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2020-12-20 小婷老師育兒觀

各位家長好,我時小婷!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大腦發育」這件事。

莉絲·埃利奧特(Lise Eliot)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哥倫比亞大學生理學和細胞生物學博士,現任美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芝加哥醫學院神經學系教授,就職於埃裡克·坎德爾實驗室。

《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正是她的著作。

在書中Lise Eliot明確表示

所有重要的大腦迴路塑造過程——樹突的生長、脊柱的形成、突觸的精簡,甚至髓鞘的形成都會受到孩子經歷的影響。

所有的關鍵期基本都在出生後的前5年內就已經開始,5年以後,所有腦區的突觸都會走向衰退。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0-5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有且僅有一次的高峰期。

只要家長抓住,寶的感覺、運動技能、社交、情緒、語言、記憶、智力等功能都會在這段時間內得到高度發展。

語言對孩子的社交、情緒、智力都有影響

心理學、青少年教育專家吳文文表示: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直接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因為寶寶在3歲左右的時候,正式建立獨立自主意識,需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寶寶與外界交流不順暢,自己的想法無法準確的表達,就會容易壓抑情感,焦慮、不安。

而且在寶寶語言表達功能全面開啟時,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都會大幅度提升。

反之,也會受到壓制。不利於寶寶智力、學習力的發展。

寶寶的語言功能主要是受到大腦韋尼克區和布洛卡區的影響。

韋尼克區負責理解語言,2歲時所有皮層都有髓鞘;

布洛卡區負責把大腦中想表述的信息轉換成說話、書寫、打字或手勢等動作,在4歲時才能形成成熟的細胞層。

也就是說,在2歲前,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在這段時間吸收的詞彙直接決定了寶寶可以說話時的詞彙量以及語言流暢程度。

如果寶寶吸收詞彙量少,或者是生活在一個沒有人類語言的環境中,孩子的表達能力就會變差,或者是消失。著名的狼孩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所以在寶寶0-5歲這個年齡段內,家長要保證孩子詞彙量吸收的足夠多,孩子的表達能力才會好。

建議方法:多和寶寶說話、堅持給孩子講繪本,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社交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寶寶並不是生下來就會和小朋友相處的。

尤其是在寶寶2、3歲的時候,正是自我意識開始出現,比較「自私」的時候。

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培養,寶寶是不知道分享、溝通、換位思考的。寶寶很容易長成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不僅對容易傷害小朋友,對孩子自身也有很大的傷害。

因為寶寶社交能力差時,性格會更加的敏感,比如會更容易暴躁生氣或者是愛哭自卑,成為情緒的奴隸。

這樣的孩子,往往做事情更容易放棄和失敗。對未來的成長並無好處。

而且不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

因為過度的壓力激素就變成毒素,會造成腦細胞的損傷。這種損傷包括,大腦細胞的之間聯結的斷裂、腦細胞的死亡,還有神經通路的斷裂。

所以家長在3-6歲寶寶性格養成關鍵期,要順應孩子的各種敏感期,及時規範以及約束寶寶的行為。

建議家長:幫助寶寶認識自己的情緒和學會控制情緒;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情緒,以及有足夠的環境應變能力。

為了家長更好的幫助寶寶進行大腦開發,小婷的書單是以下幾本書:

《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

浙少出版,積累銷量突破5000萬冊。一共8冊,分為逆商教育、社會交往、性格教育、財商教育、性教育、行為習慣、情緒管理、品格培養。

通過可愛的主人公幫助寶寶提高社交能力。同時,多看繪本也能提升寶寶的詞彙量,有利於大腦發育。

同時每個主題後面都有「給父母的話」,可以讓父母們了解相應的兒童學知識,更好地解決育兒困惑。

《0-6歲蒙特梭利早教訓練書》

一共8冊,通過語言能力、數學能力、藝術能力、生活能力、感覺能力、左腦開發、右腦開發、智力開發8個方面去進行大腦開發。

全部都是融合風靡全世界的蒙氏教育理念編入大量遊戲。由資深早教專家精心設計,讓孩子在遊戲當中鍛鍊大腦思維,寓教於樂。

而且每個遊戲題目下面都有一行小提示,告訴家長這個遊戲具體是在鍛鍊孩子的什麼能力。右上角也有一個難易程度等級提示,如果太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

《寶貝你為什麼哭·小不點負面情緒疏導圖畫書》

是針對2~4歲小朋友策劃製作的。根據這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例如自我意識的萌發、分離焦慮、進入物權敏感期和自尊發展敏感期等進行繪製的一套繪本。

不僅是圖畫書中故事人物的主要特點,是故事發生、發展的原因,同時也是專家教養建議的出發點和基礎。

在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的同時,也懂得合理的表達自己想法,更好的把這些敏感期內化。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大腦開發」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書單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要用心培養
    孩子出生後身體和大腦就在不斷的發育,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聰不聰明,和孩子的大腦發育有脫不開的關係。為了孩子的頭腦發育好,家長都會按照最科學的營養餐和訓練方法,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最好的發育。可要說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很多家長就不知道具體時間了。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抓住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精心養育聰明娃
    文|凝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很多關鍵期,我們曾經聽說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決定一生」這樣的說法。普遍認為3歲之前是大腦發育黃金期,錯過不能重來。看了一本書《0-5歲 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書的作者是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博士,他提到:大腦迴路塑造有關鍵期,所有的關鍵期基本都在出生後的前4年內就已開始,4年以後,所有腦區的突觸都會走向衰退。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要用心用力
    文|凝媽大寶3歲的時候,我才知道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正式啟動家庭教育。二寶出生以後,我才知道智能發育有哪些評價標準,有意識地在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會能力上發力。二寶3歲的時候,我看了《0-5歲 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才知道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不只是0-3歲,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需要用心培養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在《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一書中,從腦科學的角度解讀了0-5歲期間,大腦發育的特點。從出生到6個月左右,是寶寶大腦第一個飛速發育時期,大腦神經網絡形成,大腦發育完成率達到50%-60%。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黃金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1.第一個大腦發育黃金期6個月—3歲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20年的研究結論:孩子生命的頭幾年,大腦神經元連接一秒鐘能產生700個,六歲之後減半,十二歲以後再減半,成人之後神經元連接建立更少。
  • 寶寶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有三次,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如果家長們能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孩子的智商就能得到突飛猛進的提高。哈佛教授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當中大腦發育有3次高峰期,這三個階段對孩子的發育異常重要。只要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了這3個階段,孩子想不聰明都難,想要聰明孩子的父母可一定不要錯過這三次提高孩子智商的機會。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有3次,請務必幫娃抓住一次
    教育研究專家蒙特梭利表示,孩子0—6歲是關鍵,在這段時間裡,家長付出的越多,孩子能夠得到的回報也會越多,對孩子自己將來的發展能力越好,專家之所以這麼一個表示,不僅不能因為孩子出生後就像一張白紙,性格行為習慣都需要學生家長點綴,更多是因為這個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父母千萬別錯過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Lise Eliot)在她的著作《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一書中,從腦科學的角度解讀了0-5歲這5年間
  •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0~3歲寶寶大腦發育很關鍵,開發智力時別破壞大腦潛能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研究表明:0~3歲時孩子的大腦處於飛速發展期,也是大腦智力開發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大腦雖然需要適當的刺激來促進智力發展,但卻要更加警惕刺激剝奪造成的腦損傷。
  • 孩子大腦發育的3個黃金期,家長一定要抓住
    寶寶的智商不僅靠遺傳,還與後天的培養和環境有關。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一旦延誤了大腦生長發育期的開發,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型,即使有優越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寶寶大腦發育有三個黃金期,一旦錯過了,就難以挽回了。
  • 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多「刺激」寶寶,能促進大腦發育
    如今的很多早教機構,讓襁褓中的嬰兒去上課,其實就是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此時通過更多元化的刺激,來刺激五感。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用自己的經濟學知識做出統計,繪製了「赫克曼曲線」。建議家長在寶寶3歲之前,讓他多接受以下「刺激」,大腦發育好,寶寶更聰明。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李玫瑾:爸媽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家長們都想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從寶寶剛出生開始就想好了如何開發孩子大腦,畢竟大腦發育決定寶寶將來智力的高低,為了不讓寶寶落後於同齡人,不得不從小給孩子吃堅果、魚肉等食物開發大腦。
  • 抓住孩子0~3歲的大腦發育黃金期!牢記這6點,寶寶更聰明
    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寶寶聰不聰明是天生的,由父母的基因決定,不必過早幹預,以至錯失了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影響一生。 0~3歲大腦發育高峰期寶寶出生時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50億個突觸,大腦就有400克重,智力水平已經是成人的25%。
  • 0~3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做到這3件事,讓娃更聰明
    古話說,三歲看老。可見,寶寶3歲前是多麼重要。兒童發展早期(0-3歲),寶寶大腦功能尚未定型,「可塑性」處於峰值。通過下圖也能看出,寶寶出生後,神經突觸聯結成倍增加,而兩三歲後,沒有被強化的神經聯結就會逐漸退化或斷裂。
  • 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科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在剛出生時大腦重量相當於成人的20%,然而2-3歲時,大腦重量相當於成人的80%;6歲左右時,大腦重量相當於成人大腦的90%。從這個發現可以看出,一個人大腦的生理髮育,在六歲前就已經基本完善了。
  • 0~6歲大腦發育黃金期,媽媽這樣做
    為什麼說0-6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寶寶出生以後,大腦就進入了長質量的時期,孩子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一般只有340克左右,但到了4歲就能達到成人腦重的90%,到了6歲以後,孩子大腦的成長非常有限。正因為大腦發育的獨有特徵,所以0-6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 哈佛研究發現: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建議幫寶寶抓住一次
    6個月~3歲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一樣:寶寶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這也被稱之為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父母們想要好好利用這3個階段,那麼就要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作為父母的我們務必要幫寶寶抓住一次!
  • 0-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3個方法,幫助娃養成「超強大腦」
    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負責語言、邏輯、數學和分析等功能,右腦負責韻律、圖畫、想像、情感、創造力等。哈佛大學醫學院瓊斯教授研究發現,寶寶智力開發,右腦特別重要。右腦主要掌管記憶和人的創新創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開發,大腦會變得更加聰明和智慧。
  • 兒童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抓住一次
    其實,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小孩'',家長們可以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尋找科學的發展孩子智力和開發潛能的方法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一生當中有3次大腦發育黃金時期,在這3個大腦發育黃金時期內,家長們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讓孩子更聰明更優秀
  • 抓住胎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錯過就晚了
    胎兒大腦發育也有黃金期,各位孕媽咪可要抓好這個時間段,助寶寶一臂之力,錯過就晚啦~,但大腦卻在迅速發育。等到4-5個月的時候,胎兒腦細胞還處在迅速發育階段,有記憶痕跡。等到六個月的時候,大腦表面開始出現溝回,大腦皮層機構也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