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及潮汕,一定會想起潮汕的小吃,被譽為廣東八大菜的潮汕菜,出了名的便是潮汕牛肉丸了。很多人從電影裡一定會看到或者聽到牛肉丸的各種搭配,稱之為牛肉丸的各種系列。比如牛肉丸粿條,牛筋丸河粉之類的。這些都是典型的潮汕美食。而很多潮汕人都出外經商,所以經常會把打包好的一包一包的牛肉丸作為冰鮮特產送給摯友。這也是潮汕牛肉丸揚名天下的原因。因為父母輩的傳承,讓這份獨特的特產成為了很多一直出門在外的潮汕人的特殊記憶,這也定格了很多人對於潮汕人的印象。因為牛肉丸的製作,代表者潮汕人的務實還有創業的勇氣。
都說創業難,守業更難。每個潮汕人,骨子裡一定有創業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會促使他們每天勤奮的工作,一直奮鬥到出人頭地為止。而做牛肉丸,這本身就是一種持久的體力活。如果你有去過潮汕你一定會發現,每一家潮汕牛肉火鍋的店裡,都有好幾個人再不間斷的敲打牛肉,握著鐵錘,一直把牛肉剁碎為止。這種反覆,就是創業的精神,也是對牛肉丸的品質的恆久保證,更是對潮汕的小吃特色的一種傳承。
或許說時容易,但是做牛肉丸,確實是一件大工程,為了保證棒打的速率跟得上生意,對每一個動作都十分的講究。每一個細節,都決定了牛肉丸的口感。潮汕的牛肉丸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打的牛肉丸,還有一種就是機打的,而我剛剛說的就是手打的牛肉丸,這一類的肉丸的出品品質,確實是特別的酥香,而且你嘗過會發現,那種咬勁,更加的真實,更加的有肉質感。而機打的牛肉丸,可能沒有那麼多的強度,所以品質較差,而這也體現在了彼此的價格上,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手打牛肉丸,整個出品都要出色。
很多人最近都在吐槽牛肉丸的品質,但是大家不知道,偷工減料的事情最近這幾年出現得特別多,所以大家可能對牛肉丸的出品有所懷疑,而牛肉丸的肉質來源,也是很多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牛肉丸的整體製作需要加入澱粉等定量物質,所以很多商家會把牛肉的參與比例調低,甚至牛肉丸裡沒有牛肉的情況尷尬的存在著.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中的咬合度,還有牛肉丸反饋的味道還有氣味,來判斷牛肉丸是不是最純正的。
說回牛肉丸的製作,很多人除了棒打之外,可能更多好奇的是怎麼成型的,其實正確的做法是把一鍋燒開的過油水放在棒打的工序後,然後在牛肉達成糊狀的時候,用匙羹定型,手握出球形,放入熱開水裡,隨著浮力作用,丸體浮出表面,達成牛肉丸本型,而這道工序,如果有不當的話,就會形成牛肉丸的瓦解或者碎裂。而棒打的這個過程,加上過水的過程,在專業術語上稱之為定型。
說回牛肉丸的吃法,很多人都會把它作為下湯的底料,而還有少部分的餐廳,會將它切碎或者切絲,變成一道經典的辣椒炒肉片,當然說回最經典的,還是作為牛肉丸湯底,這個湯底,必須要有豬筋骨去熬製,因為豬骨會自動排油,在熬製三個小時之後,必須要將中火轉成小火,以獲得更適合的溫度。最後將牛肉丸倒入湯底,按入幾片生菜,放入鹽、雞精還有各種調味料,繼續慢燉。很多潮汕地區的人,都熱衷於吃街邊的小吃,而很多人一定吃過粿條面,其實這是潮汕獨特的街頭美食。
而其中有些菜,正是有牛肉丸參與的,比如牛肉丸米粉,牛肉丸粿條,還有幹粿,這些都是牛肉丸之外的衍生產品。而說回湯底,當顧客來的時候,把牛肉丸湯底撈出,然後放入少量蒜頭油還有香油,達到最好的味道體驗。最後說回蘸料,牛肉丸可以蘸沙茶醬以及辣椒醬,辣椒醬一定要選用潮汕地區的辣椒醬,因為潮汕地區的辣椒醬,更能夠契合牛肉丸裡的松香。還有就是說回配菜,就是幹粿啦,幹粿的意思其實就是幹的粿條,這是一種粿條過水之後的產物,在加入沙茶醬攪拌,最後加入豆瓣醬,還有一點點芝麻油,這個看個人口味,可加可不加,一幹一溼,成為潮汕地區最經典的美食。有興趣的趕緊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