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漫長的假期,「小神獸」們終於開學了!家長們總算「解放」了,但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接孩子難!
小學生不住宿,下午4:30左右就放學了,而家長一般五點多才下班。二者不同步,造成「接孩子難」,也就是常說的「四點半難題」。這一問題長期困擾著廣大家長,那怎麼辦呢?目前只有兩種辦法:要麼家長請假「早退」,要麼把孩子交給校外「託管班」;「早退」影響工作,校外「託管班」,由於缺少監管和規範,費用高還不安全,那麼有沒有破解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建立「校內託管」,做到以下幾點,準保讓家長、孩子和老師都滿意。
01安全問題
「校內託管」為什麼開展不下去?我認為第一點就是安全問題。
現在學校都有這樣的共識:安全第一!成績第二,絕對不能出事兒!出了事兒很難處理,輕則看病賠錢,重則被問責。正常上課期間,學生安全必須得保證,這是職責所在!像我們學校誰上課誰負責,課間有專門的值班人員,確保學生百分之百的安全。放學後,如果一些孩子不回家,留在學校,如何保障他們的安全呢?我認為:
第一,給學生上「校園意外險」。如果學生在校園出了「意外」,可以由保險公司來賠付,這樣就消除了學校和老師的後顧之憂。我們學校新生入學後學校都會免費給學生統一上「校園意外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第二,強化教師的安全責任,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作為教師,要明白:安全大於一切!要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兒,不能有絲毫大意。同時,對學生要加強安全教育,比如:食品安全,防踩踏,防溺水,防打架鬥毆等。
小學生,活潑好動,安全意識淡泊,只有有了安全保障,學校才能放開手腳,讓「校內託管」辦起來。
02師資問題
「校內託管」,留校不走的學生由誰來管,誰又願意管,這就要解決師資問題。
因為「校內託管」佔用的時間一般是16:30至18點,這一個半小時屬於放學後,非正常上班兒的時間,老師工作一天就很累了,再讓他們「加班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認為需做好以下兩方面:
第一,思想動員,發揚奉獻精神。選擇教師這一職業,其實就是選擇了奉獻。放學後「加班」,這就是一種額外的付出,是一種奉獻,沒有奉獻精神,是做不來這項工作的。
第二,給教師合理的報酬。比如,老師加班兒計入工作總量,績效工資予以傾斜,適當發一些補助;評優、評模、評職稱可優先等,從而調動老師的積極性。
03學生幹什麼
學生留在學校不是「放羊」,隨意玩耍,而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兒,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第一,可以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各科作業。現在的孩子作業都不少,一般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在校有老師輔導,既能解決不會的問題,也能減輕家長的負擔,回家後就可以放鬆玩兒,安心休息了。
第二,培養興趣,提升綜合素質。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可以參加興趣、特長班兒。比如,桌球、羽毛球、舞蹈、書法、繪畫等,豐富孩子的生活,提升綜合素質。
總之,「校內託管」是一種新鮮事物,也是解決家長「接孩子難」的有效嘗試,一些地方已開展,要想讓這一「惠民」措施得以長久地開展下去,還需要政府、學校、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