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子女寄予望子成龍的希望。許多家長都望子成龍,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傑出的人。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過於苛刻的要求和願望未必對孩子的發展有利。尤其是對於初學者的孩子們更要用對方法,否則只能是適得其反,事倍功半。
「識字」只是一個視覺刺激信號而已,是感知覺對物體形狀和幾何圖形的反映,就跟認一幅圖畫沒什麼兩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認識圖形的正確率也在逐漸提高,辨別事物所用的時間會漸漸變少,到四歲左右寶寶的圖形感知覺是最敏感的,這時候最利於寶寶學習識字。教寶寶識字可以結合寶寶愛吃的食物、愛玩的玩具、熟悉的親人以及日常家用物品等進行有意無意的學習,這對寶寶來說並非一件困難的事。比如,寶寶喜歡消防車,也知道消防車裡有水,可以滅火,那麼我們可以寫出「水和火」兩個字,設計一個動畫橋段,「你看,這是火,著火了,快叫消防車來滅火,快消防車用水把火澆滅」那麼孩子對這兩個字不單單是加深記憶,而且在孩子的腦海裡對這兩個字會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概念。按這種方法一個一個字地教寶寶念,給孩子去形容每一個字的含義,並融合到特定的場景之中,孩子一旦掌握了這個方法,便會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像做遊戲一樣,每天都要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當然做家長的也不要忘記讓孩子對前一天所學的字進行複習。
孩子和成人不同,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玩耍,而玩耍就是他們學習的最好方式,寶寶通過玩耍,可使身體的各機能發達起來,學到許多知識,增加社會意識和豐富思想感情。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寶寶,對識字產生極大的興趣,並且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來幫助寶寶學習識字。但是一定要循序漸進,不可一味的求多,可以每天一個字或者兩個字,可以從每天學習3分鐘到5分鐘,逐漸增加,重在培養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一定不要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另外,也不要急於求成,幼兒的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善的需要多次反覆的學習才能真正學會,做父母的要耐心地陪孩子學習,不要讓他感到壓力。
寶寶識字是不能急於求成的,父母在教寶寶認字的時候要看好時機,注意方法,循序漸進,爭取形成一個漸進的過程「好奇-愛好-主動-速度-質量」,培養自覺性,多讓孩子自己判斷、選擇,並教育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因為孩子終究要學會過自己的生活,承擔各種各樣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外因要通過內因來起作用」,教育孩子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