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0日舉行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單元——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研討會(下稱「研討會」)上,多名文藝評論家、文學改編影視劇理論專家、編劇等共同就即將發布的《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報告》(下稱《報告》)展開了熱烈研討。
據悉,《報告》是首份圍繞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以社會價值、藝術品質為基礎構建指標體系,基於大數據用戶評論結果進行量化計算分析得出的一份年度重量級行業報告。《報告》將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聯合發布。
網絡文學IP改編為影視劇時的關鍵衡量標準有哪些?什麼樣的網絡文學IP更有機會得到成功地改編?這份《報告》將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提供充分的數據基礎和科學研究結果。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孟中表示,《報告》是以用戶評論的大數據為基礎,以數學、統計學等科學方式為工具進行的一次探索性、創新性嘗試,希望以跨學科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方法,為網絡文學未來影視劇改編的主流方向提供更多參考視角。
現場有專家表示,從《報告》所揭示的網絡文學IP的改編潛力來看,幻想類IP是值得影視化改編的重要題材。近年來,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熱度持續攀升,以閱文為例,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引領下,先後產生了《慶餘年》《將夜》等觀眾喜愛的優質作品。但從目前網絡文學改編市場上的作品來看,改編選題傾向於古代權謀、仙俠言情、現代言情等已有成功題材,網文改編創作者們急需跳出選題「舒適圈」。而一些新類型人氣題材,如閱文IP《詭秘之主》等本土幻想類網文累積起了一批忠實粉絲,相關的現象級作品也不斷出現,成為專家學者們看好的網文IP改編的突破口。
專家學者們以《詭秘之主》為例,對幻想題材改編展開探討。這類題材擁有龐大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要通過幾十集劇情梳理清晰本就不易,還要在劇情的基礎上,將超能力、異世界、玄幻等極盡天馬行空的思維展現出來,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情。
對此,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師孫婉儀指出,「科幻太容易視覺化創作,需要抓大放小,千萬不要只抓住世界觀或靈異玄幻等場景的視覺呈現。此外,還要注意規避一些風險,比如封建迷信、版權、法律等問題。一定要為故事中的人物、主線背書,要學會類型的聯動,科幻只是殼,內核還是人和故事。」孟中也指出,希望《報告》為幻想題材等新類型IP的改編提供更多有益參考。
近期,在聽取與總結多方意見後,《報告》也將進一步完善,正式對外發布,並收錄在後續出版的同名白皮書中,作為網絡視聽研究的一項有益嘗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