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兩國皆是人口大國,為什麼我國四處買糧食,印度卻出口糧食?

2020-10-26 小天使_ag

中國一個農業大國,在古代也一直都是以農業為主,所以我們的文明也是在農業的基礎上產生的,早在幾千多年前人類開始使用工具開始,我們的黃河長江的地區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種植水稻的先例,經過了近千年的發展,中國的水稻種植技術逐漸完善,種植的產量也不斷的提高,中國人也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不斷的優化改進種植技術,提高工具的運用,修建水利設施等等,不斷的完善了我們的種植體系,也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可供借鑑的先例。

打開WiFi萬能鑰匙,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都知道,人的生活是離不開糧食的,糧食也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生存之本,是關乎整個國家的命運的大事件。在封建社會,每年的糧食收成是與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掛鈎的,如果發生旱災農民損失巨大,那麼就會認為是皇帝的失職,上天降罪於他。一些戰亂一般都發生在一些饑荒的年代,這是威脅的往王朝的統治的,現在,雖然我們國家已經不會再出現這樣的缺糧問題,但是我們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糧食的問題也是我們一直不敢隨意對待的問題。

其實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的糧食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很多地區還有許多人吃不上飯的現象出現,到了上世紀末的時候,我們國家的袁隆平就培育出了雜交水稻,這一水稻的革命性發現,徹底改變了中國當時的歷史現狀。我們國家的水稻產量開始不斷的增加,對於我們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其他極其重要的創新,從此我們國家14億人口再也不存在吃飯的問題,這個發明也讓我們為世界上眾多的糧食短缺的國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我們今天雖然不在缺乏糧食,但依然會從全世界各地買糧食,成為世界上進口糧食最多的國家之一,而印度同樣也是人口大國,為什麼他們卻在大量的出口糧食呢?

其實印度在之前和我們是非常的像的,也是一個農業的國家,而且都是以家庭為主的生產,產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在早期的時候,他們的糧食供應也是非常的少的,所以在這個時期,印度政府就已經意識到要提高糧食的產量,所以國家就整鼓勵農業的發展,國家出資修建了許多農業發展所必須的水利工程以及其他一些基礎建設,還改良了種植技術,使得印度的種植規模大大增加,再加上實行了工業化種植,使得他們的作物產量極大的提升。

而印度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出口,其實你和他們國情有關,因為印度經濟落後,沒有其他可以輸出國門的產品,所以他們就靠農作物這種必需品,以低廉的價格出售,以此來換取國內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舉動,而我們國家進口糧食是做一些戰略儲備,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戰略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印同為農業大國,為何印度大量出口糧食?真相與經濟有關
    自顧自來,無論是君主還是領導人,如果沒有解決好糧食的問題,但凡發生一點天下人禍,就會時局變換社會動蕩,所以即便是在和平年代,產量優先的情況下,我國也還是會儲存大量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 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大米」第一出口國?
    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是最基本的國家安全,在這一方面我們必然會想到我們國家,因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截止2019年末,我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14億人,要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我們不僅需要切實保護耕地面積,還要發展農業科技,改良品種和生產技術,到目前我國基本能夠保證糧食自給自足。
  • 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還多,為何糧食產量卻不及中國的一半?
    人口大國要解決人民吃飯的問題,耕地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大家普遍的印象裡,我國國土面積排全球第三,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殊不知,印度次大陸的土地特別肥沃,幾乎所有土地都可用作耕種,印度耕地面積1.6億公頃,中國耕地面積1.2億公頃,印度的耕地面積其實比中國還多。雖然印度耕地足足比中國多了0.4億公頃,但印度的糧食年產量僅為中國的一半。
  • 2020年,揭開他國的糧食危機,響應號召,厲行節約
    疫情開始後,主要的幾個糧食出口國為了自保,紛紛出臺了限制甚至是禁止糧食出口政策。,印度的出口也因為「封國」而陷入停滯;就連超級大國美國,也受到了不小衝擊,美國最新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大約有34%的家庭已經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狀態。
  • 印度人口何時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我國大陸人口在2016年末為13.83億人,關於印度人口,我們通過百度百科查詢得知,在2016年其人口數量為13.26億人,也就是說目前中國人口比印度多中國人口增長示意圖在2010年中國人口數量為13.07億人,當時印度人口數量為12.06億人,當時兩國人口差距為1.01億人,不到10年的時間,兩國的差距被縮小到了5700
  • 大批印度貨輪連夜趕往中國,美國這回真失望了
    印度和和中國一樣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印度這幾年來人口增長的速度確實很快。因為中國在歷史上實行過計劃生育,因此印度和中國的人口差距在不斷的減小。 擁有著巨大的土地數量,如此多的勞動力印度的農業自然發展的還好。印度在世界上出口大米是出了名的,而印度的經濟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依靠農產品的出口。
  • 經濟日報:我國糧食進口數量緣何增加
    增強國際糧食貿易話語權糧食問題歷來被作為戰略博弈的重要籌碼。越是危機時期,越能凸顯糧食的重要性。黃漢權認為,作為糧食進口大國,我國要不斷提高在國際糧食貿易中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加強全球糧食供應鏈管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越南等6國禁止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嗎?家中要不要屯糧?
    因為,越南是全球第3大大米出口國(前兩名是泰國和印度),佔到全球大米貿易量的15%左右。2019年出口大米637萬噸,其中,中國買了47.7萬噸。3月26日,泰國宣布,禁止雞蛋出口7天。哈薩克斯坦決定,對11種農產品實行限制出口,其中,就包括小麥。全球小麥市場,哈薩克斯坦是主要的出口國之一。
  • 原創 | 要不要囤糧:中國的糧食安全是怎麼做到的?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一個人均耕地只有1.5畝的14億人口大國,是怎麼做到糧食安全的?在加入世貿之後,美國一直希望我國開放主糧進口市場,指責我國對農村種植主糧的補貼扭曲了市場。所以,美方一直要求中國削減甚至取消對種糧的補貼,企圖以低價糧食衝擊中國農業市場,擴大對中國的糧食出口而不是局限於區區大豆這樣的雜糧品種上,更深的意圖是將糧食作為一種遏制中國的戰略武器。
  • 揭秘印度糧食危機:百姓在重度飢餓的關頭,為何還要低價對外出售
    等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都十分注重糧食問題。在我們國家積極相關研究之下,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也得到了質的提升。不僅是這樣,國家還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從國外進行糧食進口。這樣一來,不但讓百姓過上了吃飽穿暖的生活。也讓國家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世界範圍來看,印度是一個跟中國相似的人口大國,而他們的人口早就已經超過了十億人中。
  • 越南國土僅有中國30分之一,人口9千萬,為何還能成為糧食出口國
    寫在前面:越南國土僅有中國30分之一,人口9千萬,為何還能成為糧食出口國?對一個國家政權來說,糧食,是至關重要的。無論世界上哪個政權,無論實行什麼樣的社會制度,都得首先考慮糧食問題,讓老百姓不至於餓肚子。
  • 中印兩國將要停戰?以色列跳出來回應:要幫助印度自衛
    據了解,12月18日,中印開展了第20次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此次會議上,雙方達成了統一意見,將會按照在莫斯科兩國外長會晤時所取得的5點共識來推動兩軍進一步脫離接觸。就在我們以為一切都快要結束時,以色列跳了出來,他們表示願意幫助印度自衛。
  • 作為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們該如何保障自身的糧食安全?
    如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截止2018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約為13.95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我國的人口壓力可想而知。當然,有人會說,我們的鄰國印度,人口數量也在13億以上,但是印度的陸地國土面積僅為298萬平方千米,而我們國家的陸地國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那麼,是不是印度的糧食問題比我們國家更為嚴重呢?其實不然,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不能直接看國家的陸地國土面積,而是應該看這個國家的耕地面積。
  • 毛克疾:為什麼印度不和中國比獎牌
    和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大國動輒獲得兩位數金牌、三位數獎牌相比,號稱大國的印度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表現讓人驚奇。作為十億人口級別的巨型國家,印度居然落得和摩洛哥、泰國這種千萬人口級別的國家處於同一檔次。
  • 糧食進口「大國」菲律賓:明明有大片耕地,就是不去種糧食
    他們這麼做,為的就是把氣氛渲染得更恐怖一些,讓那些糧食大國把貨都攥在手裡,別往外放,等這糧價一上來,那不好意思,這把韭菜我割定了,聯合國也攔不住我,我說的!這下好,誰家也不敢再賣糧食了,生怕糧食賣光了自己的人跟著餓肚子,或者想著還能漲價牟利,所以捂盤惜售,反正都屯在家裡藏著。
  • 世界大米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
    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最基本的安全,為此我們一直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就是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風險,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充足的糧食儲備,這些儲備的糧食,就是我們的底氣。糧食作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水稻、小麥和玉米,其中在世界範圍內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不過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水稻是理想的糧食作物。
  • 世界大米出口最多的五個國家:印度、泰國、越南、美國和巴基斯坦
    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最基本的安全,為此我們一直堅守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就是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風險,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充足的糧食儲備,這些儲備的糧食,就是我們的底氣。糧食作物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水稻、小麥和玉米,其中在世界範圍內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範圍更為廣泛,不過水稻是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水稻是理想的糧食作物。
  • 2019中國農業機械(印度)品牌展在印度浦那舉行
    新華網孟買12月13日電(記者張興軍)2019中國農業機械(印度)品牌展11日在印度西部城市浦那舉行。來自浙江、山東、江西、河南等10多個省市共計50多家企業參展,展品涉及收穫機、園林植保機械、糧食加工機械、牧草機械、灌溉設備及水泵、拖拉機、農機具及零配件、農用發電機、農用汽車等。
  • 這110萬人快來查詢,別讓糧食補助成為糊塗帳
    糧食有多重要?沒有糧食,手裡有多少黃金都沒用!中國歷史中,就有以糧取勝,兵不血刃的故事。春秋時期,齊王想滅魯梁兩國,但硬打會損傷慘重,這時內閣大管家管仲獻謀,不動兵馬,就收復了魯梁兩國。花同樣的時間,生產魯縞換來的金錢可以隨便買到十倍的糧食,傻子才去種地。13個月之後,時機成熟,管仲讓齊桓公穿回普通布料,並下令全國之人禁穿魯縞。然後,管仲把齊國和魯梁兩國的邊境給關閉了,禁止一粒糧食流出齊國。魯梁之君緊急命令國民去種地,但糧食不是一天可以生產出來的,缺口之大根本難以彌補。
  • 糧食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底板
    從國際層面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蟲災害、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球瀕臨50年以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同時,俄羅斯、越南、埃及、印度等多個國家限制甚至停止糧食出口,全球糧食供應鏈受到較大衝擊,而那些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更是陷入了極大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