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黔國際總醫院為一位79歲女性成功實施了貴州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據悉,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給貴州直腸癌患者帶來了福音,開創了貴州直腸癌根治手術的新時代,也標誌著貴黔國際總醫院在胃腸道腫瘤微創治療領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直腸癌反覆便血20餘天 「達文西」輔助成功手術根治記者從貴黔國際總醫院了解到,接受手術的患者因「反覆便血20天」來到醫院腹部外科就診,通過檢查發現直腸腫瘤距肛門緣約4cm。了解病情後,患者和其家屬要求做手術,並希望儘可能保留肛門,不影響正常生活質量。鑑於患者年齡大、體型較胖、高血壓病史及糖尿病史多年、5個月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的身體狀況,腹部外科精心組織多學科積極開展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制訂了科學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歷時9周的輔助治療後,近日,腹部外科楊日高主任醫師率團隊為這位79歲的患者成功實施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術後,患者康復迅速,第2天肛門排氣,第3天下床活動,第6天肛門正常排便。據悉,這也是貴州首例機器人超低位直腸癌手術成功實施。讓患者不再掛著「糞袋」生活 貴州開啟直腸癌根治手術新時代楊日高主任介紹,相較傳統直腸癌根治切除手術,達文西機器人輔助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優勢明顯。「該病患者在中國多為低位直腸癌,距離肛門緣5cm以下的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機率很低。」楊日高主任說,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若能夠根治性切除,手術是首選方案。通常治療低位直腸癌,需切除肛門,裝上人工肛門排便,患者長期需要掛著引流袋生活,這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創傷。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中
而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的超低位切除手術,極大突破了傳統手術局限,既保證了腫瘤的根治切除,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門的排便功能,大幅提高了直腸癌保肛的機率,讓手術後的患者不再需要掛著「糞袋」生活,極大提高了生活的質量。據介紹,貴黔國際總醫院引進的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Xi系統,為目前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應用達文西Xi系統,醫生可更精確地進行手術操作,並可開展更複雜的手術。國內頂尖專家「領銜」不斷創新術式,療效居國際先進水平「因為病情特殊,我特意從重慶跑來找王教授手術,因為王教授來了貴州,我們也跟著過來了。」來自重慶的王阿姨(化名)告訴記者,她家住在重慶,就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旁邊,因為深知王曙光教授精湛的技術,所以「追著」專家來到了貴州看病。除此之外,貴黔國際總醫院整潔、優美的環境和一流的技術與服務也給王阿姨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她說:「這是我最滿意的一次就醫體驗,不僅把病治好了,而且心情愉悅。」王曙光教授原為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外科研究所主任、肝膽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是全國著名肝膽胰外科專家,長期從事肝膽胰外科臨床與實驗研究。許多省內及省外的複雜疾病患者紛紛慕名來到貴黔國際總醫院,希望能得到王曙光教授及其團隊的幫助,解決疾患。
指導醫生:全國著名肝膽胰外科專家王曙光教授
患者的肯定來源於王曙光教授所帶領的腹部外科團隊在外科技術中的不斷創新。在腹部外科,大部分肝臟腫瘤可以通過腹腔鏡或達文西機器人外科技術實現微創化手術切除。此外,王曙光教授表示,膽道疾病在我國特別是西南地區是常見病多發病,且病情十分複雜。醫院膽道外科團隊創用圍肝門增生肝段切除解除膽道壓迫及體位引流技術,規範化應用肝段及亞肝段切除、高位膽管狹窄切開整形及膽道重建等技術治療肝膽管結石及其併發症,療效居國際領先水平。創用「啞鈴型」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取得了零死亡、併發症少及遠期療效與國際上大範圍肝切除治療肝門部膽管癌等同的治療效果。運用肝葉及肝段切除技術、高位膽管狹窄顯露和切開整形技術、自體生物瓣修復技術和膽道重建技術,治癒了數百例來自全國各地的損傷性膽管狹窄病人,取得了優良治療效果……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王曙光教授團隊將國內先進技術的應用轉化為一個個手術的成功實施,為貴州的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質醫療服務。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羅歡
編輯 陳茜茜
編審 劉丹 廖波