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讓雙流成為
「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長最快的地方」
區城管局市政所圍繞「高質量建設踐行
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的工作思路
堅持「多策並舉」提升城市道橋設施品質
聚焦城市道路設施的短板弱項環節
解決市民關心問題
多策並舉
強化管理
實現城市道橋設施品質提升
在區城管局市政所,該所所長王鑫介紹,今年以來為對城市道路實施精細管理,他們聯合各道橋管護公司,通過日常巡查、病害登記、制定計劃、管養維護等方式,對在管道橋及附屬設施進行行之有效的巡查整治。
截止目前
他們共出動巡查人員約28000人次
巡查車輛6610車次
處置人行道病害面積約5.2萬平方米
車行道病害面積約6.1萬平方米
處置路沿石、崁邊石病害約1.2萬米
維修整治D級橋梁1座
維修橋面病害面積約5420平方米
開展無障礙設施(盲道)專項整治
集中整治維護範圍內
無障礙設施存在的設置不合理、不規範
沒有無障礙坡道等問題
今年共維修整治無障礙設施病害
共852處
維修面積2546平方米
改造提示盲道共214處
改造無障礙坡道58處
補建盲道723米
規範機動車違規佔用
無障礙設施899處
非機動車9059輛
精細管理
實現道橋設施管理標準提升
為切實提升城市環境品質,該所在提高道橋設施精細化管理、維護意識,創新工作方法、技術和手段上狠下功夫,制定完善《雙流區城市道路社會化養護管理工作方案》,做到管理精細化、工作流程化、操作規範化、成效示範化。
為此,他們從認真抓好道橋設施維護建設、打造城市道橋精品工程、強化道橋設施養護管理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王鑫介紹,他們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到日常管理環節,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形成「有目標任務、有細化措施、有督促檢查」的工作格局;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既注重工程內在質量,又注重外觀環境,從溝槽處理、基礎施工、路面攤鋪、人行道板鋪裝等環節精心組織、精雕細琢,處處體現細心,處處呈現精美。
與此同時,他們還科學制定細化管理標準和措施,優化流程,實現道橋設施養護無縫隙、全覆蓋、無死角管理。並且明確責任,把每條道路、每座橋梁及城市家具等細化到具體的養護工作人員和督查責任人員,實行「定人、定路段、定職責、定標準」,建立起道橋設施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
技術升級
實現道橋設施管理質量提升
據了解
注重「四新」技術
研發、引進、推廣、應用
是該所在道橋設施管理工作中的一貫堅持
近年來,各管護作業服務商投入近百萬元資金購置了小型作銑刨機、小型壓路機、灌封作業車等一批技術先進的現代化養護設備,通過堅持「機械化養護」原則,建立優質高效的機械化養護方式,同時不斷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實現了以最經濟的方式保證路面平整、暢通,提高了道路橋梁的完好率,從而確保對轄區道橋達到快速、高效、安全、高機動性的養護要求。
優化考核
實現道路設施管理服務提升
據王鑫介紹,在以往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今年以來,該所充分借鑑、總結周邊區縣的經驗做法,對現行的考核機制進行優化完善。
其具體舉措主要包括:
對養護內容進一步明確,加強道路的巡查頻次,日常考核,增加扣分扣款力度,強化對群眾投訴處置率、及時率和滿意度的不斷提升;
充分調動服務商的競爭意識,對監督考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臺帳管理,督促相關服務商立行立改,對整改結果回頭看;
將考評結果與服務費掛鈎,通過實行末尾淘汰等方式,以強有力的考核倒逼社會化服務質量和城市環境品質同步提升。
科學規劃
實現城市道橋建設標準提升
王鑫表示,接下來,區市政所將強化規劃引領,先策劃、後規劃、重設計理念,開展城市道橋設施體檢、城市道橋病害治理、編制技術導則、實施樣板引路、打造精品工程等工作,為城市建設、品質提升提供路徑遵循。
為此,他們將著手加快推進2020年、2021年雙流區城區30條人行道提升改造項目。
開展城市道路精細化管理行動,監督指導規範佔道挖掘行為,積極探索城市橋梁信息化監管運營,增設人行道休閒座椅,實施橋梁美化塗裝等專項行動工作,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品質,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為打造「人城境業」高度融合、宜居宜業宜商的空港公園城市貢獻城管力量。
改造道橋設施
雙流一直在行動
為幸福雙流加油
記者 | 許繼剛
編輯 | 李丹
審核 | 劉薇 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