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前僕後繼降薪裁員,疫情成「替罪羊」?

2020-12-14 網易新聞

降薪潮如約而至

隨著疫情逐漸平穩,各地企業也陸續復工。但即使復工,企業依然受疫情影響沒能恢復到正常狀況。再嘗試各種方法自救後,部分企業還是將降薪作為目前自救的方式。相比直接裁員,降薪的接受程度似乎更大一些。在疫情面前,員工們大多能體諒企業,甚至自願降薪與企業共患難。但在共抗疫情的背後,有多少企業是真的需要幫助,又有多少只是想趁機變相裁員?


降薪潮如約而至


根據一鳴網近期的信息收集,在近期降薪的企業中,二手車企業的比例遠大於其他行業。

其中,最沸沸揚揚的企業當屬優信。

根據優信員工在社交平臺上公布的信息,優信給部分員工發通知稱,因公司經營遇到困難,崗位暫無工作安排,於3月1日安排停工待崗。停工待崗期間,將按照各地政策支付最低生活保障,並負擔員工基本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從而保障員工基本生活,待公司經營狀況轉好,再安排復崗事宜。更有媒體爆料,優信藉此機會進行裁員。

對此,優信相關負責人表示並沒有裁員,但坦言在特殊時期,公司啟動了暫時性靈活用工及在崗員工臨時降薪等措施來確保公司現金流安全。據了解,被安排「停工待崗」的員工佔整個公司的五分之一,除停工外優信還提出降薪方案:優信集團一般員工的降薪幅在20%-30%之間,高管降薪幅度高於40%,降薪時間持續到5月份。

不止是優信,瓜子二手車被爆出實施了降薪政策。2月28日,瓜子二手車有關員工爆料,瓜子二手車對全員採取了不同程度的短期降薪,「總部員工降薪30%-50%,分公司一線員工直接降到底薪,有的甚至一個月就只有1000元。」

另外一邊的二手車平臺大搜車更是爆出裁員13%-14%。

而早在2月21日,名創優品就向所有員工發布了一則「共克時艱倡議書」,呼籲以降薪來共度時艱。該倡議書就員工薪資問題提出了兩大倡議:一是1月份薪資(2月份發放,以下類推)全體員工按照稅前應發的80%發放,2、3月份工資不同層級員工按不同標準發放。二是倡議部門及員工在疫情期間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停薪留職。待疫情好轉後,公司會根據工作的優先次序,逐步安排復工。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O2O行業。在脈脈上,多名58同城員工爆料,58同城開始裁員,單方面強制員工停薪留職2個月,每個月只發基本工資的80%。另有員工爆料,被要求籤署待崗協議,待崗期間工資按北京市最低保障工資的80%發放。明確表示拒絕籤署待崗協議後,公司提議改成「上三休二」的協議。

對於自家員工的爆料,企業們都明確表示沒有裁員,但對降薪選擇默認或是迴避。站在企業的角度上,疫情的衝擊的確帶來巨大的損失,在危急時刻,員工和企業共同承擔,也無可厚非。但一些企業是否真的因為疫情受損嚴重?降薪的措施是否真的是為了不裁員而選擇的折中做法?

疫情成為放大鏡

在降薪規則被爆料後,名創優品對媒體表示,他們針對降薪制度發起了全員意見徵集,數據顯示有97.7% 的員工支持這個倡議。但在一些員工口中卻聽到不一樣的答案。

在名創優品的倡議書中,要求員工在2月23日24點前通過連結完成確認。但許多員工發現,點進連結,員工能夠選擇的只有同意。部分員工也對媒體表示,雖然不是自願,但目前也只能接受降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倡議書的內容,名創優品一月份業績下滑30%,但有員工表示,門店是從2月1日開始陸續關閉的,而1月份完全是正常營業的狀態,因此,一月份的業績並未受到影響。除此之外,有海外市場的員工表示,一月海外市場也沒有受疫情影響,卻同樣被降薪。正是這樣一刀切的做法,讓員工無法「共患難」。

更為重要的是,造成名創優品損失慘重更關鍵的原因不只是疫情,而是自身經營模式。

截止2019年,名創優品在全球86個國家的門店已經超過3600家。其中國內門店2000多家,2018年年營收已達180億。看似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其實是在負重前行。根據葉國富的說法,名創優品的毛利率僅為8%,其需要不斷擴張門店來攤薄成本,這便有了目前驚人的發展速度。但這也意味著其需要承擔的壓力也在驚人的增長。名創優品的加盟形式是品牌來進行加盟店的運營及人員管理,這一「重」模式更強調現金流。顯然,疫情放大了名創優品自身的問題。

而其他企業也同樣存在這一的問題——疫情並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只是放大本就存在的問題。

優信11月27日發布的2019年Q3財報顯示,優信三季度總營收為4.61億元,淨虧損2.672億元,調整後淨虧2.684億元,與二季度3.599億元的淨虧損相比,虧損在收窄但仍未擺脫泥沼。優信在財報中預計,第四季度持續經營產生的調整後虧損將在1.5-1.7億元。作為中國二手車電商第一股,虧損的局面不僅在2019年,2016年-2018年,優信分別淨虧損13.93億元、27.48億元、15.38億元。疫情,或許只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而優信的情況也是二手車市場目前的縮影而已。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二手車市場這一次降薪的企業數量遠大於其他行業。這不是因為其受衝擊最嚴重而是其本身就存在問題,疫情只是將其問題更加突出。而疫情過後,現金流回歸正常後,行業的寒冬也還是會再次到來。

除上述企業的降薪做法外,也有另外一部分企業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企業高度以及對員工的關懷。餐飲毫無疑問是疫情中虧損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在疫情中,安徽餐飲企業老鄉雞虧損5億,其員工在CEO不知情的情況下,自願選擇降薪與企業共患難,但請願書卻在視頻會議上被CEO手撕。最終,老鄉雞通過銀行貸款解決了目前的困難。此外,西貝、海底撈等餐飲企業都通過外賣、售賣半成品菜的形式增加營業額,或是通過共享員工的方式解決薪資問題。這些企業沒有將企業困難轉嫁至員工個人的做法,在疫情過後更能增加企業的凝聚力的同時也為自己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而類似名創優品這類需要大量員工輸入完成擴擴張的企業,在疫情過後,或許將迎來真的的離職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我們整理了一份疫情以來的裁員降薪的企業名單
    尚德機構全體員工公積金繳存比例從之前的12%下調到5%,新潮傳媒復工首日裁員500人,OYO酒店中國區裁員80%,華夏幸福(600340,股吧)裁員千人以上,水滴高管自願降薪20%,上汽分三個檔位降薪,攜程高管自願降薪,員工輪崗輪休……  據盒飯財經不完全統計,至少數十家知名企業開啟了降薪裁員的大潮,降本增效,準備迎接後疫情時期的挑戰。
  • 我查找了今年裁員降薪倒閉企業名單 發現比這更可怕的真相是
    一大早,大學一個不常聯繫的同學突然微信和我訴說,公司要大量裁員,自己也在裁員名單,而且是今天早晨才知道的事情,問我怎麼辦,有沒有好的副業推薦一下。熬過了疫情,熬不過疫情後!其實也沒什麼奇怪的,他已經是今年疫情來第6個和我說的被停薪或者被辭退的同學。不過,他被辭退,我還是有些惋惜。大學他是我們班最最優秀的同學,成績好,管理能力也突出,大三就提前籤約了我們專業對口的大企業(上市房企下屬的建築公司),一幹就是6年,年薪至少50萬以上,這麼說辭退就辭退了。
  • 慌不慌:優步3分鐘裁員3500人,盤點疫情之下十大奇葩裁員企業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疫情的爆發,讓中國的眾多企業都提前面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殘酷挑戰! 但正所謂患難見真情,此時企業的裁員方式,才真正暴露了一家企業的核心文化。 下面,我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幾個月來,裁員方式最奇葩的十家公司!
  • 裁員與降薪有什麼區別?網友:裁員多給你錢,降薪少給你錢
    裁員和降薪,這關乎到我們每一個職工的利益,那麼裁員和降薪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一、人員變動不同降薪是通過全員或部分員工降低薪酬水平,但保留員工的在編。換句話說,降低員工薪資,但員工仍然為公司服務,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節省企業的人力成本上的開支。
  • 員工降薪、菜品漲價、押注外賣,餐飲企業花式自救
    豐茂烤串董事長尹龍哲告訴「創業最前線」。巴奴火鍋也向「創業最前線」透露,如果未出現疫情,今年春節所有門店將產生差不多6000萬元的營業額,如果計算到元宵可超過1.15億元,而現在這些營業額都損失了。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 裁員/降薪/停業,疫情衝擊之下:連迪士尼都停發10萬元工薪水!
    昨天也看到美國知名服裝品牌GAP因為停發8萬員工工資上了熱搜↓↓加拿大國寶太陽馬戲也面臨破產危機,已解僱95%的員工,還有9億美元債務等著還,他們的CEO表示:突然之間,我們一場演出也沒有了,票房顆粒無收↓↓太陽馬戲為觀眾留下的最後一盞燈有人在家辦公降薪留職,有人剛回到公司就被降薪裁員
  • 銀行招錄10萬+人,降薪?裁員?應屆生值得考嗎?
    而且招錄人群主要是2021屆,但是有考生說今年降薪、裁員,如果報考有沒有風險?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銀行考試這些事。關於銀行降薪、裁員這些事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了衝擊,銀行業多少也不例外,網上就有說銀行員工出現降薪或者裁員,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至少小編從身邊在銀行工作的人了解到的是,降薪和裁員目前並未大範圍出現。有影響和變化的是銀行人員的工作方式與工作的開展上有難度。
  • 強制降薪變相裁員 DaDa英語怎麼了
    來源:北京商報3月18日,DaDa英語有多名員工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遭遇不公平降薪、裁員,甚至被公司轉走名下會員,目前北京分公司離職人員已超百人。作為在線教育的明星企業,DaDa英語自成立以來備受資本青睞,曾與VIPKID、iTutorGroup和51 Talk並稱為在線少兒英語四小龍。如今,DaDa英語的聲量卻越來越小。業內觀點普遍認為,當資本開始冷靜,市場越發成熟,比拼將聚焦在企業效能,擁有獨特且高壁壘的獨自造血能力才能在終局之戰中倖存。
  •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拉開在華裁員降薪帷幕
    一位內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會計事務所之所以對於「裁員」兩個字很敏感,是由於事務所員工人數眾多,公司如果作出裁員或者降薪決定,容易影響到其國際聲譽和未來承接項目,因此四大公共事務部門經常會以員工正常流動、員工不適任為由向媒體解釋,而不會承認由於業務萎縮而出現了裁員的情況。
  • 面臨汽車製造行業的裁員降薪,你會怎樣選擇?
    裁員降薪選擇在2012-2016年間,汽車銷量隨著人民消費水平提高逐日攀升。合資、民營車企相繼在國內圈地,擴建工廠以滿足生產。從PPT造車到建工廠或找代工廠生產,湧現了一大批新能源工廠,如蔚來、威馬、小鵬、前途、國能、寶能等品牌,這些企業從傳統車企高薪聘請汽車從業人員,其中大部分80後作為受益者,身價也水漲船高,湧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 DaDa英語被曝退費拖延、強制降薪、變相裁員,官方:是組織升級
    或存在強制降薪及變相裁員除了消費者層面的退費拖延的問題,DaDa英語還傳出強制降薪且變相裁員的消息,此前也一度傳出不合理裁員的消息。近期,DaDa英語發送調降薪酬的通知,如果員工不同意籤署降薪合同,則按照消極怠工或者曠工處理。
  • DaDa英語被曝強制降薪、不合理裁員
    近日,DaDa(原噠噠英語)多位員工爆料稱,該公司出現減薪、裁員等不合理情況。據了解,DaDa減薪、裁員崗位涉及銷售、網絡運維等多個部門。有報導稱,早在2019年2月,DaDa上海銷售團隊半年裁員近九成,且通過轉崗、延發績效等方式變相裁員,甚至要求懷孕員工主動辭職。報導還稱,其上海銷售團隊規模從3000多人減至300人左右。 有DaDa員工反映,此次減薪屬於強制降薪,多部門員工底薪已從8000元左右下調至3000元。同時,被裁員工僅給予一個月的違約賠償金。
  • DaDa回應強行降薪、變相裁員一事:改變薪酬比例 提升運營效率
    員工表示,績效對工作中的溝通細節作出了諸多的規定,即使某一單處理成功,但如果沒有按照規定進行,也算無效。並且,在多位員工看來,DaDa增設的條件以及做法是在變相裁員。有員工表示,3月5日,DaDa北京未返回人員考勤打卡群解散,導致自己沒有辦法打卡,自己明明在積極出單,但卻被下發釘釘消極怠工警告書,同時自己旗下的200多名VIP學員被調走,並且家長端顯示自己已經離職。
  • 疫情下的職場眾生相:請別拿理想綁架我降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深響,作者|鴻鍵你在的公司降薪了嗎?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很難,在經營跌至冰點的日子裡,員工工資是企業最大的固定支出。要不要降薪節流,企業的不同做法裡上演著世間百態。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的視頻廣為流傳:員工提出「疫情期間不拿工資」,而束從軒稱賣房賣車也要讓員工有飯吃;也有企業主選擇「當壞人」,比如木屋燒烤全員自願降薪,松鼠AI員工工資降至35%,持續5個月。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企業降薪,老闆難處多,員工心情也很複雜。
  • 和英集團董事長詹承坤:不裁員、不降薪,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不裁員、不降薪,這是我們對員工的承諾,也是和英一直以來的理念。」——和英集團董事長許多企業正在考慮如何挺過裁員危機時,和英集團董事長詹承坤卻堅定地表示不但不會裁員,反而繼續把人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吸引更多高端優秀人才。和英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阿米巴培訓諮詢機構,疫情發生後,和英也經歷了疫情對業務產生衝擊的階段。
  • 牛市累成狗 熊市窮成狗:券業裁員降薪蔓延
    牛市累成狗 熊市窮成狗:券業裁員降薪蔓延 第一財經日報 2016-06-29 17:22:34
  • 「中國好公司」,vivo是典範,不裁員,不降薪,還能有補貼
    但是如同vivo創始人、總裁兼執行長沈煒先生所講的那樣,導購員這類一線員工的地位與消費者和零售商是同等重要的,只有服務好他們,企業才能走得更穩。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公司顯露出了本來的面目,裁員、降薪等各種手段輪番上陣。在這段時間,企業的家國情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還是沒能抵過「一張鈔票」。
  • 自願降薪?透過58同城看網際網路公司如何借疫情壓榨員工
    58同城的這種行為引發外界對其"變相裁員"的質疑,在收入銳減的情況下,58同城很難維持公司高額的人力成本,同時如果試試裁員將會必須按照正規流程執行,賠付只能是N+1,這樣對58同城帶來的壓力將會更大。3+2制度和降薪停崗無疑也是58同城無奈之舉。也有員工表示,我們也知道公司現在遇到的艱難處境,我們也希望能與公司共進退,但現在郵件也沒有,直接強制請事假,難免失望。
  • 降薪「渡劫」人生百態:有的降薪、停薪留職,有的主動要求減薪
    從年後到現在,在這個特殊時期,對於企業而言,業務受到影響而降低已是事實。 現階段,員工的工資無疑是企業最大的固定支出之一,降薪自然成為降低企業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 降薪渡劫下人生百態:有的降薪、停薪留職,也有員工主動要求減薪
    撰文/ 許偉編輯/陳鄧新從年後到現在,在這個特殊時期,對於企業而言,業務受到影響而降低已是事實。現階段,員工的工資無疑是企業最大的固定支出之一,降薪自然成為降低企業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復工前,趙延和同事們不止一次慶幸於公司的主要客戶是美團、京東這類在疫情下,發展勢頭仍然強勁的快遞公司。然而對整個快遞行業來說,儘管2月10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消息稱,13家寄遞企業已全面恢復,但事實上,積壓訂單太多、人力復工困難等問題,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