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現在很常見的「富貴病」之一,若是血壓持續升高,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影響到生命安全。許多人都知道這與吃鹽有關,經常吃高鹽食物血壓就容易不穩,但為何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人們幾乎天天鹹菜當飯吃,出現該問題的人卻遠遠沒有現在多呢?難道根本不是鹽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以前工業還沒有現在這樣進步,人的活動量比較大,大多是從事農耕的工作,那時食物匱乏,有的人連飯都每得吃,有鹹菜已經不錯了,雖然幾乎天天都吃鹹菜,但體力勞動也比較多,農耕時就會消耗掉體力,出汗較多,體內鹽分多反而有助避免其流失過多。
也正是因為食物匱乏,加工的條件也有限,過去的飲食大多是粗糧雜糧,即便是經常吃鹹菜,這些食物也能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像玉米、高粱和各種雜豆類食物,在現在正是有助養生的,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是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有助降壓的。
也有一定的社會因素,以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比較小,很多還包分配,大家都差不多,而現在人壓力比較大,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血管受壓也會增加,會增加血壓升高的機率;以前人們的作息也比較規律,不像現在手機的高普及度,很多人會經常熬夜,也會影響到血壓的穩定;以前的醫療水平與設備也遠遠沒有現在這樣好,甚至有的人已經出現該問題的,但根本不知道而已。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一二了,雖然吃鹽多不利於血壓的穩定,但這並不是引起該問題的唯一因素,除了飲食,運動、睡眠以及情緒等都是重要的因素。但現在的生活條件達到提高了,食物也越來越多樣化,鹽確實也不能多吃,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大家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也要減少「隱形鹽」的攝入,比如各種調味料、醃製加工食物等。
時代在變遷,環境不可能適應我們,只有我們主動地適應環境,並做出一些改變,或才能避免出現該問題,身體也會更健康。對於飲食,提倡大家遵循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合理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同時也要學會自我調節,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從現在就開始做起,別等老了問題來了才後知後覺。
對於中老年朋友,建議每年定期的去檢查一下身體,有利於及時掌握自己血壓的情況,一旦出現升高的跡象了,也能及時調整,讓血壓慢慢降至正常水平。
綜上所述,五六十年代是雖然人們經常吃鹹菜,和以上多種因素都有關係,鹽並不是唯一影響因素,但現在我們仍不可放鬆,要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等習慣,才能維持身體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