次放無薪假及減薪。
寶成湖北鞋廠產量佔該集團總產量不足2%,疫情發生後,原有訂單已經轉廠生產。該鞋廠約有五千名員工,主要管理層人員已經陸續調整轉往其他生產基地工作,其餘4千餘名基層員工,則經協商後於上周陸續解除勞動合同。據了解,這是寶成集團疫情以來首次關閉工廠以縮減成本。
另外一家大型代工廠臺灣豐泰企業是全球最大耐克運動鞋代工廠,大約每6雙耐克運動鞋,就有一雙是豐泰製造的。4月份豐泰營收雙率雙減,月減22.72%、年減11.64%。
豐泰企業是全球最大耐克運動鞋代工廠
為了度過此次寒冬,豐泰在近日宣布將越南廠承租面積縮減至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據了解,目前豐泰在國內工廠已經開工,但在印度的生產業務受到各地政府要求停工,也只能配合停工,該廠暫定6月份復工。
豐泰表示,當前縮減承租面積是為了應對疫情,視今年疫情進展狀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此前籌建鞋廠的計劃。
為耐克、露露檸檬公司做成衣代工的臺灣儒鴻企業4月營收創2017年2月以來單月新低。從儒鴻的主要客戶訂單狀況來看,目前耐克、露露檸檬都針對全年訂單調整,下降幅度約達3-4成。儒鴻的越南廠也因此完全沒有擴產計劃,而印尼原定的擴產計劃,也改為先調整成衣產線,從原先一口氣完成120條產線,先砍半為計劃先完成60條線。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在本周法人說明會表示,受到疫情衝擊,許多歐美客戶陸續停工,訂單在3月下旬起急速冷凍,「有客戶取消訂單,也有客戶延後訂單」。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
對於第2季表現,儒鴻雖估計5月、6月有望較4月回溫,但是客戶訂單延遲情況未變,部分遞延訂單至第3、4季,最慘甚至延到明年第1季,目前總計有1000多萬件成衣延後出貨,「整體而言,第2季整體不可能成長」。
一直未上市卻被視為是全球第二大鞋廠的臺灣宏福實業,長期替耐克、匡威等品牌代工,年產量超過1.6億雙鞋,產值1500多億元。該公司最近傳出內部正在進行人事調整,預計會裁減掉近萬人。
總體而言,運動品牌代加工企業均因為疫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不過相比旅遊、航空業等其他產業,代工企業的處境並沒有太糟糕。再加上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的線上銷售渠道已經成熟,這也在一定程度給下遊代加工廠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同時,未來疫情後的市場復甦也讓加工廠此時的調整顯得更加「臨時」。一旦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歐美等國家開始全面復工,各大品牌的訂單量將大幅增加,代工生產將成為體育製造業中最先復甦的環節。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