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不用避孕啦?NO!可別心存僥倖

2020-12-22 健康中國行動

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今年的主題是呵護健康,為愛負責。

你知道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嗎?很多人在想,如果不想要孩子,不應該天天都是避孕日嗎?等等,先別激動,聽我把話說完。

對於避孕這件事,有些人總是抱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是排卵期,不會中招;有些人覺得我都40多歲,快絕經了,性生活次數又少,懷孕的概率很低;還有些人一時興起,覺得就那麼一次不採取避孕措施不會懷孕的……

殊不知,人生會有很多意外,意外看起來是意外,其實背後都是概率。很多人來到這個世界也是意外,意外懷孕真的不少見。

45歲的李女士出現在我門診的時候,有些不好意思。她平素月經不太規律。這次是因為月經3個月沒來,本來是到醫院檢查激素水平看看是不是要絕經了,同時做了超聲和尿妊娠試驗,竟然發現自己已經懷孕8周了。

1年前,我給她做了一次人工流產。當時,我建議她人流的同時採用高效避孕措施,比如人流的同時放環。但是她說:「我都四十多歲了,快絕經了,再說性生活次數也少,下次我注意就是了。放環對身體不好,而且絕經後還要取環,太麻煩」。因為她已經做過3次人工流產了,還做過一次剖宮產,所以我的印象比較深刻。

在門診,像李女士這種認為自己快要絕經了,「中招」的概率很低,所以不重視避孕,導致意外懷孕、來醫院流產的女士並不少見。在此提醒大家,年過四十的女性也要好好避孕,千萬不可心存僥倖。

#快絕經了還會懷孕嗎

有研究表明,40歲及以上女性總體生育率下降,40歲~44歲女性1年內的妊娠率為10%~20%,45歲~49歲接近12%。雖然卵巢功能逐漸衰退,但在圍絕經期有54%的月經周期仍有排卵。因排卵不規律,雌激素水平波動,月經周期也發生改變,加上不重視避孕,因此40歲及以上女性成為非意願妊娠的高風險人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不希望妊娠的女性,避孕應持續到絕經。宮內節育器應在最後1次月經後的12個月內取出,單孕激素避孕使用者在不斷評估安全性後可以使用至55歲。

#避孕方法選擇多多

隨年齡的增長,女性合併其他系統疾病的風險增加,如心腦血管疾病、血栓、肥胖、骨質疏鬆、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因此,選擇避孕方法與年輕女性不同:有效避孕的同時,還要避免或減少避孕所致的健康風險,同時獲得額外的健康獲益。以下幾種避孕方式可以供大家參考。

含銅宮內節育器

是我國婦女應用最多的高效、長效、可逆的避孕方法。放置後,可有效使用10年左右。儘管有可能出現副作用,如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出血和經期不適,特別是在放置後的最初幾個月經周期,但避免了意外妊娠、人工流產的風險。注意事項:如有異常子宮出血,建議取出並做子宮內膜檢查。絕經後1年內需取出。金屬過敏者不適用。

單純孕激素避孕法

單純孕激素避孕方法不含雌激素,最顯著的優勢是保護子宮內膜,減少子宮內膜癌及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發生,有效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常見有兩種:

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

使用期限為5年。45歲以上酌情延長至7年,可使用至55歲左右。優點:高效避孕,且有額外益處,尤其適用於有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如:肥胖、多囊卵巢症候群)、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多、需要激素補充治療的女性,放置前注意排除子宮內膜惡性和不典型性病變等疾病。放置後可能出現不規則出血及點滴出血,發生在放置後的前6個月內,部分使用者可持續1年,約20%的使用者會發生藥物性閉經,無需治療。

皮下埋植劑

皮下埋植劑是將含有單孕激素的矽膠棒植入皮下,一般在非常用手臂側上臂內側放置,藥物緩釋入血。優點:高效、長效避孕,血藥濃度較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略高,也可以避免不良反應和肝臟的首過效應。不同產品皮下埋植劑的有效避孕期限為3年、4年或5年。依託孕烯皮下埋植劑為3年。放置後可能出現不規則出血和藥物性閉經,發生率在10%左右。

複方甾體激素避孕法

複方甾體激素避孕方法含有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常見的有複方口服短效避孕藥,可使月經周期規律,治療痛經、高雄激素血症等。但同時也增加了與雌激素相關的不良反應的發生。≥40歲的女性使用前應到醫院諮詢,排除禁忌情況,或遵醫囑。

女性絕育術

是一種永久性避孕方法,不影響女性內分泌功能及性功能。

其他避孕方法

保險套

每次過性生活時應堅持並正確使用。對於有性傳播疾病風險的女性,即使絕經後不再需要避孕,仍建議使用保險套。如出現破裂或滑脫,應採取緊急避孕。

自然避孕法

包括安全期和體外排精。進入圍絕經期後,排卵不規律,安全期避孕失敗率高,不推薦40歲及以上女性使用。

體外排精避孕法

不推薦任何時期的女性使用。

緊急避孕

40歲及以上的女性在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後,仍需採取緊急避孕,包括放置含銅宮內節育器或服用緊急避孕藥物,對於口服緊急避孕藥,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任何女性都應該使用緊急避孕藥作為事後補救措施。

長效避孕是首選

圍絕經期女性首選長效、高效的避孕方法,包括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含銅宮內節育器,皮下埋植劑、DMPA。單純孕激素避孕方法可提供避孕外的健康益處,如治療月經量增多、子宮內膜增生、異常子宮出血及痛經等。

其次推薦保險套,但需強調堅持和正確使用。也可選用男性女性絕育術。

不常規推薦複方甾體激素避孕方法、自然避孕法、外用避孕藥。緊急避孕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需要時可首要推薦放置含銅宮內節育器,次要推薦緊急避孕藥。

策劃:王丹 譚嘉

作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王曉曄

相關焦點

  • 世界避孕日|40多歲不用避孕啦?NO!可別心存僥倖
    對於避孕這件事,有些人總是抱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不是排卵期,不會中招;有些人覺得我都40多歲,快絕經了,性生活次數又少,懷孕的概率很低;還有些人一時興起,覺得就那麼一次不採取避孕措施不會懷孕的……殊不知,人生會有很多意外,意外看起來是意外,其實背後都是概率。很多人來到這個世界也是意外,意外懷孕真的不少見。
  • 國防部回應印軍越界:別心存僥倖,不要抱不切實際幻想
    (原標題:國防部回應印軍越界:別心存僥倖,不要抱不切實際幻想)
  • 懷孕時遇到這3種情況,孩子不建議留,醫生:雖不舍但別心存僥倖
    導讀:懷孕時遇到這3種情況,孩子不建議留,醫生:雖不舍但別心存僥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懷孕時遇到這3種情況,孩子不建議留,醫生:雖不舍但別心存僥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婦夏天不宜吃4種西瓜,嚴重的話會導致「胎停」,別心存僥倖
    01孕婦夏天不宜吃4種西瓜,嚴重的話會導致"胎停",別心存僥倖1、不衛生冰箱裡的"保鮮西瓜",不宜吃食材不分類存放,不用食物盒分隔存放,便是最大的不衛生。2、"冰"西瓜,不宜吃無論冰箱多衛生,消毒有多頻繁,孕媽還是不宜吃"冰西瓜"。包括冰葡萄、牛奶等很涼的食物。特別冰涼的西瓜,吃進去之後,確實非常爽。
  • 又現毒王聚餐瞞報,緻密接者達1.7萬人:心存僥倖不是無知就是蠢
    據通報,此次病毒傳播的源頭是從美返哈的22歲女留學生韓某,其為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期間檢測了4次均未發現。後來傳染給從未謀面的鄰居王某以及她女兒和女兒男友,她們均為無症狀感染者。要是只有這幾個無症狀感染者,此次病毒的傳播絕對不會這麼嚴重。
  • 「蜱蟲」鑽進4歲男童後腦勺,家長注意4件事,別心大不知道
    然而還有不到一周就要進入三伏天,屆時各地氣溫都將突破30度,甚至到達40度。 如此炎熱的天氣,各種蟲子也開始活躍起來,除了日常見到的蚊蠅之外,還有一種「蜱蟲」,需要家長提防,帶孩子出門一定要萬分小心。
  • 關於怎麼帶好孩子,我能告訴你的只有這一點:別心存僥倖
    只是育姐認為,這答案中起碼有一根底線,那就是家長們千萬不能在養育孩子時,出現心存僥倖的念頭。這家人還不重視,討論去哪家醫院做什麼車磨蹭了一個多小時,浪費了救助時間。帶好孩子的第一步,是保證新生兒的順利誕生,孕檢不能不做。二、帶娃乘車隨意坐育姐不止一次在路上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開車,媽媽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座上,三口之家看似其樂融融,其實危險一觸即發。
  • 不存僥倖心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墨菲定律:與錯誤共生,迎接成功(1)不存僥倖心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眾所周知,人類即使再聰明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無缺想取得成功,我們不能存有僥倖心理,想方設法迴避錯誤,而是要正視錯誤,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讓錯誤成為我們成功的墊腳石。關於這點,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就是最好的證明。一次,雅各布·博爾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但他沒有像-一般人那樣一味地悲傷嘆惋,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了滿地的碎片。
  • 調研稱多數醉駕罪犯系初犯 明知故犯心存僥倖
    調研稱多數醉駕罪犯系初犯 明知故犯心存僥倖   兩司機不知醉駕標準  昨日上午,26歲的被告人黃某,因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3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他稱,自己僅喝了三瓶啤酒,然後送朋友回家,半路上發生車禍,被查出血液中酒精含量為197.3mg/100ml。「剛開始沒覺得醉,可半途上就開始迷糊了,然後發生了車禍。」
  • 太原一女子心存僥倖 醉駕被查
    10月14日晚,一名女子心存僥倖醉酒駕駛,在南內環橋附近被交警迎澤二大隊六中隊民警查獲。當晚11時許,六中隊民警在濱河東路南內環橋南匝道查處酒駕時,發現一輛白色奧迪車在檢查點不遠處突然放慢車速,十分可疑。交警上前盤查,發現駕車的是一名年輕女子,而女子看到交警提出檢測,顯得有些意外。呼吸式檢測結果顯示,駕車女子許某每百毫升血液中含有148毫克酒精,已超過醉駕標準。
  • 法律人士提醒:信用卡「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中介談判有「劇本」  法律人士提醒:「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張先生去年年底失業,現在也沒找到合適工作,信用卡的帳單已逾期三個月,微博上「協商分期」博主有近40個,最火的粉絲超過了50萬。除了介紹信用卡逾期的相關知識,主要是推介協商分期的服務,發出的圖片基本都是幫客戶協商成功後的對話截圖。
  • 《資治通鑑》|心存僥倖是最大的禍根:它會讓你的人生跌入谷底
    當時身上帶的50萬都輸了,老公急紅了眼,沒有及時止損,而是心存僥倖,冒險想賭一把大的翻本賺錢,誰想翻了船。公司的周轉資金沒了,還有100萬借款,生活陷入困境,全職太太小美也開始工作,賺錢還債,到現在也沒緩過勁。心存僥倖是最大的禍根。
  • 安陽男子買彩票心存僥倖中大獎 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2018年8月1日晚上,林州市公安局東崗派出所接到彩票店店主付某某報警稱:有人來彩票店打了一萬多塊錢的彩票,到現在沒給錢,也找不到人了!接到報警後,民警張力水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摸排,並調取大量的監控視頻進行反覆比對,最終將安陽縣都裡鄉張某雲鎖定為犯罪嫌疑人。
  • 【法治新聞】法律人士提醒:信用卡「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中介談判有「劇本」  法律人士提醒:「灰色地帶」風險多 持卡人不要心存僥倖  張先生去年年底失業,現在也沒找到合適工作,信用卡的帳單已逾期三個月,這讓他焦慮不安。微博上「協商分期」博主有近40個,最火的粉絲超過了50萬。除了介紹信用卡逾期的相關知識,主要是推介協商分期的服務,發出的圖片基本都是幫客戶協商成功後的對話截圖。  知乎上「停息掛帳」「協商分期」的博主也多如牛毛,各種成功案例和攻略滿天飛,但是具體跟銀行怎麼談,還是需要私信聯繫,會有業務人員對接。
  • 陪孩子過馬路,可別再牽手了!你知道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
    8%,8歲為6%,10歲為5%,12歲為2%,只有14歲(或以上)的孩子才能每次都平安穿過馬路。所以未滿14歲的孩子過馬路,家長都要小心陪同。但很多人陪同的方法就是直接牽手,這是錯的示範!為什麼? 2、當心右轉車輛 綠燈可通行
  • 莫存僥倖心理!已有多人被查
    民警在現場依法口頭傳喚劉某強時,其拒不配合,採用暴力手段阻礙民警執法,並在前往醫院途中及醫院抽血辦公室內,繼續以暴力方式阻礙執法,致使多名民警受傷。經檢驗,劉某強血液中檢出乙醇(酒精)成分,其含量為214.1mg/100ml。
  • 打頭孢後心存僥倖 中年男被半杯啤酒「撂倒」
    打頭孢後酒癮上來了,男子抱著僥倖心理喝下半杯啤酒,不料當即被「撂倒」,在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才轉危為安。專家提醒,包括頭孢在內的多種藥物,服用後七天內不宜飲酒,否則可引發致命的「雙硫侖反應」。57歲的李先生家住後湖。
  • 40歲,打算每年存一筆錢用於養老,每年至少需要存多少才可以?
    有網友提問說——「40歲,打算每年存一筆錢用於養老,每年至少需要存多少才可以?」,誰沒有退休的夢想?按照題主說的,40歲開始存錢,這個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大了,那麼每年需要存的金額一定就比20歲就開始存錢的人要多得多。假設他(男士)計劃在60歲退休,那麼他的存錢期限大約就是20年。第三,你需要存的數額大概是多少。
  • 醫生提醒:發病率雖低,也不要心存僥倖
    醫生提醒:發病率雖低,也不要心存僥倖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譚盼盼株洲日報訊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乳腺癌是女性的「專利」,殊不知,男性也會患乳腺癌。近日,省直中醫院乳腺外科就接診了一位男性乳腺癌患者。彭師傅今年59歲,10多年前就發現自己左乳有一個腫塊,因為沒有任何不適,便沒放在心上。近一個月,他感覺這個腫塊有些增大,且出現潰爛現象。在家人的催促下,他來到醫院就診。「經彩超檢查,彭師傅左乳的腫塊偏硬、邊界不清,高度疑似乳腺癌。」省直中醫院乳腺外科主任趙希表示,隨後的病理檢驗證實了他的判斷。
  • 十日觀察法靠譜嗎 專家:不要存僥倖
    被寵物抓傷後,可以先觀察,如果十天後寵物仍健康,傷者就不用打狂犬病疫苗。最近,聲稱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很是流行,不少養寵物的市民深以為然。  被寵物抓傷後,可以先觀察,如果十天後寵物仍健康,傷者就不用打狂犬病疫苗。最近,聲稱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十日觀察法」很是流行,不少養寵物的市民深以為然。這種說法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