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君語
要說隨時隨地都能吃到的潮汕美味
非牛肉丸莫屬!
有人說
想在外地吃到正宗的潮汕美食
真的很難
比方說
潮汕小海鮮,出了本港只能叫冰鮮
粿條湯,少了當地的金不換、蒜頭油、蔥珠油總覺得差點意思
滷鵝,飛到大江南北,好吃是真的好吃,不過貴也是真的很貴
潮汕牛肉火鍋,開遍全國各地,然而一不小心就會踩雷
好在,還有牛肉丸,濃縮了真正的潮汕味道,在冰箱中深藏功與名。當這顆小丸子在唇齒間彈起來的時候,仿佛黃牛在口中歡快地麼麼叫。
01
潮汕牛肉丸,到底是怎麼來的?
近一個世紀以前,農家多數養牛,在牛在生老病死之後,人們就吃掉它。
不過,在商品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過剩的生牛肉沒法長期保存。所以客家人把牛肉剁碎加鹽擠成丸子煮熟,漸漸成為了當地的一種小吃。
在清末民初,賣牛肉丸的小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們挑著小擔在汕頭老市區挨街串巷叫賣。聰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引進「移植」過來。但潮汕人並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的製法照搬過來,而是揚其長、避其短,想方設法做出潮汕特色來。
客家人捶打牛肉丸,是用菜刀的刀背,而潮汕人改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每根約重1.5公斤,橫截面呈方形或三角形。將牛肉順著肉紋切成條,放在砧板上,然後手執兩把大鐵棒,頗有秦瓊大將軍之勢,左右開弓,反覆捶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
這是因為,牛肉切成塊狀可以儘量保持纖維的完整性,而反覆的捶打,使得牛肉的肌肉蛋白不斷延展,這一過程正是潮汕牛肉丸彈性的主要來源。
在不斷地捶打之後,牛肉的顏色從鮮紅慢慢變得粉紅,牛肉泥產生明顯的粘稠感。將打好的牛肉泥放到一個大木盆裡攪拌拍打,同時加入冰水保持溼度和低溫,少量的蘇打粉可以使肉質疏鬆嫩滑,再用鹽和魚露調味。
攪拌成凝膠狀的牛肉漿就可以開始擠肉丸了。擠出來的丸子馬上用湯匙舀入60—80℃的恆溫水裡定形。最後再用清水復煮兩遍,至此,一顆脆彈爽口的牛肉丸才算最終出爐。
與此同時,潮汕人在製作牛肉丸的選料上,也要更為嚴格和精細。最最正宗的潮汕牛肉丸,只選取牛腿、臀上的肉,一邊捶打,一邊將筋膜剔除。
所以,如果你見到「牛筋丸」,那基本上可以確定,你吃了「假·潮汕牛肉丸」。(ps.牛筋丸其實是為了迎合外地人口味而開發的產品。)
其實,根據目前潮汕一帶的行家介紹,對正宗的潮汕牛肉丸的定義還是有模糊之處的。比如汕頭蔡溪記牛肉館的老闆娘表示,幾十年前汕頭人做的牛肉丸,丸子裡頭都要藏一塊肥肉;而同樣是汕頭餐飲行家的黃師傅則說,正宗潮汕人在牛肉丸中是不會加肥肉的。此外,例如牛肉丸的大小、湯的配料,甚至連蘸料等等,都有不一的說法。
但唯一能確定的範圍就是,必須是以牛腿臀肉、筋膜剔除乾淨、以鐵棒反覆成肉漿,再以指縫擠壓而成的,才是正宗的潮汕牛肉丸做法。同時,據汕頭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和汕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6年就通過的行業規範顯示,只有牛肉含量達到90%的牛肉丸,才能叫「汕頭牛肉丸」。
02
真·潮汕牛肉丸,連潮汕都不一定能找到
雖然看起來簡單,關鍵要素其實也不多。但實際上,不說是在廣州,哪怕是在潮汕地區,也很難真正吃到正宗的牛肉丸。
W H Y ?
答案很簡單
因為貴
要想以100%的純牛腿肉做出一斤牛肉丸,成本價不低於80元,賣出去的價錢也至少要在130元/斤左右。在汕頭,除非是一些私房菜和少量有極致追求的餐廳,其實大部分地方都不敢做這麼貴的正宗「潮汕牛肉丸」。
在廣州,敢做這麼貴的牛肉丸的地方,更是鳳毛麟角,在市面上幾乎沒法找到。
當然,如果這家店擁有連潮汕人都認可的牛肉丸味道,那麼就相當於無限接近「正宗」了。
03
這些丸子,無限接近正宗潮汕牛肉丸
1
紅頭船美食坊
據說老店在新港西路附近,後來關了在動感小西關再開。位置比較偏,但是很多潮汕人會特意找來這裡吃.店家做得較好的是滷水鵝肝和生醃,但招牌是「牛筋丸」。雖然是「假潮汕」了,但據說用料很精,基本可以確定是牛腿肉,只是老闆為了迎合廣州人口味,沒有剔除牛筋罷了。
地址:荔灣路97號動感小西關6棟104鋪
2
華威達牛莊
這家店最出名的,是牛丸粿條和小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潮汕牛肉丸,跟周星馳的《食神》裡面一樣,一咬下去會「滋」的一聲爆汁,除了會噴自己一臉,還有濃濃的牛肉味在唇齒間瀰漫開來。
地址:黃埔大道西499號
3
牛B潮牛火鍋
主營業務是食潮汕牛肉的店,但這裡的牛肉丸也非常地道,彈牙且富有肉汁,中間的牛脂香口無比。
地址:農林下路4號、6號東山錦軒現代城四層F403房
4
粵潮牛肉火鍋店
另外一家「粵潮牛肉火鍋店」,也是主打牛肉火鍋。這裡的牛肉丸選料較精,而且吃得出是人工製作的,汁多彈牙。
師傅們上傳的官方圖
地址:江南大道中84號
5
潮埕汕頭牛丸火鍋
這是一家大排檔風格的小店,但是味道確實可以。牛肉丸確實汕頭手打風格,夠勁!味道也對得起地段,對得起價錢,就是環境一般,不過關鍵是,味道正宗~
地址:體育西橫街21號
現在,知道去哪裡吃牛肉丸了吧?
圖文|馮睿峻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編輯|李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