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範崗鎮:落實教育扶貧 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2020-09-05 城市百態

近日,家住桐城範崗鎮鐵鋪村的建檔立卡戶餘大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原來他的小女兒在對口高考中考上了阜陽師範大學。

圖片來自網絡

餘大哥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1個兒子和1對雙胞胎女兒,早年家中3個孩子都在讀書,所有的重擔都壓在餘大哥一個人身上,餘大哥經常說:「我們夫妻倆苦點累點沒關係,但是孩子讀書的事不能耽誤,我們就是吃了讀書少的虧,不能讓孩子也步我們的老路啊。」令餘大哥夫妻倆欣慰的是,雖然家境困難,但是3個孩子都很好學、懂事,大兒子就讀於安徽工程大學,於2018年畢業。雙胞胎姐妹一起考上了桐城文都職業學校,在校期間享受了免學費和「雨露計劃」教育補助,如今小女兒以636分的對口高考成績考上阜陽師範大學,一家人感到非常開心。

「孩子能考上大學,我很高興,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照顧。現在家裡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生活有奔頭了!」餘大哥滿懷激動地說道。

扶貧先扶「智」與「志」,近年來,範崗鎮黨委、政府堅持「教育有保障是脫貧攻堅治本之策」,只有讓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才能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徹底斬斷窮根。

相關焦點

  •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
    教育扶貧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是扶貧治本之計。大連和六盤水嚴格落實中央要求,緊密結合六盤水教育所需,充分發揮大連教育優勢,盡大連教育之所能,多措並舉,全方位助力六盤水教育事業發展,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及從源頭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作出重要貢獻。實施精準扶貧,供給優質教育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 宜秀區白澤湖鄉:打好組合拳,讓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安徽網安慶消息 教育扶貧是盤大棋,要下好這盤大棋必須打好「組合拳」,做到「一子落而滿盤活」。宜秀區白澤湖鄉抓好教育扶貧,夯實脫貧攻堅之基,在落實扶貧政策上做文章,在關愛睏境兒童上下功夫,在助力精神脫貧上動真格,全力以赴為貧困學生保駕護航,確保「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 「思源教育移民計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思源教育移民計劃」是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資助貧困地區優秀學生學業的公益慈善項目,通過資助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小學畢業生到教育條件較好的縣級中學寄宿就讀,確保他們順利渡過成人成才的關鍵期,以期降低生態薄弱地區的承載量,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 青海:著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教育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央廣網消息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脫貧攻堅以來,青海省教育扶貧工作持續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總體目標,不斷強化教育保障、優化教育資源,落實扶貧舉措,教育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0.69%、96.87%、90.31%,較2015年分別提高了9.95、3.85、10.31個百分點,影響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突出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貧困地區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強化教育保障,夯實扶貧基礎。一是持續改善基礎辦學條件。
  • 撫順清原推進教育脫貧攻堅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紮實推進教育扶貧,讓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清原滿族自治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全面落實教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實現了突破,讓孩子們真正有學上、上好學。
  • 山西:發揮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功能
    ,在精準扶貧、完勝脫貧攻堅戰役中,以扶志、扶智為根本的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近日,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扶貧鞏固脫貧成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我省教育扶貧工作再次全面梳理,作出安排部署。   「《實施意見》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舉措三部分,主要內容集中在『重點任務』部分,從7個方面共提出了25項具體舉措,核心就在突出並最大程度發揮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功能。」
  • 發揮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功能
    「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精準扶貧、完勝脫貧攻堅戰役中,以扶志、扶智為根本的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近日,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扶貧鞏固脫貧成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我省教育扶貧工作再次全面梳理,作出安排部署。「《實施意見》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舉措三部分,主要內容集中在『重點任務』部分,從7個方面共提出了25項具體舉措,核心就在突出並最大程度發揮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功能。」日前,負責起草工作的省教育廳扶貧辦負責人表示。
  •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至此,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聯合社會各界已經開設了301個「思源教育移民班」、19個「思源育才班」,共資助16018名、48054人次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 雙峰縣教育「四輪均衡」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雙峰縣教育「四輪均衡」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雙峰縣紮實做好教育扶貧工作,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源。 教育,一直是雙峰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扶貧路上不落一人,教育扶貧更不讓一名學生掉隊。雙峰現有12萬餘名學生,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6117人。 為確保貧困家庭學生「有學上」「上好學」,雙峰成立教育脫貧攻堅聯合指揮部,建立責任體系,圍繞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目標,在控輟保學、學生資助、營養餐實施等方面,取得諸多階段性成效。
  •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保證孩子有書可讀——元寶山區教育扶貧多措並舉精準發力
    截至8月底,元寶山區教育扶貧受理助學貸款571人,金額426.67萬元;受理申請2020年普通高校家庭困難學生入學資助263人,金額263萬元;受理補報2019年普通高校家庭困難學生入學資助2人,金額2萬元……這是元寶山區教育局2020年暑期教育扶貧的一組數字。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
  • 教育扶貧:教育發展能力,阻斷代際貧困!如何助力精準扶貧脫貧!
    教育扶貧是我國扶貧總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關注的是精準扶貧脫貧問題。教育扶貧不同於以往扶貧政策,其是一種「造血式」的扶貧方針,通過發展教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促進人的自我發展,從而阻斷代際貧困,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那麼,教育又是如何助力精準扶貧的呢?
  • 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領導赴唐灣開展捐贈助力教育扶貧活動
    9月8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委書記朱宏走訪慰問唐灣鎮唐灣中心學校師生,開展捐贈助力教育扶貧活動。&34;,將教育扶貧工作做到位,是責任和擔當的體現,學校結合幫扶工作,在脫貧攻堅中注重教育脫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精準扶貧措施。為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和唐灣中心學校開展教育交流,實施精準幫扶,為中心學校捐贈一批生活用品和電腦辦公設備,以更好的服務基層教育。
  • 鳳城市教育局:讓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幾年來,鳳城市教育局在教育脫貧攻堅工作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和鳳城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中心任務,認真實施「五個一批」教育脫貧攻堅工程。以建檔立卡等貧困人口為重點,精確瞄準教育最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紮實推進教育扶貧工程。
  • 我考研的原因,想要通過高層次的教育突破代際貧困傳遞
    然而,我希望通過研究生教育突破代際貧困傳遞。考研原因2貧困代際傳遞是指在一定的社區或階層範圍內貧困以及導致貧困的相關條件和因素在代際之間延續,使後代重複前代的貧困境遇。我的家庭已經經歷了兩代的貧困,我經歷了貧困而導致無助的幼年生活,眼睜睜地目睹爺爺奶奶,爸爸有病沒錢醫治而在病痛中一天天憔悴直至奄奄一息還合不上眼,而媽媽······這樣家庭生活的我沒有發家致富的財產,也因為窮而鮮有人問津,更別說關照了,親身驗證了『窮在鬧市無人問』,因此,我希望自己和弟弟妹妹們這一代能依靠自己的努力突破這種代際貧困傳遞,那麼在缺乏物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我們最好的突破之法是讀書。
  • 政協委員嚴純華:扶貧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貴在精準,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更要授人以漁,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在這當中,扶貧扶智是擺脫貧困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更要注重教育扶貧,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不能讓貧困人口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 在過去一年多來,以西部地區為例,教育扶貧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 湘融湘愛·湖南行動|技能築夢 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當地政府了解到他家裡的情況後,幫他聯繫了湘西慈愛園,湘西慈愛園接收了他,為他提供免費食宿,吃住的問題解決了,但教育的問題仍然擺在那裡,義務教育結束後,他到哪裡上學?學費又從哪來?2017年,在湖南建工集團的牽頭下,湖南建築高級技工學校與湘西慈愛園合作成立了「青苗班」,每年免費接收一批適齡孩子入校學習,以技能教育為貧困地區的貧困學子出一份力,17歲的張安求成為這個班級首批12名學生中的一員。根據專業就業前景及個人興趣,張安求選擇了建築設備安裝專業。
  • 雲南省鎮雄縣:提供教育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雲師大附屬鎮雄中學的多數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2019年春季學期在校學生中,鎮雄籍學生491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學生就有1197人。,家長對鎮雄的教育不滿意,每年累計外出至昆明、曲靖等地求學的學生近1萬人。
  • 全國人大代表董彩云:讓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的教師,董彩雲始終認為教育對於深度貧困地區的孩子尤為重要。多年來,她想方設法,積極爭取改善學校硬體環境,加強教師培訓和新教師引進。董彩雲認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抓教育就是抓脫貧。只有學校硬體和軟體同步改善,教育才能走在優質發展的路上。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學校教育正是如此。
  • 精準發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一個山區小縣的教育崛起
    地處北盤江畔的黔西南州望謨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全縣總人口32萬多,是一個老、少、邊、窮的山城,2014年,全縣161個行政村中就有103個屬於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39萬人。小縣辦大教育、窮縣辦好教育。近年來,望謨縣積極探索創新教育保障、職教扶貧、教育體制改革等教育模式,補齊教育短板,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 蕭縣王寨鎮:「教育扶貧」照亮貧困學子 成長路
    村委會幫助實施了低保救助、國家助學金、教育資助等扶貧政策。2016年,王南踏上了前往安徽科技學院的求學之路。大學期間,王南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深知「人窮不能志短,只有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有效途徑」。為了能去更好的學校繼續追逐夢想,圓自己的求知之夢,入學伊始,王南就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並在四年的校園時光裡風雨無阻地堅持「寢室——圖書館——食堂」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