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貨圈裡,流傳著一句話「食在廣東,味在潮汕」而講到潮汕的美食就更繞不開彈到可以打桌球的神級牛肉丸潮汕手工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是牛肉丸中的爸爸,不接受反駁。這是一顆dream牛肉丸,咬一口,牙齒能清晰地感受到旺盛的Q彈,而牛肉們又細膩鮮甜,其中藏著的豐盈肉汁,給舌頭迎面一擊,上頭!牛肉丸的起源潮汕牛肉丸的最早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最為大眾認同的便是起源於梅州客家——聚居在山區的客家人:大體上家家戶戶都養牛。在商品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候,生牛肉太多,過剩沒法長期保存,所以客家人就把牛肉剁碎加鹽擠成丸子狀煮熟,方便保存,這種方法慢慢地演變成為當地的一種小吃。到了十九世紀末,隨著汕頭的開埠,汕頭港急劇繁榮,許多客家人都匯集到汕頭從事商業活動,如中國第一條民建鐵路「潮汕鐵路」的建設者,有「萬金油大王」之稱的胡文虎都是客家人。據老人們回憶,早期賣牛肉丸的小販大部分也是客家人,他們挑著小擔在汕頭市區走街串巷叫賣牛肉丸湯。慢慢地他們在汕頭落戶發展,聰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移植過來,牛肉丸也漸漸成為汕頭的地方食品;而在潮州,民間也流傳著潮州人葉燕青從客家人那裡學得牛肉丸製作工藝的故事,這也進一步佐證了牛肉丸最早來源客家人。
但是潮汕人並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照搬過來,而是吸取其優點,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又如傳統鄉下農民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講究原汁原味的潮汕人則改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牛肉丸,這樣就保證在煮牛肉丸時,肉丸的肉味不會滲透到湯水中,從而使牛肉丸更具濃鬱的牛肉味,同時還增加用沙茶醬作醬碟吃。由於潮汕人製作的牛肉丸比傳統農夫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故潮汕製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濃鬱的牛肉味,特別好吃。製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個潮汕地區,大受潮汕人的歡迎,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州民間小食。在潮汕,還有許多丸類的潮汕小食,如豬肉丸、豬肚丸、魚丸、墨斗丸、蝦丸等,它們都是從潮汕手捶牛肉丸的製法,舉一反三演變發展來的。
潮汕牛肉丸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也延伸出許多傳奇佳話和經典美談:軍旅詩人郭光豹曾在《美食園蔬勝珍饈》中提及賀龍元帥吃潮汕牛肉丸的舊事。肉丸甫一入口,賀龍直呼「好菜!好菜!」並立刻向廚師詢問做法,美味程度可見一斑。 有關潮汕牛肉丸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無釐頭大師周星馳在電影《食神》裡的撒尿牛肉丸演繹。在香港,有1/3的人口祖籍地都是潮汕,如此多的潮汕人和潮汕裔自然而然地潮汕的美食和飲食習慣在香港也得到普及,潮汕牛肉丸和潮州魚蛋(魚丸)都是香港家喻戶曉的小吃,包括高檔精細潮州菜得名聲也是發源於香港。 而潮汕牛肉丸被周大師的無釐頭喜劇一包裝,立馬成為街頭巷議的經典美食,撒尿和爆漿的概念也深入人心,以至於許多內地不知其因由的廠家紛紛模仿和為其產品正名,設計出多式多樣的包心牛肉丸,而事實上周星馳食神裡撒尿牛肉丸的原型便是潮汕的牛肉丸,更準確的說是牛肉丸丸裡的牛筋丸,這點周星馳在接受採訪時也口頭驗證。 因為潮汕牛肉丸的特殊工藝,實心的丸子也能做出撒尿的感覺,但由於周大師的名聲,以至於許多未知的人只知有撒尿牛肉丸而不知有潮汕牛肉丸,這也算是現代影視和名人效應對美食發展的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