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禪修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2020-12-13 愛喝茶的限速

什麼是禪修

在禪修之前首先要明白禪修的目標,禪修是為了斷盡煩惱、滅盡諸苦。要想斷煩惱就要修習戒定慧。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是在戒清淨的基礎上培育定、慧。通過慧來斷煩惱滅苦。簡單來說就是在戒的基礎上修習止觀,通過止觀來斷煩惱。

禪修要注意的兩個要點禪修方法

首先說明一下,這個禪修方法,是依據上座部瑪欣德尊者的禪修方法,要想禪修就要要有正確的方法。按照上座部佛教的傳統,無論修止也好,修觀也好,都要依靠經藏,佛陀在經藏裡怎麼教導,我們就要如何實踐

這裡為什麼要強調心態,因為有了好的禪修方法也不能就說修得好。就像我們要去地方,我們知道路了,但是我們還要知道哪裡沒有危險,如何走才能平安到達目的地。所以我們只是知道如何禪修是不行的,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認真的態度是十分必要的。

什麼是好的心態呢,簡單一句話就是不極端、不偏,要做到五根、七覺支平衡。在禪修的時候無論是初學,還是高級階段,五根平衡都是很重要的

既然平衡五根那麼重要,那麼什麼是五根呢,五根分為:念根;信根;慧根;精進根;定根。

首先說念根,念根是獨立一組的。簡單說念根即正念,就是說把心沉入對象也就是業處,簡單說就是給心找個工作的地方。比如出入息念,把心沉入呼吸,就是正念。

接下來就是信根與慧根,信根慧根用現代話說就是感性與理性,過度感性就容易迷信,過度理性就容易批判信心不足,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他們平衡。

那麼如何平衡信根與慧根呢?在不同階段側重點是不同的,清淨道論提到:在修止階段,信根稍強一點是恰當的,在修觀階段,慧根就要稍微強一點。

在培育定力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心貼近呼吸,也就是說用感情去感覺、去愛呼吸,如果你真的愛呼吸對呼吸有感情,那麼你的心就會對呼吸有興趣,能自然的貼近呼吸,就能和呼吸達到相應。所以說在修止階段,信根稍強一點是適當的。

無論修止還是修觀,包括在日常生活,我們和外界只有心和對象的關係,不管哪一種修行方法,只有一種關係,就是心和對象。比如出入息念就是心與呼吸,四界差別就是心和四界,慈心禪就是心和眾生

如果再修出入息念時,你的心和呼吸的關係,一旦調整好了,定力就會出來了,如果用感情去面對呼吸,那麼呼吸和心就響應了,那麼心就會貼緊、融進呼吸,如果心相應了,心就會維持在呼吸上。

再修定階段,由于慧根偏於理性。會對呼吸進行評判分析,所以,會想我這個呼吸是不是太長了,是不是太短了,是不是太快了是不是是有光了,等等這都是慧根太強了,在修定階段會跟要稍微的弱一點,要把心打開,完全愛上呼吸,把心完全投入呼吸。

把心定在一個地方,根據阿毗達摩叫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禪那的一個禪支,無論初禪還是四禪,任何一個禪那他是必需要有的,那麼什麼是禪支呢?禪支就是心所的這種狀態很強了,心持續的維持在一個對象身上,只有一個固定的對象,沒有其他對象這種狀態就叫做定。那麼如何才能讓心持續地維持在一個對象上呢?也就是讓心與對象相應,達到同一個水平。

如果心對於對象沒有感覺、沒有興趣,心慢慢會昏沉,變成妄想。這種現象,多數是由於心對呼吸沒有興趣,所以心表現為無力或者到處亂跑。在培育定力的時候,心對呼吸要有感情。這樣就能夠貼近呼吸;當心貼近呼吸維持到一定的狀態時,定力就培育起來了。這就是信根與慧根平衡的具體運用方法。

另外,精進根與定根也要達到平衡。用現在的話來說,精進根是動的,定根是靜的。禪修時心過於動容易浮躁,心過於靜容易沉滯,變得無力。要動靜相宜,感性和理性都要達到平衡,如此,禪修時就很好用功。這對禪修者來說也很重要,就是要平衡動與靜的關係。

在禪修的時候,不要太努力、不要太用力,但是這並不是說要懶洋洋,懶洋洋又偏至另外一邊去了。所以說禪修的時候要儘自己的能力,能夠專注幾分就算幾分,而不是「拼"只要把精力投入到禪修就可以了。

呼吸本身是很柔和、輕盈的,如果心一定要去抓呼吸,去用力呼吸,用僵硬的心對待輕柔的呼吸,心和呼吸是不會相應的,呼吸是輕盈、柔和的,我們的心也要保持平靜、單純,要這樣才對。

修行態度不正確或修行不當容易產生禪病。什麼是禪病呢?有些人—專注就感覺頭暈、氣脹、肌肉繃緊,甚至身體變得僵硬這就是禪病。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精進力過度,或者用力過度導致的。另一方面,禪修的時候,心過度平靜不行,這樣心沒有力,禪坐會昏昏欲睡、前俯後仰。就像一潭死水,水不流動容易長青苔,容易變骯髒。心過度動、過度用力也不行,會產生許多沒必要的問題。

我們對禪修不應抱有過多的期望。有一句話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如果你對禪修抱有過高的期待,你的心態已經錯了修行是為了離貪,為了去除煩惱。假如你抱著一大堆煩惱,抱著貪求的心、有所得的心、想要證得什麼境界的心,這種心態是要不得的。

修行是能夠做到幾分就做幾分。就好像農民種莊稼一樣,他只管耕耘,用不著問收穫。假如他種了一棵樹,然後在樹旁立一根尺,每天去量量看今天長了幾釐米,昨天長了幾釐米,這樣的話他能過得開心嗎?同樣地,修行也是這樣。

我們要做快樂的修行人,不要做愁眉苦臉的修行人;我們要做開開心心的修行人,不要做有一大堆煩惱、妄想執著的禪修者!

修行是要我們放下,不是叫我們拿起什麼東西來。很多人就是抱著要拿起什麼東西 得到什麼東西的態度來修行,這種態度是錯誤的!只要你依照正確的方法,擁有正確的態度,你的禪修必定會有進步、會有體驗。精進並不是叫你的心緊緊地抓住對象,或追求什麼境界。你的心愈能夠放下,愈單純、愈簡單,心對呼吸的專注力就能提升。

過度精進容易導致不良後果。如果在限定的期間內沒有達到你的要求,沒有實現你的期待,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沮喪、追悔、煩躁甚至自暴自棄。當你想到修行不但沒有給你帶來利益,反而產生副作用時,還會想要繼續修行嗎?那時候你可能對你禪修的方法沒有信心,這是很不應該的。

修行一定要中道,中道就是平等地行道。猶如汽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車開得太快容易出事,開得太慢也不行,必須怡到好處。當車速為90公裡或100公裡時是恰當的,這時用不著拼命踩油門,否則容易出事

相關焦點

  • 三個月打坐禪修的總體要求
    在上一章,我們已清晰地知道了三個月打坐的進程安排,知道了自己每個月、每周、每天的禪修目標。本章講解打坐的總體要求。打坐,是每個人進入佛法大門的必修課,是獲得佛法般若智慧的必經之路。打坐,不僅可以平靜自己的內心和情緒,不僅可以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僅可以改變睡眠,還可以徹底停止自己的所有念頭。不斷努力的禪修者,通過打坐可以實現入定,明心見性,證悟空性,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最終的正等正覺的覺悟和解脫。想要真正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掌握傳統、正確的打坐方法。
  • 打坐禪修的七個技巧和基本方法
    本次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打坐禪修的七個技巧和基本方法。一、打坐靜心是國學精粹打坐靜心是國學精粹,是老祖宗傳下來最珍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經常打坐靜心,對身心非常有好處,不光可以有效緩解身體疲勞,有效治療焦慮症,還可以開發心性智慧,大大提升心性認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 女白領寺廟禪修打坐腰疼 無奈提前「還俗」
    等候登山時,有學員低頭刷手機 每天誦經、打坐的禪修生活,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棲霞寺了解到,進入都市禪修班第三天,學員整體狀態比之前好很多,煩躁的變得安靜了,愛嘮叨的話也少了。不過,在禪修第二天時,一名女學員因身體不適,中途退出。 難以堅持 打坐腰疼加例假 女學員無奈中途退出 昨天,棲霞寺都市禪修班體驗進入第三天,很多人漸漸適應了禪修班的生活,但有一位女白領中途退出,這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退出的。
  • 禪修時1次60分鐘和打坐6次每次10分鐘的區別
    為了讓自己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選擇在清晨早起1小時的時間裡來禪修打坐,當然,這個時間段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有的人不習慣早起或者不方便早起,再或者即便是能夠早起,雙腿不能堅持盤坐1小時時間,種種的因素導致這樣的設想和計劃泡湯。
  • 只要一開始進行禪修 就要堅持每天打坐一小時
    關於打坐的準備,我在《要保證打坐成功 必須做好的十大準備》專欄裡,已從打坐的目標、心理、生活、工作、方法、房間、時間、坐墊、著裝、禪修指導老師十個方面,做了詳盡講解。大家可以去仔細閱讀,做好自己打坐方面的各項準備。
  • 現在是禪修時間 找一個寧靜的地方打坐、冥想
    在此背景下,禪修之旅開始在一些城市裡興起,被大多數白領視為減壓首選。選擇一個寧靜沒有打擾的地方,打坐、冥想或是隨禪師早課、修行,為的是在這個喧鬧的城市外,找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個暑期,禪修跳出原有的「小眾」修行概念,轉變成各公司高管、小白領「休閒」選擇中的時髦話題。不少旅行社開始設計禪修旅遊線路,讓更多的人走進禪寺,體驗禪修旅行的妙處。
  • 淵回禪修:打坐呼吸意念的配合?航天員太空打坐,南懷瑾提供經驗
    淵回禪修:打坐呼吸意念的配合?航天員太空打坐,南懷瑾提供經驗其實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或者說是體驗。不過都被我們多數人忽略罷了。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有可能是被嚇的,被震驚的。也有可能是特別專注於某件事情。這個時候猛然一剎那,自己屏氣凝神,沒有了呼吸。
  • 對打坐的十大錯誤認識 使人不願打坐 不敢打坐
    所有依照佛陀所說的打坐方法,進行禪修的弟子,都去除了自己的煩惱,獲得了解脫。所有依照佛陀所說的打坐方法,進行修行的俗人,都去除了自己的痛苦,獲得了解脫。佛陀所說的通過打坐,離開得樂的方法,就記載在我們今天能夠讀到的每一部經文裡。有的,說得淺顯,有的說得深奧。有的在說具體的方法,有的在說解脫的境界。
  • 【禪修入門】佛經開示要打坐中舌頂上顎的重要性 打坐是閉眼還是睜眼?
    【禪修入門】佛經開示要打坐中舌頂上顎的重要性  打坐是閉眼還是睜眼?
  • 禪修靜坐的「七支坐法!」
    很多人打坐,經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追求某種境界;一種是當下總覺得沒有太大的變化,過後不久,某一刻卻發現自己的進步挺大。但對初學打坐修定來說,了解一些簡單的次第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讓你少走不少彎路。之前我們講到《大學》說:知至而後定,定後而能安。所以想要安心,在初學者認定禪修靜坐,或打坐對自己有幫助,就安心的修習,開始就不要去追求什麼境界。
  • 佛教:打坐禪修,腿疼怎麼辦?這個階段最苦,千萬不要放棄!
    靜中有乾坤,禪中有深意, 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禪修」。禪修時,最好選擇寂靜之地。寂靜之地是指遠離憒鬧的地方,白天沒有人流往來,夜晚沒有嘈雜聲音。為什麼禪修要選擇靜處呢?因為在靜處觀修,修法容易增長,如果環境憒鬧,有很多幹擾,會對修法構成障礙。所以,首先應當選擇好環境,不能不觀察而隨意在一個地方修法。
  • 打坐禪修,身體做到這七種姿勢,恭喜你,走對路了!
    打坐禪修是一種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在打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姿勢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禪修的身要。入座的時候,先選擇坐墊,坐墊要比較舒適。當然,太軟了可能是舒適,但是那種舒適只是坐得軟而已,這地方講的舒適,主要是指打坐的時候比較舒適。
  • 初學禪修感悟:禪修的作用和意義
    2018年8月,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參加了一次為期一天的禪修入門課程的學習。時間雖短,卻讓我對禪修產生了興趣。如今練習禪修已經兩年多了,雖然沒有做到天天練習,但禪修還是使我的心理和認識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讓我在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時,能夠更加淡定和冷靜地去面對和處理。很多名人都在練習禪修,比如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就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 淵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金剛念誦解決
    禪修打坐觀呼吸,覺察呼吸,修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容易憋氣。淵回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的影響:1.打坐時候太緊張了。打坐禪修,剛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放鬆的過程。一定要慎重起來,好多人為了方便直接就去坐。需要的話,可以在有所成就之後,再回來學觀息法門。這個時候進步會快得多。第二:如果還想修安那般那觀息法門。這個方法可以解決憋氣,呼吸不順暢等大部分的問題。就是多念佛持咒,這裡最好用金剛念誦的方法。也就是唇齒不動,舌頭在嘴裡面微動。
  • 打坐禪修 是如何超越念頭和情緒對自己的控制的
    這種力量就是盤腿打坐培育出來的定力。只有這種定力,才能夠讓我們超越所有文字概念,對我們的幹擾,對我們的束縛。否則,我們沒有別的力量,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不管怎麼樣思考,怎麼樣分析,都無法超越自己內心的念頭,文字概念對自己的束縛,我們無法超越出去。
  • 宗薩仁波切互動(禪修類)問題的回覆
    問題18,什麼大圓滿的禪修——打坐需要睜開眼睛,凝視虛空。這樣的做的原理是什麼呢?是和氣脈有關嗎? 答:是。問題19,有一件事情讓我很糾結:我很喜歡您講的只管打坐,但是我的師父說這並不適合我。師父說很多這些「普講」的內容是針對於初入門的修行者。
  • 禪修第一式——數息法
    因為每個人都需要這個藥,這時一定有很多很多人去做假藥,一定會的,因為大家都有這個需求,他發現這個可以賺錢,所以就一定會這樣。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非常需要禪修,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禪修班,這些禪修的訓練和禪修的班也收費,收費也非常非常高,這樣以後可能會比較亂。但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學禪定,必須學佛教正規的禪定,這樣才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
  • 打坐那麼久,你的坐姿正確嗎?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你學佛了嗎看來是學了要不就是對佛法挺感興趣的不然怎麼會看到這篇文章那你打坐嗎關於打坐你有沒有困擾應該怎麼坐呢姿勢要怎麼調整腿到底該怎麼放並且,在剛開始的時候,坐墊要稍微硬一點,這樣你的坐骨可以借力,達到訓練腰部力量的目的,等腰部的力量能夠支撐你把背挺直,再換成我們現在坐的這種禪修墊。問:腰部挺直會覺得僵硬,但是一旦放鬆腰就塌下去了?張辛欣:這個問題的來源還是坐骨。首先你需要去尋找幾個問題:當你坐著的時候有沒有肋骨往前頂?臀部有沒有往前移動?
  • 如何才能找到一位真正的禪修大師
    對於打坐禪修,首先要做的,是找到一位已成功掌握了整個打坐過程所有技巧,能夠真正指導自己的老師。我把它放在打坐十大準備的最後,不是表示它不重要,而是表示它最重要,是最先應該做好的準備 。只有一個成功的打坐禪修老師,才能直接告訴你打坐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打坐的方法,打坐的步驟,打坐的難點。只有一個有真正打坐經歷的老師,才能直接而準確地解答你,在打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肯定你正確的方法,肯定你取得的成績。否定你錯誤的方法,糾正你錯誤的認知。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坐?每天打坐30分鐘,有哪些好處?
    說到打坐,是修道之人每天必做的事情,在電視劇中也會看到很多道士、僧人會通過打坐約束自己。如今,打坐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做的事情,通過打坐獲得健康,注重養生保健的人,也會採用這個方式,讓身體得到改善,為什麼人們喜歡這個方式呢?以每天打坐30分鐘來說,對身體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